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吉非替尼

吉非替尼,又易瑞沙,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氨酸激酶抑制,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治疗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国家食品药品监督总局已批准齐鲁制药(海南)有限公司生产的国产仿制药品吉非替尼上市。中文称:吉非替尼中文:N-(3-氯-4-氟苯基)-7-甲氧基-6-(3-吗啉-4-丙氧基)喹唑啉-4-胺;易瑞沙(阿斯利康公司的抗肿新药)......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称:吉非替尼

中文:N-(3-氯-4-氟苯基)-7-甲氧基-6-(3-吗啉-4-丙氧基)喹唑啉-4-胺;易瑞沙(阿斯利康公司的抗肿新药);吉非替尼(易瑞沙);

英文称:Iressa / Gefitinib Tablets

英文:GEFITINIB; AKOS 91371; n-(3-chloro-4-fluoro-phenyl)-7-methoxy-6-(3-morpholin-4-ylpropoxy)quinazolin-4-amine; N-(3-Chloro-4-fluorophenyl)-7-methoxy-6-[3-(4-morpholinyl)propoxy]-4-quinazolinamine; ZD 1839; 4-Quinazolinamine, N-(3-chloro-4-fluorophenyl)-7-methoxy-6-[3-(4-morpholinyl)propoxy]-; Gefitinib(TINIBS); Gefitinib, Iressa, ZD1839; Gefitinib Base

吉非替尼结构式CAS号:184475-35-2

分子式:C22H24ClFN4O3

分子量:446.9024

药物性状

褐色,双凸面,薄膜衣;一面印有"IRESSA 250",另一面光滑。每瓶含吉非替尼 250mg*30s。

适应症

本品适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既往化治疗要是指铂多西紫杉醇治疗。

本品对于既往接受过化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是基于大规模安慰对照临床试验预设亚洲亚组的生存优势(注:该试验总体人群中未显示改善疾病相症状和延长生存期)及中国非对照临床试验的生存数据而确立的。

两个大型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吉非替尼含铂化疗案一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未显示出临床获益,所以不推荐此类联案。

引发症

全球因吉非替尼所致的间质性肺炎平均发病率约1%,在中国发病率更低些,只有0.5%。致死病例在日本偶有发生,在中国迄今尚未见报道。我们张在个已有纤维化、接受过大面积放疗和功能严重受损的病人中应慎用吉非替尼,以防止发生致命性间质性肺炎。但在相当一部分晚期肺癌病人本身并有其它疾病(结核病、肿、气管哮喘等),部易诱发感染,因此不能完全确定所有的间质性肺炎均为易瑞沙所致

禁忌

已知对该活性物质或该产品任一赋有严重超敏反应者

药理毒理

药物动力特性:吉非替尼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氨酸激酶抑制,该酶通常表达于上皮来源的实体。对于EGFR氨酸激酶活性的抑制可妨碍肿生长,转移和管生成,并增加肿细胞的凋亡。在体吉非替尼广泛抑制异种移植于裸的人肿细胞衍生系的肿生长,并提高化疗、放疗及激素治疗的抗肿活性。在临床实验中已吉非替尼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具客观的抗肿反应并可改善疾病相症状。药物代谢动力特性静给药后,吉非替尼迅速廓清,分布广泛,平均清除半衰期为48小时。

癌症患者服给药后,吸收较慢,平均终末半衰期为41小时吉非替尼每天给药1次出现2-8倍蓄积,7-10天的给药后达到稳态。24小时间隔用药,浆药物浓度一般维持在2-3倍之间。吸收服给药后,吉非替尼浆峰浓度出现在给药后的3到7小时。癌症患者的平均吸收生物利用度为59%。进食对吉非替尼吸收的影响不明显。在一项健康志愿者的实验中,当pH值维持在pH5以上时,吉非替尼的吸收减少47%(见4.4和4.5)。分布在吉非替尼稳态时的平均分布容积为1400L,表明组织分布广泛。浆蛋白结率近90%。吉非替尼清白蛋白及αl—酸性糖蛋白结。代谢体外研究数据表明参与吉非替尼氧化代谢的P450同工酶只有CYP3A4。体外研究显示吉非替尼可能有限的抑制CYP2D6酶。在一项临床试验中,吉非替尼与metoprolol(美多安,一种CYP2D6酶底物)用使该组的作用有少量的增高(35%),其实际临床意义尚未估计。

在动物实验中吉非替尼未显示酶诱导作用, 并且对其它细胞色素P450酶也没有显著抑制作用(体外)。吉非替尼的代谢中三个生物转化的位点已被确定:N—丙基吗啉类的代谢,喹唑啉上甲氧取代基的甲基作用及卤化苯基类的氧化氟作用。在人浆中分离到的要代谢物是O-desmethyl 吉非替尼。它对EGFR刺激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比吉非替尼弱14倍,因此对吉非替尼的临床活性无明显作用。清除吉非替尼总的浆廓清约为500mL/min。要通过粪便排泄,约4%通过脏以原型和代谢物的式清除。特殊人群:据人群用药资料,没有发现稳态药浓度与患者的年龄、体重、性、种族或肌苷清除率之间有相性。一项包括41例实体肿伴有转移,而功能正常、中度或重度损害的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对吉非替尼评价。

研究显示,吉非替尼每日量250mg 后,达到稳态时间、总的浆清除率和稳态药物暴水平(Cmaxss, AUC24ss)在功能正常组和中度损害组结果相似。从4例由于肝脏转移造成的严重功能不全的患者得到的数据提示稳态药物暴水平亦与功能正常患者相似。没有在硬化起的功能损害患者中对进研究。与处者有的临床前安全资料吉非替尼未显示基因毒性倾向。与吉非替尼的药理活性相符,当量给到20mg/kg/天时,可观察到的生育能力减低。在器宫发生时期给高量(30mg/kg/天)时对胚胎发育无影响,但对于兔子,20mg/kg /天及以上的量则可减轻胎儿的重量。在两个物种间均未诱导出畸。在妊娠分娩期间给于20mg/kg/天的量可减少幼的生存(见妊娠哺乳)。在分娩后连续14天服碳14标记的吉非替尼,乳汁中放射活性的浓度高于液中的浓度(见妊娠哺乳)。非临床(体外)研究资料表明吉非替尼具有抑制心脏活动复极化过程(如QT间期)的可能性。其临床意义尚不知道。吉非替尼的致癌研究尚未进

用法用量

推荐量为250mg(1)每日1次,空或与食物同服。不推荐用于儿童或青少年,对于这一患者群的安全性和疗效尚未进研究。不需要因患者的年龄,体重,性功能状况以及对因肿肝脏转移起的中度或重度功能不全的患者进量调整。(参见“药物代谢动力特性”部分)。

作用机制

(1)竞争EGFR-TK催化区域上Mg-ATP结位点,阻断其信号传递;

(2)抑制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的活化,促进细胞凋亡;

(3)抑制肿管生成。Iressa已于2002年7月5日日本厚生省批准用于治疗晚期NSCLC,2003年5月5日被FDA批准作为NSCLC的三线治疗药物,其推荐量为250mg,PO,qd。

值得提出的是,FDA这一决定是在Iressa刚完成II期临床试验,III期临床试验尚未完成的情况下批准的。2003年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对不能手术的NSCLC的治疗指中提出:Iressa推荐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含铂类案及Docetaxel化疗失败的病人。

不良反应

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 ADRs )为腹泻、皮疹、瘙痒、皮肤干痤疮,发生率20%以上,一般见于服药后一个月,通常是可逆性的。大约8%的患者出现严重的ADRs(CTC标准3或4级)。因ADRs停止治疗的患者仅有1%。可出现的ADRs总结如下:

非常常见(>10%)

消化系统: 皮肤及附件: 腹泻要为轻度(CTC1级),少有中度(CTC2级),个报道严重腹泻脱水者(CTC3级)。恶心要为轻度(CTC1级)。 皮肤反应,要为轻或中度(CTCl或2级)多状突起的皮疹,在红斑的基础上有时伴皮肤干发痒。

常见(>1-≤10%)

消化系统: 代谢和养: 皮肤及附器: 全身: 眼科: 呕吐要为轻度或中度(CTC1或2级)。厌食,轻或中度(CTCl或2级)。口腔粘膜炎,多数轻微(CTC1级)。继发于腹泻恶心呕吐厌食起的脱水功能异常,要包括无症状性轻或中度转氨酶升高(CTCl或2级)。 指甲毒性。脱发 乏力,多为轻度 (CTC1级) 结膜炎和睑炎,要为轻度(CTC1级)。

不常见(>0.1-≤1%)

液和淋巴: 眼科: 呼吸: 在服用华法令的一些患者中出现国际正常值(INR)升高及/或出事件 角膜糜烂,可逆,有时伴异常生长。 间质性肺病,常较严重(CTC3-4)级,已有致死性病历的报道。

罕见 (>0.01-0.1%)

消化系统: 腺炎. 极罕见(<0.01%) 皮肤及附件: 过敏反应,包括管性水肿风疹.毒性表皮坏死溶解和多型红斑仅有个案报道 * 在全球范围的临床研究和上市后应用(仅在日本)中,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约66000例患者中,间质性肺病总的发生率在日本以外的患者大约0.3%(包括39000例患者),在日本约为2%(大约27000例患者)。

注意事项

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偶尔可发生急性间质性肺病,部分患者可因此死亡(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伴发先天性纤维化/间质性肺炎/尘病/放射性肺炎/药物诱发性肺炎的患者出现这种情况时死亡率增加。如果患者气短咳嗽发热等呼吸道症状加重,应中断治疗,及时查明原因。当实有间质性肺病时,应停止使用吉非替尼并对患者进相应的治疗。已观察到无症状转氨酶升高(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定期检查功能。可谨慎的用于转氨酶轻中度升高的患者。如果功能损害严重,应考虑停药。诱导CYP3A4活性的物质可增加吉非替尼的代谢并降低其浆浓度。因此,与CYP3A4诱导(如苯妥因、氨甲酰氮卓、利福平、巴比妥盐类或St John’s Wort)用可降低疗效(见"药物相互作用")。已报道在服用华法令的一些患者中出现国际正常值(INR,International Normalised Ratio)升高及/或出事件(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服用华法令的患者应定期监测酶原时间或INR的改变。能使的PH值持续升高的药物可降低吉非替尼浆浓度并进而降低疗效(见 "药物相互作用"和"药物代谢动力特性")。应告诫患者当以下情况加重时即刻就医: ·任何眼部症状 ·严重或持续的腹泻恶心呕吐厌食这些症状临床需要进处理(见"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见"妊娠哺乳"和"对驾驶及操纵机器能力的影响"。对驾驶及操纵机器能力的影响在治疗期间,可出现乏力的症状,这些患者在驾驶或操纵机器时应给与提醒。

临床经验

吉非替尼起效迅速,平均用药8~10天可使症状缓解。如果有效,多数在用药1个月时即可体现。皮疹为常见不良反应,应注意不用碱性化日用品,如肥皂等清洗皮肤,仅用清水即可。皮肤破溃或有脓包时要注意避免感染,必要时请皮肤科大夫处理。无症状的中度转氨酶升高不需停药,部分患者可自恢复。但若出现中度转氨酶升高,最好先停药,等恢复后再重新用药。

妇女用药

尚无用于妊娠哺乳期女性的资料。在动物实验中已观察到生殖毒性。动物实验也在兔的乳汁中检测到吉非替尼及其部分代谢物(见"与处者有的临床前安全性资料")。在接受治疗期间,要劝告育龄女性避免妊娠, 并建议哺乳母亲停止母乳喂养。

相互作用

体外试验吉非替尼通过CYP3A4代谢。在健康志愿者中将吉非替尼利福平(已知的强CYP3A4诱导)同时给药,吉非替尼的平均AUC降低83%(见"警告和预防") 在健康志愿者中将吉非替尼与itraconazole(一种CYP3A4抑制用,吉非替尼的平均AUC增加80%。由于药物不良反应与量及作用时间相,该结果可能有临床意义。与能PH持续升≥5的药物用,可使吉非替尼的平均AUC减低47%(见"警告和预防"和"药物代谢动力特性")。

药物过量

对于服用过量吉非替尼还没有特异的治疗法,尚不知过量服用的特殊征候。在I期临床试验中,少量患者服用到每天1000mg的量。观察到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增加,要是皮疹和腹泻。对于过量起的不良反应应给予对症处理;特是严重腹泻应给与恰当的治疗。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空巢综合症

下一篇 巯嘌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