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病
病因
随着互联网和电脑的普及,使用电脑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因为工作需要会长时间与电脑相伴。
1.员工在使用电脑时忽略正确姿势;
2.办公室的设计欠佳,例如键盘摆放位置过高或过低,鼠标的位置不对;
3.工作时间太长,缺乏休息,令身体过于疲劳。
临床表现
颈部转动时常有声响,容易“僵颈”。感到有硬块及压痛感。局部有刺痛感。严重时会出现头痛、视力模糊、注意力减退,上肢有麻痹及疼痛等神经受压现象。
2.腱鞘炎
长期使用键盘或移动鼠标,手指不停地在键盘上滑动或者打字,导致长时间重复同一动作以及磨擦,引起腱鞘厚化和发炎,这就是腱鞘炎。手指盘受厚化的腱鞘压迫,一活动就引起剧痛及局部出现肿胀。
键盘的设计常让用户将手腕向上提起才能使用,但这个部分会令腕管变得狭窄,如长期下去,加上手部的屈指筋腱不断在腕管内滑动,容易引起腕管综合症、手部神经线及血管受压,引致手部容易麻痹甚至肌肉萎缩。
4.下肢
文职人员大多数坐着工作,但如果坐着的时间过长,加上桌底的空间过窄,双腿难以伸直,令下肢的血液不循环,双足容易麻痹。而长期交叠双足,可引致盘骨韧带过于疲劳而造成拉伤。
检查
诊断
并发症
1、电脑身心失调,是一种“新生病”。由于长期从事电脑操作、程序编制,使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致头痛、失眠、心悸、多汗、厌食、恶心,以及情绪低落、思维迟钝、容易激怒、常感疲乏等。
2、书写遗忘症,对于长期使用电脑,特别是用惯拼音输入法的人来说,经常会发现在用惯了电脑后,用笔写字时常常记不起一些字的写法,专家认为,这是患了“书写遗忘症”。
3、电脑皮炎,主要见于中小学生,表现为四肢湿疹样皮炎,以双上肢最为明显,每当节假日开机较久时,四肢瘙痒更甚。
4、电脑瘾,主要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特别是使用电脑的次数越来越多,可以从中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不用电脑时出现戒断症状,如抑郁、易激惹、情绪烦躁、坐卧不安等;曾想停止或减少使用电脑的次数,但未成功;为了电脑,可以牺牲重要的社交、学习、工作和娱乐活动;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仍然不能放弃使用电脑;具有想显示个人优势的人格特点。
5、记忆力衰退,研究显示,不光是老年人,如今许多20岁左右的年轻人也正面临着记忆力下降的问题。专家指出,这是由于大脑充斥了过多的次要信息而达到饱和状态,其罪魁祸首就是电脑。
治疗
1.针对眼睛
(1)距显示器要70厘米以上
(2)把屏幕亮度调整到适宜
(3)工作时,房间的亮度应该和屏幕的亮度相同。
2.针对手腕手指
(2)避免上肢长时间固定、机械而频繁活动;
3.针对颈椎
(1)在空调间颈椎要保暖;
(2)枕头略低,电脑桌也不要高于70厘米;
(3)每天坚持2次颈椎操。
4.针对下肢
(1)一旦发现双腿酸沉、憋胀要及时就诊;
(2)每隔1小时要起立做10次简单的下蹲运动,改善下肢静脉回流。
5.针对辐射
(1)不要在电脑周围摆放杂物,以免灰尘被皮肤吸附;
(3)经常清洁键盘。
预防
办公室椅子最好选择有背靠、油压及有滚轴设计。椅子有背靠,如坐位太深,可加上背垫承托腰背,令腰背保持正常的弧度,减低脊椎及肌肉所承受的压力。椅子有油压设计,可以调校座位的高度,令双脚可平放地面。而椅子有滚轴设计,可以坐着调校身体扭动的角度,藉此减少腰部劳损。
2.鼠标及键盘
键盘及鼠标的高度要适中,键盘摆放的高度应以手肘屈曲在80~100度。鼠标放置的高度应与键盘一致,对于习惯使用右手的人士,鼠标便应放在键盘的右侧。长时间使用键盘及鼠标,易诱发腱鞘炎,这时可在键盘前加上腕垫或用毛巾自制腕垫,如此能承托手腕及减少手腕上提的高度。鼠标位置也可用毛巾做垫子。
3.电脑屏幕
屏幕应调校至向上倾斜约15度,坐好后,屏幕上的第一行字就与眼睛成水平角度。屏幕不要面向窗户,最少与窗户成90度角,减少阳光的折射。在屏幕上加上过滤镜,以减少辐射及静电。为使视线与屏幕平衡,避免头部经常垂下及颈部重复动作,可加上文件夹,但注意文件夹应能随意转换位置,以避免头部长时间扭向一边,引起肌肉过劳。摆好了电脑,不代表就隔绝了颈肩疼痛。使用电脑的不良习惯,一样可能带来疼痛困扰。养成好习惯,远离疼痛:使用电脑每隔一小时应休息5至10分钟,做柔软操或局部按摩,同时养成规律运动习惯,针对肩颈、上肢进行拉筋及肌力训练,以增加柔软度及肌力。
4.放松颈肩的运动
放风筝时,挺胸抬头,左顾右盼,可以保持颈椎、脊柱的肌张力,保持韧带的弹性和脊椎关节的灵活性,有利于增强骨质代谢,增强颈椎、脊柱的代偿功能,既不损伤椎体,又可预防椎骨和韧带的退化,实在是老祖宗留给人们防治颈椎病的一个好方。游泳:因为游泳的时候头总是向上抬,颈部肌肉和腰肌都得到锻炼,而且人在水中没有任何负担,也不会对椎间盘造成任何的损伤,算得上是比较惬意的锻炼颈椎的方式。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