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泌尿系结石
病因
(一)发病原因
泌尿系结石的病因较复杂,有多种因素促成,外部因素与自然和社会环境有关,内部因素与种族,遗传,饮食习惯,代谢异常和疾病等有关,而老年人泌尿系结石发病的主要原因有:
1.下尿路梗阻是最重要的因素,如前列腺增生症,后尿道狭窄和膀胱憩室。
2.老年人少动或长期卧床
(1)不利于尿液向下流动,形成尿淤积。
(2)骨骼废用而脱钙,使血钙和尿钙增高,提供了结石形成的可能性。
(3)留置导尿管易致尿路感染,并发结石。
(4)老年人有时也有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
(二)发病机制
②骨折或瘫痪所致的骨质疏松,游离钙增多,从而引起血钙和尿钙增高。
③各种原因导致长期卧床而引起的尿流不畅。
预防
并发症
常见症状
(1)临床上可以无症状。
(2)若结石固定在肾盏内或鹿角状结石,可出现腰部疼痛:表现为肾区钝痛或绞痛,并沿输尿管行区向下放射。
(3)血尿。
(5)合并感染时可伴有寒战,发热,并伴有尿频,尿痛,尿急和脓尿。
(6)若双侧同时有结石或独肾结石,引起梗阻,影响肾功能,引起尿闭的危险。
(1)肾绞痛。
(2)血尿。
(2)尿流突然中断,是膀胱结石的典型症状,改变体位又能排尿。
(1)排尿过程中尿流突然停止。
(2)尿流变细或淋漓。
相关检查
2.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合并感染则尿中有脓细胞,需作尿细菌培养,菌落计数和药敏。
3.X线检查
(4)CT扫描:可发现在X线不显影的尿酸结石, 2.同位素肾图检查显示患侧上尿路梗阻性病变及梗阻程度。
可作出膀胱和尿道结石的正确诊断,并了解造成结石的原因,例如老年人的前列腺增生症和膀胱憩室。
5.对于双肾结石或多次复发结石的老年患者,应作血钙和血磷检查,必要时进行钙磷的代谢检查,因老年人泌尿系结石偶尔也可能由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
诊断鉴别
治疗概述
(一)治疗
1.诊治肾绞痛
解痉止痛药物如阿托品、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和哌替啶(杜冷丁),有时可用吲哚美辛(消炎痛)栓剂,口服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心痛定)能直接松弛输尿管平滑肌。
2.大量饮水。
3.中西医结合治疗
4.控制感染
5.非手术治疗
(1)体外震波碎石
A.结石以下有梗阻者。
③碎石时的体位:
④合并症:
A.血尿。
B.肾绞痛。
C.发热。
D.皮肤损伤。
⑤治疗后处理:
A.大量饮水,以利排石。
(2)腔内泌尿外科治疗:
①经皮肾镜取石术:经过皮肤穿刺造瘘,通过瘘口插入肾镜可取出肾内或输尿管上段结石。
A.小的结石直接用取石钳取出。
B.较大的结石可用超声波、液电或汽压碎石,然后用水洗。
A.对于输尿管内结石,可通过尿道、膀胱将细长输尿管镜入输尿管内,在窥镜直视下将结石取出,或用超声波、液电或汽将结石击碎,然后用水冲洗。
B.在膀胱镜直视下采用超声波、液电、汽压或直接用机械碎石。
6.手术治疗
(1)肾结石:老年患者一侧肾有鹿角状结石,若无临床症状,通常可不必手术,但应密切随诊。若双肾结石伴有肾功能损害或并发感染,则需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
⑤肾切除:巨大肾结石合并感染或肾功能丧失、对侧肾功能良好者。
(2)输尿管结石: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根据结石位置采取不同的切口。
适应证:
①反复发作肾绞痛,梗阻时间较长,B型超声波或静脉尿路造影显示肾积水。
②结石较大(>1cm),自动排出的可能性很小。
③结石固定在某一位置不移动超过3周者。
适应证:
②膀胱结石合并前列腺增生症,在切开膀胱取石术时,将肥大的前列腺也切除。
(二)预后
一般预后良好。
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认真做好老年人的心理护理,使老年人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状态。针对病情,对病人进行充分的宣教,解除患者心理恐惧和失望感,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2、长期卧床病人:除做好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清洁,防止床单位不洁引起上行感染,做好解释工作,加强皮肤会阴部护理,定期检查尿常规,及早诊断和治疗。
饮食保健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