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莫氟
名称
药理
本品为口服抗肿瘤药,属嘧啶类抗代谢药,系 氟尿嘧啶潜型衍生物,口服后从肠道迅速吸收,在体内缓缓释出氟尿嘧啶,借氟尿嘧啶的抗代谢作用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本品口服后有效血药浓度较氟尿嘧啶静注长久。抗瘤谱广,治疗指数高,对多种实验肿瘤有较好的抗肿瘤作用。临床上对胃癌、结直肠癌及乳腺癌有一定疗效,尤以结直肠癌的有效率较为突出。
药物分析
应用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卡莫氟原料药中卡莫氟的含量。
方法原理: 供试品加二甲基甲酰胺溶解后,加0.3%麝香草酚蓝的无水甲醇溶液,用氢氧化四丁基铵滴定液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根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卡莫氟的含量。
试剂: 1. 二甲基甲酰胺
2. 0.3%麝香草酚蓝无水甲醇溶液
3. 氢氧化四丁基铵滴定液(0.1mol/L)
4. 无水甲醇
5. 氧化银
6. 无水甲苯
7. 基准苯甲酸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 1. 0.3%麝香草酚蓝无水甲醇溶液
取麝香草酚蓝0.3g,加无水甲醇100mL使溶解。
2. 氢氧化四丁基铵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碘化四丁基铵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无水甲醇90mL使溶解,置冰浴中放冷,加氧化银细粉20g,密塞,剧烈振摇60分钟,取此混合液数毫升,离心,取上清液检查碘化物,若显碘化物正反应,则在上述混合液中再加氧化银2g,剧烈振摇30分钟后,再做碘化物试验,直至无碘化物反应为止。混合液用垂熔玻璃滤器滤过,容器和垂熔玻璃滤器用无水甲苯洗涤3次,每次50mL,合并洗液和滤液,用无水甲苯-无水甲醇(3:1)稀释至1000mL,摇匀,并通入不含二氧化碳的干燥氮气10分钟,若溶液不澄清,可再加少量无水甲醇。
标定:精密称取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减压干燥至恒重的基准苯甲酸约90mg,加二甲基甲酰胺10mL使溶解,加0.3%麝香草酚蓝的无水甲醇溶液3滴,用本液滴定至蓝色(以电位法校对终点),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氢氧化四丁基铵滴定液(0.1mol/L)相当于12.21mg的苯甲酸。根据本液的消耗量与苯甲酸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即得,
操作步骤: 精密称取供试品约0.2g,加二甲基甲酰胺10mL使溶解,加0.3%麝香草酚蓝的无水甲醇溶液5滴,用氢氧化四丁基铵滴定液(0.1mol/L)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氢氧化四丁基铵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5.73mg的C11H16FN3O3。
注:“精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精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精度要求。
药动学
本品大鼠口服后主要经十二指肠及小肠上部吸收。本品和中间代谢产物以及氟尿嘧啶的血浓度,在给药后1h达峰值,随后缓缓下降。组织内分布以胃、膀胱、肾脏、肝脏、肺以及小肠浓度较高,向脑内移行较少。48h内尿中排出约80%,粪中排出约1%。癌症患者口服5~15mg/kg后,本品和其中间代谢产物以及氟尿嘧啶的血药浓度均随给药量而增加,给药后2~4h达峰值,以后缓慢下降。
适应症
用法用量
禁用慎用
给药说明
不良反应
偶有引起白质脑病可能,出现言语、步行、意识、知觉等障碍及记忆力下降,需镇加观察。造血系抑制不明显,消化道反应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有时有腹泻、口炎、腹部不适感等。偶可致肝、肾功能异常,部分病例有尿频、尿急、尿痛,尿频是由于其一种中间代谢产物刺激脑干排尿反射中枢所致;少数患者可有明显热感,亦系本品及其中间代谢产物刺激视束前野的温觉中枢所引起。药疹偶见。
相互作用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