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鹤草芽

鹤草芽 鹤草(拉丁:Gemma Agrimoniae),中药子、狼、狼齿等,为蔷薇科龙草属植物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地下冬。味苦、涩,性平。鹤草药材性状呈,中上部常弯短缩,,表面棕褐色,有紧密环状质脆易碎,黄白色微,略有豆腥,味先微甜而后涩苦。鹤草具有杀虫的功效,绦虫病。因有效成分不溶于水,不宜入。《......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90cm,全株具白色长毛。横走,直立,单一或丛生,通常分枝。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有大小2种,相见排列,长叶缘齿状,2面被有稀疏柔毛,下面有较多的黄色腺点,具柔毛;托叶卵形果实

分布范围

中国。

主要价值

【药材状】 基部,木质化,淡棕褐色,上部,四边略凹陷,绿褐色,有纵沟和棱线,明显,体轻,质硬,易折断,断面中空。灰绿色,皱缩而卷,质脆,易碎。微,味微苦。

要成分】含鹤草酚,仙鹤草醇,芹黄素,儿茶酚,鞣质等。鹤草酚为间苯三酚类衍生物,现已能人工成,是灭绦虫的有效成分。

【药材来源】为植物草(仙鹤草)Agrimonia pilosa Ledeb.的地下冬。于地上部分枯萎后采集(9~11月)直至翌年春植株萌发前(3~4月),挖出部,取下冬,去掉地下部,但可留冬上的须根,洗净晒干或于55℃以下干。

【药用部位】龙草(仙鹤草)的冬

性味归经】苦、涩,凉。归小肠大肠

【功能治】驱虫。用药绦虫病

【用法用量】 0.3~1两。

【使用注意】不宜入,有效成分几乎不溶于水。

【摘录】《全国草药汇编》

名家论述

《履巉本草》:“,治疮癣。”

鹤草《宝庆本草折衷》:“,治金疮,止,熟捣傅贴之。”

《滇南本草》:“调治妇人月经或前或后,红崩白带,面痛,发热气胀,赤白痢疾。”

《生草药性备要》:“理跌打伤,止疮毒。”

《百草镜》:“下气,理百病,痞满,跌扑吐血,崩痢,肠风。”

《纲拾遗》:“葛祖:消宿食,中满下气。疗吐血各病,翻疟疾喉痹闪挫肠风,崩痢,食积,黄白疸,肺痈乳痈肿。”

《本草求原》:“,贴烂疮,最去腐、消肿,洗湿烂脚。”

植物实图考》:“治痛。”

《伪药条辨》:“治瘰疬。”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鹤虱

下一篇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