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扁平足

足弓是人类脚的重要结构。有了足弓,使足富有弹性。即可吸收地面对脚的冲击力量,又可锁定中足关节,使脚变得坚硬,更好地推动人体活动。扁平足(平足)指的是正常足弓的缺失,或称为足弓塌陷。值得注意的是,平足不等于平足症,也不是所有的平足都需要治疗。如果平足者并有疼痛等症状时,就被称为平足症,才可能需要治疗。其实,平足的人很常见,而平足症并不常见。很多平足者特是儿童平足没有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只有少部分......
目录

病因

扁平足平足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儿童的足弓常常在4~6岁成,大部分儿童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成人平足可以是儿童平足的延续,也可能是其他原因继发起,导致足弓塌陷造成的。有症状的成年人继发性扁平足称为成人获得性平足症。起继发性足弓塌陷的原因有很多如关节退变、创伤糖尿病、湿关节炎、神经性病变、肿、胫后功能不全等。

临床表现

足弓塌陷可起下述足的结构改变:①跟挛缩:侧纵弓塌陷后,跟作用于关节的力减小,跟的牵拉力不能有效地通过坚硬的足弓传达到前足部,为了推动身体向前,抬起足跟,跟需要变得更短、更紧、更有力;②中足的松弛。致使中关节不能锁定;③前足移位:侧纵弓塌陷后,跖骨屈,跟骨向后半位,跟骨前结不再支撑头。为了适应这种位置,前足和中足均围绕着侧和外侧移位。前足外展,足的外侧柱缩短;④胫后应力加大,易发生胫后劳损。严重者可有足韧带的损伤;⑤关节旋前,跟骨外翻;⑥中足的不稳定使关节关节长时间处于异常位置,久而久之,这些关节发生退变,成为固定性畸。这样会使关节承受更大的应力,最后导致关节退变。上述病理改变体现在临床上可表现为:

1.疼痛

通常位于足底侧(后足后侧疼痛),且于长期站立或走后加剧,且常可以出现进性加重的现象。偶尔疼痛也可位于关节外侧外附近。这是由于足弓塌陷造成后足外翻,继而腓骨跟骨相撞击的结果。

扁平足2.肿胀

疼痛关节肿胀,以足舟处为甚。

3.步态异常

患足疼痛及足弓塌陷可造成跑步甚至走能力下降,步态异常,如外八步态。

4.疼痛及异常的步态

可对身体的其他关节造成影响,如因患足的过度外翻及旋,造成膝关节代偿性外翻及髋关节代偿性外旋等,继而可能发膝、髋、下等部位的疼痛和关节炎。个平足的患者可能以下痛为惟一的症状

5.严重的平足畸

可见足部其他关节受累,如关节关节的柔韧性降低甚至僵硬。

6.平足症

可同时伴发有筋膜炎、跗骨窦综征等。

检查

扁平足初步检查时,让患者取站立位,从足和后视诊检查后足和前足整体的力线系。注意负重状态下足纵弓的态。足部结构可能在坐位时表现为正常,但在负重受力后即发生明显的改变,这常见于过度松弛性平足畸,柔软性足关节过度松弛的患者。从后检查,可见受累的后足一般呈外翻状,以及因前足外展而出现的“多症”。从后观察患者伸膝时行单侧或双侧提试验的情况。如果不能完成单侧提或是缺少后足对称性翻活动,提示存在胫后疾病。

助检查要是X线检查,应负重条件下摄足正侧位X线要在足侧位测量足弓的角度改变。

诊断

扁平足①有先天性足骨排列异常或足部创伤症、超限负荷、足部韧带软弱等病史。②足部纵弓塌陷,足底扁平。足跟外翻,或久站易感疲乏、疼痛和压痛。③足印检查无弓状缺损区,并确定平足型及程度。④X线显示足纵弓塌陷,跖骨轴线系改变。

治疗

扁平足平足症的早期发现非常重要,应在发现后积极进检查和治疗,以明确病因,预防可能出现的关节的不可逆病变,不仅成人如此,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平足症也如是。足垫是较常使用的非手术疗法,可以缓解疼痛,还可以支撑足弓,使位的关节得到位置改善。此外,穿硬底的鞋可以达到对足底的有力支撑,摇椅底的鞋可以减少走时足部应力。对于关节有病变者,可穿走靴以减轻症状,但是足垫等矫器并不能完全纠正的异常位置,完全恢复正常足弓。对于畸严重者,如果非手术治疗失败,可据病变类型选择相应的手术。可采取一系列软组织的重建手术,以重建足弓位置。近年来展较多的关节稳定术通过在跗骨放置关节制动器可有效复位并稳定。儿童患者放置关节稳定器治疗平足症的适年龄为6~12岁。因为此后的机体的塑改造,可使儿童重建足弓,即使取出了稳定器,仍能终身保持足弓。该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较为确切满意。但对于伴有固定性足部畸关节病变的成年平足症患者,关节稳定器需要结其他性或软组织手术一起使用,能达到理想效果。

预防

扁平足、外在的功能锻炼,如足走、屈运动、提外旋运动等。同时选择有良好足弓支撑的鞋子以及避免过长时间站立等,对平足症的预防均有一定意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异磷酰胺

下一篇 办公室综合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