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栎,
学名黄毛青冈Cyclobalanopsis delavayi (Franch.) Schott.,又
名黄椆。产于广西、
四川、
贵州、
云南等省区。生于海拔1000-2800米的常绿阔
叶林或松栎混交林中。 木材红
褐色,材质坚硬,耐腐,供桩柱、桥梁、地
板、农具柄、水车轴等用材;
树皮含单宁10.34%,纯度60.04%;干种仁含淀粉57.26%,单糖2.17%,蛋白质1.7%,脂肪1.87%,
维生素5......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达20米,胸径达1米。小枝密被黄褐色绒毛。
叶片 革质,长椭圆形或卵状长椭圆形,长8-12厘米,宽2-4.5厘米,顶端渐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叶缘中部以上有锯齿,中脉在叶面凹陷,在叶背凸起,侧脉每边10-14条,叶面无毛,叶背密被黄色星状绒毛;叶柄长1-2.5厘米,密被灰黄色绒毛。
雄 花序簇生或分枝,长2-4厘米,被黄色绒毛;雌花序腋生,长约4厘米,着生2-3朵花,被黄色绒毛,花柱3-5裂。
壳斗浅碗形,包着坚果约1/2,直径1-1.5 (-1.9) 厘米,高5-8 (-10) 毫米,内壁被黄色绒毛;小苞片合生成6-7条同心环带,环带边缘具浅齿,密被黄色绒毛。
坚果椭圆形或卵形,直径1-1.5厘米,高约1.8厘米,初被绒毛,后渐脱落;果脐凸起,直径6-8毫米。花期4-5月,果期翌年9-10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000-2800米的常绿阔叶林或松栎混交林中,本种分布中心为云贵高原,在云南中部的高山地段有时形成纯林,但往往在山的沟谷才长成高大乔木。
产地分布
产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区。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大坪子。
用途
木材红褐色,材质坚硬,耐腐,供桩柱、桥梁、地板、农具柄、水车轴等用材;树皮含单宁10.34%,纯度60.04%;干种仁含淀粉57.26%,单糖2.17%,蛋白质1.7%,脂肪1.87%,维生素5.89%,灰分3.40%。
【异名】黄栗树(《云南中草药》)。
【来源】为壳斗科植物黄椆的树皮。
【产地生境】生于山间阔叶林中。分布云南。
【采集】全年可采。剥下树皮晒干。
【化学成分】树皮、壳斗含鞣质,树皮中含量为10.24%,种子含淀粉。
【性味】微苦涩,微温。
【功用主治】平喘。
【选方】治哮喘:黄栎树皮、水冬瓜树皮各一两。研末,用蜜调匀,再用开水冲老墙土,取澄清液送服。每次二钱,日服三次。(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