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颔蛇,中药
名。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ElaphetaeniurusCope除去
内脏的全体。具有祛
风,杀虫,解毒,退
翳之功效。用于疠
风,恶疮,疥癣,漏疮,
目翳。黑眉锦蛇,又
名秤星蛇。体
形较大,全长可达2m以上。头颈区分明显,上
唇和
咽喉部
黄色,
背面
黄绿、
灰绿或棕
灰色,体前部
背正中具
黑色梯状横纹,体后
黑色纵线延伸至尾末端,眼后具
黑色眉纹,
腹灰
白色,但前端、尾部及体侧为
黄色。眶前鳞1(2),其下
方常有1-......
外形特征
黑眉锦蛇,又名秤星蛇。体形较大,全长可达2m以上。头颈区分明显,上唇和咽喉部黄色,背面黄绿、灰绿或棕灰色,体前部背正中具黑色梯状横纹,体后黑色纵线延伸至尾末端,眼后具黑色眉纹,腹灰白色,但前端、尾部及体侧为黄色。眶前鳞1(2),其下方常有1-2枚小鳞,眶后鳞2(3);颞鳞2(1、3)+3(4、2、5),上唇鳞4-2-3(3-2-3、5-2-3)式。背鳞25(23)-25(23、21)-19-(17)行,中段9-17行微棱;腹鳞225-267;肛鳞2分,尾下鳞76-122对。
生活习性
生活于海拔300-3000m的平原,丘陵及山地。以鼠、鸟、蛙等为食。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海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繁养方式
动物研究
1、《纲目》:“酿酒或入丸、散,主风癫,顽癣,恶疮。自死蛇渍汁,涂大疥。煮汁,浸臀腕作痛,烧灰,同猪脂涂风癣漏疮,妇人妒乳,猘犬咬伤。”
2、《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祛风杀虫,退翳。主治惊痫,喉痹,疥癣,疔肿,痔瘘,目翳等。”
主要价值
入药部位
除去内脏的全体。
甘,温。
归肝经。
功效
祛风,杀虫,解毒,退翳。
用于疠风,恶疮,疥癣,漏疮,目翳。
相关配伍
治疯犬咬伤:自死的蛇一条,烧焦为末,纳入疮孔中。
用法用量
内服:焙研,5-9g;或浸酒,20-40ml。外用:适量,浸洗或调涂。
使用注意
《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凡惊癫痫疾,肝气不足者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