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花倒水莲
形态特征
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根粗壮,多分枝,表皮淡黄色。枝灰绿色,密被长而平展的短柔毛。
单叶互生,叶片膜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8-17(-20)厘米,宽4-6.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至钝圆,全缘,叶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两面均被短柔毛,主脉上面凹陷,背面隆起,侧脉8-9对,背面突起,于边缘网结,细脉网状,明显;叶柄长9-14毫米,上面具槽,被短柔毛。
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0-15厘米,直立,花后延长达30厘米,下垂,被短柔毛;花梗基部具线状长圆形小苞片,早落;萼片5,早落,具缘毛,外面3枚小,不等大,上面1枚盔状,长6-7毫米,其余2枚卵形至椭圆形,长3毫米,里面2枚大,花瓣状,斜倒卵形,长1.5厘米,宽7-8毫米,先端圆形,基部渐狭;花瓣正黄色,3枚,侧生花瓣长圆形,长约10毫米,2/3以上与龙骨瓣合生,先端几截形,基部向上盔状延长,内侧无毛,龙骨瓣盔状,长约12毫米,鸡冠状附属物具柄,流苏状,长约3毫米;雄蕊8,长10-11毫米,花丝2/3以下连合成鞘,花药卵形;子房圆形,压扁,径3-4毫米,具缘毛,基部具环状花盘,花柱细,长8-9毫米,先端略呈2浅裂的喇叭形,柱头具短柄。
生长习性
分布范围
繁殖栽培
秋后采收成熟种子,放通风处晾干后,放入布袋置通风凉爽处贮藏。翌年3月播种。点播,行距20cm,种子株距5cm,覆土盖草,浇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土时,立即揭草并搭棚或插芒萁遮荫。当苗高30cm左右时,选阴雨天气移植。按行株距50cm×150cm穴栽定植。
主要价值
食用价值
药用价值
甘;微苦;性平
功能主治
补益,强壮,祛湿,散瘀。治虚弱虚肿,急慢性肝炎,腰腿酸疼,跌打损伤。
①《广西药植名录》:全株:舒筋活络,治黄疸,血崩,月经不调,子宫脱垂,产妇虚弱。根:祛风,去湿,止痛。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散瘀消肿。治劳损性腰腿痛,跌打损伤,急慢性肝炎。
③《广西中草药》:补气血,壮筋骨,治病后虚弱,产后血虚,脾虚水肿。
全株:补益气血,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用于产后、病后体虚,腰膝酸痛,跌打损伤,黄疸,肾炎水肿,阴挺,带下病,崩漏,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
实用附方
①治急慢性肝炎:黄花大远志根三至五钱;或鲜叶二至五两,水煎服。
②治营养不良性水肿:黄花大远志、绵毛旋覆花根、何首乌、黄精、土党参,水煎服。
民族用药
【瑶药】杜坑令密,都今因迷,加播屙眠,鸭仔兜,叶船草:根治子宫脱垂,脱肛,慢性肝炎,肝大,产后或病后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尿路感染《桂药编》。鸡仔莲:根用于补气,壮筋骨,护肝。节端莲治肝炎,肾炎,子宫脱垂。节端旁,黄花参,结端房(jain dron baangr):用于急,慢性肝炎,营养不良性水肿,产后及病后虚弱,贫血,肾虚腰痛,月经不调及子宫脱垂。
物种保护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