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维生素D3

维生素D3 维生素D3(Vitamin D3,钙化固醇)是维生素D的一种,由固醇氢后生成的7-固醇紫外线照射成。维生素D3分子式为C27H44O,它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种作用于钙、磷代谢的激素前体,要由人体自身成,人体的皮肤含有一种固醇,阳光照射后,会变成维生素D3。中文钙化醇; 9,10-甾-5,7,10(19)-三烯-3beta-醇;活化7-去氢固醇;......
目录

化合物简介

基本信息

维生素D3中文钙化醇; 9,10-甾-5,7,10(19)-三烯-3beta-醇;活化7-去氢固醇;

英文称:Vitamin D3

英文:Cholecalciferol [USAN:BAN:JAN];Cholecalciferol; 9,10-Secocholestra-5,7,10(19)-trien-3-ol, (3beta,5Z,7E)-; 7-Dehydrocholesterol, irradiated; 7-Dehydrocholestrol, activated; 9,10-Seco(5Z,7E)-5,7,10(19)-cholestatrien-3-ol;9,10-Secocholesta-5,7,10(19)-trien-3-beta-ol; Activated 7-dehydrocholesterol; Arachitol; Colecalciferol; Colecalciferolo;Colecalciferolo [DCIT];Colecalciferolum;Colecalciferolum [INN-Latin];Colecalcipherol; D3-Vicotrat; D3-Vigantol; Delsterol; Deparal; Duphafral D3 1000; EPA Pesticide Chemical Code 202901; Ebivit; HSDB 820; Irradiated 7-dehydrocholesterol; NEO Dohyfral D3; NSC 375571;Oleovitamin D3; Quintox; Rampage; Ricketon; Trivitan; Vi-de-3-hydrosol;Vigantol;Vigorsan;Vitinc dan-dee-3; 9,10-Secocholesta-5,7,10(19)-trien-3-ol, (3beta,5Z,7E)-;Cyclohexanol, 3-((2E)-2-((1R,3aS,7aR)-1-((1R)-1,5-dimethylhexyl)octahydro-7a-methyl-4H-inden-4-ylidene)ethylidene)-4-methylene-, (1S,3Z)-; (3S,5Z,7E)-9,10-secocholesta-5,7,10-trien-3-ol;(5Z,7E)-9,10-secocholesta-5,7,10-trien-3-ol

CAS号:67-97-0

分子式:C27H44O

分子量:384.63800

确质量:384.33900

PSA:20.23000

LogP:7.6190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结晶

密度:0.96 g/cm3

熔点:83-86 °C(lit.)

沸点:496.4ºC at 760 mmHg

闪点:214.2ºC

折射率:1.507 (15ºC)

维生素D3稳定性:常温常压下稳定

储存条件:2-8ºC

安全信息

符号: GHS06 GHS08

信号词:危险

危害声明:H301 + H311; H330; H372

警示性声明:P260; P280;P284;P301 + P310; P310

包装等级:II

危险类:6.1

编码:2936240000

危险品运输编码:UN 2811 6.1/PG 2

WGK Germany:2

危险类码:R24/25;R26;R48/25

安全说明:S28-S36/37-S45-S28A

RTECS号:VS2900000

危险品标志:T+

定义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种作用于钙、磷代谢的激素前体,它与阳光有密切系,所以又叫“阳光维生素”。维生素D是一族A、B、C、D环结构相同,但侧链不同的一类复物的总称,A、B、C、D环的结构来源于类固醇的环戊氢烯菲环结构前已知的维生素D至少有10种,但最重要的是维生素D2(麦角化醇)和维生素D3(钙化醇)。

维生素D2是紫外线照射植物中的麦角固醇产生,在自然界存在较少。维生素D3则由大多数高级动物的表皮和真皮含有的7-固醇紫外线(波长265~228nm)照射转变而成。维生素D3是维生素D中生物代谢率最高的一种活性式。在后文中提到的维生素D要指维生素D3。

维生素D3(钙化醇)要是由人体自身成的,人体的皮肤含有一种固醇,阳光照射后,就变成了维生素D3。所以,如果孩子能充分接受阳光直射皮肤4-6小时以上的话,自身成的维生素D3,就基本上能满足。但是紫外线照射带来的皮肤癌上升、空的污染、各地天变化等问题的影响下,各国人群接受日照的时间都在减少,并且很多国家明确规定要限制接受日照的时间,因此全世界范围维生素D均呈现广泛缺乏的现象。另外,维生素D3还可来自动物性食物,如类,尤其是由海产类的中提炼的鱼肝油维生素D3除存在于少数动物性食物之外,要是皮肤中的7-固醇紫外线照射后成的,而7-醇则是由固醇转变生成的,所以有人叫它太阳维生素

维生素D3是脂溶性的,不溶于水,只能溶解在脂肪或脂肪溶中,在中性及碱性溶液中能耐高温和氧化。据实验,在130度条件下加热90分钟,其生理流性仍不被破坏,但在酸性条件下则逐渐分解破坏,一般食物烹调加式样过程中,不会损失,但脂肪酸败时可以维生素D3的破坏。维生素D3的计量单位有两种,即重量单位与国际单位。1微克D3相当于40国际单位;或1国际单位维生素D3相当于0.025微克钙化醇。

维生素D3以海含量最为丰富,如每100克鳕鱼、比及剑中分维生素D3200~750微克、500~10000微克、25000微克。其他如鲱鱼、鲑、沙丁及鲳鲸等含有少量;禽畜肝脏、蛋类和奶类也是含有少量,每100克含量在100微克以下。在一般情况下,单靠从食物中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3是不容易的,所以通过日光在体维生素D3是一个特重要途径。

发现

维生素D31936年,人们从鳕鱼中发现了维生素D3。以后发现了维生素D3的生理功能是促进肠道钙吸收,诱导质钙磷沉着和防止佝偻病维生素D3对钙代谢的调是通过与胞核1,25-(OH)2D3受体的结而达到的。不久人们又发现,在皮肤、肉、腺、、造细胞和肿细胞中发现均有这种受体。1981年有人首先在小骨髓病细胞中发现,维生素D3具有调细胞生长的作用,包括诱导细胞的正常分化和抑制细胞的过渡增殖。由此,人们联想到能否用维生素D3来治疗肿、银屑病等细胞过渡增殖的疾病。但直接应用维生素D3及时美籍日记未可也能导致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和软组织钙化丹麦利昂公司为了找出一种维生素D3的衍生物,既能调细胞生长,对钙代谢的影响不大,并终于在1985年成钙泊三醇。与此同时日本者用1α-OH D3治疗一老年质疏松患者,意外发现其银屑病亦好转。日本株式会社也成他化醇。钙泊三醇与他化醇可外用治疗银屑病。钙泊三醇与他化醇都是维生素D3的类似物,均能抑制银屑病表皮细胞的异常增值,及诱导银屑病表皮细胞的分化。这是他们治疗银屑病所以有效的道理。

生产

1、将7-固醇溶于乙醇,用紫外光照射环,反应液浓缩、冷冻、过滤,滤液通氮减压浓缩至干,得粗维生素D3液。再制而得维生素D3。

2、从植物油或酵母中提取人体不能吸收的7-固醇,溶于氯仿或环己烷,用紫外线照射转化成维生素D3。

3、将7-固醇溶于乙醇,用紫外光照射环,反应液浓缩、冷冻、过滤,滤液通氮减压浓缩至干,得粗维生素D3,再制即可。

用途

维生素D3的维生素类药,要促进肠钙磷的吸收和沉积,用于治疗佝偻病质软化病。

生理功能

传统研究

维生素D3有以下生理功能:

1、 提高机体对钙、磷的吸收,使浆钙和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

2、 促进生长钙化,促进牙齿健全;

3、 通过肠壁增加磷的吸收,并通过小管增加磷的再吸收;

4、 维持液中柠檬酸盐的正常水平;

5、 防止氨基酸通过脏损失。

国际前沿动态

国际对维生素D的大量深入研究显示:维生素D不再被认为是仅仅用于预防儿童佝偻病养必需品。维生素D对健康的意义被更加广泛的认知,并在大量临床试验中得到实,这其中包括:

1、降低常见癌症的发生率,如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

2、防治自身免疫性疾病、压和感染性疾病等。

3、维生素D调胎盘发育和功能,这表明孕妇维持较好的维生素D水平可预防如流产先兆子痫,和早产妊娠并发症的发生。

4、宫及婴幼儿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可降低1型糖尿病,哮喘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率。

总的来说,维生素D缺乏的治疗和预防对于所有人群,尤其是妇女儿童的整体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测试指标

大多数的维生素D由DBP(维生素D结蛋白质)或脂蛋白携带到肝脏,在侧链C-25位上羟化成25-(OH)D3,它是要的式。维生素D25羟化酶包括两种式的细胞色素P-450混功能氧化酶,一种在质网上的低亲和力高容量酶,另一种则是在线粒体上的高亲和力低容量酶,25羟化酶要受维生素D在肝脏的浓度调,几乎不被25-(OH)D3抑制。25-(OH)D3不储存在细胞,它被释放到浆中和DBP结,在正常的25-(OH)D3的浆浓度时,仅有少量的25-(OH)D3从浆释放入组织。因此25-(OH)D3的环水平是良好的维生素D养状况的测试指标。

摄入量

维生素D的缺乏与摄入量以及日照时间有,所以很难确切估计。紫外线照射带来的皮肤癌等问题上升的情况下,各国人群接受日照的时间都在减少,并且很多国家明确规定要限制接受日照的时间,因此全世界范围维生素D均呈现广泛缺乏的现象。

中国部分居民液中的25-(OH)D3水平检测发现,约60%以上的居民为缺乏,只有约6%的人群达到优秀水平。其中,最易缺乏,并因为缺乏容易出现疾病的人群包括:孕妇、婴幼儿、老年人。这要与这三类人群接受日照时间都相对较少有

2000年中国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见表1

表1 中国居民膳食维生素D推荐摄入量(RNI)单位IU/d

年龄(岁)RNI年龄(岁)RNI
0~10400孕妇400
11~49200乳母400
50~400

世界各国对维生素D 需要量指导

中华医会儿科分会(2008年3月):

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胞胎: 2周后800IU/d,三个月后400IU/d

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 2周-2岁,400 IU/d

奶喂养儿:  如果奶量少于500ml,补充200 IU/d

妊娠后期为秋冬季的孕妇: 400-1000 IU/d,同时监测25-(OH) D3浓度。

美国儿科会临床指南(2008年11月):

与中国相比,提前和延长了补充维生素D 的年龄段,

孕妇(妊娠后期)、乳母,不管什么季都需要补充维生素D 400-1000 IU/d

国际前沿:

在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等世界发达国家的各类医文献中,对各个人群的维生素D 推荐量,

均高于中国的推荐量,综下来如下表:单位IU/d

年龄(岁)推荐摄入量
0~19400-1000
20~50400-1000
51~691000-2000
70~1000-2000

中毒量:

通过膳食来源的维生素D一般不会中毒,也就是说天然的维生素D,和食品级的天然维生素D补充一般不会中毒。而大量的化维生素D和强化维生素D的奶制品有发生维生素D过量和中毒的可能。中国养协会建议中国儿童和成人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800IU/d。但从国际对D3的应用看来,大部分国家在日照较少的季,对婴幼儿的日摄入量已提高到800-1000IU/d,而孕妇和普通成人如果检测为维生素D缺乏,在始1-2个月,日摄入量会要求提高到2000 IU/d甚至更多。

世界各国维生素D的报道:

*医分析表明,将维生素D摄取量增至1000 IU /d 可能降低结肠癌和乳腺癌的患病几率50%。

*男性摄入维生素D 400 IU /d 可大幅降低患多种癌症的几率,包括腺癌、食道癌非霍奇金淋巴

*孩子在生命的第一年期间每天摄入2000 IU的维生素D,在30年随访期间1型糖尿病的险降低80%

日常保健:

可用维生素D3(爱维滴)滴每毫升含1200IU维生素D3),用于包括孕妇和婴幼儿等所有人群的维生素D3的日常补充。婴幼儿每天1-2滴(每滴含300IU维生素D3),孕妇、乳母可提高到2-3滴。成年人酌情调整量。

来源

食物来源

卵、动物肝脏蛋黄、奶油、黄油、干奶、肉类、奶、水果、坚果、蔬菜及谷物等。

主要价值

钙化醇在肝脏中经羟化酶系作用成25-羟钙化醇,再在脏中被羟化为1,25-二羟钙化醇,这种物质的活性较钙化醇高50%,被明是维生素D在体的真正活性式。玫琳凯怡日健固多肽固体饮料含有此成分。且1,25-二羟钙化醇属于脏分泌的一种激素,因此实际上钙化醇也是一种激素原。同时,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也被看作是一种作用于钙、磷代谢的激素前体。它与阳光有密切系,所以又叫“阳光维生素”。

行业研究

概述

《2012年全球及中国维生素D3产业深度研究报告》是维生素D3领域专业和全面的深度研究报告。

报告首先介绍了维生素D3的定义、分类、产值及应用等数据,然后介绍了维生素D的产业链结构、市场现状和趋势以及当前的政策等,并介绍了维生素D3的产品参数、制造工艺、成本分析、设备物料和技术趋势等,然后分全球和中国两个面介绍了2009-2013年维生素D3的产能、产量、企业市场份等,并介绍2009-2013年维生素D3企业的产能产量利用率、中国占全球的比例以及全球、中国的供需系、缺、成本、价格、利润率、进出消费量等。接着详述了全球要的8家维生素D3的企业的公司全称、网站、公司性质、东、成立时间、管理团队及景、产品或者服务、客户或者产品应用、历史或者市场地位、扩大计划和各个企业的产值、产量、成本、价格、利润率等详细数据,最后以中国1000吨50万单位/g维生素D3饲料微粒项投资为例子作可性分析,采用综述的式,对现在和未来进全面深度的总结。

药物分析

称:维生素D3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应用范围:该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维生素D3的含量。

法原理:

供试品和标均制成甲醇溶液,进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色谱分离,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54nm处检测维生素D3(C27H44O)和标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吸收值,计算出其含量。

1.异辛烷

2. 正己烷

3. 正戊醇

仪器设备:

1. 仪器

1.1 高效液相色谱仪

1.2 色谱柱

为填充维生素D2峰与标物质峰的分离度应符要求。

1.3 紫外吸收检测器

2. 色谱条件

2.1 流动相:正己烷+正戊醇=997 3

2.2 检测波长:254nm

2.3 柱温:室温

试样制备:

1. 称取供试品

密称取该品25mg,置100mL棕色量瓶中。

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密称取维生素D3对照品和维生素D3对照品25mg,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异辛烷80mL,避免加热,超声处理1分钟使完全溶解,并加异辛烷至刻度,摇匀,冲氮密塞,避光,0℃以下保存。

3. 标溶液的制备

取邻苯二甲酸二甲酯25mg,置25mL量瓶中,加正己烷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得。

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上述供试品加三甲基戊烷80mL,避免加热,用超声处理1分钟使溶解,加三甲基戊烷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

注:“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取重量的千分之一。“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度要求。

操作步骤:

密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20μ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用紫外吸收检测器,于波长254nm处测定维生素D3和标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的吸收值,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即得。

药物说明

注射

功能治:1. 用于维生素D缺乏症的预防与治疗。如:绝对素食者、肠外养病人、腺功能不全伴吸收不良综征、疾病(功能损害、硬化阻塞性黄疸)、小肠疾病(脂性腹泻、局限性肠炎、长期腹泻)、切除等。

2. 用于慢性低钙血症、低磷血症佝偻病及伴有慢性功能不全的软化症、家族性低磷血症及甲状旁腺功能低下(术后、特发性或假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治疗。

3. 用于治疗急、慢性及潜在手术后手足搐搦症及特发性手足搐搦症。

用法用量:注射 一次7.5~15mg(30万~60万单位),病情严重者可于2~4周后重复注射1次。

剂型:注射

不良反应:1. 便秘腹泻、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有金属味、恶心呕吐渴、疲乏、无力

2. 骨痛、尿混浊、惊厥压、眼对光刺激敏感度增加、律失常、偶有精神异常、皮肤瘙痒、痛、严重腹痛(有时误诊为腺炎)、夜间多尿、体重下降。

忌:高钙血症维生素D增多症、高磷血症佝偻病

注意事项:1. 治疗低钙血症前,应先控制清磷的浓度,定期复查钙等有指标;除非遵医嘱,避免同时应用钙、磷和维生素D制

2. 由于个体差异,维生素D3用量应依据临床反应作调整。

3. 对诊断的干扰:维生素D3可促使清磷酸酶浓度降低,清钙、固醇、磷酸盐和镁的浓度可能升高,尿液钙和磷酸盐的浓度亦增高。

4. 下列情况应慎用:动脉硬化功能不全、高固醇血症、高磷血症;对维生素D高度敏感及功能不全;非脏病用维生素D3治疗时,如患者对维生素D3异常敏感,也可产生脏毒性。

5. 注意检查:清尿素氮、酐和酐清除率、清碱性磷酸酶、磷、24小时尿钙、尿钙与酐的比值、钙(用治疗量维生素D3时应定期作监测,维持钙浓度2.00~2.50mmol/L)、以及X线检查等。

成份:本品要成分为维生素D3。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澄明油状液体。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高钙血症孕妇可伴有对维生素D3敏感,应注意量调整。

儿童用药:婴儿对维生素D3敏感性个体间差异大,用量应慎重酌定,清钙和磷浓度的乘积[Ca]×[P](mg/dl)不得大于58。

药物相互作用:1. 含镁的制酸药与维生素D3同用,特慢性功能衰竭病人,可高镁血症

2. 巴比妥、苯妥英钠、抗惊厥药、扑米酮等可降低维生素D3的效应,因此长期服用抗惊厥药时应补给维生素D3,以防止软化症。

3. 降钙素(calcitonin)与维生素D3同用可抵消前者对高钙血症的疗效。

4. 大量钙利尿药与常用量维生素D3并用,有发生高钙血症的危险。

5. 洋地黄维生素D3同用时应谨慎,因维生素D如高钙血症,容易诱发律失常。

6. 大量的含磷药与维生素D3同用,可诱发高磷血症

药理作用:本品为维生素类药。具有促进小肠黏膜刷状缘对钙的吸收及小管重吸收磷,提高钙、磷浓度,协同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促进旧释放磷酸钙,维持及调浆钙、磷正常浓度。促使钙沉着于新成部位,使枸橼酸盐在中沉积,促进钙化及成细胞功能和组织成熟。

维生素D2摄入后,在细胞微粒体中受25-羟化酶系统催化生成化二醇(25-OHD3),小管细胞1-羟化酶系统催化,生成具有生物活性的化三醇〔1-25-(OH)2D3〕。

药品称:维生素D滴囊型)

药物VD3,维生素D3滴

剂型囊型

要成分:维生素D3

药品规格:每粒含维生素D3400单位(囊型一次性包装),铝塑包装,12粒,20粒,24粒,30粒,36粒/盒

性状:容物为黄色至橙红色的澄清油状液体,无败油臭或苦味。

用法用量:服。将软囊尖端后,滴入中(可采用将尖端在热水中浸泡30秒,使皮融化或直接剪);也可直接嚼服。成人与儿童一日1-2粒。

功能治:用于预防和治疗维生素D缺乏症,如佝偻病等。

药理作用:维生素D可参与钙和磷的代谢,促进其吸收,并对成有重要作用。

1、苯巴比妥、苯妥英、扑米酮等可减弱维生素D的作用。

2、硫糖铝氢氧化铝可减少维生素D的吸收。

3、正在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应慎用该品。

4、大量钙利尿药(一些降压药)与该品同用,可能发生高钙血症

5、大量含磷药物与该品同用,可发生高磷血症

6、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芽白菜

下一篇 黄花鼠尾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