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杞

黄杞:Engelhardia roxburghianaWall.)是胡黄杞植物,半常绿乔木,高达10余米,全体无毛,被有橙黄色盾状着生的腺体。偶数羽状复叶长12-25厘米,叶柄长3-8厘米,小3-5对,稀同一条上亦有少数2对。雌雄同株或稀异株。雌花序1条及雄花序数条长而俯垂,生疏,常成一生的锥状花序束,端为雌花序,下雄花序,或雌雄花序分雌花序单独生。果实......
目录

形态特征

半常绿乔木,高达10余米,全体无毛,被有橙黄色盾状着生的腺体;条细瘦,老后暗褐色,干时黑褐色,皮孔不明显。偶数羽状复叶长12-25厘米,叶柄长3-8厘米,小3-5对,稀同一条上亦有少数2对,近于对生,具长0.6-1.5厘米的小叶柄叶片革质,长6-14厘米,宽2-5厘米,长椭披针至长全缘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歪斜,两面具光泽,侧脉10-13对。

雌雄同株或稀异株。雌花序1条及雄花序数条长而俯垂,生疏,常成一生的锥状花序束,端为雌花序,下雄花序,或雌雄花序分雌花序单独生。雄花无柄或近无柄,花被4枚,兜状,雄蕊10-12枚,几乎无丝。雌花有长约1毫米的花柄苞片3裂而不贴于子房,花被4枚,贴生于子房,子房近球,无花柱柱头4裂。果序长达15-25厘米。果实坚果状,球,直径约4毫米,外果皮膜质,果皮质,3裂的苞片托于果实基部;苞片的中间裂长约为两侧裂长的2倍,中间的裂长3-5厘米,宽0.7-1.2厘米,长端钝。5-6月,8-9月果实成熟。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林中。在中国海南生长在热带山地雨林、热带常绿季雨林中。常与壳斗科、科、科、金缕科等的高大乔木树种混生。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泰国越南;在中国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尖峰岭、霸王岭、吊罗山和黎母山等林区)、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

繁殖方法

采种

海南的各林区密林中,每年6-8月(中国广东南部则在9-10月)果实成熟时浅黄色至暗褐色。检查种新鲜、黄白色,则可上树钩摘,结实量较为丰富,带回晾干,清除苞翅杂物,出种率42.8%。

播种

黄杞的育苗较困难,首先必须检查种子是否新鲜、黄白色。若是种变黑则不能发成苗。一般用新鲜的种子清水浸泡24小时,播种后2周左右始发,再2周左右发完毕,发率达41%以上。与此同时,准备好养袋,将发的小苗移入袋中培育,待苗高50厘米,基径0.5-1厘米时即可出圃定植。以提高定植后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栽培技术

栽植

在中国华南各地多用于造生态公益林、纯林改造和园林绿化、美化,一般采用养袋苗定植,稍能耐荫,适应性广,生长快。一般株为2米×3米或3米×4米,选择雨季阴雨天造林,如果采用裸苗定植,在起苗时应尽量保留根系完整,注意浆,避免日晒、干嫩弱的根系,随起随栽为好。

抚育

造林后要加强抚育管理措施,4年,每年抚育砍伐杂灌木、除草、松土、扩、施肥等2-3次;5年后仍要继续抚育,砍杂、除草、松土等,每年1-2次。

病虫防治

蚜虫、夜蛾危害嫩顶芽,用2.5%敌杀死乳油5000 -10000倍液,20%速灭杀丁2000-3000倍液喷洒。

主要价值

木材纹理略通直,结构细致,材质硬而稍重,加工容易,不变,少裂,为中国海南三类商品材。适作上等家具、高级箱及建筑用材。树皮含单宁10-18%,可制人造棉,亦含鞣质可提栲有毒,制成溶能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亦可毒

药用

树皮可供药用。味微苦,辛,性平凉,有行气化湿、导滞、清热止痛的功效。

观赏

黄杞展,树干光洁,叶片绿色,可栽培荫树。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杞叶

下一篇 电脑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