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荆根

黄荆,直立灌木。小四棱,与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2-5.5cm;掌状复叶,小5,稀为3,小叶片披针披针,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先端渐尖,表面绿色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聚伞花序排列成花序生;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外面被灰白色绒毛;花冠紫色,外有微柔毛,先端5裂,二雄蕊伸于花冠管外;子房近无毛。核果褐色,近球,等于或稍短于宿萼。期4-6月,果......
目录

分类系统

生物 Vitae [ 三域系统]

真核域 Eukarya [三域系统]

植物界 Plantae [三域系统]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传统系统]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统]

菊亚纲 Asteridae [Cronquist系统]

Lamiales [Cronquist系统]

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Cronquist系统]

牡荆亚科 SubFam. Viticoideae [Cronquist系统的马鞭草科Verbenaceae]

牡荆族 Trib. Viticeae [Cronquist系统的马鞭草科Verbenaceae]

牡荆属 Vitex [Cronquist系统的马鞭草科Verbenaceae]

序组 Vitex Sect. Vitex [Cronquist系统的 马鞭草科Verbenaceae]

黄荆 Vitex negundo [Cronquist系统的马鞭草科Verbenaceae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路旁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以地南各地。

形态

黄荆,直立灌木植株高1-3m。小四棱,与花序通常被灰白色短柔毛。叶柄长2-5.5cm; 掌状复叶,小5,稀为3,小叶片披针披针,基部楔形全缘或有少数粗锯齿,先端 渐尖,表面绿色面密生灰白色绒毛,中间小长4-13cm,宽1-4cm,两侧小渐小,若为5小时,中间3有柄,最外侧2枚无柄或近无柄,侧脉9-20对。 聚伞花序排列成 花序生,长10-27cm; 花萼钟状,先端5齿裂,外面被灰白色绒毛; 花冠紫色,外有微柔毛,先端5裂,二雄蕊伸于花冠管外; 子房近无毛。 核果褐色,近球,径约2mm,等于或稍短于宿萼。期4-6月,果期7-10月。

中药

黄荆(一)

(《草木便》)

【来源】为马鞭草植物黄荆

【采集】2月或8月采挖。

性味】《南宁市药物志》:"辛,温。"

归经】《 得配本草》:"入手少阴。"

功用

解表,祛湿理气止痛,疟,驱虫。治感冒,咳喘,湿痛, 痧气腹痛疟疾蛲虫病

①《草木便》:"治头风。"

②《分类草药性》:"治刀伤,止痛,并治 痧症, 盗汗。"

③《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解热,驱。治 惊痫,除湿。"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头风,肢体诸,顺。"

⑤《南宁市药物志》:"温瘀,解肌发汗。治感冒,疟疾,哮喘。"

用法与用量

服:汤,2~4钱。

①治疟疾黄荆一两。于发作前三小时服。(南京《常用草药》)

②治湿关节痛、痛:黄荆一两,八角一两, 一两。水服。(《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③治 溃疡慢性胃炎黄荆-两,红糖适量,服。(南京《常用草药》)

④治 蛲虫病黄荆一两.切,同甜黄色,用水两碗,至一碗,晚饭前服。(《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临床应用

治疗 慢性气管

黄荆 治疗335例,总有效率为84.2%,显效率为34.2%。对喘、咳、、炎及 哮鸣音均有较好疗效。尤其平喘起效时间较止咳、祛为快。实践明,病情轻、病程短者比病情重、病程长者疗效好;凡夹杂有其他慢性病症(如压,、冠肿)者疗效差或无效;中医分型观察,以虚寒型疗效最好,热型次之,肺燥型较差。验认为,本品作用属于"治标",故体质差者疗效不佳;如采取"标本兼治"并用健脾等药物,则疗效可能提高。对并严重心脏病的患者,不宜服用本品,尤以 力衰竭者更属忌。曾有患者服后心悸,病情加重,故须注意。制及用法:五黄荆鲜品5两或干品2两,加水沸后用文2~3小时,约得液100毫升。每日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连服二个疗程。副作用:部分病例有腹泻腹痛腹胀恶心纳不好,及头晕头痛跳,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

黄荆(二)

【出处】出自于《草木便

【拼音】Huánɡ Jīnɡ Gēn

【英文】Root of Negundo Chastetree

【来源】

药材基源:为 马鞭草植物黄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Vitex negundo L.

采收和储藏:2月或8月采,洗净鲜用;或切晒干。

性味】味辛;微苦;性温

归经

【功能治】解表;止咳;祛湿理气止痛。感冒; 慢性气管炎; 湿 痹痛;痛; 痧气腹痛

【用法用量】服:汤,15-30g,皮用量酌减。

【附】①治疟疾黄荆一两。于发作前三小时服。(南京《常用草药》)②治湿关节痛、痛: 黄荆一两,八角一两, 一两。水服。(《农村常用草药手册》)③治 溃疡慢性胃炎黄荆一两,红糖适量, 服。(南京《常用草药》)④治 蛲虫病黄荆一两,切,同甜黄色,用水两碗,至一碗,晚饭前服。 (《农村常用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

1.《草木便》:治头风

2.《分类草药性》:治刀伤,止痛,并治愈症, 盗汗

3.《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解热,驱。治 惊痫,除湿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头风,肢体诸,顺

5.《南宁市药物志》:温瘀,解肌发汗。治感冒, 疟疾,哮喘。

临床应用

治疗 慢性气管炎。以黄荆 治疗335例,总有效率为84.2%,显效率为34.2%。对喘、咳、、炎及 哮鸣音均有较好疗效。尤其平喘起效时间较止咳、祛为快。实践明,病情轻、病程短者比病情重、病程长者疗效好;凡夹杂有其他慢性病症(如压、、冠肿)者疗效差或无效;中医分型观察,以虚寒型疗效最好,热型次之,肺燥型较差。验认为,本品作用属于治标'故体质差者疗效不佳;如采取标本兼治并用健脾等药物,则疗效可能提高。对并严重心脏病的患者,不宜服用本品,尤以 力衰竭者更属忌。曾有患者服后心悸,病情加重,故须注意。制及用法:五黄荆鲜品5两或干品2两,加水沸后用文2-3小时,约得液100ml。每日2次分服,10天为一疗程,连服二个疗程。副作用:部分病例有腹泻腹痛腹胀恶心纳不好,及头晕头痛跳,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

【摘录】《中华本草》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