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异戊巴比妥

中文正式 异戊巴比妥商品 阿米妥英文 Amobarbital(Amytal)制 :0.1g。注射:0.1g;0.25g。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因量不同而表现出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不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 苯巴比妥相似,可能是由于阻断脑干网状结构激活系统使大脑皮层转入抑制。为中效催眠药,持续时间约3—6小时,要用于催眠、镇静、抗惊厥(小儿高热惊厥伤风惊......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正式 异戊巴比妥

商品 阿米妥

英文 Amobarbital(Amytal)

:0.1g。注射:0.1g;0.25g。

[作用与用途]

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因量不同而表现出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不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 苯巴比妥相似,可能是由于阻断脑干网状结构激活系统使大脑皮层转入抑制。为中效催眠药,持续时间约3—6小时,要用于催眠、镇静、抗惊厥(小儿高热惊厥伤风惊厥子痫癫痫持续状态)以及麻醉前给药。

忌症

1、久用能成瘾

2、功能严重减退者慎用。

3、注射用注射用水配成5—10%溶液,现配现用。静注宜缓慢。给药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及肉松弛程度,以恰能抑制惊厥为宜。

服用

l、催眠:0.l-0.2g,于睡前服用,适用于难入睡者。

2、抗惊厥:静注或注其钠盐0.3一0.5g。极量,一次0.6g,一日1g。静注射时用注射用水稀释为5一10%溶液,缓慢注射。

[作用机理]

服易由肠道吸收,服后15—30分钟起效,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因本品的脂溶性稍高,易通过屏障,且作用出现较快。本品在肝脏代谢,约50%转化成羟基异戊巴比妥。本品约61%与浆蛋白结。半衰期为14-40小时。达峰时间随给药途径而异,个体差异大。要与葡萄糖醛酸化物结脏排出,极少量( 1%)以原随尿排出。

通用称:异戊巴比妥

英文称:Amobarbital

中文:阿米妥、阿米妥钠

英文:Amobarbitale、Amobarbitalum、Amycal、Amylbarb、Amylobarb、Amylobarbitone、Amylobeta、Amytal、Barbamylum、Etamyl、Eunoctal、Isoamitil Sedante、Pentymalum、Stadadorm

【药理】

药效

本品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因量不同而表现为镇静、催眠、抗惊厥等不同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苯巴比妥相似,可能是由于阻断脑干网状结构激活系统使大脑皮层转入抑制。

药动

服易由肠道吸收,服后15~30分钟起效。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因本品的脂溶性稍高,易通过屏障, 且作用出现较快。本品在肝脏代谢,约有50%转化成羟基异戊巴比妥。本品约61%与浆蛋白结。半衰期一般为14~40小时。 达峰时间随给药途径而异,个体差异大。要与葡糖醛酸化物结脏排出,极少量(≤1%)以原随尿排出。

【适应症】

中效催眠药,持续时间约3~6小时,要用于催眠、镇静、抗惊厥(小儿高热惊厥伤风惊厥子痫癫痫持续状态)以及麻醉前给药。

癫痫持续状态下,一般在应用地西泮苯妥英钠等静注射不能控制时,可采用本品。

【用法用量】

1.服成人常用量:催眠,100—200mg,晚上一次顿服;镇静,一次 30—50mg,每日 2—3次。成人极量一次 0.2g,一日 0.6g。老年人或虚弱患者,即使是常用量也可产生兴奋、精神错乱或抑郁,需减量。

小儿常用量:催眠,个体差异大;镇静,每次体重 2mg/kg或体表面积60mg/平米,每日3次。

2,或静注射成人常用量;催眠,一次 100—200mg;镇静,一次 30—50mg,每日 2—3次;抗惊厥(常用于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缓慢静注 300—500mg。成人极量一次 0.25g,一日0.5g。

小儿常用量:催眠或抗惊厥注射每次体重 3—5mg/kg或体表面积 125mg/平米;镇静,每日6mg/kg,分 4次给予。

[制与规格] 异戊巴比妥0.1g

注射用异戊巴比妥钠(1)0.1g(2)0.25g

服,催眠,0.1-0.2g,睡前服;镇静,一次20-40mg,一日2-3次;抗惊厥,注或静滴,0.3-0.5g,极量:一次0.6g,一日1g.

用慎用】

对一种巴比妥过敏的患者,对其他 巴比妥类药也可能过敏

功能严重减退者慎用.

【给药说明】

(1)用量过大或静注过快易出现呼吸抑制压下降,成人静注速度每分钟不应超过 100mg,小儿静注速度每分钟不应超过 60mg/平米。

(2)不宜在浅表部位作或皮下注射,因可起疼痛,并可产生无菌性脓肿或坏死。

(3)本品不宜作为催眠药长期使用,如连续使用已达 14天,则可出现快速耐药性,常用量可不再显效。

(4)功能不全的患者慎用,有严重功能损害者用。

(5)本品的注射液不稳定,应在临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或氯化钠注射液溶解成 5%溶液后使用。如 5分钟溶液仍不澄清或有沉淀物,不宜应用。

【不良反应】

(1)偶见或罕见的但应当注意的不良反应有;①耐药性差者,用量稍大易致精神错乱或抑郁;②呼吸抑制 易致气短呼吸困难;③过敏反应起皮疹、荨麻疹、面部或嘴唇肿胀、喘息、胸部发紧感;④注射给药后可致栓性炎,以致局部红肿或疼痛;⑤可起颗粒细胞减少,导致咽喉疼痛及发热;⑥减少可有出异常或出现瘀斑;⑦中枢性反应失常,以致过度兴奋;⑧压或巨细胞性贫血可致异常疲乏或衰弱;⑨中枢性抑制导致率徐缓;⑩功能障碍可致巩膜或皮肤发黄

(2)持续存在应加注意的不良反应有;①发生率较多的:笨拙或走不稳、眩晕或头昏、嗜睡或醉态;②发生率较少的:腹泻头痛关节肉疼痛、恶心呕吐、语言不清。

(3)在停药后发生,提示可能为撤药综征,应加注意的有;惊厥癫痫发作、昏厥感、幻觉多梦、梦魇、震颤入睡困难、异常不安、异常乏力。

头晕,嗜睡,个病例皮疹,剥皮炎,药热,久用成瘾.量过大时可起急性横纹溶解.

【相互作用】

(1)饮、全麻药、中枢性抑制药或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等与巴比妥类药用时,可相互增强效能。

(2)与服抗凝药用时,可降低后者的效应,这是由于微粒体酶的诱导,加速了抗凝药的代谢,应定期测定凝 酶原时间,从而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抗凝药的用量。

(3)与避孕药或激素用,可降低避孕药的可靠性,因酶的诱导可使激素代谢加快。

(4)与皮质激素洋地黄类(包括地高辛)、土霉素或三环类抗抑郁药用时,可降低这些药的效应,因为微粒体酶的诱导,可使这些药物的代谢加快。

(5)与环磷酰胺用,理论上可增加环磷酰胺烷基化代谢产物,但临床上的意义尚未明确。

(6)与灰黄霉素用可影响后者的吸收而降低其效应,灰黄霉素的服用小量多次与大量少次作比较,前者的吸收优于后者。

(7)一般常用量的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用,由于微粒体酶的诱导,苯妥英钠的代谢加快,效应降低。功能有损害时,苯妥英钠与大量或常用量的苯巴比妥用,则可与上述相反苯妥英钠的代谢比正常慢,相应的药浓度可高于正常。因此巴比妥类药都有可能增加或减弱苯妥英钠的效应,需定期测定其药浓度而调整用量;与卡马西平琥珀酰胺类药用时亦可使这二类药物的清除半衰期缩短而药浓度降低。

(8)与奎尼丁用时,由于增加奎尼丁的代谢而减弱其作用,应需调整后者的用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胆道华支睾吸虫病

下一篇 虎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