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花苜蓿

黄花苜蓿 苜蓿(mù xu),(拉丁:Medicago falcata L.),野苜蓿,豆科苜蓿多年生草本植物苜蓿平卧或上升,多分枝为羽状三出复叶托叶披针或线状披针,先端具刺尖;花序短总状,苞片针刺状,花萼花冠黄色荚果线形,直或弧至半种子卵状。分布于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以及欧洲、俄罗斯伊朗等国。生于砂质偏旱耕地、山坡、草原及河岸杂草丛中。......
目录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粗壮,斜升或平卧,长30~60(100)厘米,多分枝三出复叶,小披针、倒卵形或长状倒卵形,边缘上部有锯齿总状花序密集成头状,腋生,黄色,蝶荚果稍扁,镰刀,稀近于直立,长1~1.5毫米,被伏毛,含种子2~4粒。

分布情况

苜蓿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原产于前苏联西伯利亚,阿富汗和欧洲各国以及中国北部,均有野生分布。

生长环境

黄花苜蓿图册在我国东北及蒙古东部地区,5月中旬萌发,7月初至中旬现蕾,7月至8月中旬,8月至9月中旬果实渐熟。苜蓿多年生牧草。一般多呈展的株丛,但也有直立的。主根发 达。据观察,在干疏松的土壤上,主根可伸入土中2~3米;在 盐碱土上,虽可生长,但根系入土不深,发育不良。分枝能力极强,每一株丛常可自颈处萌生条20~50个。再生能力尚强,但远不及 紫苜蓿,每年可刈割1~2次。苜蓿喜稍湿润而肥沃的壤土。耐、耐沙与干旱,其耐性比 紫苜蓿为强,在一般紫苜蓿不能越冬的地,本种皆可越冬生长。属于耐的旱 中生植物。适应于年积温1700~2000℃及降水量350~450毫米的候条件范围。多见于平原、河滩、沟谷、丘陵间低地等低湿生境的草甸中,稀进入森林边缘。

黄花苜蓿图册黄花苜蓿图册

栽培技术

苜蓿栽培技术与 紫苜蓿相同。但苜蓿苗期生长极缓慢,应加强管理。新种子硬实率较高,最高可达70%以上,所以播种前应进种子处理,以提高出苗率。种子千粒重2.2克。

常见病虫害

常见病害

苜蓿白粉病、 苜蓿霜霉病、苜蓿春季黑病和斑病、苜蓿匍柄霉斑病、苜蓿锈病、苜蓿花叶

常见虫害

小翅雏蝗、草原毛虫类、盲蝽类、 苜蓿籽蜂、蛴螬、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大地老虎、白边地老虎、苜蓿夜蛾、小麦皮蓟马、蝉类、甜菜夜蛾要价值。

主要价值

饲用价值

苜蓿为优良饲用植物。青鲜状态各种家畜,如羊、牛、马最喜食。牧民谓其对 产乳畜有增加产乳量;对幼畜有促进发育的功效,还认为是一种具有催肥作用的牧草。 种子成熟后的植株,家畜仍喜食。冬季虽落,但残株保存尚好,适性并未见显著降低。制成 干草时,也为家畜所喜食。利用时间较长,产量也较高,野生的亩产鲜草可达150~250千克,栽种可达600千克。苜蓿具有优良的 养价值,含有较高的 粗蛋白质,但在结实之后,粗蛋白质含量下降较明显。苜蓿用作放牧或割草均可,但其多为斜升或平卧,对刈割调制干草很不便,可选择直立型的进驯化栽培。世界各先进国家早已栽培并选育出许多品种或杂交种。

医用价值

降压利尿,消炎解毒。治浮肿,各种恶疮。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葡萄糖酸钙

下一篇 糖尿病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