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黄蜀葵花

黄蜀葵花 蜀葵(拉丁:Abelmoschus manihot (L.) Medicus),秋葵、养面,是锦葵秋葵一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蜀葵高1到2米,全株疏被长硬毛。,裂披针,先端渐尖,具粗钝锯齿单生腋。花冠淡黄色,面基部紫色蒴果卵状,长4到6厘米,被硬毛。种子多数,,被多条由短柔毛组成的纵条纹。期7到10月。产于中国河北山东福建等省......
目录

生理特性

本品多皱缩破碎,完整的花瓣呈三角状阔倒卵形,长7~10cm,宽7~12cm,表面有纵向纹,呈放射状,淡棕色,边缘浅波状面基部紫褐色雄蕊多数,联管状,长1.5~2.5cm,花药近无柄。柱头黑色,匙状盘,5裂。微香,味甘淡。

产地

1、分布于中南、西南及河北陕西山东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2、分布于西南及台湾、湖北、广东、广西、海南等地。

入药部位

植物的干花冠

炮制方法

除去杂质及灰屑。

性味

味甘,性

归经

膀胱

功能

有清利湿热,消肿解毒的作用。

主治

用于湿热壅遏,淋浊水肿,外治肿毒,水烫伤

相关配伍

1、《普济》:蜀葵一两,为末,每米饮服一钱,独圣。治沙石淋痛。

2、《产宝鉴》:如圣:治胎脏干涩难产,剧者并进三服,良久中气宽,胎滑即下也。用黄葵研末,熟汤调服二钱。无,用子半研末,淘去滓,服之。用于难产催生。

3、《直指》:蜀葵,用盐掺,收瓷器中,密封,年不坏。每用之,自平自溃。无,用亦可。可用于治肿毒。

4、《肘后》:黄葵,烧末之。可治疗小儿疮。

5、《》:用瓶盛麻油,以箸就树夹取黄葵,收入瓶,勿犯人手,密封收之。遇有伤者,以油涂之甚妙。用于汤灼伤。

用法用量

10~30g;研末服,3~5g。外用适量,研末调

禁忌

孕妇慎用。

相关论述

1、《本草纲》:“消肿,浸油涂汤伤。”

2、《嘉祐本草》:“治小便淋及催生,又诸恶疮脓水久不瘥者,作末。”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肌肉松弛药

下一篇 氯化琥珀胆碱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