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藤

黄藤 黄藤,中药,为防己科植物黄藤土黄连大黄藤、天仙藤无毒性。黄藤味苦,性,具有清热解毒,泻通便的功效,热毒盛,便秘,泻痢,咽喉肿痛,目赤红肿,疮毒。《本草纲》有记载:饮食中毒,利小便,汁频服即解。植物黄藤态为初直立,后攀援,羽状全裂,雌雄异株,果球,暗草黄色。分布于广东东南部、海南及广西西南部,云南西双版纳有栽培黄藤加工法为洗净后,切段,晒干。......
目录

入药部位

防己科植物黄藤

性味

味苦,性

归经

肝经

功效

清热解毒,泻通便。

主治

热毒盛,便秘,泻痢,咽喉肿痛,目赤红肿,疮毒

用法用量

30~60g。外用适量。

炮制方法

洗净,切段,晒干。

生理特性

黄藤,木质大藤本,长达10m。其呈长,稍扭,直径0.6~75px。表面灰褐色至黄棕色,粗糙,有纵沟和横裂纹,老外皮较易剥落。质硬,不易折断,折断时可见大量粉尘扬,断面不整齐,黄色,具纤维性,有棕黄色与黄棕色相间排列的放射状纹理,导管呈细孔状,木质部有时具裂隙,中多为枯黄棕色或空腔。常生于山谷密林中或石壁上。

产地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相关论述

《本草纲》:饮食中毒,利小便,汁频服即解。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