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维生素D2

维生素D2由小肠吸收,其吸收需盐与特殊α-球蛋白结后转运到身体其他部位,贮存于和脂肪。代谢、活化首先通过肝脏,其次为脏。作用始时间为12—24小时,治疗效应需10—14天。该品为糖衣,除去包衣后呈白色。为维生素类药。通用维生素D2中文称:维生素D2中文:钙化醇英文称:Vitamin D2英文:(3beta)-9,10-Secoergosta-5,7,10(19)......
目录

基本介绍

通用维生素D2

中文称:维生素D2

中文:钙化

英文称:Vitamin D2

英文:(3beta)-9,10-Secoergosta-5,7,10(19),22-tetraen-3-ol; Metadee; Doral; Drisdol; Ergocalciferol; Ergocalciferolum; Ergorone; Ergosterol, activated; Ertron; Fortodyl; Geltabs; Hi-deratol; Hytakerol; Infron; Mulsiferol; Mykostin; Oleovitamin D2; Ostelin; Radiostol; Radsterin; Rocaltrol; Secoergosta-5,7,10(19),22-tetraen-3-ol, (3beta,5Z,7E,22E)-; Shock-ferol; Viosterol; Vitamin D; Vitavel-D; 9,10-Secoergosta-5,7,10(19),22-tetraen-3-ol, (3beta,5Z,7E,22E)-; Arthin; Diactol; Divit urto; BUCO-D; Calciferol; Calciferolum; Calciferon 2; Calderol; Condacaps; Condol; Crtron; Crystallina; Daral; Davitamon D; Davitin; Decaps; Dee-osterol; Deratol; Dee-ron; Dee-ronal; Detalup; DHT; Deltalin; ; (3S,5Z,7E,22E)-9,10-secoergosta-5,7,10,22-tetraen-3-ol; (3S,5Z,7E,14xi,17alpha,22E)-9,10-secoergosta-5,7,10,22-tetraen-3-ol; (7E)-9,10-secoergosta-5,7,10,22-tetraen-3-ol; (3S,5Z,7E,17xi,22E)-9,10-secoergosta-5,7,10,22-tetraen-3-ol; (3S,22E)-9,10-secoergosta-5,7,10,22-tetraen-3-ol

CAS:50-14-6

EINECS:200-014-9

分子式:C28H44O

分子量:396.6484

结构式为:

药物简介

该品为糖衣,除去包衣后呈白色。为维生素类药。

药理毒理

该品为维生素类药。维生素D2促进小肠黏膜刷状缘对钙的吸收及小管重吸收磷,提高钙、磷浓度,协同甲状旁腺激素(PTH)、降钙素(CT),促进旧释放磷酸钙,维持及调浆钙、磷正常浓度。维生素D2促使钙沉着于新成部位,使枸橼酸盐在中沉积,促进钙化及成细胞功能和组织成熟。维生素D2摄入后,在细胞微粒体中受25-羟化酶系统催化生成化二醇(25-OHD3),小管细胞1-羟化酶系统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化三醇〔1-25-(OH)2D3〕。动物实验将小白甲状旁腺切除后,1-羟化酶活性丧失,不能化三醇。高钙血症时,CT分泌增多,1-羟化酶活性受抑,使化二醇转变成化三醇减少,化三醇代谢受PTH和CT调,磷酸盐、钙亦能调1-羟化酶的活性。

药物分析

称:

维生素D2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

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D2的含量。

法适用维生素D2。

法原理:

供试品和标均制成甲醇溶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54nm处检测维生素D2(C28H44O)和标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吸收值,计算出其含量。

1.异辛烷

2. 正己烷

3. 正戊醇

仪器设备:

1. 仪器

1.1 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色谱柱

为填充维生素D2峰与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符要求。

1.3 紫外吸收检测器

2. 色谱条件

2.1 流动相:正己烷+正戊醇= 997 3

2.2 检测波长:254nm

2.3 柱温:室温

试样制备:

1. 称取供试品

取本品25mg,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密称取维生素D2对照品和维生素D3对照品25mg,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异辛烷80mL,避免加热,超声处理1分钟使完全溶解,并加异辛烷至刻度,摇匀,冲氮密塞,避光,0℃以下保存。

3. 标溶液的制备

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5mg,置25mL量瓶中,加正己烷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得。

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上述供试品加三甲基戊烷80mL,避免加热,用超声处理1分钟使溶解,加三甲基戊烷稀释至刻度,摇匀,密量取上述溶液与标溶液各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正己烷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

注:“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度要求。

操作步骤:

密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20μ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54nm处测定维生素D2和标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吸收值,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二部,p672。

药代动力学

作用始时间为12~24小时,治疗效应需10~14天。半衰期(t1/2)为19~48小时,在脂肪组织可长期贮存。作用持续时间最长达6个月,重复给药有累积作用。

适应症

1、用于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与治疗。如:绝对素食者、肠外养病人、腺功能不全伴吸收不良综征、疾病(功能损害、硬化阻塞性黄疸)、小肠疾病(脂性腹泻、局限性肠炎、长期腹泻)、切除等。

用法用量

1.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成人服每日0.25~1.5mg(1~6万单位)最高量每日12.5mg(50万单位)。小儿每日0.075~0.25mg(3000~1万单位), 最高量每日1.25mg(5万单位)。

2.家族性低磷血症:成人服每日1.25~2.5mg(5~10万单位).3.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成人服每日1.25~3.75mg(5~15万单位),小儿:

1.25~5mg(5~20万单位)。

4.功能不全:成人服每日1~2.5mg(4~10万单位)。

5.萎缩:成人量每日0.5mg(2万单位),维持量每日0.25~0.75mg(1~3万单位);小儿每日0.1~1mg(4000~4万单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高钙血症孕妇可伴有对维生素D2敏感,应注意量调整。

儿童用药:婴儿对维生素D2敏感性个体间差异大,用量应慎重决定,清钙和磷浓度的乘积[Ca]×[P](mg/dl)不得大于58。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

1、制酸药中的镁维生素D同用,特慢性功能衰竭病人可高镁血症。2、巴比妥、苯妥英钠、抗惊厥药、扑米酮等可降低维生素D2的效应,长期服用抗惊厥药时应补给维生素D以防软化症。3、降钙素与维生素D同用可抵消前者对高钙血症的疗效。4、大量钙利尿药与常用量维生素D同用,有发生高钙血症的危险。5、考来烯胺、考来替泊、矿物油、硫糖铝等均能减少小肠对维生素D的吸收。6、洋地黄类与维生素D2同用时应谨慎,因维生素D2高钙血症,容易诱发律失常。7、大量的含磷药物与维生素D同用,可诱发高磷血症

药物过量

1、短期摄入大量或长期服用超维生素D2,可导致严重中毒反应。2、维生素D2中毒起的高钙血症,可起全身性钙化钙质沉淀及其他软组织钙化,而致压及功能衰竭,上述不良反应多发生于高钙血症和伴有高磷血症时。儿童可致生长停滞,屡见于长期应用维生素D2每日1800单位后。中毒量可因个体差异而不同,即使每日应用1万单位超过数月后,对正常人亦可致毒性反应。维生素D2中毒可因心血管功能衰竭而致死。

禁忌

钙症、维生素D增多症、高磷血症佝偻病患者用。

应用方向

1、用于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与治疗。如:绝对素食者、肠外养病人、腺功能不全伴吸收不良综征、疾病(功能损害、硬化阻塞性黄疸)、小肠疾病(脂性腹泻、局限性肠炎、长期腹泻)、切除等。

2、用于慢性低钙血症、低磷血症佝偻病及伴有慢性功能不全的软化症、家族性低磷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特发性或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治疗。

3、用于治疗急、慢性及潜在手术后手足抽搐症及特发性手足抽搐症。

不良反应

1、便秘腹泻、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有金属味、恶心呕吐渴、疲乏、无力

2、骨痛、尿混浊、惊厥压、眼对光刺激敏感度增加、律失常、偶有精神异常、皮肤瘙痒、痛、严重腹痛(有时误诊为腺炎)、夜间多尿、体重下降。

3、短期摄入大量或长期服用超维生素D2,可导致严重中毒反应。

4、维生素D2中毒起的高钙血症

5、治疗维生素D2过量,除停用外,应给以低钙饮食,大量饮水,保持尿液酸性,同时进对症和支持治疗,如高钙血症危象时需静给予氯化钠注射液,增加尿钙排出,必要时应用利尿药、皮质激素或降钙素,甚至作液透析,并应避免曝晒阳光,直至钙浓度降至正常时才改变治疗案。

注意事项

1、治疗低钙血症前,应先控制清磷的浓度,并定期复查钙等有指标;除非遵医嘱,避免同时应用钙、磷和维生素D制液透析时可用碳酸铝或氢氧化铝控制磷浓度,维生素D2疗程中磷的吸收增多,铝制的用量可以酌增。

2、由于个体差异,维生素D2用量应依据临床反应作调整。

3、对诊断的干扰:维生素D2可促使清磷酸酶浓度降低,清钙、固醇、磷酸盐和镁的浓度可能升高,尿液钙和磷酸盐的浓度亦增高。

4、下列情况应慎用:动脉硬化功能不全、高固醇血症、高磷血症;对维生素D高度敏感及功能不全;非脏病用维生素D2治疗时,如患者对维生素D2异常敏感,也可产生脏毒性。

5、疗程中应注意检查:清尿素氮、酐和酐清除率、清碱性磷酸酶、磷、24小时尿钙、尿钙与酐的比值、钙(用治疗量维生素D2时应定期作监测,维持钙浓度2.00—2.50mmol/L)、以及X线检查等。

6、高钙症、维生素D增多症、高磷血症佝偻病患者用。

7、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高钙血症孕妇可伴有对维生素D2敏感,应注意量调整。

8、儿童用药:婴儿对维生素D2敏感性个体间差异大,用量应慎重决定,清钙和磷浓度的乘积[Ca]×[P](mg/dl)不得大于58。

9、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10、规格与贮藏:0.125mg(5000单位) ;0.25mg(1万单位)。避光,密封保存。

需求分析

维生素D2的世界消耗量是1800吨/年,其中70%-80%用于饲料添加。中国人众多,儿童大部分缺钙,因此佝偻病的发病率很高,而老年质疏松病的得病率高于发达国家2倍以上。因此,仅儿童和老年人每年对维生素D2的正常需求就达到数十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民对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增大,渴望通过饮食的科化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达到健康、益智、延寿的的。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就推出了含维生素D2的强化食品。据统计,中国每年食用、药用维生素D2需求达100吨,再加上饲料业上的需求,中国的维生素D2年需求量可达到200吨,因此维生素D2有著良好的发展前景。

生产与开发

1932年,德国的Windaus和英国的Askew确定了维生素D2结构,并把它确定为一种甾醇。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Kodicek成功地成了维生素D2等的混物,在此基础上,1969年Suda等成功地分离得到成品。世界上要的维生素D2生产厂家是巴斯夫、罗氏制药、日清化、Danochem A/S和Duphar BV公司。世界总生产能力为1000吨/年左右。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始研究酵母发酵生产麦角固醇并建立了维生素D2的生产厂家。中国的维生素D2生产和研究历了近20年的发展和探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著产量低、发展缓慢、技术落后等问题,随着世界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中国维生素D2生产企业业应该著重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加大产品技术的发。中国的维生素D2在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国家应该选择适的时机组建科研机构,时刻跟踪国际维生素D2工艺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中国的生产技术水平。

二是加大产品工业化进程。中国的维生素D2生产技术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再筹建几套维生素D2生产装置,以提高维生素D2生产能力。中国科研机构也应该从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式、手段或渠道作,尽快使这项技术实现工业化,加快中国维生素D2工业化进程,以促进我国医药、食品、保健品业的发展。

三是加强宏观调控和企业自律。当前维生素D2供不应求,要是由于生产技术还不十分成熟,但是维生素D2的市场前景和可观的利润已被许多厂家所注,尽管该产品的市场发展空间很大,但国家一定要加强宏观调控,止生产能力小、工艺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的生产装置建设和投产,力争以高水平、高起点建设中国的维生素D2产业;企业也要加强自律,一定要严防一哄而上,造成能力和产量过剩、相互压价、相互残杀的局面。

四是加大产品应用的发。维生素D2在医药和保健品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民对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增大,中国生产企业和相的科研机构要加强对维生素D2应用的发和研究,可以借鉴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发添加维生素D2的食品、保健品和饲料。

五是抓紧时间占领国际市场。今后几年,随着工艺技术的日渐完善,中国维生素D2的产量将越来越大。不断扩大出,是发挥维生素D2企业生产能力、缓解国市场压力的重要途径。重点企业和以出的企业要加速实施 GMP,充分发挥国产品原料成本低、劳动力价格低等优势,加大出的力度,增加出量,早日占领国际市场。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花鸢尾

下一篇 黄花香薷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