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阻塞性肺气肿

阻塞性肿是指终末细气管远端的组织弹性下降,容积扩大,含量增多的一种病理状态。严重的肿可因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进而发展为原性心脏病,最后出现呼吸衰竭力衰竭。阻塞性肿常为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的并发症,是一种严重影响劳动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可延缓发生动脉高压及原性心脏病。阻塞性病因极为复杂,简述如下: (一)吸烟:纸烟含......
目录

病因

阻塞性病因极为复杂,简述如下:

(一)吸烟:纸烟含有多种有害成分,如焦油、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等。吸烟者粘液腺藻糖及神经氨酸含量增多,可抑制气管粘膜纤毛活动,反射性气管痉挛,减弱世噬细胞的作用。吸烟者并发肿或慢支和死于呼吸衰竭病者远较不吸烟者为多。

(二)大气污染:尸检材料明,候和济条件相似情况下,大气污染严重地区肿发病率比污染较轻地区为高。

(三)感染:呼吸道病毒和细菌感染与肿的发生有一定系。反复感染气管粘膜充水肿,腺体增生、肥大,分泌功能亢进,管壁增厚狭窄,道阻塞。部感染时蛋白酶活性增高与成也可能有

(四)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失调 体的一些蛋白水解酶对组织有消化作用,而抗蛋白酶对于弹力蛋白酶等多种蛋白酶有抑制作用。

α1抗蛋白酶是一种由肝脏成的糖蛋白,可抑制多种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α1抗蛋白酶由一对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正常人类因为M型,即PiMM。如果由赖氨酸代替谷氨酸,即为Z型。国外资料报告人群中PiZZ纯合子约占1/4000,PiMZ杂合子约有3%~5%。PiZZ纯合子清中α1抗蛋白酶活性严重减低。易患炎和肿。α1抗蛋白酶缺乏症所起的肿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较早,无吸烟史;病程较短,气急明显;清蛋白电泳显示α1球蛋白减少,清α1抗蛋白酶活性降低。病理上多为全小肿。其它类型如PiSS以及各种杂合子PiMZ和PiSZ等肿发病率并不增高。α1抗蛋白酶缺乏症多见于白种人,中国少见。

发病机理

阻塞性肿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支气管阻塞以及蛋白酶-抗蛋白酶伯衡有。吸烟、感染和大气污染等起细气管炎症,管腔狭窄或阻塞。吸时细气管管腔扩张,空进入;呼时管腔缩小,空气滞留,压不断增高,导致过度膨胀或破裂。细气管周围的辐射状牵力损失,使细气管收缩,致管腔变狭。膜增厚,供减少,弹性减弱等,助长膨胀的破裂。在感染等情况下,体蛋白酶活性增高,正常人抗蛋白酶系统的活性也相应增高,以保护组织免遭破坏。α1抗蛋白酶缺乏者对蛋白酶的抑制能力减弱,故更易发生肿。吸烟对蛋白酶-抗蛋白酶平衡也有不良影响。

病理变化

(一)脏大体标本和镜检的变化:脏的容积增大,可达正常的2倍。脏缺,外观呈灰白或苍白,表面可有大小不等的大弹性减弱,剖胸后脏并不萎缩,仍保持膨胀状态。镜下可见终末细气管远端腔膨胀,间隔变窄,弹力纤维变细或断裂。孔扩大,壁破坏。肿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以下三型。

全小肿:可侵犯全,呈弥漫性,但多见于脏的前部和下部。α1抗蛋白酶缺乏症起者即属此型。病变累及整个,即呼吸性细气管管、囊和均有扩张。肿囊腔较小。

中央型肿:多见于上部。腔位于二级小的中央,即呼吸性细气管部位,而边缘的组织正常。吸烟和吸入粉尘在呼吸性细气管周围浓度最高,故这一部分发生病变也最为显著。

也可在同一存在上述两种病理变化,称混肿。

(二)细气管的变化:管壁充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纤毛落、稀疏,粘液腺和杯状细胞增生、肥大。Reid指数即腺体与气管壁的比值正常为0.3,慢性气管炎可高达0.6。管腔分泌物潴留。细气管壁软变性或破坏,弹性减退。

(三)管和心脏的变化:与细气管管有炎性改变,中膜平滑水肿、变性和坏死,管腔狭窄及至完全塞。由于破裂和炎症的侵蚀,毛细管床数量及横断面积皆减少。尸检资料实,阻塞性肿患者约有40%并发右肥大。

临床表现

本病起病隐潜。以慢性气管炎为病因者,有多年的咳嗽咳痰史。吸烟者常在晨起床后咳嗽和咳粘液。并发呼吸道感染时呈粘液脓性。咳嗽咳痰症状多在冬季加重,翌年候转暖时逐渐减轻。病变严重者咳嗽咳痰长年存在,无冬重夏轻季性变化的规律。肿患者常有气急症状,早期多在活动后如登楼或快步走时感气急,以后发展到走平路时亦感气急。若在说话、穿衣、洗脸乃至静息时有气急,提示肿相当严重。此外尚有疲乏、纳差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急性发作期并发呼吸衰竭衰竭可出现相应症状肿患者出现头痛可能提示CO2潴留,应进一步作动脉分析。低氧血症者有发绀,也可继发性红细胞增多

本病早期体征多无异常,严重肿者胸廓前后径增加,外观呈桶状,肋间隙饱满。叩诊胸廓回响增加,浊音界缩小或消失,浊音界下降。呼吸音和语音均减弱,呼延长,有时两底可闻及干湿罗音。音低远。本病由于脏过度充,残量增加,X线检查透明度增加。但在早期这一X线征象不够敏感。重度肿时胸廓饱满,肋骨变平,肋间隙增宽。侧位胸廓前后径增大,胸骨后间隙过宽。膈肌位置下移,穹窿变为扁平。两透明度增高,野外带管纹理纤细、稀疏。影呈垂直狭长。透视下可见胸廓膈肌活动度减弱。也有表现为纹理增多的,透明度增高不明显,门部动脉增宽,心脏常扩大。

阻塞性肿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两种类型,当然还有不少患者并不符某一种类型的典型表现。

1.气管炎型亦称紫绀臃肿型(BB型 )气管病变较重,粘膜肿胀,粘液腺增生,肿病变轻微。患者常有多年吸烟史及慢性咳嗽咳痰史。体检肥胖紫绀颈静怒张、下肢浮肿,两底闻及罗音。胸部X线检查纹理增粗,未见明显肿征。功能测验通气功能明显损害,体分布不匀,功能残总量增加,弥功能正常,动脉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红细胞压积增高,易发展为呼吸衰竭和(或)衰竭。

2.肿型 亦称无绀喘息型(PP型)肿较严重,但气管病变不严重。多见于老年,体质消瘦呼吸困难明显,无紫绀。患者常取特殊的姿态,如两肩高耸、双扶床、呼时两颊鼓起和缩

检查化验

胸部X线检查纹理增粗,未见明显肿征。功能测验通气功能明显损害,体分布不匀,功能残总量增加,弥功能正常,动脉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红细胞压积增高,易发展为呼吸衰竭和(或)衰竭。

助检查

1.一般病人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

2.严重病人检查专案包括检查框限“A”、“B”和“C”。

鉴别诊断

1.咳嗽咳痰等原发病的症状

2.呼吸困难

3.肿的体征。

4.X线胸:双透亮度增加,纹理稀疏,肋间隙增宽,低平等。

5.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

6.残量增高。

阻塞性肿的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断较不易,应结合病史、体征、胸部X线检查及功能检查综判断。凡有逐渐加重的气急史,功能测验示残及残/总量增加,第一秒用力呼量/用力活量减低,最大通气量降低,体分布不匀,弥功能减低;气管扩张治疗,功能无明显改善,诊断即可成立。

应注意与结核、部肿和职业性肺病的鉴诊断。此外慢性气管炎、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肿均属慢性阻塞性肺病,且慢性气管炎和气管哮喘均可并发阻塞性肿。但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不可等同。慢性气管炎在并发肿前病变要限于气管,可有阻塞性通气障碍,但程度较轻,弥功能一般正常。气管哮喘发作期表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和过度充体分布可严重不匀。但上述变化可逆性较大,对吸入气管扩张反应较好。弥功能障碍也不明显。而且气管哮喘道反应性明显增高,功能昼夜波动也大,为其特点。

治疗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

2.抗感染。

3.解痉、平喘、止咳。

4.氧疗。

5.改善呼吸功能。

治疗措施

阻塞性要继发于慢性气管炎。慢性气管炎的病因极多,化工厂应作好有害体的处理,产生粉尘的工厂应改善操作式,如采用湿式作业,密尘源,加强通和个人防护。这些都应由劳动部门严格执。戒烟是个人切实可的办法,卫生部门应大力宣传吸烟的害处。戒烟后咳嗽咳痰减轻,第1秒用力呼容积逐年减退速度也较戒烟前缓慢。

肿患者在冬天易患呼吸道感染,应酌情使用抗菌药物、祛气管扩张

阻塞性肿患者在缓解期仍应坚持治疗以减轻症状、防止急性发作、减少门急诊和住院次数、维护功能和提高生命质量。医护人员对家属和患者进必要的宣教和指导,坚持门诊或家随访。缓解期治疗的具体容如下。

(一)改善患者一般状况肿患者每因呼吸道感染而症状进一步加重,功能也更趋减损。因此提高机体抵抗力,防止感冒和下呼吸道感染至重要,可采取耐锻炼、注核或卡介苗素等。

阻塞性肿患者由于呼吸负荷加重,呼吸功能增加,能量消耗增高。但饮食摄入由于气急、缺氧、衰竭或使用药物等原因不能相应增加甚至反而减低,因此常常养不良。养不良不仅损害功能和呼吸功能,也能削弱机体免疫机制。故应重视养素的摄入,改善养状况。

全身运动如步、踏车、活动平、广播操、太极拳等不仅增加肉活动度,而且也锻炼呼吸环功能。

(二)呼吸训练指导患者作深而慢的式呼吸和缩

肿患者常呈浅速呼吸,呼吸效率差。指导患者作深而缓的式呼吸,使呼吸阻力减低,潮量增大,死腔通气比率减少,体分布均匀,通气液比例失调改善。

肿患者因弹性回缩力减低,小道阻力增高、等压点向末梢小道移动,呼时小道提早,致使体滞留在,加重通气流比例失调。缩增加道外段阻力,使等压点移向中央大气道,可防止道过早

(三)呼吸锻炼肿患者因过度充养不良和缺氧等因素,对呼吸产生不良影响。在部感染等情况下,呼吸负荷进一步加重,可起呼吸疲劳,是呼吸衰竭的诱因之一。通过阻力呼吸或等二氧化碳过度通气等锻炼,可改善呼吸功能。

(四)家氧疗过抗感染、祛气管解痉治疗,缓解期动脉氧分压仍在7.33kPa(55mmHg)以下者应进氧疗。对于那些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或顽固性衰竭的肿患者可适当放宽氧疗指征。氧疗可以改善患者症状,提高工作效率,增加活动强度,扩大活动范围。每天坚持15小时吸氧效果比间断吸氧为好。为防止高浓度吸氧对通气的抑制作用,应采用低流量吸氧。供氧器械也有改进,常规使用压缩体钢筒,因体积大又笨重,搬动不便,故在家中应用并不便。氧浓缩器可以将空中氧浓缩,使用便。液氧贮器将氧在超低温下以液态保存,故体积小,重量也轻,可以随身携带,为其优点。同步吸氧装置由患者吸触发供氧,呼相不供氧,可以约氧。近年国外有采用环甲膜留置导管吸氧的报告。

(五)其他非创伤性机械通气展为阻塞性肿患者家机械通气提供了条件。一般罩或罩或呼吸机连接,也可应用负压通气机。家间断机械通气可以使呼吸休息,缓解呼吸疲劳,改善呼吸功能。

阿米林甲磺酰酸(almitrine bismesglate vectarin)不仅能刺激呼吸改善通气,并且改善通气/流比例失调,提高动脉氧分压,可用于阻塞性肿缓解期治疗。

近年来国外移植术治疗晚期肿患者。单移植较为简单,并发症和死亡率也较低。

用药原则

1.轻型者以抗生素解痉、平喘、痰药即可。

2.严重者静应用抗生素及呼吸兴奋治疗。

3.坚持长期低流量吸氧,可提高生存质量。

预后

(一)自发性气胸 自发性气胸并发于阻塞性肿者并不少见,多因胸膜大疱破裂,空泄入胸膜腔所致。若患者基础功能较差,气胸为张力性,即使体量不多,临床表现也较重,必须积极抢救不可掉以轻肿患者野透亮度较高,且常有大疱存在,体征不够典型,给局限性气胸的诊断带来一定困难。

(二)呼吸衰竭 阻塞性肿往往呼吸功能严重受损,在某些诱因如呼吸道感染、分泌物干结潴留、不适当氧疗、应用静过量、外科手术等的影响下,通气和换气功能障碍进一步加重,可诱发呼吸衰竭

(三)慢性源性心脏病和衰竭 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潴留以及毛细管床破坏等,均可动脉高压。在功能代偿期,并无衰竭表现。当呼吸系病变进一步加重,动脉恶化时,动脉压显著增高,心脏负荷加重,加上缺氧和代谢障碍等因素,可诱发衰竭。

(四)溃疡 尸检阻塞性肿患者约有18%~30%并发溃疡。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确。

(五)睡眠呼吸障碍 正常人睡眠通气可以稍有降低,而阻塞性肿患者睡眠通气降低较为明显。尤其是患者清醒状态下动脉氧分压已低达8.00kPa(60mmHg)左右时,睡眠中进一步降低,就更为危险。患者睡眠质量降低,可出现律紊乱和动脉高压等。

相关资料

阻塞性肿是指细气管因炎性变化所来的通气阻塞,简称“肿”。阻塞性肿发病缓慢,病情轻重不同,以咳嗽咳痰症状,并有气急胸闷。有部分阻塞性肿病人在慢性病程中,表现乏力,体重减轻部疼痛和胀满。如病情严重则有紫绀头痛动过速,嗜睡,精神恍惚,最后可导致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力衰竭和原性心脏病等严重病变。

现代医认为阻塞性肿与尘慢性气管炎,气管哮喘,纤维化空洞型结核,气管扩张,纤维化,吸烟以及各种有害化体等有。此外,近年亦有研究表明和遗传因素有

阻塞性肿的诊断要依据是慢性咳嗽咳痰功能测定。体检早期仅有呼吸延长,病程发展则胸廓前后径增宽,呈桶状胸,语颤音减弱,听诊呼吸音降低或两哮鸣音及干湿罗音。X线检查,早期肿不明显,或肋间隙增宽,中重度时两透亮度增加,隔下降,严重时影前沿离胸骨;呼吸功能测定容量、体分布、通气功能均有一定的变化。

现代医阻塞性肿的治疗要采用抗菌、解痉药物和康复治疗。并发呼吸衰竭者,应予积极抢救。

阻塞性肿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咳嗽”、“痰饮”的范畴,祖国医认为容于壅塞不得宣畅而上逆,故咳嗽湿为有之阴脾虚道不利,故平素咳痰较多;人体气机升降,全赖之中焦斡旋转运,今不输,水谷精气凝聚为,升清降浊失常,则消瘦,乏力,体重减轻,上部胀痛;病程日久,元不足,阻滞,或真阳欲,真元外,而致衰竭,故见紫绀动过速,嗜睡,精神恍惚,甚至发生呼吸衰竭力衰竭。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去氨加压素

下一篇 亮丙瑞林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