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等孢球虫病

等孢球虫病是由等孢子球虫寄生在人肠黏膜上皮,造成肠道黏膜损伤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临床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部压痛等症状。等孢子球虫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虫体可自被清除。(一)发病原因 贝氏等孢球虫寄生在人十二指肠末端和近端空肠上皮细胞,患者粪便中含有卵囊,为本虫感染阶段,卵囊呈长,大小约为(20~33)μm×(10~19)μm,一端稍窄,呈瓶颈状,囊壁外两层光滑透明,层薄膜......
目录

病因介绍

(一)发病原因

贝氏等孢球虫寄生在人十二指肠末端和近端空肠上皮细胞,患者粪便中含有卵囊,为本虫感染阶段,卵囊呈长,大小约为(20~33)μm×(10~19)μm,一端稍窄,呈瓶颈状,囊壁外两层光滑透明,层薄膜状,外层较坚硬而通透性相对较低,新鲜排出的卵囊通常含有一个成孢子细胞,但有时亦可有两个,当粪便排出后,成孢子细胞一分为二并分泌囊壁,成大小约(7~9)μm×(12~14)μm的孢子囊,每个孢子两次分裂,最终成4个子孢子和一团颗粒状残留体,子孢子细长如新月状,因此,每个成熟的卵囊含有两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又含有4个子孢子(图1)。

等孢球虫的生活史,包括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图2),前两者在宿,人误食被成熟卵囊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后,卵囊在小肠受消化液作用破裂,子孢子逸出并进入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发育为滋养体,滋养体数次裂体生殖后产生大量裂殖子,裂殖体破裂释放出裂殖子并侵入邻近的上皮细胞继续其裂体生殖过程,大约1周后,部分裂殖子在上皮细胞或肠腔中发育为雌,雄配子母细胞与雌,雄配子交配后合子并分泌囊壁发育为卵囊,在体或随粪便排出并继续发育

(二)发病机

本病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虫体侵入肠黏膜上皮并反复分裂,可导致肠黏膜损伤及糜烂,吸收功能减退,虫体代谢产物也可能具有毒性作用,活组织检查可见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破坏,黏膜绒毛萎缩,部分患者则表现为绒毛伸长并端变粗或局灶性纤毛低平,固有层有较多的原沉积,并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黏膜上皮还可发现大量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慢性患者肠黏膜绒毛常变短,隐窝加深;固有层除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外,还可见中性粒细胞浸润。

疾病预防

1、 不冷水,不吃生食和不洁瓜果;

2、 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3、 彻底熟食物,尤其是烧烤或进食锅时。

4、 教育小儿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习惯;

5、 最好给儿童穿死档裤睡觉,以防止他们抓挠肛门;

6、 定期清洗玩具,或用0.05%的碘液擦洗玩具;

7、 加强水源管理,避免水源污染;

并发症

可导致慢性腹泻、水电解质紊乱、持续性或脂肪性腹泻体重减轻等,甚至可起死亡。由于肠道粘膜损害,导致腹泻呕吐等等,均可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发生,如果病情治疗不及时,或重症患者可导致脂肪性腹泻养不良。

常见症状

等孢球虫感染可持续数周乃至数年,大多症状轻微,腹泻为其症状,大便以黏液便多见,嗜酸性粒细胞常大量存在,但中性粒细胞则罕见,腹泻一天数次,但也有报告每天达二十余次持续3~4天,周期性发作达数月之久,此外,患者常有部绞痛,发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少数患者有小肠吸收不良,特是脂肪吸收不良,大便中含有粗大的脂肪颗粒,国外“志愿者”实验感染或实验室工作人员意外感染者中,症状部不适,低热,腹泻多见,腹泻始于感染后1周,持续5~10天即可自愈,但大便中卵囊排出可继续10~20天,本病存在无症状带虫者,但由于大便中卵囊常被遗漏,准确的无症状带虫者数量无法确定。

疾病检查

取新鲜大便并硫酸锌浮浓集后镜检可以提高卵囊检出率,等孢子球虫卵囊透明度较高,在直接涂中很容易遗漏,此时可将显微镜光圈缩小直至涂中其他原虫或细菌轮廓清晰。

诊断鉴别

本病确诊有赖于大便中发现等孢球虫卵囊,取新鲜大便并硫酸锌浮浓集后镜检可以提高卵囊检出率,等孢子球虫卵囊透明度较高,在直接涂中很容易遗漏,此时可将显微镜光圈缩小直至涂中其他原虫或细菌轮廓清晰,有助鉴,鉴要依据为卵囊大小,子孢子,子孢子周围是否存在孢子囊等,除大便检查以外,小肠黏膜活检和肠容物检查,也可能发现等孢子球虫发育的各期态,十二指肠流液检查,部分患者亦可获阳性结果。

本病应注意与其他腹泻相鉴,等孢子球虫病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尤应与阿米巴痢疾,肠滴虫病,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孢子虫病等区,惟本病人体感染相当少见。

治疗方式

预防:

1、 不冷水,不吃生食和不洁瓜果;   

2、 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3、 彻底熟食物,尤其是烧烤或进食锅时。   

4、 教育小儿改掉吃手指、咬指甲的习惯;   

5、 最好给儿童穿死档裤睡觉,以防止他们抓挠肛门;   

6、 定期清洗玩具,或用0.05%的碘液擦洗玩具;   

7、 加强水源管理,避免水源污染;   

8、 不随地大小便,加强粪便无害化处理,不用新鲜粪便施肥;   

9、 农村应推粪便无害化处理,在田里工作时须穿上鞋子;   

10、加强家畜管理,城市不养鸡、;   

11、托幼机构、校应定期检查粪便,及早发现寄生虫病儿,以利彻底驱虫

药物治疗   

孢子球虫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虫体可自被清除。本病前尚无特效治疗。首选的治疗药物为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唑),成人患者2/次,4次/d,连服10天后改为2/次,2次/d,再服用3周。也有人张磺胺甲?唑/甲氧苄啶(复方磺胺甲?唑)2/次,2次/d,连服5天即可。亦可用呋喃唑酮,100mg/次,4次/d,10天为一个疗程;儿童6mg/(kg?d),分4次服,疗程同成人。乙胺嘧啶磺胺嘧啶伯氨喹氯喹等均有一定疗效;但甲硝唑四环素等似乎无效。

疾病护理

不洁之物虫症的成因是由于食入不洁之物,如蛔虫卵污染的蔬菜、瓜果,或姜虫的蚴虫污染了的水荸荠莲藕,或有囊尾蚴而未熟的猪、牛肉等。

饮食保健

1、可吃一些富有养的食物,如鸡蛋、豆腐、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2、驱虫后还应适当多吃一些动物肝脏和瘦肉等。

3、忌油炸、香之物。这是由于这些食物入后,寄生虫躁动不安、可导致腹痛。故油氽生、油氽豆、炸猪排、烤羊肉生、子、小核等奇香之物不宜食之。如食后腹痛,可稍食米以安虫。

4、忌油腻之物食入过分油腻之物会阻滞中焦,使其运化失职,积湿成热,为寄生虫在体生存创造有利条件,故不宜过食油腻之品,如肥肉、蹄膀汤、过油的鸡汤、羊肉等。再则,传统的驱虫药服用时必须忌食油腻。

5、忌不洁之物虫症的成因是由于食入不洁之物,如蛔虫卵污染的蔬菜、瓜果,或姜虫的蚴虫污染了的水荸荠莲藕,或有囊尾蚴而未熟的猪、牛肉等。

"hasImageCarousel":null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