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阿苯达唑

阿苯达唑是一种咪唑衍生物类广谱驱肠虫药物。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的动物健康实验室在1972年发现。阿苯达唑已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本药物标准清单,是最重要的基本健康药物之一。阿苯达唑为一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临床可用于驱蛔虫、蛲虫、绦虫、鞭虫、钩虫、粪线虫等。在体代谢为亚砜类或砜类后,抑制寄生虫对葡萄糖的吸收,导致虫体糖原耗竭,或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碍ATP的产生,使寄生虫无法存活和繁殖。中文......
目录

化合物简介

中文称:阿苯达唑

中文:5-(丙硫基)-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 丙硫咪唑;丙硫苯咪唑;抗蠕敏;扑尔虫;肠虫清;阿丙条史克肠虫清;阿苯达唑

英文称:albendazole

英文:Atasol; ALBENZA; ALBEN; Bilutac;VALBAZEN; ZENTEL; ABENTE; SKF62979

CAS号:54965-21-8

分子式:C12H15N3O2S

分子量:265.33100

确质量:265.08800

PSA:92.31000

LogP:3.31630

物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熔点:207-211°C(分解)

水溶解性:微溶于有机溶,不溶于水

储存条件:0-6°C

安全信息

编码:3004909090

WGK Germany:2

危险类码:R61; R36/37/38

安全说明:S53; S45; S37/39; S26

RTECS号:FD1100000

阿苯达唑危险品标志:T

生产

法1:硫化钠溶于95%乙醇中,在50℃下加入2-硝基-4-硫氰酸酯基苯胺。在60℃下搅拌,冷却到40℃,一次性加入溴丙烷。于40℃反应后再升至60℃反应。加入硫化钠,在80℃下反应。减压出乙醇,加入水。冷却,用氯仿提取。提取液水洗,干,加入S-甲基-N,N-二(甲氧羰基)异硫脲和酸,回流。出氯仿,加入甲醇。冷却,抽滤,用甲醇洗涤,干,得阿苯达唑粗品。

法2:在搅拌和冷却下,往氯磺酸中缓慢加入多菌灵,保持温15~20℃。加毕在40℃下搅拌。在0℃以下,把反应液缓慢滴到95%乙醇中。滤集沉淀,以少量乙醇洗,干,得氯磺化产物,收率90。8%。把该氯磺化产物加到甲酸、水和40%氢溴酸的溶液中,再加金属铝粉。在35~40℃下搅拌,再在60~65℃下反应。冷却后过滤,滤液用40%氢氧化钠调至Ph值3。滤集沉淀,洗涤,干,得巯基化物,收率82.5%。将该巯基化物加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活性炭色。加入溴化四丁基铵,再加入溴丙烷的甲醇溶液,在35~40℃下反应。冷却,滤集沉淀,洗至中性,干,得白色结晶的阿苯达唑,收率87.5%,熔点207~209℃。 多菌灵在乙酸存在下,和硫氰酸钠反应,入硫氰基后,再用硫化钠还原后和溴丙烷反应,也得阿苯达唑阿苯达唑可用下列制:粗阿苯达唑(以干品计)和85%工业甲酸(1:3.5)一起搅拌升至60℃,待粗品完全溶解后,依次加入连二硫酸钠、活性炭和EDTA。继续搅拌升温至80℃保温。抽滤,滤液倾入去离子水中,在搅拌下用18%~20%氨水中和至Ph值6.5。抽滤,干,得白色产品,熔点206~212℃,制收率93%~94%。

用途

高效广谱驱虫药,系苯并咪唑类药物中驱虫谱较广、杀虫作用最强的一种。适用于驱除蛔虫、蛲虫、钩虫、鞭虫,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也可用于家畜的驱虫

药典标准

来源(称)、含量(效价)

本品为5-(丙硫基)-2-苯并咪唑-氨基甲酸甲酯。品计算,含C12H15N3O2S不得少于98.5%。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丙酮或三氯甲烷中微溶,在乙醇中几乎不溶,在水中不溶;在酸中溶解。

熔点

本品的熔点(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ⅥC)为206~212℃,熔融时同时分解。

吸收系数

取本品约10mg,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酸5ml溶解后,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密量取5ml,置50ml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A),在295nm的波长处测定吸光度,吸收系数()为430~458。

(1)取本品约0.1g,置试管底部,管放一湿润的试纸,加热灼烧试管底部,产生的体能使试纸显黑色

(2)取本品约0.1g,溶于微温的稀硫酸中,滴加碘化铋钾试液,即生成红棕色沉淀。

(3)取吸收系数项下的溶液,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Ⅳ A)测定,在295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77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

(4)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药品红外光谱集》1092图)一致。如发现在1380cm-1处的吸收峰与对照的图谱不一致时,可取本品适量溶于无水乙醇中,置水干,减压干后测定。

检查

物质

取本品,加三氯甲烷-酸(9:1)溶解并制成每1ml中含10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密量取适量,用三氯甲烷-酸(9:1)分稀释制成每1ml中含100μg和20μ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1)和(2)。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Ⅴ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点于同一硅G薄层上,以三氯甲烷-乙醚-酸(30:7:3)为展,展,晾干,立即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对照溶液(2)应显一个明显斑点,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其荧光强度与对照溶液(1)的斑点比较,不得更强。

失重

取本品,在105℃干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L)。

炽灼残渣

取本品1.0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N),遗留残渣不得过0.2%。

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加盐酸2ml,置水干,再加稀盐酸4ml,微温溶解后,加水30ml与过硫酸铵50mg,依法检查(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Ⅷ G),与标准溶液3.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3%)。

含量测定

取本品约0.2g,密称定,加酸20ml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6.53mg的C12H15N3O2S。

驱肠虫药

贮藏

密封保存。

(1)阿苯达唑 (2)阿苯达唑囊 (3)阿苯达唑颗粒

药物分析

称: 阿苯达唑原料药—阿苯达唑的测定—非水滴定法

应用范围: 本法采用滴定法测定阿苯达唑原料药中阿苯达唑的含量。

法适用于阿苯达唑原料药。

法原理: 供试品加酸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用高氯酸滴定液滴定至溶液显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阿苯达唑的含量。

: 1.

2.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3. 结晶紫指示液

4.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 1. 高氯酸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无水酸(含水量计算,每1g水加酐5.22mL)750mL,加入高氯酸(70~72%)8.5mL,摇匀,放冷,加无水酸适量使成1000mL,摇匀,放置24小时。若所测供试品易乙酰化,则须用水分测定法测定本液的含水量,再用水和酐调至本液的含水量为0.01%~0.2%。

标定:取在105℃干至恒重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16g,密称定,加无水酸20mL使溶解,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本液缓缓滴定至蓝色,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0.42mg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据本液的消耗量与邻苯二甲酸氢钾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2. 结晶紫指示液

取结晶紫0.5g,加酸100mL使溶解。

操作步骤: 密称取供试品约0.2g,加酸20mL溶解后,加结晶紫指示液1滴,用高氯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绿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高氯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26.53mg的C12H15N3O2S。

注:“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度要求。

药物说明

药理毒理

阿苯达唑系苯并咪唑类衍生物,其在体迅速代谢为亚砜、砜醇和2-胺砜醇。对肠道线虫选择性及不可逆性地抑制寄生虫肠壁细胞胞浆微管系统的聚,阻断其对多种养和葡萄糖的摄取吸收,导致虫体源性糖原耗竭,并抑制延胡索酸还原酶系统,阻止三磷酸腺苷的产生,致使虫体无法生存和繁殖。与甲苯咪唑相似,本品还可起虫体肠细胞胞浆微管变性,并与其微管蛋白结,造成细胞运输堵塞,致使高尔基体分泌颗粒积聚,胞浆逐渐溶解,吸收细胞完全变性,起虫体死亡。本品有完全杀死钩虫卵和鞭虫卵及部分杀死蛔虫卵的作用。除可杀死驱除寄生于动物体的各种线虫外,对绦虫及囊尾蚴亦有明显的杀死及驱除作用。

毒理试验表明,本品毒性小,安全。小服LD50大于800mg/kg,犬服最大耐受量在400mg/kg以上。本药对雄小白的生殖功能无影响,对雌小白也无致畸胎作用,在雌大白和雌兔,应用较大量(30mg/kg/日)时,可发生胎儿吸收和骼畸等。

适用范围

本品为高效广谱驱虫新药,系苯骈咪唑类药物中驱虫谱较广,杀虫作用最强的一种。对线虫、吸虫、绦虫均有高度活性,而且对虫卵发育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阿苯达唑是治疗寄生虫的,但对昆虫是无效的。

阿苯达唑分子式寄生于动物体的各种线虫、吸虫、绦虫以及囊尾蚴亦具有明显的驱除作用。适用于驱除蛔虫、蛲虫、钩虫、鞭虫,也可用于家畜的驱虫。临床观察556例明,驱钩虫、蛔虫、蛲虫、鞭虫虫卵阴转率分为100%、96.4%、98.9%、70%。本品尚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囊虫病,如型、皮型,显效率为80%以上,用于治疗旋毛虫病,总有效率达100%,疗效优于甲苯咪唑

用法用量

服,驱钩虫、蛔虫、蛲虫、鞭虫,0.4g顿服。2周岁以上小儿单纯蛲虫、单纯蛔虫感染,0.2g顿服

治疗囊虫病:每天15~20mg/kg,分2次服用。10天为1疗程。停药15~20天后,可进第2疗程治疗。一般为2~3个疗程。必要时可重复治疗。

其它寄生虫如粪类线虫等,每天服400mg,连服6天。必要时重复给药1次。12岁以下小儿用量减半。服药前不需空或清肠,可嚼服、吞服或研碎后与食物同服。

注意事项

(1)少数病例有轻度头痛头昏恶心呕吐腹泻口干、乏力等不良反应,不需处理可自消失。

(2)2岁以下小儿及孕妇用。

(3)急性病蛋白尿、化脓性或弥漫性皮炎癫痫等患者以及授乳妇女不宜应用。有严重心脏功能不全及活动性溃疡病患者慎用。

(4)少数病人服药后可能在3~10日始出现驱虫效果。

(5)在治囊虫病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发热荨麻疹等反应,反应程度与囊虫数量、寄生部位及机体反应有。重度感染患者必须住院治疗,进液及眼底检查,并密切观察。必要时可酌情给予地塞米松,20%的醇。对皮囊虫病无须处理。

药代动力

阿苯达唑不溶于水,故在肠道吸收缓慢。原药在肝脏转化为丙硫苯咪唑-亚砜与丙硫苯咪唑-砜,前者为杀虫成分。本品在体分布依次为肉,可透过屏障,组织也有一定浓度。服后2.5~3小时药浓度达峰值。原药与砜衍生物在中的浓度极低,不能测出。而丙硫苯咪唑-亚砜的浓度变化很大,自0.04μg/ml至0.55μg/ml不等,平均0.16μg/ml。液中半衰期(t1/2)为8.5~10.5小时。本品及其代谢产物在24小时87%从尿排出,13%从粪便排出,在体无积蓄作用。

不良反应

1.可炎综征,多为迟发性反应。

2.少数病例有口干、乏力、思睡、头晕头痛以及恶心不适等症状。但均较轻微,不需处理可自缓解。

3.少数病人可出现药疹、剥皮炎等皮肤损害;可出现白细胞(特是粒细胞)、减少。

4.治疗猪囊尾蚴病时用药量较大,疗程较长,反应一般出现在服药后2~7天,有头痛发热、皮疹、肉酸痛、癫痫发作等,这些症状与囊虫死亡释放异性蛋白等因素有,须采取相应措施(应用上腺皮质激素,降颅压、抗癫痫等治疗)。

忌症

1.过敏体质,对本品有过敏史及家族过敏史者用。

2.孕妇、哺乳期妇女用。

3.2岁以下儿童用。

4.功能不全者用。

给药说明

1.适应的各种寄生虫在人体寄生部位不同,本药服后在肠道与组织中的浓度有很大差异,加之各种虫体皮层厚薄不一,因此临床上不同虫种所采用的量疗程相差悬殊。

2.与噻嘧啶用,可消除因虫体移动造成的不良反应(例如:呕吐腹痛道蛔虫、吐蛔虫等),同时可增强驱虫效果。

与规格

1. 阿苯达唑: ①100mg;②200mg。

2. 阿苯达唑囊:200mg。

3. 复方阿苯达唑:每阿苯达唑67mg,噻嘧啶250mg。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烟管荚蒾

下一篇 老年人高钾血症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