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胆囊炎

胆囊炎是较常见的疾病,发病率较高。据其临床表现和临床过,又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常与胆石并存在。右上剧痛或绞痛,多见于结石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绞痛样。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下角等处。胆囊结石突然梗阻或嵌顿......
目录

病因

胆囊结石突然梗阻或嵌顿胆囊管导致急性胆囊炎,胆囊管扭转、狭窄和道蛔虫或道肿阻塞也可急性胆囊炎。此外,增龄老化过程中,胆囊壁逐渐变得肥厚或萎缩,收缩功能减退,造成胆汁淤滞、浓缩并酸盐;总管末端及Oddi括约变得松弛,容易发生逆性感染;全身动脉粥样硬化液粘滞度增加可加重胆囊动脉胆囊管或胆囊颈梗阻后,胆囊淤滞的胆汁浓缩酸盐,后者刺激胆囊黏膜起化胆囊炎(早期);与此同时胆汁潴留使胆囊压力不断增高,膨胀的胆囊首先影响胆囊壁的静和淋巴回流,胆囊出现充水肿,当胆囊压>5.39kPa(55cmH2O)时,胆囊动脉流阻断,胆囊发生缺性损伤,缺胆囊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加重胆囊炎进程,最终并发胆囊或穿孔。若胆囊管梗阻而没有胆囊壁的环障碍和细菌感染,则发展为胆囊积液。近年的研究表明,磷脂酶A可因胆汁淤滞或结石嵌顿从损伤的胆囊黏膜上皮释放,使胆汁中卵磷脂水解成溶血卵磷脂,后者进而使黏膜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发生变化急性胆囊炎。

临床表现

1.急性胆囊

急性结石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和急性无结石胆囊炎基本相同。

(1)症状①疼痛右上剧痛或绞痛,多为结石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多发生在进食高脂食物后,多发生在夜间;右上一般性疼痛,见于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现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下角等处,乃系胆囊炎症刺激右神经末梢和壁周围神经所致。恶心呕吐是最常见的症状,如恶心呕吐顽固或频繁,可造成脱水虚脱和电解质紊乱,多见于结石或蛔虫梗阻胆囊管时。畏寒寒战发热轻型病例常有畏寒和低热;重型病例则可有寒战和高热,热度可达39℃以上,并可出现谵语谵妄精神症状黄疸较少见,如有黄疸一般程度较轻,表示感染淋巴管蔓延到了肝脏,造成了损害,或炎症已侵犯总管。

(2)要体征部检查可见右上部及上中部紧张、压痛、反跳痛、Murphy征阳性。伴胆囊积脓或胆囊周围脓肿者,于右上可扪及有压痛的包块或明显肿大的胆囊。当部压痛及紧张扩展到部其他区域或全时,则提示胆囊穿孔。或有急性腹膜炎。有15%~20%的病人因胆囊管周围性水肿胆石压迫及胆囊周围炎造成肝脏损害,或炎症累及总管,造成Oddi括约痉挛和水肿、导致胆汁排出障碍,可出现轻度黄疸。如黄疸明显加深,则表示总管伴结石梗阻或并发总管炎的可能。严重病例可出现周围环衰竭征象。压常偏低,甚至可发生感染性休克,此种情况尤易见于化脓坏型重症病例时。

2.慢性胆囊

(1)症状持续性右上钝痛或不适感;有恶心、嗳反酸腹胀灼热消化不良症状;右下肩区疼痛;进食高脂或油腻食物后症状加重;病程长,病情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相交替的特点,急性发作时与急性胆囊症状同,缓解期有时可无任何症状

(2)体征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但无反跳痛;胆汁淤积病例可扪到胀大的胆囊;急性发作时右上可有紧张,体温正常或有低热,偶可出现黄疸胆囊压痛点在右外缘与肋弓的交点,胸椎压痛点在8~10胸椎旁,右神经压痛点在颈部右侧胸锁乳突两下角之间。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常规急性胆囊炎时,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如白细胞计数超过20×109/L,并有核左移和中毒性颗粒,则可能是胆囊坏死或有穿孔等并发症发生。

(2)十二指肠慢性胆囊炎时,如胆汁中黏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或寄生虫检查阳性,对诊断帮助很大。

2.其他助检查

(1)急性胆囊①超声检查B超发现胆囊肿大、壁厚、腔胆汁黏稠等常可及时做出诊断。②放射线检查具有诊断意义的阳性发现是:胆囊结石胆囊阴影扩大;胆囊钙化斑;胆囊体和液平。胆囊造影:服法:胆囊一般不显影;静注射法,对急性胆囊炎则有诊断意义。③放射性核素检查对诊断急性胆囊炎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95%,亦具有诊断价值。

(2)慢性胆囊①超声波检查如发现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缩小或变,有诊断意义。部X线平如系慢性胆囊炎,可发现结石、胀大的胆囊胆囊钙化斑和胆囊乳状不透明阴影等。胆囊造影可发现结石胆囊缩小或变胆囊浓缩及收缩功能不良、胆囊显影淡薄等慢性胆囊炎影像。当胆囊不显影时,如能除外系功能损害或肝脏代谢功能失常所致,则可能是慢性胆囊炎。胆囊收缩素试验胆囊收缩幅度小于50%,并出现绞痛,为阳性反应,表示为慢性胆囊炎。纤维腔镜检查直视下如发现肝脏和胀大的胆囊绿色、绿褐色或绿黑色。则提示黄疸外阻塞;如胆囊失去光滑、透亮和天蓝色的外观,变为灰白色,并有胆囊缩小和明显的粘连,以及胆囊等,则提示为慢性胆囊炎。⑥小剖探查小剖探查是近年来新提倡的一种诊断疑难疾病及黄疸法,它既能对慢性胆囊炎做出明确诊断,又能了解肝脏的表现情况。

诊断

1.急性胆囊

①多以食用油腻食物为诱因。②突发右上持续性剧烈疼痛伴阵发性加重,可向右肩部放射,常有恶心呕吐发热。③右上有压痛、紧张,菲征阳性,少数可见黄疸。④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黄疸指数和红素可能增高。⑤B超可见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或毛糙,囊有浮动光点,伴有结石时可见结石影像。⑥X线检查:胆囊部平可有胆囊增大阴影。

2.慢性胆囊

①持续性右上钝痛或不适感,或伴有右肩区疼痛。②有恶心、嗳反酸腹胀灼热消化不良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③病程长,病情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特点。④胆囊区可有轻度压痛的叩击痛。⑤胆汁中黏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养阳性。⑥B超可见胆囊结石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变。⑦胆囊造影可见结石胆囊缩小或变胆囊收缩功能不良,或胆囊显影淡薄等。

鉴别诊断

1.急性胆囊

应与腹痛(特右上腹痛)的疾病进要有:急性腺炎、右下肺炎、急性胸膜炎、胸带状疱疹早期、急性梗死和急性阑尾炎等。

2.慢性胆囊

应注意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慢性病毒性炎、神经功能症和慢性泌尿道感染等鉴慢性胆囊炎时,进食油腻食物后常有恶心和右不适或疼痛加剧,此种情况消化道疾病少见。另外,可借助消化道钡餐造影、纤维镜、功能和尿液检查进

治疗

1.一般治疗

①积极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及并发症,注意饮食卫生,防止寄生虫病的发生,并积极治疗肠蛔虫症。②生活起居有制,注意劳逸结温适宜,保持乐观情绪及大便通畅。③本病若有结石,或常发作,可考虑手术治疗。④应选用低脂肪餐,以减少胆汁分泌,减轻胆囊负担。

2.药物治疗

(1)急性胆囊解痉、镇痛可使用阿托品注射,硝酸甘油下含化、哌替啶(度冷丁)等,以解除Oddi括约痉挛和疼痛。②抗菌治疗抗生素使用是为了预防血症和化脓性并发症,通常以氨苄西林(氨基苄青霉素)、克林霉素(氯林可霉素)和氨基醣甙类联应用,或选用第二代头孢霉素如头孢孟多(头孢羟唑)或头孢呋辛治疗。抗生素的更换应培养、手术时的胆汁培养和胆囊壁的细菌培养,以及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而定。药物50%硫酸镁服(有腹泻者不用),去氢服,服。

(2)慢性胆囊药物服50%硫酸镁去氢等。驱虫疗法针对病因驱虫③溶石疗法如系固醇结石起者,可用去氧酸溶石治疗。文献报道,溶石有效率可达60%左右。疗程结束后仍需服维持量,以防复发。

(3)理选用中成药功能:消炎利。用于急慢性胆囊炎。②清服液功能:清利湿热纳呆胁痛、疲倦乏力、尿黄、苔腻、弦、肝郁气滞湿热未清等症。

3.外科手术治疗

胆囊切除术是急性胆囊炎的本治疗。手术指征:①胆囊及穿孔,并发弥漫性腹膜炎者;②急性胆囊炎反复急性发作,诊断明确者;③积极科治疗,病情继续发展并恶化者;④无手术,且能耐受手术者。慢性胆囊炎伴有胆石者;诊断一确立,胆囊切除术是一理的本治法。如病人有等严重疾病或全身情况不能耐受手术,可予科治疗。

预后

急性胆囊炎的病死率为5%~10%,几乎均因并发化脓性感染和并有其他严重疾病者。急性胆囊炎并发局限性穿孔,可通过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并发游离性穿孔,则预后较差,病死率高达25%。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阿曲库铵

下一篇 维库溴铵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