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蜀葵

黄蜀葵 蜀葵棉花葵、假阳桃、野芙蓉、黄芙蓉、黄莲、鸡爪莲、疮药、追药、豹子眼睛、荞面,拉丁文:Abelmoschus manihot (Linn.) Medicus ,锦葵科、秋葵一年生多年生粗壮直立草本植物黄色刚毛。大,卵形至近期6~8月。原产我国南。常生于山谷草丛、田边或沟旁灌丛间。分布于印度蜀葵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从秆中提炼植物作为食品添加,在......
目录

植物形态

一年生多年生草本,高1-2米,疏被长硬毛。掌状5-9深裂,直径15-30厘米 ,裂披针,长8-18厘米,宽1-6厘米,具粗钝锯齿,两面疏被长硬毛;叶柄长6-18厘米,疏被长硬毛;托叶披针,长11-1.5厘米。单生于腋;苞片4-5,卵状披针,长15-25毫米,宽4-5毫米,疏被长硬毛;萼佛焰苞状,5裂,近全缘,较长于苞片,被柔毛,果时落;大,淡黄色,面基部紫色,直径约12厘米;雄蕊柱长1.5-2厘米,花药近无柄;柱头黑色,匙状盘蒴果卵状,长4-5厘米,直径2.5-3厘米,被硬毛;种子多数,,被柔毛组成的条纹多条。期8-10月。

生长习性

常生于山谷草丛、田边或沟旁灌丛间。蜀葵棉花同属于锦葵植物, 喜温暖、雨量充足、排水良好贰疏松肥沃的土壤,怕涝,应选用高地栽培,以蒜地或麦茬最好。生长温度25~30摄氏度,期最适温度26~28摄氏度,月均温度低于17摄氏度影响,夜间温度低于14摄氏度生长不良,喜光。

地理分布

河北山东河南陕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分布于印度

植物变种

1b. 刚毛蜀葵云南植物志)(变种) 桐麻(贵州

本变种与原变种不同处在于植株全体密被黄色长刚毛。

云南贵州四川、湖北、广东、广西及台湾等省区。分布于印度金、尼泊尔菲律宾等地。

Diels发表 Hibiscus forrestii Diels in Notes Roy.Bot. Gard.Edinb.5: 252, 1912,系据 G. Forrest 采自腾冲附近的标本(Forrest 993),据记载:草本,高1.5-2米,黄色花瓣基部深紫红色,与刚毛蜀葵变种相似,但全株被刚毛,浅裂,裂卵形较小,与刚毛蜀葵不同云。作者虽未见到模式标本,但腾冲县的标本,有尹文清1200,陈介445,盈江县(与腾冲县相连接)的标本有5910-110,检定均为刚毛蜀葵。由于 Hibiscus forrestii 的模式标本未见,暂记于此,待后考

栽培技术

种子繁育

3月25日至4月10日(清明前后一个星期),具体还可据当地候进安排,期间用养钵育苗(土壤及用肥可参照棉花要求),每亩打钵1200~1500个。将种子用温水浸泡24小时,再用多菌灵搅拌种子,苗床用除草。下种前钵体应先浇水,盖土不要厚。做小拱棚,盖好薄膜,7~10天左右苗出土后,应特观察天变化,控制好温度,以防过热或 过冷,伤害幼苗,棚温度控制在20~35摄氏度之间。适时人工除草,每钵留壮苗一株,移栽前可喷一、二次矮壮素和多菌灵。移栽苗高度应不超过20厘米。

苗钵移栽

大麦茬田在5月下旬,小麦茬应在6月上旬移栽,空白田应提前至5月中旬,具体据当地棉花移栽时间安排定植。用制钵器1.3~1.5米、株65~80厘米移栽。每亩下复肥10~20公斤或适量的农家肥,肥沃的菜地应适当控制施肥,将苗钵移入中,苗钵上平面与田亩相平,培土,浇足水。

田间管理

对未成活的苗要及时补齐,苗期应少追肥或不施肥,人工除草少用或不用除草。平时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施肥原则是:注重追施腐熟人畜粪肥,农家肥为最佳肥,看苗施肥,化肥不要太近,施深肥,注意使用氮、磷、钾平衡的复肥。在中期再施一次高磷、高钾肥,使其多孕蕾多

病虫害防治

蜀葵栽培粗放,无重大病虫害发生,基本上不需要打药。6月下旬、7月上旬,刚孕蕾时为了控制植株陡长,可喷2次矮壮素,间隔7~10天使用。特雨季应做好清沟挖墒工作,力争做到雨止田干,植株不可太密,应保持良好的通透光。为了防止田间残留病菌,可使用多菌灵或托布津等杀菌防治。

主要价值

观赏价值

蜀葵大色美,栽培供园林观赏用;

济价值

含粘质,可作造纸糊料;

蜀葵作为曾的国家 濒危植物品种,后来被科研人员在深山中发现并培育,研究出了规模化种植的法以及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途径。

蜀葵不仅可以入药,还可以从秆中提炼植物作为食品添加,在食品工业中可用做增稠、稳定和乳化,它可用于淇淋、雪糕、棍和面包、饼干、糕点、果等食品的制作中。

药用价值

种子作药用。

蜀葵

: 豹子眼睛、 霸天伞、棉花蒿、棉花

来源: 锦葵秋葵植物蜀葵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以种子入药。秋季挖;夏秋采收;秋季收种子,晒干。

性味归经:甘,

功能治:清热解毒润燥滑肠。种子:用于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水肿尿路结石,乳汁不通。:外用治疔疮腮腺炎,骨折,刀伤。:浸菜油外用治烧烫伤

:甘、苦,。利水,瘀,解毒。用于水肿淋证,乳汁不通;外用于肿,痄腮骨折皮:甘、滑,。活,除邪热。用于产褥热皮:外用于烫伤:甘、、滑。解毒托疮,排脓生;外用于疔疮痄腮烫伤,(研末)刀伤出:甘,、滑。通淋,消肿,解毒。用于砂淋;外用于肿毒,(浸油涂)烫伤,小儿秃疮,(烧存性研末治)小儿疮。 种子:甘,。健润肠,利水,通乳,消肿。用于消化不良,不思饮食,二便不利,水肿淋证,乳汁不通,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种子3~5钱,水服或研粉每服0.5~1钱;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患处。

医药用途:

【僳僳药】质腊西:种子治大便秘结,尿路结石用于疔疮腮腺炎,骨折《怒江药》。nifsair yot:功用同前《滇药录》。

【畲药】野芙蓉,三破:、果用于肺热咳嗽发背表虚自汗脾虚泄泻湿疼痛,劳倦,黄肿,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畲医药》。

【瑶药】温补迥,水芙蓉树皮服治便秘白浊白带;捣烂患处治疮疖肿毒《桂药编》。

白药】华福菜:全草用于拔毒,排脓,消肿《滇药录》。全株治疮疖《滇省志》。

【傣药】文波,不来俄(西傣),水海郎扭日(德傣):种子用于补,消肿;肿毒,乳腺炎《滇药录》。董(德傣):外用于乳腺炎肿毒;郭波(西傣):皮外用治疮疖《滇省志》。

【景颇药】棘脚,半检播:、全株外治疮疖脓肿《滇药录》。

【哈尼药】碧约:功用同景颇族《滇药录》。

【彝药】野棉花皮外包疮《滇药录》。冶绵华:皮外用于疮疖《滇省志》。

【藏药】索玛那保:种子治“黄水”病,皮肤病,虫病《藏本草》。

【苗药】朝天木麻,崽狗鞭:用于阿米巴痢疾,尿路感染,疮疖《湘蓝考》。Nadang-lishne:用于生拔脓《滇药录》。

【基诺药】补拍勒:痢疾,外治疮疖;外用治烧伤《基诺药》。

成分

含粘液质约16%,系由阿拉伯聚糖(Araban)12.30%、华乳聚糖(Galactan)13.19 %、 鼠李聚糖(Rham-noxan)8.08%、淀粉16.03%、蛋白质6.38%、草酸钙17.61%等所组成。粘液质水解得大量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及少量半乳糖、木糖;用铜盐或钡盐制的粘液质水解得三聚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醛酸-鼠李糖),以及六聚糖[(半乳糖醛酸-鼠李糖)2],此外尚含蔗糖和淀粉

单方

治淋疾:蜀葵五钱至一两五钱,水服。

消疮排脓 :蜀葵,捣烂

痔疮蜀葵水洗。

肺热咳嗽蜀葵七钱。水,酌加冰糖化服。

通乳:蜀葵一两。黄豆或猪腿服。

植物文化

崔涯 《蜀葵

野栏秋景晚,疏两三

嫩碧浅轻态,幽香闲澹姿。

倾金盏小,道冠欹。

独立悄无语,清愁人讵知。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艾司洛尔

下一篇 维生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