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老年人泌尿系统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senile infection in urinary system)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泌尿系统感染(senile infection in urinary system)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uti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其发生率随年龄而明显增加,尤其以女性及住院病人最为多见。据国外文献报道,一般......
目录

概述

  泌尿系统感染(senile infection in urinary system)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而居第2位。

流行病学

  uti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其发生率随年龄而明显增加,尤其以女性及住院病人最为多见。据国外文献报道,一般成年女性uti的患病率为3%~4.5%,而到65岁以上时则增至15%~20%,50岁以前的男性很少发生uti,而至65~70岁时有3%~4%患病,70岁以后其uti患病率也可达20%以上。无论性,当处于慢性衰弱状态,或者长期住院卧床时,老年人uti的患病率可增高达25%~50%。国的报道结果与国外相似。此外,尚有作者观察到老年人尿路感染约有2/3病例是发生于住院过程中,属于医院感染。

病因

  老年人uti的要致病菌株是大肠杆菌和变杆菌,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和变杆菌、克雷白杆菌、产碱杆菌等其他革兰阴性菌。近年来人们注意到革兰阳性球菌(如葡萄球菌、肠球菌等)导致的老年人uti也较常见。在泌尿系统结构或功能异常的老年人中,真菌(白色念球菌为)或l型细菌的感染明显增加。体质衰弱或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还可由各种非尿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导致严重的uti。此外,老年女性的急性尿道征部分又由衣原体起。

老年人易感uti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已知可能有的因素有以下几面:

1.老年人泌尿道上皮细胞对细菌的黏附敏感性增加 不同作者分在老年男性及老年女性观察到此种现象,尤以女性最为明显。其原因尚不明确,有人推测可能与激素水平的变化有激素刺激可能增加了细胞表面细菌受体的密度并增加了细胞黏附的活性。

2.老年人尿路梗阻及尿流不畅的因素明显增加,使细菌易于生存繁殖 老年人常可因前列腺增生或膀胱颈梗阻以及尿路结石、肿等原因发生尿路不全或完全梗阻,同时其发生神经源性膀胱无力膀胱的几率也明显增多,这些因素均可导致尿流不畅、膀胱残余尿增多、尿路上皮细胞局部抗菌力减退,从而易发感染。

3.老年人全身及局部的免疫反应能力下降 由于老化,老年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均明显减退,使其对感染及其他应激因素的反应能力下降。同时,老年脏及膀胱膜均处于相对缺的状态,肉松弛、习惯性便秘等可进一步加剧局部黏膜的环不良,老年男性前列腺分泌减少,这些都使其局部抵抗力减退。此外,老年的退性变化,也是尿路黏膜防御机制下降的原因之一。

4.其他 老年人生理性渴感减退,饮水减少以及小管尿浓缩、稀释功能的改变均对其易感uti有一定影响。同时,老年人常伴有压、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养不良及长期卧床的几率增高,又常因病滥用止痛药、非类固醇消炎药等,因而易招致uti甚至导致慢性间质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

发病机制

  老年人免疫功能下降,抵抗感染能力不足,这对泌尿系感染的发病起着重要作用。且老年人常伴有压、动脉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全身性疾病,另外,老年人小管功能及膀胱功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也影响了排尿及排便功能。这些均为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发病率高,反复发作且难以治愈的参与因素。老年人小管功能降低,表现出对水、钠转运功能下降以及尿浓缩能力的减退。放免法测定尿β2-mg含量增高,在排除其他各种疾病起后,可敏感地反映出老年人小管功能下降。健康老年人尿渗透压为500~700mmol/l,尿、渗透压比和纯水清除率(ch2o)较中青年降低。另外,老年人对脏排泄的药物代谢功能下降,易小管药物中毒、化性损伤,在此基础上更易招致上尿路感染。下尿路随增龄而出现功能异常,表现出排尿失常、夜间及白天的排尿次数均有增加。brocklehurst等发现老年人中有70%的男性和60%的女性发生夜尿增多现象,男性多有尿急感,女性常有排尿困难、失压力性尿失。无症状的老年人排尿速度也渐渐减慢。65岁以上老年人最大排尿速度>13ml/s,属正常范围。影响老年人排尿速度的生理基础尚未完全清楚,但肯定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另外局部的结构改变,如高发的老年囊肿结石、尿路机械性梗阻、膀胱输尿管逆流、心血管病的量下降、管病的神经膀胱等均影响了下泌尿道的排尿速度及排尿量,且易导致尿路感染。

临床表现

  老年人uti的临床表现不典型,大部分老年uti患者临床表现为外的非特异症状,如发热、下不适、骶部酸痛、食欲减退等,有些老年人仅表现为乏力、头晕或意识恍惚。因此,仅据临床表现来判断老年人有无uti极易误诊或漏诊。此外,老年人uti多数为慢性顽固性感染,复发率及重新感染率较高。

并发症

  老年人uti极易并发血症血症及感染中毒休克,是老年人血症要原因(约占1/3),应起临床医师警惕。

实验室检查

  

1.尿液分析 尿白细胞排泄增加提示尿路炎症,在诊断面也具有重要意义,白细胞尿与尿路感染之间的相性早已为人们所认识。症状菌尿症时脓尿发生率约37%。白细胞排泄>10个/mm即属异常。

无菌性脓尿也是结核、结石、镇痛滥用、少数需氧菌和厌氧菌感染的表现。尿路损伤如衣原体尿道炎、小球肾炎肾病等也可见无菌性脓尿。

不伴脓尿的尿路感染见于药物和再生性障碍性贫血起的白细胞减少症,脏集系统远端感染性病变(如皮质脓肿),偶见于梗阻性尿路病。

白细胞尿不是尿路感染恒有的特点,连续几次的尿标本白细胞计数变化不定。单次尿标本查不到白细胞不应视为无菌尿据。脓尿取决于尿液流量和尿ph值。1天之尿细菌计数也可不同,一般来讲,宜查晨尿标本

白细胞管型是上尿路炎症性疾病可靠的据,但与颗粒管型一样并非感染所特有。活动性肾盂肾炎时常见不到这些管型。做管型计数时须用新鲜尿标本

镜下血尿不是提示细菌感染的可靠据。无蛋白尿不能排除尿路感染,大多数尿路感染患者尿蛋白排泄低于2.0g/24h。

2.细菌培养 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大肠杆菌占首位(90%),其次是肺炎杆菌和奇异变杆菌。有意义的是在儿童也常见这些细菌,而在成年阶段则很少见。有人提出前列腺分泌物可能使这些细菌的生存期缩短,这可解释老年男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尿路感染发生率更高的现象。

许多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可在膀胱繁殖,这常发生在导尿的老年患者。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是尿道远端固有菌丛的一部分,可导尿管进入膀胱。在老年人由腐生葡萄球菌起的尿路感染较少见。正常阴道菌群的厌氧菌偶尔也起尿路感染,尤其在尿路结构异常时。

慢性尿路感染特是复发性肾盂肾炎时应考虑l-型细菌的作用。l-型细菌是没有固体细胞壁的细菌。细菌接触到损伤其表面的物质如抗生素或抗体-补体-溶菌酶后可转变成l-型细菌。质的高张力状态有利于其存活。l-型细菌毒力较低,转为正常细菌后毒力可恢复正常。有报道称在慢性尿路感染的老年人中分离出了l-型细菌。

尿培养标本用清洁中段尿,老年女性留取标本困难时可用导尿法。耻上穿刺吸液在老年人不适用。标本留取后不立即培养时应置入箱保存。尿标本在室温放置2h以上细菌即可增殖。

细菌培养的法以斜面接种法操作简单,结果可靠。对于正在用抗生素,尿中含有多种微生物,耻上穿刺,诊断性导尿或评价慢性前列腺炎的患者,都应使用常规法的尿培养,自动筛选检查的法不太可靠。培养基的选择宜于所有尿路致病菌生长。条件较好的实验室可检查慢生长的co2依赖性细菌和厌氧菌。

辅助检查

  影像技术(包括排泄性尿路造影和镓扫描在)对老年人泌尿系感染部位有所帮助。

诊断

  对老年人uti可采用的化验手段及诊断步骤与成年人相同。但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老年人的白细胞尿菌尿或uti的临床表现不平 部分uti病人可无白细胞尿,另一部分病人可因前列腺病变或生殖道黏膜病变出现白细胞尿而并无uti存在,故尿沉渣镜检仅可作为助诊断条件。

2.老年人多数表现为无症状菌尿,有效的细菌检查是确诊uti的键 但尿路梗阻、尿失尿频,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及标本留取不当等常可影响细菌检查的结果,应注意排除。有资料报道对存在失的老年男性病人可采用阴茎外套管留尿的法,简便易。对尿培养多次阴性但仍怀疑有上尿路感染者,采用饮水加利尿膀胱导尿管多次(2h每10~15分钟1次)留尿培养的法,可检出50%左右病人有来自泌尿道的细菌。对老年uti病人强调连续多次细菌培养并于治疗过程中追踪观察,必要时做特殊培养,可使检出率增高。

3.特殊检查 由于老年人常有尿路梗阻因素存在而造成uti难治、易复发,故对老年人uti应常规进的泌尿科检查及b型超声检查。

鉴别诊断

  临床须与肾盂肾炎膀胱炎相鉴

治疗

  对老年人uti的治疗首先应注意治疗基础病,去除梗阻因素,鼓励病人多饮水。充分水化可使局部细菌稀释、冲洗黏膜,并可减轻质的高张状态。对老年女性尿道炎患者可试局部使用少量激素,对恢复下尿路的生理状态可能有益。

一般认为,无论有无症状,凡是首次发现细菌尿的病人均应给予单一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大多数研究发现,由于老年人uti的复发率和再感染率极高,因此对无症状菌尿者长期维持应用抗生素是不必要,并不能使其复发率或病死率减低。有人提出,只有当早期膀胱感染、伴有进展性功能损害及有上尿路感染症状存在时,才应对老年uti病人给予更为积极的治疗。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据尿培养及药敏试验调整用药,老年uti病人难以治愈时应注意耐药菌株或特病原体的存在。

前一般认为长期菌尿功能确有影响,但与死亡率及尿毒症之间的系没有肯定意见。

预后

  于uti对预后的影响前尚没有完全一致的结论。有的认为无症状菌尿者的死亡率并无显著变化,但dontas观察342例老年人10年生存情况时,发现始即有菌尿的76例病人平均寿命明显低于无感染者。

预防

  老年人泌尿系感染应选用理想的抗生素应具备:①抗菌效果好,不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②药物在组织、尿渣及液中均有高浓度;③副作用小,对无损害;④服易吸收;⑤价格便宜。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