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蛤类的一种,俗称瓦楞子。壳白色,两壳凸显均明显,上具明显的放射肋。贝壳2,坚厚,呈斜卵,极膨胀,抱近于球。壳长约8厘米,宽约6厘米。壳稍接近,部两侧略呈钝角;,前端短,后端延伸。放射肋宽,平滑整齐,约42~48条,无明显的结。被棕色外皮及细毛;壳白色,近部略灰色。边缘厚,有与放射肋沟相当的突齿。出处:出自《本草纲拾遗》拼音:Hān简介:蛤类的一种,俗称瓦楞子......
目录

基本简介

出处:出自《本草纲拾遗》

拼音:Hān

简介:蛤类的一种,俗称瓦楞子。壳白色,两壳凸显均明显,上具明显的放射肋。

药材基源:为科动物魁、泥、毛等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

1.Scapharcainflata(Reeve)2.Tegillarcagranosa(Linnaeus)3.Scapharcasubcrenata

采收和储藏:捕得后,洗净,沸水略,去壳取肉用。

成份:魁肉含水分82.04%、粗蛋白质15.79%、粗脂肪0.45%、灰分1.72%、糖原1.067%。每100g含维生素A元400国际单位,B1200μg,B2200μg,尼克酸2.5mg,C10mg。

性味:味甘;性温

归经:归

功能治:补;温中健痿痹;痛;消化不良;下痢脓

用法用量:服:汤,10-30g。

注意:不可多食;湿热者慎服。

原形态

1.魁,贝壳斜卵,坚厚,一般壳长80-104mm,高62-85mm,大者长可达122mm,高102mm。两壳抱,左壳比右壳稍大,极膨胀,壳突出,向,稍超过韧带面。韧带,具黑褐色角质厚皮。部两侧略呈钝角,壳前缘及肤缘均呈;后缘延伸呈截形。放射肋宽,平滑整齐,无明显结,约42-48条,以43-44条较多见,生长明显,壳面白色。壳白色,铰部直,铰齿60-70枚,中间者细小直立,两端渐大而外斜。良明显,前痕小,卵形;后痕大呈,外套痕明显,鳃黄赤色。壳边缘厚,有与放射肋沟相应的齿状突起。

2.泥,贝壳卵,极坚厚,壳长43mm左右,高36mm左右,两壳相当膨胀,宽度略小于高度。两壳间的离较远,壳表放射肋发达,共18-21条,肋上具有极显着的断续颗粒状结,此结在壳边缘部分不甚明显,壳面灰白色,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深沟。铰部直,铰齿约40个。前痕较小,呈三角;后痕大,近

3.毛,贝壳长卵,质坚厚,壳长54mm左右,高46mm左右,两壳极膨胀,宽为高的3/4-4/5,右壳比左壳稍小,侧两端略有棱角,壳稍偏前,两壳间的离中等。壳表放射肋30-35条,肋凸较密,呈小结,左壳上较明显。壳表面被有棕褐色绒毛状壳皮,外皮常易磨损落,使壳面常有白色。壳白色或灰黄色,边缘具有与壳面放射肋相应的齿和沟。铰部直,铰齿约50个,中间小而密;两侧大而疏。前痕小略呈马蹄,后痕为卵.

生活分布

生态环境:1.生活于潮下带5m至10-30m深的软泥或泥沙质海底。

2.生活于潮湿带中、下区软泥海滩,潜栖泥深约70mm。3.生活于潮间带至水深4-20m的泥沙质海底,喜稍有淡水流入的河附近。

资源分布:

1.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辽宁山东产量最多。

2.我国广布于沿海。

3.我国广布于沿海,尤以渤海湾产量最大。

药理作用

1.抗的作用,100%水醇沉液或100%水液、100%酶解液、100%酸解液20ml/kg腔注射能显著提高小缺氧耐受力,使负压缺氧环境中小存活率显著提高。预先给予大异丙上腺素再减压,其保护作用明显。家兔自身对照表明,对垂体后素所致电图缺性改变,注射提取液有一定改减速作用。它能收缩兔管,但对离体兔流量几无影响。水液给小,作用略差。2.对平滑的作用,提取液能使离体兔肠的律性收缩加强,但对乙栈碱和氯化钡所致肠段强直性收缩有解痉作用,浓度增高时能完全对抗,使张力降低至基本线水平,收缩线恢复,振幅大。提取液亦能部分对抗药物的豚离体子宫强直性收缩。

3.其他作用,提取液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提高小对热、电刺激的疼痛反应阈值(以反应时间为痛阈指标),并使自发性活动减少。提取液亦有明显的利尿作用,给药后家兔尿量增至3倍以上。

4.毒性,毒性较低,小腔注射提取液的LD50为375+/-14.3g/kg(湿重)。

食疗价值

科动物魁、泥、毛子的肉。子又称魁陆、魁蛤、瓦屋子、、毛蛤。分布于我国沿海,以辽宁河北沿海产量最大。沿海地区亦有养殖。获得后,洗净泥沙,以沸水略,取肉备用。

[性能]味甘,性温。能补脾,补

[参考]魁肉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A、B1、B2、C和烟酸。毛肉含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等15种氨基酸

[用途]用于身体虚弱,不足,胃虚弱,消化不良

[用法]食,食等。

[附]

拌鲜:鲜肉100~200g,放入沸水中烫熟,用生姜食盐麻油拌食。

本品味极鲜美,可食可药,功能与治如上。

名家论述

1.《本草疏》:,味甘,温,性亦无毒。《》曰:里不足者,以甘补之。又曰:不足者,温之以。甘温能益而补中,则五脏安,胃气健,冷俱瘳矣,健则食自消,脏暖则阳自起,充则自华也。 2.《录》:痿痹泄痢,便脓

3.《食疗本草》:润五脏,治消渴关节。4.《本草拾遗》:治,利五脏,健

5.《四声本草》:温中消食,起阳。

6.《日华子本草》:益色。

7.《医林纂要》:补心血瘀血,除烦醒,破结消痰

营养分析

1、具有高蛋白、高微量元素、高、高钙、少脂肪的养特点;

2、肉含一种具有降低固醇作用的代尔太7-固醇和24-亚甲基固醇,它们兼有抑制固醇在肝脏成和加速排泄固醇的独特作用,从而使体固醇下降;

3、人们在食用和贝类食物后,常有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这对解除一些烦恼症状无疑是有益的。

主治功能

滋阴,利水,化痰,软坚。治消渴水肿痰积,癣块,,崩、带,痔疮

1、《本草集注》:"之醒。"2、《嘉佑本草》:"润五脏,止消渴,解毒,老癖能为热者,及妇人块,食之。"

3、《医林纂要》:"功同蚬,滋阴

4、《本草求原》:"消水肿,利水,化痰,治崩带,,五。"

5、《泉州本草》:"黄疸,小便不利,腹胀,诸淋。"

选方

1、治痰火喘嗽:壳洗净,放炭上烧火毒,为末,磁器收贮,遇痰火症,取一两,分为三服,少吃晚饭,先用面糊调,捏如黄豆大,少用滚水,将药二、三吞下,旋旋吞,不可放干。(《验广集》

2、治气虚水肿浮胀:大蒜研烂,以粉和,五分两,可即止,如梧桐子大,每服十,白汤下。(《百一选》)

3、治小便不通:粉半两,麻根半两。捣细罗为,每于空,以新汲水调下二钱。(《圣惠》)

4、治虚热遗精黄柏()、知母粉各一斤。青黛()为衣,粥服。(《医六要》)

5、治胃气痛:瓦楞子十个,壳十个。二味,共为细末,姜汤送下。(《氏验新编》)

6、治疼:真粉一钱(),桂(去皮)一钱,干姜()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百一选》)

7、治汤伤:壳烧研为末,油调涂之。(《养生必用》)

8、治吹奶:粉三分,槐花三分,麝香一分(细研)。捣细罗为,不计时候,以热调下一钱。(《圣惠》)

9、治肺痈,童便研,甘桔汤日进三服。(《本逢原》)

10、治:真正粉,黄色为细末,上油蜡就热和为,如皂子,纳于猪子中,麻缠热食之,可配米粥。(《儒门事亲》)

其他相关

清道光《乐清县志》记载:“俗称,邑中石马。蒲岐、朴头一带为多,取苗养于海涂,谓之田。每岁冬杪,四明及闽人多来习苗。”

清光绪同知陆书写田的诗曰:“永嘉江外水连天,一望苍茫不见边。渡过铧锹三十里,谁知苍海变桑田。”同时代诗人王步霄《养》诗云:“瓦垄争郭赋传,江乡子莫轻捐。团沙质比苗细,孕月胎含。愿祝鸥凫休浪食,好充珍馐入宾筵。东南美利由来檀,近海生涯当种田。”清奉化文人孙事伦也有《养》诗:“荦荦瓦垄子,纷产东海涂……”在写泥的诗篇中,我较为欣赏的是清代临海诸生的朱邺华,他有《椒江竹词》诗:“一夜潮回葭船,白蟹不论钱。祀过周七娘娘庙,满地青带雨鲜。”这首诗虽然带有宋文大家王安石《黄田》诗的韵味。

早在三国时期《临海异物志》中曾载泥有“益色”之功效,清朝《食疗本草》载:“润五脏,治消渴关节。”《四声本草》:“温中消食,起阳。”《医林纂要》也说:“补心血瘀血,除烦醒,破结消痰。”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持续性枕后位难产

下一篇 虾蟆脑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