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抗癫痫药

癫痫药,可通过两种式来消除或减轻癫痫发作,一是影响中枢神经元,以防止或减少他们的病理性过渡放电;其二是提高正常组织的兴奋阈,减弱病灶兴奋的扩,防止癫痫复发。一般将60年代前成的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乙琥胺丙戊酸钠等)称为老癫痫药,其中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前广泛应用的一线癫痫药。用药时注意不良反应,如皮疹、皮炎等,定期查、尿及功能。癫痫(epil......
目录

疾病介绍

癫痫(epilepsy)即俗称的“羊角”或“羊癫”,是大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据中国最新流资料显示,国癫痫的总体患病率为7.0‰,年发病率为28.8/10万,1年有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4.6‰。据此估计中国约有900万左右的癫痫患者,其中500~600万是活动性癫痫患者,同时每年新增加癫痫患者约40万,在中国癫痫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可分为四类:

1、大发作(羊痫):意识突然丧失,发出尖叫声,跌倒在地,全身抽搐惊厥),吐白沫,瞳孔扩大,面色苍白后转为青紫,因呼吸痉挛而致呼吸暂停等。抽搐1~3分钟后停止,意识恢复或转入沉睡,1~2小时后苏醒。若大发作连续出现,病人持续昏迷,则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危险性甚大,须迅速控制。

2、小发作:

(1)失神小发作:要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突然停止活动,瞪直视,手中持物落地,但不发生抽搐,持续数秒后迅速恢复常态,一日可发作数十次不等,多见于儿童。

(2)阵挛性小发作:表现短促(1~2秒)的双侧阵挛,多见于颈部、上肢、躯干的屈,偶见全身,导致倾跌。

3、非典型小发作:

为一种继发性癫痫的表现,多属弥脑病,常伴有智能发育障碍。很象失神小发作,但时间较短,意识障碍较短。

4、局限性发作:

大脑皮层局部神经细胞群受病理性刺激所起。局限性运动性癫痫发作时,从一侧角、手指或足始的局部抽搐,以后扩至同侧半身,抽搐停止后可出现轻度瘫痪;另一种则是局限性感觉性癫痫,即一侧身体感觉发生异常。

5、精神运动性发作:

不丧失意识,也不抽搐要表现为阵发性意识模糊,做一些无意识的动作(伸舌、咂嘴、吞、抚摸衣扣等),有的表现为精神失常(吵闹、歌唱、出走、恐惧、忧郁、幻觉等),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数日不等。

用药原则

1、小始,逐渐调整至控制发作为限;

2、单一用药,无效时才考虑用,一般不超过3种;

3、有规律服药;

4、不宜随便换药,确需换时,应在逐渐减少原用药物的量同时,逐渐增加新用药的量,防止诱发发作;

5、坚持长期治疗,可减少复发,一般多在1~2年逐渐减量直至停药;

6、坚持逐渐减量停药原则;

7、用药时注意不良反应,如皮疹、皮炎等,定期查、尿及功能;

8、用药时若有嗜睡症状,应加服咖啡因(0.02~0.04g/次,3次/日),或麻黄碱(25mg/次,3次/日);

9、患者应生活规律化,忌烟,低盐少水饮食,不要过饱,避免过度紧张,忌激烈运动,避免高空、水边及机械电机旁工作,以免发病时发生危险。

10、孕妇服药有潜在致畸可能,应加注意。

常用药物

常用于大发作和局限性发作

1、苯妥英钠(大仑丁)Dilantin,PhenytoinSodium:特点:作用较强;疗效高;为大发作首选,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次之,对局限性发作也有较好疗效,但对小发作无效甚至恶化;无嗜睡作用;安全范围大;作用缓慢,服一般需3~4天才显效,用于预防发作及维持治疗;而控制症状则以苯巴比妥苯妥英钠抑制了Na+流,从而使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大,加大与阈电位的离,提高了细胞的兴奋阈,稳定膜电位,从而阻止了病灶放电的扩。还能使中抑制性递质g-氨基丁酸的含量升高,这也与其抗癫痫作用有一定系。苯妥英钠对三叉神经痛、神经痛及神经痛有止痛作用,可能与稳定神经细胞膜电位有。对洋地黄中毒所致室性律失常的疗效较佳。应起注意的不良反应要有:

2、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Luminal:抑制大脑皮层运动区,提高惊厥阈,直接抑制病灶放电,又能限制放电扩,使大发作电恢复正常。作用快,维时长(6hr),毒性低,安全性较大,可作控制大发作首选;对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的疗效差。不可突然停药,长期应用可致成瘾,致傻,相当危险,使用的药物代替,(如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托吡酯奥卡西平等)不仅临床疗效肯定,而且副作用小,患者容易耐受。

3、扑米酮(去氧苯巴比妥,扑痫酮)Primidone,Mysoline:在体转化为苯巴比妥和苯乙基丙二酰胺(PEMA),对大发作、精神运动性发作及局限性发作都有较好疗效,但不如苯妥英钠。儿童对其有耐受性,故用量较大;体消除较慢,长期应用有蓄积性;不可突然停药。

常用于癫痫持续状态

1、安定(苯甲二氮卓,地西泮)Diazepam,Valium:静注显效快且较其他药安全,为持续状态首选,对大发作作用差。在癫痫持续状态的急性期,地西泮劳拉西泮作用持续时间更长。不良反应少,久服骤停可惊厥;婴儿、青光眼重症无力者忌用。

2、氯硝基安定Clomazepam,Clomapin:抗惊厥作用较安定强5倍,抗癫痫谱广,疗效稳定,作用快,维时长。不可骤停,连服半年可产生耐受性。

常用于小发作

1、乙琥胺Ethosuximide:为失神小发作首选。但能加重大发作,并有大发作者应苯巴比妥苯妥英钠。不可骤停。

2、苯琥胺(米隆丁)Phensuximide,Milontin:似乙琥胺,用于失神小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

3、三甲双酮(解痉酮)Trimethadione,Tridione:降低大脑皮层间脑兴奋性,缩短其后放电活动,对小发作疗效显著,但作用缓慢(2~4天才显效),仅用于预防。久服易蓄积;毒性较大,肠道反应为严重反应先兆。

4、香荚兰醛(香草醛)Vanillin:为天麻提取成分,能对抗戊四氮起的惊厥及其诱发的癫痫电,对各型癫痫有效,尤其是小发作。不良反应轻。

5、乙酰唑胺氮酰胺)Acetazolamide,Diamox:为碳酸酐酶抑制,增加尿中Na+、K+、HCO3-排出,人为造成酸血症和低钾,使中抑制性递质g-氨基丁酸生成增加及膜电位超极化,使神经肉兴奋性下降,还可减轻水肿。对小发作疗效较好,对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也有明显疗效。本品与磺胺有交叉过敏反应,此类患者忌用。

常用于精神运动性发作

1、磺斯安(硫噻嗪)Sulthiame,Ospolt:为强碳酸酐酶抑制,作用较强。用于精神运动性发作。

2、酰胺咪嗪(痛惊宁,叉癫宁,退痛)Carbamazepine,Tegretol:对精神运动性发作最有效;对大发作和混癫痫疗效与苯妥英钠相似;对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较苯妥英钠好;具抗利尿作用,可能是促进抗利尿激素分泌,可用于尿崩症。

广谱癫痫

1、丙戊酸钠(抗癫灵,二丙基乙酸钠)Sodium2-Propylvalerate,SodiumValproate,DPA:不抑制癫痫病灶放电,而是阻止异常放电的扩。对所有类型的癫痫都有效,尤其是对小发作优于乙琥胺;对大发作较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差,但对这两药无效的患者,本品仍有效;为小发作的首选药。长期毒性低,不良反应少。可能的作用原理:激活谷氨酸羧酶和抑制g-氨基丁酸转氨酶,促进g-氨基丁酸的成,阻止g-氨基丁酸分解,使中抑制性递质g-氨基丁酸含量增加30~50%,神经肉兴奋性下降,而产生作用。

分类介绍

西药

但有些发达国家,由于苯巴比妥苯妥英钠的一些副作用,已将其列入二线癫痫药。仅将卡马西平丙戊酸钠列为一线癫痫药。

新的癫痫药如:加巴喷丁、拉莫三嗪、氨已烯酸、托吡酯、左乙拉西坦、非氨酯等。

植物

药品称:伊来西胺

要成分:胡椒碱;胡椒碱是从白胡椒中提取的有效成分。

功能与治:适用于单药治疗或添加助治疗儿童和成年患者的各种癫痫发作类型。对于使用其他癫痫药物耐受不良或伴有其他系统疾病的患者,尤其适用。服用伊来西胺的患者无明显精神神经不良反应发生。少数患者可有轻度一过性的不良反应,如疲倦等。过临床长期的观察,尚未见严重的过敏性反应,对于及造功能,临床观察病例尚未见异常影响。

临床应用

(1)部分性癫痫发作: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硝西泮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

(2)强直阵挛性大发作:卡马西平丙戊酸钠苯妥英钠拉莫三嗪托吡酯

(3)失神性发作:乙琥胺硝西泮丙戊酸钠拉莫三嗪、氨己烯酸

(4)癫痫持续状态:地西泮(i.v)、苯妥英钠

(5)局限性癫痫发作和继发的全面性发作:非氨酯

相关危害

癫痫药物的副作用是每个癫痫患者都很的问题,其副作用的严重程度在不同的个体有着很大的差异,那么癫痫药物的副作用都有哪些呢?

量相的不良反应

是指药物量过大、加药过快或服药的初期产生的不良反应,如头痛头晕走不稳、厌食恶心呕吐疲劳、嗜睡、注意力涣、多动、记忆力下降、情绪改变等,一般程度不重,过调整药物量很快就能好转或消失;

特异体质的不良反应

是指个体对药物中的某种成分过分敏感起的不良反应,如皮疹、周围神经病、损害、白细胞或减少、毒性(尤其在2岁以下的儿童)等,这种反应来势凶猛,不可预见,危害较重,多发生在服药的初期,发生率较少;

长期的不良反应

一:癫痫药物对人的记忆、运动速度等均有影响,药浓度越高,影响越明显。许多专家通过临床试验也表明苯妥英钠影响病人的操作技能、视空间能力和注意力,对运动和反应速度也有影响。有些治疗药物可影响病人的瞬时记忆和集中注意力,对语言速度也有影响。有些药物一般认为对智能无明显影响,但有人认为可能对细运动有一定的影响。

二:癫痫药物对身体的危害首先是大脑神经系统,其症状表现是眩晕、头痛精神紧张、精神失常、精神萎靡、精神错乱、忧郁、易冲动、木僵共济失调、眼球颤动、言语障碍复视、嗜睡、影响思维、工作及儿童智力发育受限、儿童可出现兴奋和焦虑。这些症状对于患者的正常生活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另外,对于患者的上消化道系统,癫痫药物也有一些影响,如恶心呕吐厌食部疼痛、胃炎食欲不振等。对于液和淋巴系统的影响,一般表现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型贫血淋巴结肿大、糖升高、白细胞减少、压等。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功能减退,造功能障碍。因此不全者应慎用或用。

三:人体长期摄入药物,而起的全身器官的损伤,如痤疮齿增生、面部粗糙、多毛、质疏松、小脑脑干萎缩(长期大量使用)、性欲缺乏、体重改变、脱发月经失调或闭经等。

致畸作用

就是指癫痫药物导致的后代发育不正常,新型癫痫药物已使这种可能性明显减少。

药物名称

苯妥英钠(Phennytoinsodium)

一.药理作用机制

1、膜稳定作用

1)阻滞电压依赖性Na+通道,抑制Na+

2)阻滞电压依赖性Ca2+通道

3)与失活的Na+通道结,延长其不应期

2、增强中枢GABA功能

苯二氮卓类

地西泮:控制癫痫持续状态的首选药之一。静注射见效快,安全。宜缓慢注射。

硝西泮:对阵挛癫痫,不典型小发作和婴儿痉挛有较好的疗效。

硝西泮:对各型癫痫均有效,尤以对失神性小发作,阵挛性发作和不典型小发作为佳。

注意:苯二氮卓类有明显的中枢抑制作用,甚至发生共济失调。久用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

苯巴比妥扑米酮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Luminal)(-)

特点:1对大发作及持续状态有效,对小发作效果差。

2比苯妥因钠作用迅速。不作为首选药。

扑米酮(Primidone):

对部分性发作和大发作的疗效优于苯巴比妥,但对复杂部分发作的疗效不及卡马西平苯妥英钠

二者的不良反庆:镇静,嗜睡,眩晕和共济失调等。

乙琥胺

只对失神性小发作有效,疗效不及硝西泮,但副作用较少。仍是治疗小发作的常用药。

丙戊酸钠

对各种癫痫均有不同程度的疗效,对大发作的疗效不如苯巴比妥和苯妥因钠;对小发作的疗效优于乙琥胺;对精神运动性发作的效力与酰胺咪嗪相似。

作用机制:升高谷胺酸羧酶活性,从而增加GABA在中浓度。

不良反应:轻,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蓖麻子中毒

下一篇 苯妥英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