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脑栓塞

栓塞是指液中的各种栓子(如心脏的附壁栓、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脂肪、肿细胞、纤维或空等)随流进入动脉而阻塞管,当侧环不能代偿时,起该动脉组织性坏死,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栓塞常发生于动脉系统,椎-基底动脉系统相对少见。栓塞约占缺卒中的 15%-20%。栓子来源分三类:源性栓塞是栓塞中最常见的,约75%的源性栓子栓塞于部,栓塞......
目录

病因分类

栓子来源分三类:

源性栓塞

栓塞中最常见的,约75%的源性栓子栓塞于部,栓塞的常见的心脏疾病有房颤动、心脏瓣膜病、感染性膜炎、梗死、肌病心脏手术、先天性心脏病(来自体环静系统的栓子,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卵孔未等的异常通道,直接进入颅动脉栓塞,为反常栓塞)、心脏粘液等。

源性栓塞

动脉来源包括动脉弓和颅外动脉(颈动脉和椎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斑块破裂及粥样物从裂逸入流,能成栓子导致栓塞;同时损伤的动脉壁易成附壁栓,当落时也可致栓塞;其它少见的栓子有脂肪滴、空、肿细胞、寄生虫卵、羊水和异物等。

来源不明

少数病例利用现在检查手段和法查不到栓子的来源。

发病机制

正常人体液呈流态,液中的有成分能通过变顺利通过微环,如果成分如红细胞聚集,成缗线物,也容易阻塞管。人体环中某些异物随液流动,如来源于心脏的栓子、上述凝块、动脉粥样硬化落的斑块、脂肪细胞及等称为栓子,栓子进入环,绝大多数(73%-85%)栓子进入动脉系统,因大脑动脉实际上是动脉的直接延伸,大脑动脉及其分支容易受累,左侧大脑是优势半球,液供应更丰富,所以左侧大脑动脉最易受累。椎-基底动脉的栓塞仅占10%左右,大脑动脉栓塞几乎没有,大脑动脉也少见。一般栓子落容易阻塞管是因为部的液供应非常丰富,重占体重的 2%。而在正常氧分压和葡萄糖含量下,有心脏总输出量20%的液进入环。液来自两侧的颈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系统。颈动脉系统要通过动脉大脑动脉大脑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前3/5部分的液。椎-基底动脉系统要通过两侧的椎动脉、基底动脉小脑动脉小脑前下及后下动脉大脑动脉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的液。当栓子阻塞管后,起局部组织发生缺、缺氧,组织软化、坏死。栓子停留一段时间后可溶解,破碎并向远端移位,原阻塞的管恢复流,因受损的管壁通透性增高,可有大量红细胞渗出管,使原来缺区有液渗出,梗死。组织容易起缺后坏死,是因为代谢活动特旺盛,对能量要求最高,而组织几乎无氧及葡萄糖储备,能量完全由流连续供应。供应组织液由两大系统通过两侧大脑动脉由前交通动脉互相沟通,大脑动脉大脑动脉由后交通动脉互相沟通,在动脉环(Willis环)。此动脉环对颈动脉与椎-基底动脉两大供系统之间,特是两侧大脑半球液供应的调和平衡及病态时对侧环的成极为重要,如果栓逐渐成,侧环容易建立。栓塞时由于栓子突然阻塞动脉,侧环常难迅速建立,起该动脉区产生急性,当栓塞管局部受机械刺激时,可起程度不同的管痉挛,所以起病时的范围较广,症状多较严重。因此出现的临床症状不仅与栓塞部位有,而且与管痉挛的范围有。当管痉挛减轻、栓子碎裂、溶解,移向动脉远端,以及侧环建立后,均可导致范围缩小,症状减轻。

病理原因

栓塞可以发生在的任何部位,由于左侧颈总动脉直接起源于动脉弓,故发病部位以左侧大脑动脉的供区较多,其干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由于栓塞常突然阻塞动脉,易管痉挛,加重组织的缺程度。因起病迅速,无足够的时间建立侧环,所以栓塞与发生在同一动脉成相比,病变范围大,供区周边的组织常不能免受损害。栓塞起的组织性坏死可以是贫血性、出性或混性梗死,出性更为常见,占30%-50%。栓塞发生后,栓子可以不再移动,牢固地阻塞管腔;或栓子分解碎裂,进入更小的管,最初栓塞动脉管壁已受损,流恢复后易从破损的管壁流出,性梗死。在栓子的来源未消除时,栓塞可以反复发作。某些炎症栓子可能脓肿炎及局灶动脉炎等。有时在可以发现栓子,如寄生虫、脂肪球等。

临床表现

1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患者发病前多有湿心脏病、房颤动、或大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2一般发病无明显诱因,也很少有前驱症状,急性起病,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之达高峰,多为完全性卒中,偶尔病情在数小时逐渐进展,症状加重,可能是栓塞后有逆性的成;3据栓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完全相同:3.1大脑动脉的栓塞最常见,塞时起病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优势半球干栓塞可有失语、失写、失读。如梗死面积大时,病情严重者可压增高、昏迷脑疝、甚至死亡;大脑动脉深穿支或豆纹动脉栓塞可起病灶对侧偏瘫,一般无感觉障碍同向偏盲,优势半球受损,可有失语。大脑动脉各皮质支栓塞可起病灶对侧偏瘫,以面部和上肢为重,优势半球可起运动型失语、感觉性失语、失读、失写、失用;非优势半球可起对侧偏身忽略症体象障碍。少数半球栓塞可出现局灶性癫痫。3.2大脑动脉栓塞时可产生病灶对侧下肢的感觉和运动障碍,对侧中枢性面瘫瘫及上肢瘫痪,亦可发生情感淡漠、欣快等精神障碍及强握反射,可伴有尿潴留。3.3大脑动脉栓塞可起病灶对侧同向偏盲或上象限盲,病灶对侧半身感觉减退伴丘性疼痛,病灶对侧肢体舞蹈样徐动症,各种麻痹等。3.4基底动脉栓塞最常见症状为眩晕、眼球震颤复视、交叉性瘫痪或交叉性感觉障碍,肢体共济失调。若基底动脉干栓塞可出现四肢瘫痪麻痹、瞳孔缩小,常伴有面神经、外展神经、三叉神经、迷走神经神经麻痹小脑症状等,严重者可迅速昏迷四肢瘫痪、中枢性高热、消化道出甚至死亡。3.5其他脏器栓塞的症状 由于栓子顺流流动,据流动的部位不同,可以起相应的器官的梗死,所以临床上常有其他部位栓塞的征象,如网膜、皮肤、粘膜、脾脏脏等栓塞的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针对栓塞的助检查

(1)CT扫描: CT扫描表现与梗死相似,即发病24小时后CT可见栓塞部位有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欠清,并有一定的占位效应。CT对于明确梗死部位、大小、及周围水肿情况有较大价值。若为性梗死,可见在低密度灶可见高密度出影。对于患病早期和怀疑病变部位在颅后窝或病变部位较小者应选择MRI检查。(2)MRI检查:能较早发现梗死灶及小的栓塞病灶,对脑干小脑病变MRI检查明显优于CT。早期梗死灶在MRI上表现为T1低信号,T2高信号,MRI弥成像能较早反应新的梗死病变。(3)液检查: 一般不作为缺管病的常规检查,栓塞患者液检查多数正常,性梗死时液中可有红细胞增多水肿明显者,可有液压力增高。(4)DSA、MRA、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提示栓塞管,如管腔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溃疡膜粗糙等。DSA能够发现较小的管病变并及时给予介入治疗;MRA无创,简单,可以排除大管的病变,帮助了解塞的部位及程度;管超声检查济、便,能够及早发现大管的异常并可探及微栓子的信号。

针对栓子来源的助检查

(1)电图或24小时动态电图:能了解有无律失常如房颤、梗死等。(2)超声动图:能了解心脏瓣膜病变、二尖瓣垂、膜病变、情况等,食道超声动图还可了解异常心脏结构判断有无反常栓塞。(3)颈动脉超声:能显示颈总动脉及颈动脉有无管壁粥样硬化斑块及管腔狭窄等。(4)常规:对于感染性疾病有指导意义,如果象增高提示可能有感染性疾病存在。(5)X线检查:胸检查可以发现胸部疾病如气胸脓肿心脏扩大等疾病,必要时做胸部CT扫描。(6)眼底检查:要是眼底网膜动脉粥样硬化的表现,有时可发现眼底动脉栓改变。(7)其他检查:可据栓子来源的不同选择相应的助检查,如脏、骼等检查。

鉴别诊断

诊断

本病诊断要依靠临床特点及相应的助检查:本病任何年龄均可诱发,以青壮年较多见,病前多有湿心脏病、房颤动及大动脉粥样硬化等病史。临床上有时不容易区分栓子来源,可参考STAF评分(见表1)。栓塞患者多起病急,症状常在数秒或数分钟达高峰,多数患者有神经系统体征,可表现为偏瘫、失语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头颅CT在发病24小时可无明显异常,但CT扫描阴性不能排除栓塞,发病24-48小时后可见栓塞部位有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欠清晰,并可有一定的占位效应;头MRI有助于早期发现小的栓塞病灶,对于脑干小脑病变的显示MRI要明显优于CT。表1 STAF评分 区分源性与动脉源性栓塞
STAF评分得分
年龄(岁)
>622
≤620
基础NIHSS(第一次评估)
≥81
<80
左房扩大(TTE或TEE检查)
2
0
管原因(即有无管狭窄)
0
3
总分0-8
若总分≥5分(90%可能是源性) <5分(动脉源性可能性大)

诊断

本病需要与动脉粥样硬化梗死、等急性管病鉴CT扫描有助于出性与缺管病的鉴,在排除出管病后,要是与动脉粥样硬化梗死鉴。(1)动脉粥样硬化梗死:多发生在中年以后,是由于管自身粥样硬化导致的狭窄或起相应管供应区组织、坏死、软化而产生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多起病缓慢,常在安静或睡眠状态下发病,发病前可有先兆,如短暂性发作等 ,多伴有压、糖尿病、冠病和动脉硬化等,CT扫描不易与栓塞区,但栓塞者在影像上的表现更易伴有出。(2)多有压、动脉、动静的病史,一般在情绪激动或剧烈活动中起病,病情进展快,可出现头痛呕吐等颅高压的症状膜刺激征等。CT扫描可见高密度出灶,据此可与缺管病鉴

疾病治疗

包括针对栓塞本身的治疗及针对原发病即栓子来源的治疗。

一般治疗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和心脏功能;注意养状况,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加强护理,防止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等的发生。栓塞本身的治疗原则是要改善环、防止再栓塞、消除水肿、保护功能。针对栓子来源的不同进对症治疗:(1)抗凝及溶栓治疗,对于源性栓塞者,推荐早期、长期抗凝治疗,房颤患者危险分层可参考CHADS2评分(表2),抗凝治疗忌及非源性栓塞者不推荐抗凝治疗,建议抗治疗;溶栓类药物(如尿激酶链激酶等)亦可能仅在早期发挥作用。表2 房颤患者卒中危险分层:CHADS2评分
危险因素得分
近期衰史CHF 1
压病史HP 1
≥75岁AGE 1
糖尿病DM 1
卒中/TIA Stroke 2
CHADS2≥1分 考虑应用华法令(2)对症治疗:出现颅高压者可给予脱水减轻水肿,防止脑疝成,以降低病死率。常用高渗脱水醇、甘油果糖等,也可用利尿速尿等;压明显升高者可适当给予降压治疗;在急性期还可适当应用一些神经保护保护细胞;(3)当发生梗死时,要立即停用溶栓、抗凝和抗聚集的药物,防止出加重和肿扩大,适当应用药物,治疗水肿,调压;若肿量较大,科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手术治疗;对感染性栓塞应使用抗生素,并用溶栓和抗凝药物,防止感染扩;在脂肪栓塞时,可应用肝素、低分子右旋糖酐(不能用于对本药过敏者)、5%的碳酸氢钠及脂溶(如溶液等),有助于脂肪颗粒的溶解;(4)早期进积极的康复治疗,有助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早期恢复。

外科治疗

动脉膜切除术( CEA ) 对防治栓塞也有一定的疗效。对伴有重度动脉狭窄(即狭窄> 70% )者可酌情予CEA,不推荐发病24 小时紧急CEA 治疗;水肿明显时,采用颅骨窗减压或切除部分坏死组织对大面积梗死可能挽救生命。

介入治疗

包括颅皮腔管成术( PTA ) 及支架置入( CAS) ,或与溶栓治疗结。对伴有动脉狭窄>70% 者, 可考虑介入治疗术。

预防护理

要是进抗凝和抗治疗,能防止被栓塞的管发生逆成和预防复发,同时要治疗原发病,纠正律失常,针对心脏瓣膜病和膜病变的相疾病,进有效治疗,除栓子的来源,防止复发。护理上注意让病人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防止栓子落再次栓塞,同时由于长期卧床还要注意吞功能及口腔的护理,防止吸入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下肢深静成等。

疾病预后

栓塞的预后取决于栓塞管的大小、部位和栓子的数量,以及原发病的严重程度。急性期病死率为5%-15%,多死于严重水肿起的脑疝肺炎力衰竭等。栓塞容易复发,10%-20%在10天发生第二次栓塞,复发者病死率更高。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