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抗精神病药

精神病药(Antipsychotic drugs)又称强安定药或神经阻滞(Neuroleptic)。是一组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的药物。在通常的治疗量并不影响患者的智力和意识,却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精神运动兴奋、幻觉、妄想、敌对情绪、思维障碍和异常为等精神症状精神病药的药理作用相当广泛,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部位从大脑皮层直至神经肉接头,要作用于脑干网状激活系统,边缘系统......
目录

药理作用

抗精神病药精神病药的药理作用相当广泛,对神经系统的作用部位从大脑皮层直至神经肉接头,要作用于脑干网状激活系统,边缘系统及下视丘。此外对环、消化分泌和皮肤等系统也有影响。在神经递质面有抗多巴胺、抗去甲上腺素、抗清素、抗碱及抗组织胺等作用。

精神病药的要治疗作用与其抗多巴胺作用有,临床实践表明精神病药治疗量的大小与其对多巴胺受体阻断作用呈线性相中枢神经系统有多种多巴胺受体存在,精神病药的治疗作用要是阻断了D2受体,影响了多巴胺中脑大脑皮质通路和中脑—边缘系统通路的结果。而对结—漏斗系统通路的影响可导致分泌和代谢的改变;对黑质纹状体通路的影响导致锥体外系的副反应。尽管阻滞多巴胺受体假说似被公认,但仍缺乏充分的直接据。

药物的镇静作用和控制精神运动性兴奋的作用与去甲上腺素的阻断有。此外,其治疗作用还可能与药物对N—甲基转移酶的抑制,对需要K+、Na+离子激活的ATP酶的抑制及其对生物膜或膜泵的作用等有

常用药物

临床上已使用的精神病药有9大类、40余种,其中常用的有吩噻嗪类、硫杂蒽类、丁酰苯类、苯甲酰胺类和二苯氧氮平类。双盲对照研究明:只要适、疗程足,各种精神病药的治疗效果大致相仿。在同一类中的药物特点,如吩噻嗪类作用和副作用也基本相仿,临床医师在每一类中应熟练掌握1~2种药物的特点,如吩噻嗪类的氯丙嗪具有较强镇静作用、中等锥体外系副作用;三氟拉嗪的镇静作用较弱、对淡漠退缩的作用较强,但较易发生锥体外系副作用;硫杂蒽类的泰尔登有较强镇静作用和较弱的锥体外系副作用;丁酰苯类的氟哌啶醇的镇静作用极弱,却易致锥体外系反应,治疗量低;二苯氧氮平类的氯氮平和苯甲酰胺类的舒必利均少有锥体外系副反应,前者的镇静作用强,后者则弱,已成为仅次于氯丙嗪的常用药物。

有人据常用治疗量又将精神病药分为两类:治疗量一般在100mg/d以上的药物、如氯丙嗪、泰尔登等列为高量(低效价)类;治疗量一般在几十毫克以的,如氟哌醇、奋乃静等列为低量(高效价)类。

奋乃静精神病作用强于氯丙嗪,锥体外系的副作用也很显著,镇静作用较弱。

硫利达嗪精神病疗效弱于氯丙嗪,但锥体外系反应少,镇静作用强。

哌泊噻嗪强效精神病药,作用维持时间长,要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

氯普噻吨镇静作用强,其他作用均较弱。另有较弱的抗抑郁作用,适用于伴有焦虑焦虑性抑郁的精神分裂症,更年期抑郁症等。

氟哌啶醇(haloperidol) 抗精神病及锥体外系反应均很强,镇吐作用强,镇静、降压作用弱,常用于精神分裂症及呕吐

五氟利多为长效精神病药,每周服一次,尤适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维持与巩固疗效。

舒必利对急、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好,也可治疗抑郁症。对植物神经系统几无影响,锥体外系反应轻。

临床应用

1.适应症: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还用于治疗其它精神病性精神障碍。尤其适用于兴奋躁动、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明显的患者,对抑郁、木僵、淡漠、退缩等阴性症状的疗效不明显。

2。忌症:严重等脏器疾病、严重感染、重症无力药物过敏用。妊娠早期、年老体弱、白细胞减少症、青光眼易发生压反应者慎用。

3.选药:各种精神病药的治疗效果相仿。据患者临床珍现,参考药物对精神症状的作用谱(见表3),选择自己熟悉的药物,既往治疗效应与家中同病者的治疗效应均可作为选药的参考。

4.用药法:作者以服为,采取递增法逐渐加大量至治疗量,以氯丙嗪为例,一般多从每日氯丙嗪50~75mg始,以后每隔2~3天增加一次药时,如无严重副作用,可在1~2周加至300~400mg/d,多者达600~800mg/d,持续治疗数周,待病情稳定后再逐渐减少药量至维持治疗量(相当于治疗量的1/4~1/2)。维持治疗时要长一些,一般为2年。部分患者可能须终生服药。

对于兴奋、冲动、敌对的患者,应尽快让患者安静下来。一般选用镇静作用较强的药物,量要高一些。如症状严重,有作者常予以肉注射氯丙嗪100~200mg/d,分2~4次注射,或将氯丙嗪100~200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滴注。但要特小心压反应。

药物副作用

精神病药可产生许多面的副作用,可因药物种类、量或患者的个体不同而异,但多数具有共同的副作用,有的在用药后短期出现,也有的在长期用药后出现。

1.药物的抗碱能和抗上腺素能作用起的副作用有口干、视力模糊、便秘、尿潴留、率加快、肥胖月经紊乱及泌乳等。

2.神经系统症状:以锥体外系症状为突出。短期服药即可出现急性张力不全、静坐不能和类巴金森综征;长期服药可致迟发性运动障碍

①急性张力不全(Acute dystonia)多见于青少年,特是带有氟基的精神病药尤易起,多在服药数日发生,表现为眼、面、、颈、躯干的局部性痉挛所致的怪异表现,常见的有动眼危象、颈面征等。注氢溴酸莨菪碱0.3~0.5mg后,症状可迅速缓解。

②静坐不能(Akathisia):发生率达20~40%,以中年女性为多,且多发生于用药的第2~3周,表现有烦躁不安,不能静坐或静卧、反复走动或原地踏步走,可伴有不自运动。治疗同急性张力不全,亦可试用安定或得安。

③类巴金森综征(Parlinsonian sydrome):十分常见,以女性和老年患者易发生,以动作缓慢或者运动不能、静止性震颤张力增高为特征。抗碱能药物有效。以上症状是可逆性的,如停药或减药后可消失。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系长期大量服药精神病药起的特殊而持久的锥体外系反应,一般在服药3个月才可能发生,发生率为15%~40%,女性多于男性患者。最常见的为一颊三联症(BLM综征)重者可致构音不清、影响进食。亦可表现为肢体的不自摇摆、舞蹈指划样动作、手足徐动或四肢和躯干的扭转等。治疗困难,除加强预防外,早期发现、早期处理尤为重要,有人使用左旋多巴作“敏”治疗,短期症状加重,2~3周后停用,症状逐渐好转。尚无有效措施。

3.皮肤症状:为过敏所致常发生于治疗的第1~4周,一般表现为红色丘疹始于手与面等暴部位,亦可扩及躯干,呈对称性分布,严重者发生疱疹,剥皮炎、皮肤糜烂等。应立即停药。

4.损害:氯丙嗪等所致的胆汁郁性黄疸的发生率约为0.1%左右。无黄疸炎较之更为常见。系过敏所致,停药1~2周可恢复,临床上应与传染性炎相鉴

5.消化系统症状:药物起平滑张力降低。可致麻痹性肠硬阻,于长期过量服药时易发生。

6.心血管系统症状:体位性压较常见,多见于治疗初期,尤其是用药后第一周,与药物阻断了外周α上腺素受体有动过速和电图异常颇为常见,要表现为S—T段压低、Q—T延长、T波增宽或倒??并作对症处理。

7.造系统的副作用较少见,药物所致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为0.1%~0.7%,以氯氮平所致的比率为高,属变态免疫反应。早期诊断,及时处理,预后多数良好,严重者而又处理不当者可能造成死亡。

8.其它:恶性综症(Malignant syndrome)是一种严重的副作用。多为大量服药后出现,表现有高热,震颤强直,困难等锥体外系症状动过速、出汗,排尿困难、压波动等植物神经症状,部分患者伴有意识障碍。病程急剧,处理不当可致象化。姜宁(1988)报告精神病药治疗期猝死占同期住院死亡总数的3.9%,其中各种原因造成的机械性窒息约占1/3。但有些患者的突然死亡,尸体解剖却未发现致死病因

适应症禁忌症

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和预防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控制躁狂发作,还可以用于其他具有精神症状的非器质性或器质性精神障碍。

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肝脏疾病、脏疾病以及有严重的全身感染时用,甲状腺功能减退和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重症无力角型青光眼、既往同种药物过敏史也用。白细胞过低、老年人、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等慎用。

物副作用及处理

一组要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的药物。氯丙嗪是这类药物的代表,较为常用的还有奋乃静氟哌啶醇氯氮平等 10 多种,各药疗效无明显差异 。药物治疗简便有效,是 病首选的治疗法 。服后易于吸收 ,在代谢,要由尿排出,少量由胆汁、粪便及乳汁排出。对幻觉、妄想和兴奋躁动等阳性精神症状疗效显著,对思维贫乏、情感淡漠和意志活动缺乏疗效不佳。严重的疾病应当用,老年人和孕妇应当慎用。治疗要用足够的量和疗程。以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为例,持续用药3 个月左右,症状充分缓解后,逐渐减至治疗量的1/3左右,长期维持治疗以防复发。一般服给药,兴奋或不作的病人可以肉或静注射。

药物的副作用和处理:

① 困倦 、口干视物模糊,不需特殊处理。

便秘,应用通便药。

③锥外系反应。常见的是帕金森氏综征,表现坐立不安、面容呆肉发僵、肢体抖动 ,服用安坦可使症状显著减轻 ;急性张力障碍,表现为痉挛性斜颈角弓反张动眼危象、躯干或四肢的扭转性运动等,肉注射莨菪碱可迅速见效;静坐不能,表现为烦躁不安、不能静坐,服用安坦有显著效果;少数长期用药病人可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表现为--颊的不自运动、肢体的不自运动等,尚无特殊的治疗法,必要时逐渐减药至停药或换用氯氮平

④有些药如氯丙嗪氯氮平等容易起体位性压反应,改变体位时如由坐位或卧位起立要缓慢,以防晕倒。

⑤出现焦虑、抑郁副反应时,应以抗焦虑抗抑郁药治疗。

⑥少见而严重的副作用是恶性症状群(高热、缄默和木僵)、严重皮疹、黄疸、药物热及粒细胞缺乏,应立即停药并进科处理。

长效抗精神病

精神病药维持治疗在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中的作用已被肯定,长效精神病药的问世,对维持治疗十分有益,常用的长效精神病药见表5。

长效精神病药的作用和副作用与其母体基本相同,镇静作用却不强,但锥体外系副反应较常见,通常在注射后1~10日预以抗碱能抗震颤麻痹药。

长效精神病药要用于维持治疗,偶用于治疗不作者。作为治疗性用药时应注意给药的量和间隔的时间,防止畜积中毒

药物代表

抗精神病药一组要治疗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的药物。氯丙嗪是这类药物的代表,较为常用的还有奋乃静氟哌啶醇氯氮平等 10 多种,各药疗效无明显差异 。药物治疗简便有效,是 病首选的治疗法 。服后易于吸收 ,在代谢,要由尿排出,少量由胆汁、粪便及乳汁排出。对幻觉、妄想和兴奋躁动等阳性精神症状疗效显著,对思维贫乏、情感淡漠和意志活动缺乏疗效不佳。严重的疾病应当用,老年人和孕妇应当慎用。治疗要用足够的量和疗程。以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为例,持续用药3 个月左右,症状充分缓解后,逐渐减至治疗量的1/3左右,长期维持治疗以防复发。一般服给药,兴奋或不作的病人可以肉或静注射。

国家规定

大部分精神病药有一定的成瘾性,所以,这种药把严,所有精神病药品均为处方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