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草芽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90cm,全株具白色长毛。根茎横走,圆柱形。茎直立,单一或丛生,通常分枝。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有大小2种,相见排列,长圆形,叶缘锯齿状,2面被有稀疏柔毛,下面有较多的黄色腺点,具柔毛;托叶卵形。果实倒圆锥形。
分布范围
中国。
主要价值
【药材形状】 茎基部圆柱形,木质化,淡棕褐色,上部茎方形,四边略凹陷,绿褐色,有纵沟和棱线,茎节明显,体轻,质硬,易折断,断面中空。叶灰绿色,皱缩而卷曲,质脆,易碎。气微,味微苦。
【主要成分】含鹤草酚,仙鹤草醇,芹黄素,儿茶酚,鞣质等。鹤草酚为间苯三酚类衍生物,现已能人工合成,是灭绦虫的有效成分。
【药材来源】为植物龙牙草(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地下冬芽。于地上部分枯萎后采集(9~11月)直至翌年春植株萌发前(3~4月),挖出根部,取下冬芽,去掉地下根部,但可留冬芽上的须根,洗净晒干或于55℃以下烘干。
【用法用量】 0.3~1两。
名家论述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