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异丙嗪

异丙嗪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l受体而产生抗组胺作用,能对抗组胺所致之毛细管扩张,降低其通透性,缓解气管平滑收缩所致的喘息,较盐酸苯海拉明作用强而持久。因较易进入组织,故有明显的镇静作用;能加强催眠药、镇痛药及麻醉药的中枢抑制作用;其抗碱作用亦较强,防治晕动症效果较好。用于皮肤及黏膜过敏过敏鼻炎、哮喘、食物过敏、皮肤划痕症以及晕车、晕船、晕机等。中文称:异丙嗪中文:菲那;非那;......
目录

基本简介

基本信息

中文称:异丙嗪

异丙嗪中文:菲那;非那;抗胺荨;盐酸普鲁米近;奥丙泰;普鲁米嗪;普鲁米近;非那更

英文称:promethazine

英文:Fenazil;Fargan;Prorex;10H-Phenothiazine-10-ethanamine, N,N,α-trimethyl-;WY 509;Phenergan

CAS号:60-87-7

分子式:C17H20N2S

结构式:

分子量:284.41900

确质量:284.13500

PSA:31.78000

LogP:4.30440

物化性质

密度:1.131

熔点:60ºC

沸点:190-192ºC at 3 mm Hg

安全信息

编码:2934300000

生产

将吩噻和碱加入甲苯中,加热回流1h。稍冷,加入2-氯-1-二甲氨基丙烷的甲苯溶液,回流带水10-12h。冷至50℃以下,将反应液过滤,滤渣用少量丙酮和水洗涤,并洗滤液,静置,分取甲苯层,减压馏回收甲苯,收集220-260℃(1.33-2.66kPa)馏分,得异丙嗪(盐基)。将异丙嗪盐基加入丙酮中,在50℃左右通入干的氯化氢体进成盐反应,生成异丙嗪盐酸盐。

用途

组织胺药。适用于各种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过敏鼻炎气管哮喘等)和孕期呕吐,亦可与氯丙嗪等配成科眠合剂,用于人工冬眠。

药物说明

药理毒理

异丙嗪是吩噻嗪类抗组胺药,也可用于镇吐、抗晕动以及镇静催眠。

(1)抗组胺作用: 与组织释放的组胺竞争H1受体,能拮抗组胺对肠道、气管气管或细气管平滑的收缩或挛缩, 解 除组胺对气管平滑的致痉和充作用。

异丙嗪(2)止吐作用:可能与抑制了延髓的催吐化感受区有

(3)镇静催眠作用:可能由于间接降低了脑干网状上激活系统的应激性。

药代动力

注射给药后吸收快而完全,浆蛋白质结率高。注给药后起效时间为20分钟, 静注后为3~5分钟,抗组胺作用一般持续时间为6 ~ 12小时,镇静作用可持续2 ~ 8小时。要在 代谢,无活性代谢产物尿排出,粪便排出量少,

适应症

(1)皮肤粘膜的过敏: 适用于长期的、季性的过敏鼻炎管运动性鼻炎过敏结膜炎荨麻疹,神经水肿,对液或浆制品的过敏反应,皮肤划痕症。

(2)晕动病:防治晕车、晕船、晕机。

(3)用于麻醉和手术前后的助治疗,包括镇静、催眠、镇痛、止吐。

(4)用于防治放 射病性或药源性恶心呕吐

用法用量

注射:成人用量

(1)抗过敏,一次25mg ,必要时2小时后重复;严重过敏时可 用注25 ~ 50mg,最高量不得超过100mg 。

(2)在特殊紧急情况下,可用灭菌注射用水稀释至0.25%, 缓慢静注射;

(3) 止吐,12.5 ~ 25mg ,必要时每4小时重复一次;

(4)镇静催眠,一次25 ~ 50mg 。

小儿常用量

(1)抗过敏,每次体重0.125mg/kg 或体表面积3.75mg/m2,每4 ~ 6小时一 次;

(2)抗眩晕,睡前可需给予,体重0.25 ~ 0.5mg/kg 或体表面积7.5~15mg/m2。或一次6.25~ 12.5mg ,每日三次,;

(3)止吐,每次体重0.25 ~ 0.5mg/kg或体表面积7.5 ~ 15mg/m2,必要时 每4 ~ 6小时重复;或每次12.5 ~ 25mg,必要时每4 ~ 6小时重复;

(4)镇静催眠,必要时每次体 重0.5 ~ 1mg/kg或每次12.5 ~ 25mg。

不良反应

异丙嗪属吩噻嗪类衍生物,小量时无明显副作用,但大量和长时间应用时可出现吩噻 嗪类常见的副作用。

(1)较常见的有嗜睡;较少见的有视力模糊或色盲(轻度),头晕眩、鼻咽耳鸣、皮疹、痛 或部不适感、反应迟钝(儿童多见)、晕倒感(压)、恶心呕吐(进外科手术和〈或〉并用其 他药物时),甚至出现黄疸

(2)增加皮肤对光的敏感性,多恶梦,易兴奋,易激动,幻觉中毒谵妄, 儿童易发生锥体外系反应。上述反应发生率不高。

(3)心血管的不良反应很少见,可见压增高,偶见 压轻度降低。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症及再生不良性贫血则属少见。

注意事项

(1)已知对吩噻嗪类药高度过敏的人,也对本品过敏

(2)下列情况应慎用:急性哮喘,膀胱颈部梗阻,骨髓抑制,心血管疾病,昏迷角型青光眼功能不全,压,溃疡前列腺肥 大症状明显者,幽门或十二指肠梗阻,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儿童,服用本品后液粘稠,影响排,并 可抑制咳嗽反射),癫痫患者(注射给药时可增加抽搐的严重程度),黄疸,各种病以及功能衰竭, Reye综征(异丙嗪所致的锥体外系症状易与Reye综征混淆)。 应用异丙嗪时,应特注意有无肠梗阻,或药物的逾量、中毒等问题,因其症状体征可被异丙嗪的镇吐 作用所掩盖。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孕妇使用本药后,可诱发婴儿的黄疸和锥体外系症状。因此,孕妇 在临产前1-2周应停用此药。

(2)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需权衡利弊。

儿童用药

一般的抗组胺药对婴儿特是新生儿和早产儿有较大的危险性;小于3个月的婴儿体 药物代谢酶不足,不宜应用本品。此外还有可能功能不全。新生儿或早产儿、患急性病脱水的小 儿以及患急性感染的儿童,注射异丙嗪后易发生张力障碍。

老年患者用药

老年人用本药易发生头晕、 滞呆、精神错乱、压。还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特是帕金森氏病、不能静坐(akathisia)和持续性运 动障碍,用量大或肠道外给药时更易发生。

药物相互作用

(1)对诊断的干扰:葡萄糖耐量试验中可显示葡萄糖耐量增加。可干扰尿妊娠免疫 试验,结果呈假阳性或假阴性。

(2)乙醇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特是麻醉药、巴比妥类、单胺氧化酶 抑制或三环类抗抑郁药与本品同用时,可增加异丙嗪或(和)这些药物的效应,用量要另调整。

(3) 抗碱类药物,尤其是阿托品类和异丙嗪同用时,后者的抗毒蕈碱样效应增加。

(4)溴苄铵、胍乙啶等降 压药与异丙嗪同时用时,前者的降压效应增强。上腺素与异丙嗪同用时上腺素的α作用可被阻断,使 β作用占优势。

(5)顺铂、巴龙霉素及其他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水杨酸万古霉素毒性药与异丙 嗪同用时,其毒性症状可被掩盖。

(6)不宜与茶碱注射。

中毒

异丙嗪非那,属吩噻嗪类抗组胺药,有抗组胺作用;作用较苯海拉明持久。作用于前呕吐中枢、中脑质感受器,治疗晕动病;又具有镇静催眠作用。服起效快,半衰期7~16h。适用于过敏鼻炎荨麻疹、结膜炎过敏性疾病等。同时能增强麻醉药、催眠药、镇痛药和局麻药的作用。成人常用量12.5~25mg,2~3/d。用于催眠时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5%~60%。一般在摄入3~5倍于每天常用量后发生毒性。儿童更敏感。

临床表现

1.常见不良反应有困倦和嗜睡、乏力、眩晕、耳鸣共济失调复视、欣快、烦躁不安、癔症等。罕见有恶心呕吐,甚至黄疸发生。心血管反应可有压升高,偶有压轻度下降。

2.量过大出现手足动作笨拙。严重时嗜睡或面色潮红发热鼻干呼吸困难跳加快、肉痉挛(好发在颈部、肉、头部肉痉挛性抽动或震颤)。可有癫痫发作的危险。

3.人应用高量时出现锥体外系症状,儿童更易发生锥体外系症状。老年人易发生头晕精神错乱、呆滞压和锥体外系症状

4.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哮喘和神经水肿等。

5.偶见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6.作为栓,可发生直肠刺痛或烧灼感。

治疗

异丙嗪中毒的治疗要点为:

1.过量立即予吞服活性炭,监护6~8h。大量摄入者洗

2.严重反应以对症、支持治疗为

3.液灌流、液透析等治疗不能清除体异丙嗪

专家点评

异丙嗪镇静止吐效果好,对肠型荨麻疹可首选此药。异丙嗪为H1受体拮抗药,其化结构属吩噻嗪类。其抗组胺作用较苯海拉明持久,有明显的中枢安定作用,但比氯丙嗪弱,对皮质下中枢亦有广泛的抑制,可产生镇吐、体温下降作用。能增强麻醉药、镇静催眠药镇痛药的作用。眼科临床用于皮肤黏膜变态反应,如眼睑接触性皮炎过敏结膜炎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败血症肾损害

下一篇 咪唑斯汀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