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虎耳草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7-23厘米。根状茎很短。叶基生;叶片卵形至阔卵形,长1.2-2.5厘米,宽0.8-1.8厘米,先端急尖或稍钝,边缘具圆齿状锯齿和睫毛,两面近无毛;叶柄长1-2厘米。花葶单一,或数条丛生,疏生白色卷曲柔毛。聚伞花序圆锥状或总状,长3-9厘米,具7-25花;花梗被柔毛;萼片在花期反曲,卵形或三角状卵形,长2.4-3.2毫米,宽1.5-2毫米,先端急尖或稍渐尖,无毛,3-7脉于先端汇合成1疣点;花瓣白色,卵形至椭圆形,长2.8-4毫米,宽1.8-2.2毫米,先端钝或微凹,基部狭缩成长0.8-1毫米之爪,具5-7咏;雄蕊长3-5.9毫米,花药黑紫色,花丝钻形;心皮2,黑紫色,大部合生;子房阔卵球形,长1-3.4毫米,花柱2,长1-2.5毫米。花期7-8月。
地理分布
产甘肃东南部和青海东北部。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3000-3 810米的高山草甸或石隙。
生境 | 生境: 高山草甸, 高山灌丛, 山坡草甸, 石缝 |
海拔下限 | 2200 |
海拔上限 | 4700 |
是否中国特有 | 否 |
是否引种栽培 | 非人工引种栽培 |
国外分布 | 不丹 |
国内分布 | 甘肃省, 青海省, 四川省 |
药用价值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