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虎骨

虎骨 虎骨是猫科动物虎的骼, 虎骨被中国传统医列为贵药材之一,认为虎骨具有固、强筋健益智延年、舒筋活、通血脉、强筋健等功效,因此在中国有相当长的猎虎取的历史。而虎骨的上述医药功效前仍没有科据予以支持。另外,虎骨常被作为饰品原材料进贩卖。虎骨在中国传统医中一直作为一种药材出现,认为其有治痛,四肢拘挛,脚不随,惊悸癫痫肛等功效《录》:止惊悸,疗恶疮瘘......
目录

医学作用

虎骨在中国传统医中一直作为一种药材出现,认为其有治痛,四肢拘挛,脚不随,惊悸癫痫肛等功效

录》:止惊悸,疗恶疮瘘,头尤良

《药性论》:杀犬咬毒。治筋挛急,屈伸不得,走庄疼痛,温疟。疗伤寒

《千金·食治》:头

食疗本草》:膝急痛,作汤之或和浸亦良,急痛,胫尤妙

《本草拾遗》:小儿,去疮疥。(治)惊痫

《纲》:追定痛,健,止久痢肛,兽

药解》:疗关节冷,治膝胫肿痛。逐痹通,强筋健,平历肿痛,愈膝痿软

《本草纲》:虎骨通可用,凡治惊痫温疟,头风,当用头;治手足之,当用胫,当用

《药品化义》:《本草》言虎头之功与胫同,和养之药,精血衰少,腿足膝软弱无力,不能动,或筋疼痛,难以屈伸.若伤於湿者,筋弛长而软,或肿痛,若过於色劳碌,肝血热者,膝酸疼腿痛,相似虎骨症候,不宜误用。

入药部位

猫科动物虎的骼。

性味归经

味甘、辛,性温。归

用法用量

服:汤,3~5钱;浸酒或入

禁/宜人群

血虚盛者慎服。

炮制方法

1、虎骨:去净筋肉,洗净,阴干,临用时敲碎。

2、油虎骨:取净虎骨,置锅麻油,或抹麻油后用

3、虎骨:取砂子,置锅至轻松,加入净虎骨黄色,筛去沙子,将虎骨乘热倒入,取出晾干。(每净虎骨100斤,用20~30斤)

4、《本草蒙筌》:虎骨酥油脆,勿汤液,惟制

5、《纲》:凡用虎之诸,并捶碎去,涂,各随法,炭黄入药。

禁止贩卖与药用

1973年由国际自然及自然保护同盟发起,80个国家在华盛顿集会,草拟《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1975年7月生效,中国于1980年6月25日正式加入。该公约止附录所列濒于灭绝品种的国际间一切商业贸易,一些传统中药品种,如犀角虎骨麝香熊胆象皮等均在被止之列。

中国在野生药材资源保护面也于20世纪80年代始作出一系列相应的政策立法,自1993年5月29日起正式止出售、收购、运输、携带、邮寄虎骨,取消虎骨药用标准,今后不得再用虎骨制药,与虎骨的所有中药成药停产,但鼓励虎骨代用品的药用发研究,前已有研制成功的人工虎骨粉获得国家批准。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