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老年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病(ALL)是急性病的一种类型。ALL是儿童最常见的病类型,成人发病率较低,占成人急性病的15%~25%,老年人患病率更低,占急性淋巴细胞病的14%左右。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较为公认的因素有:①电离辐射:接受X线诊断与治疗、32P治疗、原子弹爆炸的人群病发生率高;②化因素:苯及其衍生物、抗肿药如烷化和足乙甙、治疗银屑病的乙双吗啉等均可病,特......
目录

病因

病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较为公认的因素有:①电离辐射:接受X线诊断与治疗、32P治疗、原子弹爆炸的人群病发生率高;②化因素:苯及其衍生物、抗肿药如烷化和足乙甙、治疗银屑病的乙双吗啉等均可病,特是ANLL;③病毒:如一种C型反转录病毒——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I可成人T细胞病;④遗传因素:家族性病占病的0.7%,同卵双生同患病的几率较其他人群高3倍,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病呈家族性倾向,先天性疾病如Fanconi贫血、Down综征、Bloom综征等病发病率均较高;⑤其他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病、MDS、骨髓增生性疾病如原发性增多症、骨髓纤维化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阵发性血红蛋白尿多发性骨髓淋巴液病最终可能发展成急性病,特是ANLL。

症状

有4面的临床表现,即贫血发热、出及浸润。起病症状可隐匿、缓慢,亦可急骤。

1.贫血

是由于骨髓红系细胞的增殖受抑,部分病例存在红细胞寿命的缩短,以及出等亦是导致贫血的原因,当然在应用化治疗后,药物抑制了红系细胞的增殖,又可加重贫血症状

2.发热

半数的患者以发热为早期表现。可低热,亦可高达39~40℃以上,伴畏寒、出汗等。虽然病本身可以发热,但较高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导致感染的原因是机体免疫功能的低下,包括正常白细胞增殖的受抑,粒细胞减少,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等,当患者进治疗后,包括应用上腺皮质激素后更易患感染。常见的感染为上呼吸道感染,其中以口腔炎最多见。齿炎或峡炎,严重时可发生溃疡甚至坏死。此外,肺炎肠炎肾盂肾炎、肛周炎、疖肿也较常见。严重感染可并发血症血症。有些患者可有发热而找不到感染灶。始阶段的感染多数是细菌感染,尤其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后期病例往往夹杂真菌感染,或是细菌的混感染。后期病例可见孢子虫感染及巨细胞病毒感染。

3.出

的原因要是减少,减少的原因是由于骨髓巨核细胞增殖受抑,其次是病细胞的管壁浸润,部分并发者则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化治疗后由于同时抑制了巨核细胞的增殖会加重出血症状。出最严重的是者常伴有颅病细胞浸润,常是病致死的原因之一。有资料表明急性病死于出者占62.24%,其中87%为

4.器官组织浸润的表现

病细胞可有多脏器的浸润,出现不同的浸润症状

(1)多见的是骨髓的浸润出现胸骨压痛,关节的浸润出现疼痛症状,少数病例的骨痛症状是由于骨髓坏死所致。

(2)淋巴结的浸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肿大。较急非淋常见,各约占75%、85%、78%。

(3)约有10%的病例在起病时即有头痛恶心呕吐,已有中枢神经系统病的表现。脊髓膜浸润出现病是中枢神经系统病浸润的常见类型,中枢神经系统病(CNS-L)还可表现为实质的浸润以及脊髓的浸润,据不同部位可出现相应的定位体征

(4)皮肤浸润急淋中并不多见,若有皮肤累及者,多系早期B细胞表型者。

(5)睾丸受浸润,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另一侧虽不肿大,但活检时往往也有病细胞浸润。睾丸病多见于急淋病化疗缓解后的男性幼儿或青年,是仅次于CNS-L的外复发的源。

5.分型

病的分型已从70年代FAB分类法演进到今天的MICM分型(态、免疫、细胞遗传和分子生物) (1)FAB分类:急淋分为3个亚型L1,L2,L3(表1)。

(2)免疫分类:

①B细胞的免疫表达早期前B细胞示HLA-DR,TdT(末端氧核苷酸转移酶),CD34,CD19,CD24,CD10(CALLA)等阳性;前B细胞示HLA-DR,CD19,CD24,CD10,CD20、Cμ(胞浆重链)阳性,B细胞示HLA-DR,CD19,CD24,CD10,C20,CIg,C21阳性。

②T细胞的免疫表达T细胞抗原CD7是最敏感的,但有的T细胞急淋者会示阴性结果,因此须加测CD5及CD2。儿童T细胞急淋很少表达HLA-DR阳性。CD3常示胞质阳性及表面阴性。

(3)细胞遗传分类:急淋的染色体改变:前B细胞急淋t(1;19);B细胞急淋t(8;14)、t(2;8)、t(8;22);T细胞急淋t(11;14)、t(1;14)、t(8;14)、t(10;14)、t(7;9)、t(7;14)、INV(14)。此外尚可在急淋中有t(9;22),常为预后欠佳的染色体改变。

(4)分子生物: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如PCR、FISH和原位PCR基因诊断技术,有些病患者未发现有染色体异常,但基因诊断技术可发现异常的融基因;如t(8;14)(q24;q32)的myc与免疫球蛋白(Ig)基因融、t(1;19)(q23;p13)的E2A与PBX基因融、t(1;14)(p32;q11)的SCL(TAL-1)与TCR基因融、t(10;14)(q24;q11)的HOX-11与TCR基因融、t(11;14)(q13;q32)的BCL-1与Ig基因融和t(14;18)(q32;q21)的BCL-2与Ig基因融。这些融基因常常与急淋

急淋的诊断要依靠骨髓检查,见大量原始淋巴细胞,至少在25%,但一般急淋骨髓象其原始细胞比例远超过25%。

并发病症

有出,严重感染和呼吸衰竭等。

检查鉴别

一、检查

1、外周象 白细胞计数于发病时,约有60%病例是增高的,>10&times;109/L,其中超过50&times;109/L者占近1/4病例。白细胞计数愈高,则原始淋巴细胞的比例亦愈高;白细胞计数不高者,有的较少出现原始细胞或不出现原始细胞,即所谓的亚病性病及非病性病。若外周白细胞计数>50&times;109/L(5万/mm3)。往往有明显的淋巴结肿大,并常为T细胞免疫表型者。红细胞计数常见降低,多数病例(2/3病例)呈中等度贫血细胞比容<30%,属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计数降低,约有60%以上病例<50&times;109/L(5万/mm3)。

2、骨髓检查 骨髓液穿刺除作瑞氏染色检查外,还可作免疫表型,组织及细胞遗传检测。当骨髓细胞密度甚高,以及网状纤维增生而致骨髓液抽取有困难时(出现&ldquo;干抽&rdquo;现象),则必须作骨髓活检。骨髓检查呈现细胞增生增高,并见大量淋巴系病细胞,但系及红系前体细胞的态是正常的,但数量减少,巨核细胞常示增生不良。

3、细胞化 过氧化物酶阴性;糖原PAS反应阳性成块或颗粒状;非特异性酯酶阴性;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增加。

4、液生化

(1)血尿酸测定由于病细胞的细胞转换率高,因此出现代谢紊乱,表现血尿酸增高,但很少见痛风症状,然而要注意是否会出现尿酸性肾病,即使在没有过高的病细胞时,亦会有血尿酸的增高。更要注意的是当患者同时有严重脱水时,尿酸性肾病发生的可能更大,甚至可致严重功能减退。

(2)乳酸氢酶是增高的,原因是病细胞的转换增加。

5、液(CSF)检查 儿童急淋初发者约有3%病例有中枢神经系统的侵犯,除一般CSF常规检查外,CSF离沉淀浓缩找病细胞对诊断是有帮助的。需注意的是当外周细胞很高,病细胞比例很高时,椎穿刺可能造成的出,会导致外周病细胞的&ldquo;种入&rdquo;,因此有椎穿刺迟缓几天操作,待化疗后外周白细胞已明显下降不易找到病细胞时再做穿比较妥善。有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膜)浸润时,表现为CSF压力增高,蛋白增多,糖降低,并可见病细胞。

X线检查:胸示前纵隔肿块者占5%~10%病例,胸腺肿大常伴有胸腔积液。这类病例常见于T细胞急淋者。

二、鉴

1、实体肿骨髓转移相鉴,如神经母细胞骨髓转移,该类细胞常成堆出现呈玫瑰结状,必要时电镜检查作区

2、由于急淋临床的非特异性症状表现如发热关节症状,有轻度贫血要与幼年型类湿关节炎或红斑狼疮相鉴,切忌在诊断未明时滥用上腺皮质激素,不然将导致症状缓解,延误诊断。

3、某些感染性疾病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弓形体病、巨细胞病毒感染均可有发热淋巴结肿大及肿大,并外周可见异淋巴细胞,鉴要靠细胞检查。

4、此外急淋中的非病性病型亦要与再障急做鉴,但骨髓检查有助于此2类疾病的鉴,生化面再障病例的血尿酸及乳酸氢酶均是降低的,而在病时可以升高。

治疗

1.一般治疗

(1)纠正贫血:多数病例在发病时有中等度贫血或重度贫血贫血的彻底纠正有待病的缓解,但在疾病尚未取得缓解而又有重度贫血者,组织缺氧症状明显者,又因在化疗过程中可能加重贫血症状,因此需作适当补充治疗以纠正贫血。一般宜使血红蛋白维持在50g/L以上,以免产生明显的组织缺氧及有脏器(如心脏)的功能影响。输量不宜过多,以防导致体脏器组织黄素沉积,产生色病。若单纯以纠正贫血的而输,可输注红细胞悬液,以避免过多的输入白细胞及而导致免疫反应。

(2)发热处理:多数病患者于发病时或病程中有发热发热的原因绝大多数是由于感染所致,因此对发热病例体温>38℃者需作仔细的病原菌检测,如拭培养,、尿、液培养,X线胸部检查等。病程早期的发热多数是细菌感染,外周白细胞计数<1×109/L者,多见的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发热病例采样作病原菌检测后即进治疗。常用的抗生素是头孢菌素加氨基糖甙类,例如头孢他啶(复达欣)加阿米卡星。当然抗生素的选择应据不同病期,不同感染部位,外周白细胞高低等情况来估计可能的病原菌而选用不同的抗生素

对疑及有革兰阳性球菌、金葡菌感染者宜加用万古霉素,以后待药敏试验有结果后再予以调整。晚期病例的发热可能是卡氏孢子虫感染,常表现为孢子肺炎,治疗可用甲氧苄啶(磺胺增效;三甲氧苄氨嘧),20mg/(kg·d),加用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ele)100mg/(kg·d),服或静注射,疗程为14天。亦可应用喷他脒(戊烷脒)4mg/(kg·d),注,疗程10~14天,喷他脒(戊烷脒)对脏有毒性,亦有白细胞、降低及糖等副反应,临床应注意。晚期病例,特是用过多种抗生素及长期反复应用上腺皮质激素及化疗药物者,易并真菌感染,可用酮康唑0.1~0.2g服,3次/d或用氟康唑200~400mg静滴注,1次/d,或用两性霉素B静滴注,量由1mg/d始,逐日增加至每日总量1mg/kg。

发热感染严重者,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可静滴注大量人丙种球蛋白,400mg/(kg·d),疗程5天左右。对严重感染而外周有颗粒细胞缺乏者,可皮下注射G-CSF或莫拉司亭(GM-CSF),300µg/d,疗程7~10天。

对未能找到感染病灶,多种病原菌检查阴性,多种抗病原菌治疗又不见效者,其发热原因少数可能是由于病本身的代谢所致,可给予对症处理,如对乙酰氨基酚(必理通)0.5~1.0g,1~3次/d,或用吲哚美辛(消炎痛)25~50mg肛用。

(3)出处理:出的原因要是减少,因此补充是治疗出的有效措施。连续单采悬液,每隔天输注250ml,亦可输注非连续单采悬液或新鲜全药物卡巴克(安)10mg服,3次/d,酚磺乙胺(止敏)1~2g静滴注,1次/d。由于病患者的出绝大多数并非由于纤维蛋白溶解所致,并且病患者易并发,因此除非有足够的实验依据实是由于纤维蛋白溶解而致出,否则不宜应用抗纤溶药物。若并有DIC,肝素宜用小量12.5~25mg,1次/6h。

(4)高尿酸血症处理:血尿酸>420µmol/L(7mg/dl),嘌醇每次0.1g,3~4次/d,待血尿酸下降后可减为1~2次/d,每次0.1g,同时给碳酸氢钠服,3次/d,每次1g以碱化尿液,并补充适量液体,保持足量尿液,对化疗前外周白细胞明显增高者,于化疗的同时可应用嘌醇预防高尿酸血症的出现。

(5)维持养:病系严重消耗性疾病,特是化、放疗的副作用起患者消化道功能紊乱。应注意补充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给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食物,必要时补充养。

2.化治疗

治疗可分为2个要阶段,即诱导缓解治疗及缓解后治疗。诱导缓解治疗的的是使病情稳定,达到完全缓解标准。所谓完全缓解,即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Hb≥100g/L(男)或90g/L(女及儿童),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100×109/L,外周白细胞分类中无病细胞;骨髓象: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原单核+幼单核细胞或原淋巴+幼淋巴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

病细胞增殖周期大致为5天左右。有些抗病药物作用于周期中的特定阶段。所以每1个疗程化疗需持续7~10天,致使各增殖期的病细胞都有机会被药物杀灭。每1个疗程结束后,间歇2周再用第2疗程,其的是使正常造恢复,且诱使休止期(GO期)病细胞进入增殖周期,有利于下1个疗程化疗药物的杀灭。

急性病未治疗时体病细胞的数量估计为1010~1013,诱导缓解阶段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标准时体病细胞估计在108~109,且在外某些隐之处仍可有病细胞浸润。因此,完全缓解后应实施巩固强化阶段的治疗4~6个疗程。然后进入维持阶段,化疗将持续较长时间,以便进一步消灭残存病细胞,防止复发,延长缓解和无病生存期。

前多采用联化疗,药物组应符以下各条件:①作用于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药物;②各药物间有相互协同作用,以最大限度地杀灭病细胞;③各药物副作用不重叠,对重要脏器损伤较小。

(1)诱导缓解治疗:诱导缓解治疗案以强的松为基础,再加上1~2种其他药物组成联案。成人急淋的治疗效果远较儿童为差,不仅完全缓解率较低,并且持续缓解期亦短,复发病例较多,因而取得长期5年以上的无病生存率较低。

①长春新碱+泼尼松(强的松)+红霉素案(DVP案):

长春新碱(V)每次1.4mg/m2(成人一般用2mg),静注,第1,8,15,22天。

泼尼松(强的松)(P)1mg/m2,服,第1~28天。

红霉素(D)每次45g/m2,静注,第1,2,3天。

案完全缓解率约80%,红霉素量在60岁以上老年人,量宜减少1/3,多数病例用药4周后骨髓原始细胞可降至完全缓解范围,若4周后骨髓原始细胞稍偏高,则长春新碱及泼尼松(强的松)可酌情延长疗程2周。

②长春新碱+泼尼松(强的松)+门冬酰胺酶案(VP-L案):

长春新碱及泼尼松(强的松)的用法(同上)。

门冬酰胺酶(L)200U/(kg·d),静滴,每天或隔天1次,10~20次(用药前先要作皮试验10~15U/0.1ml,有过敏反应者不能应用)。

③长春新碱+泼尼松(强的松)+红霉素+门冬酰胺酶案(DVP-L案):

长春新碱2mg,静注,第1,8,15,22天。

泼尼松(强的松)60mg/m2,服,第1~28天。

红霉素50mg/m2,静注,第1~3天。

门冬酰胺酶6000U/m2,静滴,第17~28天。

于治疗后14天复查骨髓,若未缓解,加用红霉素50mg/m2于第15天静注1次。于治疗后28天复查骨髓,若未缓解,再加如下疗程:

长春新碱2mg,静注,第29,36天。

泼尼松(强的松)60mg/m2,服,第29~42天。

红霉素50mg/m2,静注,第29~30天。

门冬酰胺酶6000U/m2,静注,第29~35天。

门冬酰胺酶于DVP,对完全缓解率的提高并不明显,因为DVP的联已取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但门冬酰胺酶加入后对延迟复发、延长无病生存期是有好处的。

(2)缓解后治疗:患者取得完全缓解后,必须进缓解后治疗,其的是逐步杀灭残存病细胞,包括巩固强化治疗及维持治疗。维持治疗案仅在儿童急淋低危组中用巯嘌呤(6MP)及甲氨蝶呤(MTX)以维持外周白细胞在3.5×109/L左右,有延长缓解期的作用,但在成人急淋巯嘌呤(6MP)及甲氨蝶呤(MTX)维持疗法的疗效不理想。因此成人急淋的缓解后治疗以巩固强化疗法为

全国术讨论会曾建议用下列案:即完全缓解后巩固强化6个疗程。第1,4个疗程用原诱导案;第2,5个疗程用依托泊苷(Etoposide,VP-16,75mg/m2体表面积,静注,第1~3天)及阿糖胞苷(100~150mg/m2静注,第1~7天);第3,6个疗程用大甲氨蝶呤,1~1.5g/m2,第1天静滴注,维持24h,停药后12h以亚叶酸钙(四氢叶酸钙)解救(6~9mg/m2,注,1次/6h,共8次)。一般张成人急淋巩固强化间歇期尚需用巯嘌呤甲氨蝶呤交替长期服。维持治疗阶段可选用上述案,逐步延长间歇期,治疗3~5年。

在缓解前或至少缓解始时需做中枢神经系统病预防性治疗,可以单独鞘注射甲氨蝶呤甲氨蝶呤阿糖胞苷

(3)病的防治:

中枢神经系统病的防治:急淋病复发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率甚高,有报道在成年人未作预防治疗者可高达50%,一旦发生病,虽有效治疗而病细胞浸润缓解,但紧接的是病在骨髓复发,可能是病细胞由中枢神经系统迁移至骨髓而致复发,因此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病就至重要。

A.放射疗法:由于头颅及全脊髓放疗的副反应较大,因此前趋向是单纯头颅放疗,总量为2400cGy,并鞘注射药物预防治疗。亦有报道将头颅放疗的总量减至1800cGy,也并不影响疗效。

B.鞘注射药物:常用的是甲氨蝶呤(MTX)鞘注射与头颅放疗联甲氨蝶呤(MIX)每3~4天注射1次,共5次,量为每次10mg,可加地塞米松(DX)5mg,同时作鞘缓慢注射。阿糖胞苷亦可作鞘注射,每次50mg,每3~4天1次,共5次。亦有报道3种药物联注射,用甲氨蝶呤(MTX)、阿糖胞苷(Ara-C)及地塞米松(DX)三药联的效果与头颅放疗加鞘注射甲氨蝶呤(MIX)的疗效一样。

C.中、大甲氨蝶呤(MTX)全身用药:甲氨蝶呤(MTX)中、大量全身用药可使液中甲氨蝶呤(MTX)达到有效杀灭病细胞的浓度,并且中、大量的甲氨蝶呤(MTX)又对全身巩固治疗起作用,甲氨蝶呤(MTX)中量为500~15 00mg/m2,大量为1500~2500mg/m2,应用中甲氨蝶呤(MTX)常与鞘注射甲氨蝶呤(MTX)同时进,应用中、大甲氨蝶呤(MTX)治疗一般将总量的20%在1h快速滴入,其余量持续静滴注24h,同时要碱化尿液及水化利尿,于甲氨蝶呤(MTX)应用后12h始用亚叶酸钙(甲酰四氢叶酸钙)解救,每次12mg,注,1次/6h,共用8次。

前的趋向是有以药物预防来代替放射治疗预防,原因是放射治疗常限制了大量化疗的应用以及将来骨髓移植时的全身放射的应用。

中枢神经系统病的治疗 一旦发生病,治疗可采用头颅及脊髓轴放射治疗,总量为2400cGy。化疗可选用鞘注射甲氨蝶呤(MTX),量每次10mg,每周2次,直到缓解,或1次/d,直到缓解,缓解后可每6周重复用药1次。亦可用阿糖胞苷注射,每次50mg。对顽固性、复发性病患者,可于头颅安放Ommaya贮存器,可通过Ommaya贮存器直接将药物进脑室注射,亦可用中、大甲氨蝶呤(MTX)全身治疗。

睾丸病:其发生率仅次于CNS-L。对睾丸病的防治要是局部放射治疗。即使一侧睾丸肿大,也需采用两侧放射。

卵巢病:卵巢病十分常见。治疗时,在可能情况下,以手术全切除为,可配局部放疗或全身化疗。

④有浆膜腔(胸腔)浸润时,以局部放射药物如甲氨蝶呤(MTX)、三尖杉碱等为,同时配全身化疗。

(4)复发病例的治疗:

①复发的原因是由于多药耐药基因的过度表达。细胞膜上的P糖蛋白(P-170)以及mdr-1基因的过度表达与多药耐药的产生机理有,钙离子通道拮抗能阻滞抗癌药物与P糖蛋白的结,从而抑制了P糖蛋白将药物泵出细胞的作用,使病细胞的药物维持一定浓度,增加了杀灭细胞的作用。因此可用钙离子通道拮抗来治疗,但常规量不能见效,大量又多毒性反应,故临床应用尚有待进一步探索。环孢素亦可应用于耐药病例,因环孢素 (CsA)有抑制P糖蛋白的作用,可逆转由P糖蛋白表达所致的耐药。一般可于化疗前12h始用环孢素(CsA)静滴注,量为第1~3天,8mg/(kg·d),分2次给药,第4~5天,量为2.5mg/kg,分2次给药。

②复发病例的治疗:原则上是:A.要选择以前未用过的药物,没有交叉耐药的药物;B.若用以往已用过的化疗药物(一般不采用近期应用后即出现复发的药物),量要增大。复发病例的化疗药物选择,可用阿糖胞苷鬼臼霉素类、米托蒽醌及吖啶药物,组成不同的联案如:A. 阿糖胞苷(Ara-C)+替尼泊苷(VM26)或依托泊苷(VP16);B. 替尼泊苷(VM26) 或 依托泊苷(VP16)+米托蒽醌;C.米托蒽琨+吖啶类(AMSA)。亦有用中、大阿糖胞苷(Ara-C)再联鬼臼霉素类药物或米托蒽琨或吖啶类,但此药中、大量再联药物的案,骨髓抑制严重,临床需注意。最近,又有报道用铂类药物如顺铂卡铂治疗,有一定疗效,但报道不多。

③造干细胞移植:复发和难治成人ALL患者预后甚差,再次CR后缓解期亦甚短,大多数张对这类患者,在CR2后尽早做异体或自体造干细胞移植。

3.生物治疗

(1)免疫治疗:病时,由于化疗、放疗和疾病本身原因。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通过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可使患者的免疫功能恢复,从而杀灭体的残留病细胞。早期的观察实冻干卡介苗(卡介苗)、左旋咪唑等非特异性免疫治疗可延长ALL的缓解期,自从单克隆抗体技术问世以来,人们已用特异性抗ALL细胞表面抗原McAb治疗ALL,取得了一定疗效,要表现为外周原淋巴细胞迅速减少,但其疗效短暂,骨髓病细胞基本上没有减少。尚无1例ALL患者应用单抗获CR。其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2)干扰素治疗:干扰素是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调蛋白,可抑制病细胞的克隆生长,提高病患者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并有加强致敏淋巴细胞,增强巨噬细胞活性等作用。但在成人ALL临床使用干扰素的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4.造干细胞移植

骨髓移植(BMT)是成人ALL治疗策略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大量化疗和放疗后,BMT能起到重建造和重建免疫功能。由于BMT使病患者能耐受大量的化疗和放疗,而且植活的异基因骨髓尚有抗病的过继性免疫治疗作用,因此BMT为病患者提供了长期无病存活或治的机会。

成人ALL第1次CR接受allo-BMT,5年生存率达45%以上。第2次CR后接受allo-BMT,3年生存率为15%~41%,均明显优于化疗,后者化疗CR2的年生存率仅5%。

一般认为,成人ALL BMT可选择在CR1或CR2后进,可明显提高生存率和延长无病生存期。

5.择优

急淋治疗前首选化疗,采用联化疗如DVP案并以有效的免疫药物及支持治疗,治疗后注意预防病的发生,有HLA相供体者建议酌情做骨髓移植,最大限度地提高无病生存期。

预防护理

一、预防

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感染为

二、护理

1、休息:病患儿常有活动无耐力现象,需卧床休息,但一般不需绝对卧床。长期卧床者。应常更换体位、预防褥疮

2、饮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对患者的饮食要讲究,注意补充养。在饮食时不仅要注意饮食的卫生,还要注意饮食结构病患者应该多吃含高蛋白、高热量以及高维生素的食物,那样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是很有帮助的。并且要注意的是在吃水果时一定要洗净或者去皮,以免有农药残留成分从而加重了病情。还需要提醒的是患者食用的食品以及食用食具要时时保持洁净,以免感染。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是我们在平时生活中比较容易做到的:使用软毛刷,养成进食后即刷的习惯,以减少食物残渣存留口腔,降低细菌繁殖病的护理工作要做到每天洗澡,并观察身体皮肤的完整性,有无伤、破皮、出点、瘀青、出疹子等异常情。养成固定排便习惯,大便后由前往后擦拭肛门。避免量肛温及使用肛门塞,防止肛门黏膜受损发炎

饮食保健

1、高蛋白

应摄人高蛋白饮食,特是多选用一些质量好、消化与吸收率高的动物性蛋白和豆类蛋白质,如禽蛋、乳类、、瘦肉、动物、动物脏、豆腐豆腐豆腐于、腐竹、豆浆等。以补充身体对蛋白质的需要。

肝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重要的矿物质等。每100克肝脏含蛋白质21.3克,比瘦肉高35%,比鸡蛋高30%。微量元素、硒和铜等在动物肝脏中含量也较丰富。此外,肝脏还含有较多的核酸,它在预防癌症中起着潜在的作用。病患者日常饮食中经常吃些动物肝脏,是有极大益处的。

2、多进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临床资料明,恶性肿患者中约有70~90%的人体有不同程度的维生素缺乏。国外医研究明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与水果,能阻止癌细胞生成扩。摄人大量维生素C,还能增强机体的局部基质抵抗力和全身免疫功能,从而达到控制和治疗癌症的的。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有油菜、雪里蕻、西红、小白莱、韭莱、荠莱、山楂桔、鲜枣、猕猴、沙棘柠檬等。

维生素A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调动机体抗癌的积极性、抵抗致病物侵人机体。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有胡萝卜南瓜蛋黄、动物肝脏鱼肝油苜蓿柿子椒以及菠莱等。

3、多摄入含质丰富的食物

病的要表现之一是贫血,所以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鼓励病人常食用一些富含的食物,如动物、甲豌豆黑豆绿色蔬菜、大枣、红糖、黑木耳、芝麻蛋黄等。

近年来有人试用鹅血治疗恶性肿,取得了一定疗效。病患者宜常食鹅血鹅血的食用法颇多,可据自己的味调食用。

4、少食多餐,容易消化

病患者,尤其在化疗过程中,消化系统往往会出现诸多反应如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症状,此时可采取少食多餐的进食法,或在三餐之外,增加一些体积小、热量高、养丰富的食品,如糕点、巧克力、面包、鹌鹑蛋松、酸牛奶猕猴、鲜蔬汁等。

5、据病情对症调理饮食

病人如有食纳不佳、消化不良时,可供给半流质或软饭,如二米粥、末粥、蛋羹、酸奶、豆腐、小笼包子等,同时可山楂、萝卜等消导性食物。

总之,病患者由于机体代谢亢进,需给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而易消化的饮食,以补充体热量及各种养物质的消耗。尤其是进化疗期间患者常有食欲不振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应注意菜肴的色、香、味、型,以起患者的食欲。(以上资料仅供参考,详情请咨询医生。)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黄藤叶

下一篇 黄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