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多房棘球蚴病

多房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 multilocularis)是多房棘球绦虫的幼虫型棘球蚴(球蚴)寄生人体所致的疾病,又称球蚴病(alveolar echinococcosis,Ae)、多房性包虫病(multilocular hydatidosis)。从生物、流病理和临床表现等面,型与囊型包虫病均有显著不同。1、态多房棘球绦虫较细粒棘球绦虫略小。成虫长1.3~3......
目录

病因

1、态多房棘球绦虫较细粒棘球绦虫略小。成虫长1.3~3.0mm宽0.28~0.51mm有四五个。头有吸盘四个。突上有两圈小钩共13~34个,大小不一。卵巢分2位于后半中部子宫,末端膨大为袋状或球不分侧支,与细粒棘球绦虫妊娠子宫有12~15分支不同,孕子宫无侧囊含虫卵平均为300个。成熟睾丸数26~36个,较细粒棘球绦虫的睾丸数(45~65个)少生殖孔均在中横线前的侧缘多为不规则交错也可见一侧性

(1)球蚴:呈球为聚集成群的小囊,大小状不一。囊壁分为层的生发膜与外层的匀质层生发膜富含细胞增生活跃产生胚芽与原头匀质层无细胞不含角蛋白,故与细粒棘球蚴角皮层不同。囊腔含黏稠质样液体,并有许多原头。但人是其非适宜宿球蚴囊腔通常不含原头

(2)虫卵:或略呈黄色膜呈放射状条纹,含六钩蚴与其他绦虫卵不易鉴

2、生活史本虫在自然界以狐野狗、狼等为终宿,被其捕食的啮齿动物如田等为中间宿。多房棘球绦虫寄生在终宿小肠,孕与虫卵随粪便排出,啮齿动物因觅食终宿粪便而感染地甲虫可起转运虫卵的作用,类亦可因捕食地甲虫而受感染。人因误食含虫卵的蔬菜或生水而感染。虫卵在小肠孵六钩蚴,后者通过运侵入肝脏发育球蚴在本病流区受感染的类被狐或野狗等捕食,球蚴囊腔中原头小肠发育为成虫。

发病机制

本病原发病位于肝脏,可通过运等途径播器官产生继发性或转移性病变,肝脏病理变化可分为巨块型,结型与混型,以前者为,巨块型病变呈浅黄色或灰白色,表面不平,可见许多密集的小囊,质硬,无包膜,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切面常可见中央坏死,呈虫蛀状,有空腔,虫体钙化灶,故刀切时有砂粒样感,球蚴由无数小囊组成,囊间有大量纤维组织间隔,酷似蜂窝状,囊腔含黏稠状物质,虫体中央常因缺坏死,崩解液化,成空腔,腔壁高低不平,犹如钟乳岩或熔状,腔径大小不一,单凭肉眼观察,不易与肝癌

显微镜下,在球蚴组织中可见无数密集小囊,大小状不一,在人体病理标本中可见囊由生发膜与匀质层组成,但囊腔中原头罕见,虫体周围有肿反应:纤维组织增生,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与浆细胞浸润,并常有异物巨细胞等,球蚴结

1、增殖球蚴以外殖性繁殖,母囊的生发膜通过匀质层向外突出,生增生,产生新囊,即子囊与孙囊等无限制地增生,破坏实质,囊也可向囊腔增生,呈棘状突出,延伸至囊对壁,成隔膜性增生。

2、转移途径 球蚴类似恶性肿,可从肝脏转移或扩张至其他器官

(1)浸润性扩张:球蚴在缓慢地无限制生长,可波及门,向上侵犯膈肌,破入胸腔,或向后侵犯下腔静

(2)运播球蚴增生部分落后,门静分支在实质多发性结,若侵入分支,则随体流播至远处器官,其中以居多,转移率约为20%,为双侧性,以右下为多,转移约占5%。

(3)淋巴转移:至门与腹膜淋巴结

并发症

可并发高压症,少数患者并发胸腔小量积液。

临床表现

潜伏期很长从感染至发病一般在20年或以上多房棘球蚴病病程长,具隐袭进性特点。早期无临床症状仅在肝脏B型超声波普查时发现。

1、多房棘球蚴病

患者就诊时症状为上隐痛或(与)肿块 据临床表现可分为:

(1)单纯肿大型:临床症状视病变部位与大小而异。部为好发部位,肝脏侧向上肿大抬高膈肌,有时肝脏肋下未能扪及腹痛可放射至右肩部病变位于者,病种早期即出现上肿块易于发现患者一般情况视病程长短、病变范围大小而异。轻者一般情况尚好重者肝脏或两均有广泛病变患者有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2)梗阻性黄疸型:球蚴病变累及门,压迫总管起梗阻性黄疸黄疸为进性常伴有皮肤瘙痒食欲减退等消化道症状

(3)巨型,或称为类肝癌型。要表现为上部肿块,局部隆起左右均极度肿大,分在助缘下与剑突下10cm左右,质硬,表面可扪及多个大小不等结肝脏B超与CT扫描检查可见大部被破坏而另一呈显著代偿性增大,后者质度较软。

2、多房棘球蚴病

部病变可由病变侵蚀横后至或因运转移起临床症状以小量咯血。胸部X线检查可见双有大小不等结性病灶,0.5~1.5cm大小,以中下部为多少数患者并发胸腔小量积液。

3、多房棘球蚴病

要临床症状为局限性癫痫偏瘫但视病变部位而异颅CT扫描可见颞或(和)枕蜂窝状低密度病灶。型患者均伴有明显多房棘球蚴病

诊断依据

①流史:患者来自流区或在疫区长期居住,与狗、狐等有密切接触史,或捕杀狐剥其皮毛的狩猎人员。

②临床症状肝脏肿大与隐痛:部有肿块,质硬,表面有结B超或CT检查有界限不清的实质性病变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③免疫试验:包虫皮试验大多阳性而且常呈强阳性反应;偶有皮试阴性者清ELISA与Em2抗原以及Eml8抗原检测中抗体试验其特异性与敏感性均较高,交叉反应少可用于鉴型与囊型包虫病

鉴别诊断

多房棘球蚴病需与下列病症鉴

原发性肝癌多房棘球蚴病在非流区常被误诊为肝癌,即使在手术探查时单作凭肉眼观察,也不易鉴原发性肝癌病程短病情恶化快。清甲胎蛋白试验阳性多房棘球蚴病的诊断流史十分重要。包虫皮试验简单易B超与CT扫描影像特点,可资鉴

细粒棘球蚴病:在国某些流区如四川甘 孜自治州,囊型与多房棘球蚴病存在。细粒棘球蚴病症状部无痛性肿块,而多房棘球蚴病患者大多有部隐痛,肝脏质硬,表面不平,有结,B超与CT影像显著不同易于区

检查

象中嗜酸性粒细胞轻度增多,功能试验大多正常,仅少数晚期患者由于广泛病变,清丙氨酸转氨酶与碱性磷酶增高,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率≤1。

包虫皮试验大多阳性,少数皮试阴性者,清包虫ELISA大多阳性。

1、肝脏B超检查 均可显示不匀质肿块,结构紊乱,边缘不规则,肿块中呈坏死液化暗区,并有斑点状强回声钙化灶。

2、肝脏CT扫描 可见轮廓不规则不匀质低密度区,无明显界限,其中常见坏死腔与丛点状钙化灶,大的坏死腔的腔壁高低不平,与包虫囊不同,称为假囊型包虫病

治疗

中医疗法 

1、包虫受累于   

症状体现:右上缓起无痛性肿块,之坚韧、光滑,有囊样感,伴脘胀,右胁下闷痛,边可有瘀点,苔白,弦涩。   

功能治:杀虫疏肝、软坚结。   

柴胡疏肝。加雷丸槟榔、土鳖虫、山甲等。   

2、包虫受累于

症状体现:干咳阵作,久而不止,胸满胸闷,或时时咯血短气息促,,胸部x线检查发现或多环、边缘清晰而光滑的肿块,舌红少苔,细数。   

功能治:杀虫肃润燥止咳。   

:蒌贝汤加雷丸槟榔蜂房等。   

3、包虫受累于   

症状体现:头痛较剧,固定不移,颅骨隆凸,呕吐不止,或痫病发作,突然昏仆,四肢抽搐吐白沫,或为截瘫等,淡苔白滑,弦滑。

功能治:杀虫降逆、熄风化痰。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怀牛膝赭石雷丸槟榔等。   

4、杀虫止痒法   

蛲虫使君子大黄,二者8∶1量,研为细面,每次1~1.5g,每日 3次,每次饭前服,5~6天一个疗程,可连用1~2疗程。若下焦湿热,可用苍术黄柏苦参百部地肤子等药服。

西医疗法 

治疗要靠手术,故应争取早期诊断,应争取在压迫症状或并发症发生前施。许多病人直到出现明显症状硬化黄疸高压才就诊时往往已错过手术治时机。   

(1)术时应先用细针将囊液抽去 ,慎防囊液外溢,然后将囊摘除。囊与外囊仅有轻度粘连,极易剥离,常可完整取出。在手术摘除包虫囊之前,向囊注入2%甲醛(福马林)、0.01%过氧化氢、1%碘、0.05%次氯酸或25%甘油等可起到杀死原头蚴的作用,后4者的疗效较甲醛为佳,过氧化氢甘油的毒性也较低微。   

(2)用甲苯达唑(甲苯咪唑)每日40―200mg/kg,共16―48周治疗包虫病,患者均能耐受;但有人在应用药物3个月后,取囊液作动物接种,仍获阳性结果,故认为本品服后浓度低,疗效尚难定论,前只作为手术疗法的助治疗。   

(3)阿苯达唑(丙硫咪唑)在组织中与包虫囊的浓度高,每日10―40g/kg,分2次服, 30d为一疗程,其疗效尚满意。

预防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群众认识和了解多房棘球蚴病的危害和预防法。流区应对人群进普查,使用免疫试验和X线、B超等手段可早期发现病人,以便及时治。

(2)剥制狐皮时做好个人防护对自然界野生动物的控制尚无法实现。   

(3)灭狐和消灭野除传染源的要措施。实施中要注意将动物尸体焚烧或深埋,野狗也应杀灭或控制,对家犬则应定期驱虫

与囊型包虫同,要是饮食卫生和加强的管理,教育流区居民避免与狗和狐密切接触,剥制狐皮时做好个人防护,对自然界野生动物的控制尚无法实现。

饮食

1、多以清淡食物为,注意饮食规律。

2、据医生的建议理饮食。

3、该疾病对饮食并没有太大的忌,理饮食即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天麻素

下一篇 冻僵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