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激素
生理作用
生理功能
孕激素是由卵巢的颗粒黄体细胞分泌,以孕酮(黄体酮)为主。在肝脏中灭活成雌二醇后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尿排出体外。孕激素往往在雌激素作用基础上产生效用,主要生理功能为:
(1)抑制排卵,促使子宫内膜分泌,以利受精卵植入,并降低子宫肌肉兴奋度,保证妊娠的安全进行。
(4)由于孕激素是雄激素、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生物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因此不同程度上具有上述各类激素的作用。人工合成的某些雌激素和孕激素及其类似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不孕症、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子宫内膜异位、功能性子宫出血、闭经、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等,并可用于子宫内膜癌和前列腺癌及癌症化疗时升高白细胞。
主要作用
(1)使经雌激素作用而增生的子宫内膜出现分泌现象,宫颈粘液变得粘稠,精子不易通过。此外,还可以抑制母体的免疫反应,防止母体将胎儿排出体外造成流产。
(2)抑制输卵管的蠕动。
(3)逐渐使阴道上皮细胞角化现象消失,脱落的细胞多倦缩成堆。
(4)促使乳腺小泡的发育,但必须在雌激素刺激乳腺管增生之后才起作用。
(5)有致热作用,可能系通过中枢神经系统使体温升高约0.5℃(提高体温调定点)并在黄体期维持高温,使得体温呈双相变化,可以通过对基础体温的检测来检测排卵(BBT)。
(6)促使体内钠和水的排出。
孕激素与雌激素既有拮抗作用又有协同作用。孕期此两种激素在血中上升曲线平行,孕末期达高峰,分娩时子宫的强有力收缩,与孕激素和雌激素的协同作用有关。
相关检查
(1)促卵泡生成激素(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促进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血FS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1.5~10mIU/ml,排卵期为8~20mIU/ml,排卵后期为2~10mIU/ml。一般以5~40mIU/ml作为正常值。FSH值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氏综合征等。FSH高见于卵巢早衰、卵巢不敏感综合征、原发性闭经等。FSH高于40mIU/ml,则对克罗米芬之类的促排卵药无效。
(2)促黄体生成素(LH):也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主要是促使排卵,在FSH的协同作用下,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血L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2~15mIU/ml,排卵期为30~100mIU/ml,排卵后期为4~10mIU/ml。一般在非排卵期的正常值是5~25mIU/ml。低于5mIU/ml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不足,见于席汉氏综合征,高FSH如再加高LH,则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不必再作其他检查。LH/FSH≥3则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之一。
(3)催乳素(PRL):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之一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是一种单纯的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在非哺乳期,血PRL正常值<1.14mmol/L,妊娠早期<3.64mmol/L,妊娠中期<7.28mmol/L,妊娠晚期<18.20mmol/L。过多的催乳素可抑制FSH及LH的分泌,抑制卵巢功能,抑制排卵。
(4)雌二醇(E2):由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转变为增殖期和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血E2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48~521皮摩尔/升,排卵期为70~1835皮摩尔/升,排卵后期为272~793皮摩尔/升,低值见于卵巢功能低下、卵巢功能早衰、席汉氏综合征。
(5)孕酮(P):由卵巢的黄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血P浓度在排卵前为0~4.8nmol/L,排卵后期为7.6~97.6nmol/L,排卵后期血P低值,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6)睾酮(T):女性体内睾酮,50%由外周雄烯二酮转化而来,肾上腺皮质分泌的约25%,仅25%来自卵巢。主要功能是促进阴蒂、阴唇和阴阜的发育。对雌激素有拮抗作用,对全身代谢有一定影响。女性血T正常浓度为0.7~3.1nmol/L。血T值高,叫高睾酮血症,可引起不孕。
正常数值
孕酮即黄体酮,是由卵巢黄体分泌的一种天然孕激素,在体内对雌激素激发过的子宫内膜有显著形态学影响,为维持妊娠所必需。
孕酮正常值:妊娠早期63.6-95.4,妊娠中期159-318,妊娠晚期318-1272。
血中孕酮含量降低见于以下情况:
使用方法
孕激素分为天然孕激素和人工合成孕激素,天然孕激素只有一种,即黄体酮。肌肉注射黄体酮吸收较口服制剂快,且利用度高。以下介绍使用黄体酮的适应症及用法:
1、习惯性流产或反复自然流产:这类孕妇在确诊妊娠后应尽早使用黄体酮保胎,每天肌内注射20-40mg,直至妊娠8-10周时停药。
2、先兆流产:因黄体功能不足导致的先兆流产者,主要表现为腹痛、阴道流血,孕酮水平低,每天肌注黄体酮20-40mg,症状消失且B超证实胚胎存活后停药;若腹痛、阴道流血症状无缓解,B超提示胚胎发育不良,HCG下降或持续不上升,提示流产不可避免,应停止用药,建议终止妊娠。
3、异常子宫出血:适用于出血量少、持续时间较长但未出现贫血者,每天肌注10mg,连用5天,或每天肌注20mg,连用3-5天。通常用药后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停药后3-7天出现撤药性阴道出血,可视为一次月经来潮。
4、闭经的辅助诊断:出现闭经者每天肌注10mg,连用5天(或每天肌注20mg,连用3-4天),若停药后有阴道流血则提示子宫内膜完好;若无出血则提示可能为妊娠、子宫内膜受损或体内雌激素水平低下。
临床意义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