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卡马西平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本品抗惊厥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其能够增加钠通道灭活效能,限制突触后神经元和阻断突触前Na+通道,从而限制突触前、后的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发放,阻断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使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达到抗惊厥的作用有。抗外周神经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Ca2+通道调。1.治疗癫痫是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疗效优于其他癫痫药。对典型或不典型失神发作......
目录

适应证

1.治疗癫痫是单纯及复杂部分性发作的首选药,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疗效优于其他癫痫药。对典型或不典型失神发作、痉挛发作无效。

2.抗外周神经痛包括三叉神经痛、神经痛、多发性硬化糖尿病性周围性神经痛及疱疹神经痛。亦可作为三叉神经痛缓解后的长期预防性用药。对三叉神经痛、神经痛疗效较苯妥英钠好,用药后24小时即可奏效。

3.治疗神经源性尿崩症可能是由于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所致。

4.预防或治疗躁狂抑郁症,临床使用本药躁狂症及抑郁症均有明显治疗作用,也能减轻或消除精神分裂症患者躁狂、妄想症状

5.抗律失常作用,能对抗由地高辛中毒所致的律失常。能使其完全或基本恢复正常律。临床试用明,对室性或室上性早搏均有效,可使症状消除,尤其是伴有慢性功能不全者疗效更好。

临床应用

1、用于抗惊厥始0.1g/次,2~3次/日;第二日后每日增加0.1g,直到出现疗效为止;维持量据疗效调整至最低有效量,分次服用;最高量不超过2g/日。

2、镇痛:始0.1g/次,2次/日;第二日后每隔一日增加0.1~0.2g,直到疼痛缓解,维持量0.4~0.8g/日,分次服用;最高量不超过1.2g/日。

3、尿崩症:单用时0.3~0.6g/日,如与其他抗利尿用,0.2~0.4g/日,分3次服用。

4、抗躁狂或抗精神病:始0.2~0.4g/日,据情况可增至最大量1.6g/日,分3~4次服用。

5、小儿用量:抗惊厥,每日10~20mg/kg;一般由小始逐渐加量至出现疗效。

不良反应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视力模糊、复视眼球震颤中枢神经系统反应,以及头晕、乏力、恶心呕吐等;多发生在用药后1~2周。少见皮疹、荨麻疹、瘙痒、儿童为障碍、功能异常、胆汁淤积、细胞性黄疸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罕见粒细胞减少和骨髓抑制、律失常、过敏炎、衰竭、急性肾衰竭及全身多器官发生超敏反应等。美国FDA曾发布了卡马西平在某些患者中可能发生严重皮肤病变的报道,如S-J综征和中毒表皮坏死松解症。

注意事项

1.慎用于青光眼心血管严重疾患、糖尿病、对三环类抗抑郁药不能耐受的患者及中毒、尿潴留、肾病患者和老年人。

2.对诊断的干扰:可使氨基转移酶、红素、碱性磷酸酶、尿素氮、尿糖等测试值升高;钙浓度降低,甲状腺功能试验值降低。

3.用药期间注意随访检查(尤其第一个月):象、尿常规、血尿素氮、功能、甲状腺功能及监测卡马西平药浓度。

4.由于本品的自我诱导作用,于治疗一阶段后,可能需要增加量才能维持原来的药浓度和发作控制水平。

用药禁忌

功能不全,房室传导阻滞象严重异常、有骨髓抑制史者以及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用。

药物相互作用

1.与对乙酰氨基酚用,可肝脏中毒

2.与香豆素类、激素环孢素洋地黄类、左甲状腺素、奎尼丁用,本品可诱导代谢酶,使上述药物代谢加快,浓度降低,半衰期缩短,药物作用减弱。

3.与苯巴比妥、苯妥英、扑米酮用,卡马西平药浓度降低。

4.红霉素霉素、西咪替丁异烟肼以及右丙氧芬可抑制卡马西平的代谢,起后者药浓度的升高。

5.与碳酸酐酶抑制药用,质疏松的危险增加。

6.与单胺氧化酶抑制、丙戊酸用,可加重嗜睡。

7.与锂盐、精神病药用,易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

8.与氯磺丙脲、氯贝丁酯、去氨加压素垂体后用,可加强抗利尿作用。

9.用时可降低多西环素的浓度。

说明:上述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须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猝死

下一篇 奥卡西平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