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prostatitis)是指由多种复杂原因起的,以尿道刺激症状和慢性盆腔疼痛为要临床表现的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在泌尿外科50岁以下男性患者中占首位。尽管前列腺炎的发病率很高,但其病因仍不是很清楚,尤其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因此其治疗以改善症状。1995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了一种新的前列腺炎分类法,I型:相当于传统分类法中的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Ⅱ......
目录

病因

前列腺炎只有少数患者有急性病史,多表现为慢性、复发性过。I型及Ⅱ型前列腺要致病因素为病原体感染,致病菌以大肠埃希菌、克雷白杆菌、变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为,病原体随尿液侵入前列腺,导致感染。病理解剖前列腺炎病变一般局限于外周带,此处腺管与尿流垂直线逆向于后尿道,易致尿液反流,而中央带及移带腺管走向与尿流向一致,不易发生感染。

前列腺有多达15~30条导管阜两侧,前列腺上皮又有很强的分泌功能。腺体较小而分泌功能较强,以及管道狭窄,使前列腺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产生导管受压和塞,很容易起充和分泌物淤积,从而为感染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这也是导致前列腺炎容易复发的组织基础。性生活过频、过多手淫,久坐,骑车、骑马、酗、过食辛辣、感冒受凉等都可以成为其诱发因素。

Ⅲ型前列腺炎发病机制未明,病因十分复杂,存在广泛争议。多数者认为其病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排尿功能障碍,精神理因素,神经分泌因素,免疫反应异常,氧化应激说,下尿路上皮功能障碍等。IV型前列腺炎缺少相病机制的研究,可能与Ⅲ型的部分病因与发病机制相同。

前列腺尿液反流可能对各类前列腺炎的发生均具有重要意义。最近研究发现尿液的尿酸盐不仅对前列腺有刺激作用,还可沉淀成结石,堵塞腺管,作为细菌的庇护场所。这些发现可以阐明前列腺炎综征其实是多种疾病的共同表现,而且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可产生各种并发症,也可自缓解。

临床表现

前列腺炎I型前列腺炎常发病突然,表现为寒战发热,疲乏无力等全身症状,伴有会阴部和耻上疼痛,可有尿频尿急直肠刺激症状,甚至急性尿潴留

Ⅱ型和Ⅲ型前列腺炎临床症状相似,多有疼痛和排尿异常等。不论哪一类型慢性前列腺炎都可表现为相似临床症状,统称为前列腺症候群,包括盆骶疼痛,排尿异常和性功能障碍。盆骶疼痛表现极其复杂,疼痛一般位于耻上、骶部及会阴部,放射痛可表现为尿道索、睾丸沟、侧部疼痛,向部放射酷似症,沿尿路放射酷似绞痛,往往导致误诊。排尿异常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排尿不畅、尿线分叉、尿后沥滴、夜尿次数增多,尿后或大便时尿道流出乳白色分泌物等。偶尔并发性功能障碍,包括性欲减退早泄、射痛、勃起减弱及阳痿

IV型前列腺炎无临床症状,仅在有前列腺面的检查时发现炎症据。

检查

1.直肠指诊

I型前列腺直肠指诊可发现前列腺肿大,压痛明显,局部温度增高。需注意的是急性前列腺炎时忌做前列腺按摩,以防感染扩

Ⅱ型和Ⅲ型前列腺直肠指检可了解前列腺大小、质地、有无结、有无压痛及其范围与程度,盆底肉的紧张度、盆壁有无压痛,按摩前列腺可获得前列腺液用于实验室检查。

2.前列腺液(EPS)常规检查

前列腺炎EPS常规检查通常采用湿法和细胞计数法镜检,后者具有更好的确度。正常前列腺液沉渣中白细胞的含量在高倍显微镜的每个视野应低于10个。如果前列腺液的白细胞数量>10个/视野,就高度可疑为前列腺炎,特前列腺液中发现含有脂肪的巨噬细胞,基本可确诊前列腺炎。但是有些慢性细菌性前列腺液患者的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可能视野;另有部分正常男性其前列腺液中白细胞数量>10个/视野。因此,前列腺液中白细胞的检查只是前列腺液细菌检查的法。

3.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

尿常规分析及尿沉渣检查可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尿路感染,是诊断前列腺炎的法。

4.细菌检查

常用两杯法或四杯法。这些法尤其适用于在抗生素治疗之前。具体法:收集尿液以前嘱患者多饮水,包皮过长者应将包皮上翻。清洗阴茎头、尿道后,患者排尿并收集尿液10ml;继续排尿约200ml后收集中段尿10ml;然后停止排尿,做前列腺按摩并收集前列腺液;最后再次收集尿液10ml。将各标本做镜检和培养,通过以上标本细菌菌落数量的比较,可鉴是否有前列腺炎或尿道炎。

5.其他检查

前列腺炎的患者可能出现液质量异常,如白细胞增多,液不液化,血精精子活力下降等改变。

B超检查可以发现前列腺回声不均,前列腺结石钙化前列腺周围静丛扩张等表现。

尿流率检查可以大致了解患者排尿状况,有助于前列腺炎与排尿障碍疾病进

诊断

前列腺炎据患者的病史、症状直肠指诊、前列腺液检查及四杯试验等检查结果,可作出诊断。由于前列腺炎往往继发于体的其他感染灶,如尿路感染、精囊炎,附睾炎及直肠附近的炎症,因此诊断前列腺炎时,必须对泌尿生殖系统直肠全面检查。

治疗

首先要进临床评估,确定疾病类型,针对病因选择治疗法。对疾病的错误理解、不必要的焦虑以及过度欲会使症状加重,因此应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前列腺炎可能是一种症状轻微或全无症状的疾病,也可能是一种可自缓解的自限性疾病,也可能是一种症状复杂,导致尿路感染、性功能障碍、不育等的疾病,对患者的治疗既要避免向患者过分渲染本病的危害性,也要避免对本病治疗采取简单、消极、盲偏重抗生素治疗的态度,应采用个体化的综治疗。

1.抗菌治疗

前列腺炎前列腺液培养发现致病病原体是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的依据。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若有细菌感染征象,一般疗法治疗无效,亦可适当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需注意前列腺与微环间存在由类脂膜构成的前列腺-屏障,从屏障妨碍水溶性抗生素通过,大大降低治疗效果。当有前列腺结石存在时,结石可成为细菌的庇护体。上述诸因素构成了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上的困难,需要较长的疗程,且容易复发。

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若无效继续用8周。复发且菌种不变,改用预防量以减少急性发作,使症状减退。长期应用抗生素若诱发严重副反应,如假膜性肠炎腹泻,肠道耐药菌株滋长等,需更换治疗案。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否适宜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临床上仍有争论。“无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也可使用对细菌和支原体有效的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SMZ-TMP或单用TMP,与四环素喹诺酮类药物并用或间隔使用。如果抗生素治疗无效,确认为无菌性前列腺炎者,则停用抗生素治疗。此外,用双球囊导尿管封前列腺尿道,从尿道腔注入抗生素溶液反流入前列腺管,亦可达到治疗的。

I型要是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Ⅱ型推荐以抗生素,选择敏感性药物,疗程为4~6周,期间应对患者进疗效阶段性评价。Ⅲ型可先抗生素2~4周,再评估疗效。同时以非甾体抗炎药,α受体拮抗,M受体拮抗等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IV型无需治疗。

2.消炎、止痛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可改善症状,一般使用消炎痛服或栓,中药使用消炎、清热、解毒、软坚药物亦收到一定效果。嘌醇能降低全身及前列腺液中的尿酸浓度,理论上可作为自由基清除,还可清除活性氧成分,减轻炎症,缓解疼痛。不失为可选用的助治疗法。

3.物理治疗

前列腺按摩可排空前列腺浓缩的分泌物以及流腺体梗阻区域的感染灶,因此对顽固病例可在使用抗生素的同时每3~7天做前列腺按摩。多种物理因子被用作前列腺理疗,如微波、射频、超短波、中波和热水坐,对松弛前列腺、后尿道平滑及盆底肉,加强抗菌疗效和缓解疼痛症状有一定好处。

4.M受体拮抗

对伴有膀胱功能过度活动症表现,如尿急尿频夜尿增多但无尿路梗阻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M受体拮抗治疗。

5.α受体拮抗

前列腺痛、细菌性或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膀胱颈及尿道平滑张力都增加,排尿时后尿道压增高致尿液反流入前列腺管,是前列腺痛、前列腺结石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重要原因,应用α受体拮抗有效地改善前列腺痛及排尿症状,有助于防止尿液的前列腺反流,对防止感染复发有重要意义。在Ⅲ型前列腺炎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α受体拮抗宜用较长疗程,使有足够时间调整平滑功能,巩固疗效,可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α受体阻滞要有:多沙唑嗪、萘哌地尔、坦索罗辛和特拉唑嗪等。

6.前列腺按摩及热疗

前列腺按摩是传统的治疗法之一,研究显示适当的前列腺按摩可促进前列腺管排空,增加局部药物浓度,进而缓解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症状。热疗要利用多种物理手段所产生的热效应,增加前列腺组织环,加速新陈代谢,有利于效应和消除组织水肿,缓解盆底肉痉挛等。

7.手术治疗

前列腺炎外科治疗可用于反复发作的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摘除能够达到治愈的的,但是要慎用。由于前列腺炎通常累及腺体的外周带,因此,前列腺电切术(TURP)难以达到治疗的的。TURP能够去除前列腺结石前列腺导管附近的细菌感染病灶,有助于降低外周带病灶的再感染。

8.其他治疗

包括了生物反馈治疗,会阴体外冲击波治疗,理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

日常保健

前列腺炎1.坚持治疗,治疗期间不要随便换药或更换治疗法,因为症状的缓解常须一段时间,早期治疗要维持2周以上,某些感染要8~12周。如果随便换药,易致菌群失调或产生耐药,导致治疗的不彻底。

2.规律性生活,不能忍不射,不要频繁手淫,避免不洁性交。

3.正确认识前列腺炎,保持良好的态,减轻理压力,以免夸大症状,产生头晕、记忆力下降、焦虑多疑失眠症状

4.多水,勤排尿,保持大便通畅,坚持热水坐或热水袋热会阴

5.忌烟,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6.忌久坐,避免长时间骑车,坚持运动锻炼,最好是慢跑加更多下体锻炼,避免剧烈运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花菜子

下一篇 前列腺增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