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老年人原发性恶性高血压引起的恶性小动脉肾

如果病人多年的良性压或实质性压在几周或几个月转变为恶性压(急进型)或一起病就表现为急进型压,往往起严重的病理改变,即恶性硬化功能迅速减退,出现进功能衰竭。(一)发病原因 恶性小动脉硬化症是由急进性或恶性起。此时动脉病变要为动脉纤维素样坏死及膜增厚。 1.纤维素样坏死 该病变被认为是恶性压的特征性病变,除可发生于弓状动脉、小动脉及入球......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恶性小动脉硬化症是由急进性或恶性起。此时动脉病变要为动脉纤维素样坏死及膜增厚。 

1.纤维素样坏死 该病变被认为是恶性压的特征性病变,除可发生于弓状动脉、小动脉及入球小动脉,并能从入球小动脉延伸至小球毛细管襻。纤维素样坏死的发生与严重压本身相,有人发现舒张压需高达150mmHg左右才发生小动脉壁坏死,更高坏死就更严重;又与此时许多管活性物质异常有,包括素-管紧张素-醛固酮(RAS)过度激活,管加压素活性增强,前列环素减少及激肽水平下降等;此外,纤维素样坏死发生还可能与皮损伤起局部凝,及细胞钙含量增多等因素相。  

2.膜增厚 同良性小动脉硬化症相似,也要侵犯小动脉及弓状动脉壁。发病机制与良性小动脉硬化症时机制相同。  

(二)发病机制  

脏的大小可以正常(如为慢性实质疾病起的继发性压,其脏可以缩小)。表面可有点状出如蚤咬。镜下见有2种特征性病理变化:

①入球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②小动脉的增生性动脉膜炎,前者被认为是恶性小动脉硬化病理特征,表现为颗粒状纤维素样物质沉积在小动脉壁中层,也可沉积在膜,伊红苏木染色呈明亮的红色,Masson染色呈深红色,组织和免疫荧光技术实为纤维蛋白;中层的纤维不复存在,细胞核消失或仅留碎;红细胞或其碎渗进小动脉瓣,造成表面的点状出;由于管壁增厚和纤维蛋白成致使管腔狭窄;有时多核白细胞和单核细胞亦渗入管壁而表现为坏死性小动脉炎。增生性动脉膜炎表现为膜明显增厚起管腔中度至高度狭窄,严重时径仅为单个红细胞大小,偶尔还可以被纤维蛋白栓完全塞。增厚的膜有3种类型:洋葱皮型:由拉长的膜细胞和结缔组织纤维性层层包绕而成,中层被向外撑挤。

预防

本病的危险因素如下:

本病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和增生性动脉膜炎是由严重的压对管壁的机械性应力直接造成的。造成压的恶性状态虽病因各异,但都有严重的压,如能有效地控制好压,恶性状态也都能够逆转。从重压病人作交感神经切除术,并同时作活检,发现一般舒张压达到20kPa(150mmHg)左右才出现小动脉坏死,如更高,坏死就更严重。一侧动脉狭窄病人继发恶性压,动脉坏死只发生在对侧脏,狭窄侧并不发生。动物实验已明确显示严重的压能造成酷似人类恶性小动脉硬化病理变化。中毒 对上述压力说的疑点要是良性压和恶性压2组病人之间的压情况有不少的重叠,甚至有病人虽在长时间有持续性严重压,但并不步入恶性状态,因此有者提出:从一个没有多少症状的严重的良性压突然转变为有明显症状、多系统损害的恶性压除压外可能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参与,中毒即为其中之一。

并发症

常并发急性衰竭及脑病功能衰竭等。

常见症状

起病一般很急(常常能记得具体日期),最常见的症状头痛、视力模糊和体重下降,其次为呼吸困难疲劳、不适、恶心呕吐、上腹痛多尿夜尿增多和肉眼血尿头痛症状并无特异,但严重的压伴新近发生的头痛或转为持续性者应认真考虑有可能转向恶性;76%的初诊者有视觉症状,90%最后总会发生。其中最常见的是视力模糊和下降,14%突然失明,可有盲点复视偏盲。体重下降是另一个早期症状,其原因(至少部分)是由于恶性状态始时的自然利尿容量下降(见前),而常常发生在厌食和尿毒症出现之前。压明显升高,舒张压一般都超过16.0~17.3kPa(120~130mmHg),由于良性压和恶性压之间压数值有可观的重叠,所以对恶性压来说没有一个具体的临界压高度,譬如原为正常压者,如舒张压骤升至13.3~14.7kPa(100~110mmHg),可能就是恶性的;反之,亦有舒张压非常高并持续多年的原发性压者,一直未步入恶性状态。  

恶性压对管的损害表现为全身性进展性管病,累及脏的时间相对比较晚(此即恶性小动脉硬化),其临床表现可以从无功能损害的少量蛋白尿到严重的功能衰竭,后者有时甚至无法与终末期的原发性实质疾病相区。可大致分为4种类型:

①亚急性进展(数周至数月),直至终末期功能衰竭(1年死亡),见于无充分治疗病例;

②只有暂时的功能损害,见于在发病初期即能有效的控制压者;

③发现恶性压时已有神经网膜病变(见下)、严重的压和功能衰竭;

少尿急性功能衰竭。  

相关检查

化验室检查:常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无异常,但急进型压时可有Coombs试验阴性的微溶血贫血,伴红细胞、血红蛋白高者液黏度增加,易有成并发症(包括梗死)和左室肥大。

尿常规:早期病人尿常规正常,浓缩功能受损时尿比重逐渐下降,可有少量尿蛋白、红细胞,偶见管型。随肾病变进展,尿蛋白量增多,在良性硬化者如24h尿蛋白在1g以上时,提示预后差。红细胞和管型也可增多,管型要是透明和颗粒者。

功能:多采用血尿素氮和酐来估计计功能。早期病人检查并无异常,实质受损到一定程度可始升高。成人酐>5mg/dl,老年人和妊娠者>1.2mg/dl时提示有损害。

酚红排泄试验、尿素廓清率、酐廓清率等可低于正常。

诊断鉴别

诊断

系统性管炎,本病系指一组以管壁(要是动脉)炎症和坏死为基本特点的疾病,包括性多动脉炎、过敏管炎及肿(Churg- Strauss病)韦格纳(Wegner)肿、巨细胞性动脉炎、川崎病及Takayasu动脉炎等,这些病的发病大多与免疫机制有,都可以有蛋白 尿、血尿压、功能减退等损害表现,其中性多动脉炎和韦格纳肿还可以继发恶性压,但各种系统性管炎都有它们各自的临床特征(尤其是 外表现),个困难病例可作活检明确诊断。

临床诊断为恶性压及恶性小动脉硬化者,如缺乏原发性压和慢性小球肾炎既往史,压和尿异常先后分辨不清,则判断此恶性压及恶性小动脉硬化是由原发性压来的还是由慢性小球肾炎继发而来比较困难,年纪比较轻 (40岁以下),有贫血和双缩小有利于后者的诊断,必要时还要作放性活检才能确诊。 

诊断  

恶性小动脉硬化要与下列疾病鉴:  

1.压危象压患者受身刺激后,压急剧上升,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力模糊、心悸胸闷、多汗、皮肤潮红或苍白等症状,即称压危象。此时DBP常超过130mmHg,眼底病变加重,并能诱发脑病及急性衰竭等,故应与恶性压鉴压危象系交感神经亢奋、全身小动脉暂时性强烈收缩起,所以只要去除诱因,积极降压治疗,危象常可较快解除,其压明显较恶性压容易控制;另外,压危象如发生在原发性压基础上,一般并不起严重脏病变,如发生在实质压基础上时,脏病表现虽可加重(尿化验增重,功能恶化),但常为一过性加重,危象解除后多能恢复至原水平。这些特点均能与恶性压鉴。  

2.急进性小球肾炎两者都有血尿蛋白尿水肿压及进功能损害,均能出现少尿急性功能衰竭,故有时需要鉴。但是,急进性肾炎病人临床上一般仅呈现中度压,无并发症,眼底呈肾炎性变化,病理检查半数以上小球有大新月体(恶性小动脉硬化症常常仅少量新月体),而无恶性压小动脉病变,这些特点均可兹鉴

治疗概述

1.降压的原则和恶性压必须迅速降压以预防严重并症——脑病、急性水肿急性功能衰竭等。在有下降、、急性水肿急性梗死、功能急剧下降、急性腺炎病、视力迅速、肠道出肠系膜管炎起的症,以及由于呕吐难进服药的情况下,首先应静紧急给药,常用的有硝普钠、二氮嗪(diazoxide)、肼屈嗪(肼苯哒嗪)和拉贝洛尔(柳胺苄定),其中首选硝普钠。为了安全,一般始下降幅度为20%或降至21.3~22.7/13.3~14.7kPa(160~170/100~110mmHg),然后在监测病人无低灌注情况下,在12~36h逐步使舒张压降至12kPa(90mmHg)。  

待病情稳定即始加用服降压药,服药发挥作用并调整好量后再完全撤除静给药。服药始时应采用小动脉扩张药,如肼屈嗪(肼苯哒嗪)、硝苯地平(硝苯吡啶)或米诺地尔(长压定),由于管扩张能反射性地激活上腺素能系统而导致动过速、增加量而减低其降压效果,所以应并用上腺素能β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得安)、阿替洛尔(氨酰安)等。有些管扩张药还能起钠水潴留,从长期治疗看还应加用利尿药(始时不用,见下)。  

如无上述静紧急给药指征,则可一始采用加强服药案,在12~24h控制好压,通常联用药,其中小动脉扩张药加β受体阻滞药加利尿药是最有效的联(理由见上述)。而在小动脉扩张药中米诺地尔(长压定)能够迅速(但不是立即)降压,最适恶性压的最初治疗。  

2.容量状态和利尿药的应用 恶性压病人即使发水肿,也可以没有全身性盐负荷过多。由于全身性外周管阻力(SVR)增加,迫使室过度工作而使其顺应性降压,致使室嵌顿压增加而水肿,也就是说,即使左室舒张期末容量(LVEDV)接近正常,左室舒张期末压力(LVEDP)也可以增加。管扩张药能降低SVR并改善室的顺应性,结果LVEDP降低,得以改善。由此可见,恶性水肿的治疗重点应该是减轻心脏后负荷而不是极度地利尿始治疗时如没有明显的水负荷情况,不要用利尿药,但以后长期管扩张药时(由于强的钠水潴留副作用)则应加用,否则难以很好地控制压。  

护理相关

1、适当下床活动,如:步、练气功等,以利于机体气调和。

2、平时动作宜轻柔和缓,尤其是在卧位或尊位时不可猛然起立,以防跌仆。

3、养成规律的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

饮食保健

多以清淡食物为,注意饮食规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心脏早搏

下一篇 黄药子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