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D)是指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由单个等位基因突变即可起病的遗传性疾病。常见的亚型包括:①完全显性;②不完全显性;③不规则显性;④共显性(⑤延迟显性;⑥从性显性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bledisease)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起的,因而有如下特点: ①只要体有一个致病基因存在,就会发病。双亲之一是患者,就会......
目录

介绍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utosomal dominant inheritabledisease)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起的,因而有如下特点:
  ①只要体有一个致病基因存在,就会发病。双亲之一是患者,就会遗传给他们的子女,子女中半数可能发病。若双亲都是患者,其子女有2/3的可能发病(患者均为杂体),若患者为致病基因的纯体,子女全部发病。
  ②此病与性,男女发病的机会均等。
  ③在一个患者的家族中,可以连续几代出现此病患者。但有时因外环境的改变,致病基因的作用不一定表现(外显不全),一些本应发病的患者可以成为表型正常的致病基因携带者,而他们的子女仍有1/2的可能发病,出现隔代遗传。
  ④无病的子女与正常人结婚,其后代一般不再有此病。

常见病症种类

(一)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hypercholesterolaemia)
  
 高脂蛋白血症有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患者多为遗传的。高脂蛋白血症在生物化上可分5型,其中Ⅱ型及Ⅲ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系最密切。高脂蛋白血症Ⅱ型患者的生化特点是浆中β脂蛋白大量增加,固醇和磷脂也增加,甘油三脂正常或微增。这些固醇和脂质在动脉沉着,膜呈现局限性增厚,成斑块,然后发生崩溃,溃疡和软化,分解出一种黄色粥样物质,故称“粥样硬化”。此后有纤维组织增生,并可有钙质沉着,或发生局部成,膜凹凸不平,管腔狭窄,使管壁硬化。若硬化发生于大动脉,不会影响液供应,若发生于中型动脉(如冠状动脉动脉动脉等),则起相应脏器供不足,甚至发生梗阻。所以高脂蛋白血症Ⅱ型的最危险并发症是早发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常并发绞痛与梗塞。此病常并发黄色,尤其常见的是睑黄斑,致病基因定位于19p13.2~p13.1。
  (二)马尔芬氏综征(Marfan’s syndrome)
  此病也叫蜘蛛指症。致病基因携带者可在儿童少年期发病,也可在青春期或成年的早、晚期发病。患者一般身材较高,四肢细长,柱后侧凸,关节松弛,胸部凹陷或突起,两长度大于身高,脚、手大,指()细长,头长,眶上蜷明显;肉系统发育较差,皮脂少;眼部有晶体上颞部半位,虹膜震颤近视,自发性网膜剥离;患者60%~80%有心血管系统疾病,如二尖瓣机能障碍、动脉动脉中层变性伴发破裂,房室间隔缺损等。美国著女排选手海曼,身高1.96m,四肢修长,近视。在比赛中因破裂而死亡,最后专家确诊为马尔芬氏综征。
  (三)威尔逊氏综征(Wilson’s syndrome)
  致病基因携带者在10岁之前一切发育正常,往往在10~20岁之间突然发作,出现退化,细胞被纤维组织代替造成硬化角膜中间出现色环,眼球震颤张力亢进,尿中含大量末端双羧氨基酸的肽和氨基酸残基等。它是由于基因突变起患者体铜代谢障碍所致。
  (四)亨丁顿氏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
  此病是一种完全符孟德尔氏遗传的显性遗传病。患者20岁前很少发病,20岁后发病率逐渐增高。发病时,最初表现为情绪波动,随后出现舞蹈性动作,癫痫发作,体力和智力不断减退,痴呆。常于症状出现后的4~20年间死亡。此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只要双亲之一是患者,他们的子女中至少会有1/2的发病机率。
  (五)结肠息肉(peutz jeghers syndromeⅠ)
  此病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患者最早可在20岁左右发生恶变,结肠上长有大小不等的肉瘤肠出腹泻息肉恶变的可能性较大,需进结肠切除手术。同此病相类似的另一种肠道遗传病是空肠息肉(syndromeⅡ),患者的早期在周围及口腔粘膜和手指上面出现色素斑点,到成年则有消退的趋势。良性息肉要分布在空肠,但也偶发在肠道的其他部位,或膀胱及呼吸道,伴有部绞痛、肠出肠套叠等并发症。儿童期可发病。
  (六)阵发性动过速(paroxysmal tachycardia)
  此病有明显的家族史,可连续几代遗传。能在任何年龄阶段出现阵发性动过速,病理多属器质性的,也有纯功能性的。
  (七)体质性
  
 此病患者常见于体质瘦弱者,女子多于男子。多数患者无自觉症状,少数有疲倦、健忘头晕头痛等。这些症状常因并某些疾病或养不良所致。
  (八)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 elliptocytosis)
  此病是有两个不同位点上的基因各自控制的疾病,患者有50%或更多的红细胞呈、卵、香肠和杆状(正常人最多为10%),这种异红细胞最早可出现在3~4个月龄婴儿的外周环中。此病患者在儿童少年多无症状表现,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溶血,其中包括伴发再生障碍危象的严重溶血式,而且病人有脾大现象。
  (九)强直性养不良(steinert disease)
  此病的遗传表现为母亲如果有病,其子女患病的可能性更大。有的患者在儿童期发病,而更多的是在成年初期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颌部和手部肉松弛、收缩困难,肉萎缩、无力,面容无表情,可发生内障。男性有秃,睾丸萎缩;女性则有闭经痛经卵巢囊肿。患者可有律不齐、传导缺陷和力衰竭,也有智力障碍
  (十)先天性强直(thomsem disease)
  此病症状为普遍性强直和肥大,多数在出生时或儿童早期即发病,少数至青春期发病。患者肢体僵硬,动作笨拙,静止不动后或在冷环境中症状加重,反复运动可暂时减轻症状。坐或站立一段时间后,不能立即起立或起步。突然受惊吓时,可起全身肉的强直性收缩;跌倒时不能将手伸出撑住地面及时爬起;与人握手后要较长时间才能松打喷嚏后,双眼仍紧;发笑后,面部表情不能及时恢复;温暖的环境能使强直减轻。症状严重程度可因人而异,最轻者甚至无自觉诉,仅在家系调查中发现。个病人在肉多次收缩后症状不见减轻,反而加重,称为反常性强直。病人全身发育良好,常伴肥大。此病预后良好,多数随年龄增长而症状减轻,对寿命无影响。
  (十一)周期性麻痹(periodic paralysis)
  
 此病据致病基因携带者受刺激后机体的钾水平表现不同分为不同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在激烈运动后长时间休息、食用高碳水化物、焦急忧虑、遇到冷或服用多种药物(包括胰岛素、上腺素、乙醇、一些无机物、皮质激素甘草植物)等情况下,可促发机体低麻痹。而另一种类型是激烈运动时、服用氯化钾以及使用某些麻醉钾性麻痹
  (十二)胱氨酸尿症(cystinuria)
  此病要原因是小管对胱氨酸、赖氨酸、氨酸、鸟氨酸的重吸收发生障碍所致。患者尿中有上述4种氨基酸排出,但无任何症状。由于胱氨酸易生成六角结晶,故可发生尿路结石胱氨酸结石)。尿路结石起尿路感染和绞痛。纯合子患者4种氨基酸排泄量均增加,杂合子患者胱氨酸和赖氨酸排泄量有少量增加。
  (十三)遗传性球细胞增多症(herediatry spherocytosis)
  此病是一种慢性溶血贫血要特征是黄疸脾大、红细胞球改变、脆性增加。新生儿期发病时可有严重贫血黄疸症状,婴儿期除轻度或中度贫血外常无其他症状,幼儿及年长儿发病时,其症状是轻度黄疸贫血。如过度劳累、受冷感冒可使黄疸加重,伴有发热呕吐腹痛压痛、无力跳加快、促,脾脏增大可达肋下 2.8cm,肝脏略有增大。检查可见红细胞直径变小,胞体变,网织红细胞增高5%~20%,红细胞脆性增高可达0.40%~0.68%,自身溶血试验呈阳性。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种类很多,除上述以外,比较常见的还有发育不全症、短指畸糖尿病、先天性内障夜盲症、青光眼网膜母细胞、先天性眼睑下垂多指畸多囊、遗传性神经耳聋过敏鼻炎牙齿肥大症、多胎妊娠尿崩症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