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老年人嗜铬细胞瘤危象

老年人嗜铬细胞危象,要分布在上腺质、交感神经等嗜铬组织中,成,贮存和释放去甲上腺素和上腺素。由成熟嗜铬细胞起源的肿嗜铬细胞,临床表现以过量儿茶酚胺(去甲上腺素和上腺素)所致的一系列症群为特征,其中压为最突出的症状,由于肿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入,导致剧烈的临床症群,如压危象,休克及严重律失常等,称为嗜铬细胞危象。嗜铬细胞是家族性,多发性分泌腺瘤......
目录

发病原因

嗜铬细胞是家族性,多发性分泌腺瘤征(MEA-Ⅱ型,Sipple综征)的一部分,家族性嗜铬细胞病例中50%为双侧肿发病例中双侧者仅10%,约5%嗜铬细胞病人有神经纤维;而仅1%神经纤维病人有嗜铬细胞,儿童嗜铬细胞中50%为上腺单发肿,25%累及双侧上腺,25%在上腺外。

发病机制

去甲上腺素和上腺素是调控机体生理功能和代谢的重要激素,体几乎所有组织都有这两激素的受体,即α和β上腺能受体,这两型受体又各自分为α1,α2和β1,β2亚型(尚有β3亚型,还未完全阐明),各型受体被激活后产生的效应不同和它们在组织中分布差异决定了各组织儿茶酚胺反应的特性,总的说,刺激α受体起兴奋反应,如管收缩压升高,眼扩瞳收缩瞳孔大,肠及膀胱括约收缩,立毛收缩,出汗等;β1受体激活后产生心脏兴奋作用:收缩力增强,率加快,传导加速等;β2受体兴奋后表现对中间代谢的作用,如糖原分解,糖原异生,导致糖升高及脂肪分解,β2受体激活还起小动脉扩张,以及气管肠道和膀胱肉松弛。

上腺素和去甲上腺素对α,β受体都有亲和力,上腺素对α1受体亲和力略强于去甲上腺素,而对α2受体则反之,对β1受体亲和力两者相似,而对β2受体上腺素比去甲上腺素至少大10倍,所以对中间代谢,小动脉扩张,气管肠道等平滑松弛作用要是上腺素的作用。

嗜铬细胞以不受控制地成,贮存和不规则大量释放儿茶酚胺为特点,其释放的激素优势激活的受体不同,产生不同的病理生理状态,导致危象表现的多样性。

上腺嗜铬细胞可以分泌上腺素为,也可以分泌去甲上腺素为上腺外嗜铬细胞只分泌去甲上腺素。

并发症

要并发症有水肿,严重律失常,导致急性梗死,消化道出等。

常见症状

1.嗜铬细胞典型表现

压是多数嗜铬细胞病人的最重要症状,本病典型表现为发作性压,发作时压骤然升高,收缩压可高达26.7kPa(200mmHg)以上,伴有头痛,出汗,四肢震颤动过速,前区紧迫感,绞痛,焦虑,恐惧,视物模糊,瞳孔大,面部潮红或苍白等,发作终止后压回到正常或原有水平,半数以上病人压持续升高或在此基础上阵发加重,情绪激动,吸烟,部,创伤,麻醉诱导期,术中压肿等是常见的诱发因素,肿位于膀胱者常有血尿及排尿可起发作。

2.危象表现

发作症群特点可分下列几型。

(1)压危象型:是诸危象中发生率较高症群,由于肿持续或阵发性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入,使压呈急进性或阵发性剧烈升高,收缩压可高达40kPa(300mmHg)以上,舒张压可达17.3kPa(130mmHg)以上,伴有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视盘水肿,眼底出等,可以迅速出现功能损害,容易并发;或急性衰竭,水肿;或由于冠状动脉强烈收缩,塞,导致急性梗死。

(2)休克型:嗜铬细胞病人出现休克有下述几种情况:

压发作时注射了利舍平(耗竭儿茶酚胺作用)类降压药,或使用了,大量α受体阻滞而未充分补足容量,儿茶酚胺释放骤停后,突然压降低休克

②有的病人压与休克交替出现,反复发作,由于肿突然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导致压发作,常伴急性衰竭水肿儿茶酚胺释放停止后,管扩张,容量严重不足,加之损害,造成休克压降低后又刺激肿释放儿茶酚胺,压再度骤升,这样压极度波动,极易并发管意外及急性梗死,而且治疗十分困难。

③手术前缺乏充分科治疗准备,术中失失液未充分补偿,结扎管或肿切除后,压突然下降休克,若术前用了过量的长效α受体阻滞,α受体被完全阻断,使升压药难以发挥作用,造成难治性休克

④极少数病人由于肿急性出坏死,造成儿茶酚胺衰竭(上腺质衰竭),以突然压下降,严重休克为突出表现。

(3)严重律失常型:出现期前收缩,快速性室上性律失常在嗜铬细胞病人中比较常见,若出现频发性,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是严重律失常先兆,出现阵发性室性动过速,室扑动,室颤,阿-斯综征,是严重的律失常,不及时抢救可致猝死,也可出现各种传导阻滞,甚至房室分离

(4)其他型:有的病人可因大量儿茶酚胺起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伴发绀,肢冷,大汗,动过速及律失常,极少数病人由于大量去甲上腺素影响,可使肠道管损害甚至塞,肠梗死溃疡,出或穿孔等症,以上腺素分泌为的病人可并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恶性嗜铬细胞偶可发生糖,甚至昏迷

据临床表现和尿或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测定以及定位检查,嗜铬细胞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对危象发作急诊就诊病人诊断并不容易,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密切观察病情可以提供重要诊断依据,有下列情况者应考虑到本病危象:

①有反复发作性压或持续压阵发加剧病史者。

压波动极大,有位置性压,或有休克交替出现者。

压伴有畏热,多汗,体重下降,情绪激动,焦虑不安,动过速,律失常,四肢震颤儿茶酚胺分泌过多症状者。

压伴有糖耐量减低,糖尿病,甚至酮症酸中毒者。

⑤有因外伤,小手术(如拔),部,排尿及吸烟等因素诱发压发作史者。

部触及包块或B超,CT等发现,上腺或动脉旁等部位有实质性肿物者。

⑦一般降压药物治疗无效,用利舍平,胍乙啶等促进儿茶酚胺释放的降压药后反使压升高者。

压伴不好解释的白细胞增高者。

检查项目

测定,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是诊断嗜铬细胞最重要依据,儿茶酚胺包括多巴胺去甲上腺素及上腺素,去甲上腺素和上腺素的最终代谢产物是3-甲氧-4-羟杏仁酸(VMA),中间代谢产物要是3-甲氧去甲上腺素(NMN)和3-甲氧上腺素(MN),多巴胺去甲上腺素的前体,并非嗜铬细胞分泌的要产物,它的最终代谢产物为高香草酸(HVA),恶性嗜铬细胞可能产生较多的多巴胺及HVA。

1.尿儿茶酚胺(UCA)和代谢产物测定

通常测定24h的UCA和VMA总量,由于法较简便快速,诊断价值较高,是诊断嗜铬细胞要依据,持续性压的嗜铬细胞病人UCA及VMA一般都显著升高,发作性压型病人在发作间歇日留尿UCA及VMA常可正常,在发作日留尿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在做激发试验前后2h各留尿作对比测定有助诊断,通过这两项测定90%的有功能的嗜铬细胞可以得到确诊,若能分测尿中去甲上腺素及上腺素,可提高诊断阳性率并有助于定位诊断,加上尿NMN及MN测定,可以进一步提高诊断阳性率,多种药物及咖啡香蕉等饮料和水果可以影响儿茶酚胺分泌及干扰测定,因此,留尿前必须停药及食有饮食2天以上。

2.儿茶酚胺测定

由于儿茶酚胺浓度甚低,测定难度较大,荧光法测定,其法复杂,灵敏度和稳定性也不十分理想,近几年来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用电化检测器检测,可以同时定量分析上腺素,去甲上腺素和多巴胺,但仪器设备昂贵,法也较复杂,不宜常规应用,对诊断疑难病例,可适当采用。

3.其他实验室检查

嗜铬细胞病人中,相当部分人糖升高,糖耐量减低,个病人可有钾降低,一般很少低于3.0mmol/L。

4.激发试验和阻滞试验

对间歇发作病人,特是间歇期长,发作短暂病人,可做激发试验,常用的有冷压试验,组织胺试验及糖素试验等,冷压试验一般不单独进,只作其他激发试验的对照试验,所有激发试验都有一定危险性,甚至诱发危象发作,试验时应准备α受体阻滞,如酚妥拉明(苄胺唑啉),压达到阳性标准时立即注射酚妥拉明,防止压继续升高,这些试验都有一定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判断时应综分析。

对持续压或压发作期间,可进阻滞试验,一般采用酚妥拉明试验,在老年人中做本试验时注射酚妥拉明应从小始,以1.0mg为宜(常用量5.0mg),以免出现压过低甚至休克,本试验假阴性很少,但假阳性率高,在临床上常将激发试验与阻滞试验(酚妥拉明试验)联,当激发试验压升高达到阳性标准时,立即酚妥拉明试验,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激发试验压上升过高,又可提高试验诊断价值。

5.肿定位检查

嗜铬细胞定位检查对手术治疗必不可少,绝大部分病人通过B型超声探测,CT扫描及核磁共振成像(MRI)等非创伤性检查可以达到准确定位,B超简便,快速且较济,但准确性不如后两者,CT扫描现在已比较普及,对组织常需做增强扫描,MRI对有些组织分辨率较好,可以选择采用,怀疑胸腔后纵隔肿时,摄胸部X线有一定帮助,怀疑膀胱嗜铬细胞者,膀胱镜检查和膀胱造影必不可少,作者总结膀胱嗜铬细胞4例均膀胱镜检查确诊,腹膜后充造影,上腺管造影及静肾盂造影等检查对病人有创伤或痛苦较大,又有诱发危象之危险,在B超,CT和MRI越来越普及情况下,一般已无必要进,因手术需要非做不可时,在充分准备条件下选择应用。

诊断鉴别

疑为本病危象时首先应积极用α和β受体阻滞及其他相应急救治疗,同时急诊作B超探测上腺区及动脉两侧,以发现肿,必要时在病情允许条件下做CT或MRI检查,尽可能明确诊断,在危象控制后,再留尿或测定UCA及VMA或其他有检查,最后确诊。

必须与压病的压危象,压病脑病,冠病严重律失常,急性梗死及感染性休克等相鉴

治疗概述

治疗

1.危象急诊处理

嗜铬细胞危象急救键在于及早、恰当使用α和β-受体阻滞药。危象病情变化迅速复杂,可从压危象突然转为休克,也可几种危象伴发。因此必须准确分析病情,灵活采用治疗措施。急救时应立即建立至少两条静通道,一条给药,另一条补充液体。同时必须进电监护、压监护及中压监测。

(1)压危象治疗:急救时α-受体阻滞药宜用酚妥拉明,因其作用迅速,静注后1min见效,作用持续时间短(5~10min),易于控制量,不易蓄积。可立即静注射1~5mg,并持续静滴维持(250ml液体中加入10~20mg),滴速压而定。必要时可以间歇静注1~5mg。同时应积极补充液体,以尽快扩充容量。压下降情况及中压测定决定输液速度及补液量。除输入葡萄糖或盐水外,适当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降压药物应避免用利舍平、胍乙啶类自神经阻滞,这些药物可促进儿茶酚胺释放,加重压。静滴硝普钠也可达到良好降压效果。应用α受体阻滞后应用β受体阻滞,以防止出现律失常。

(2)严重律失常治疗:由于儿茶酚胺所致的律失常,β受体阻滞有良好效果。一旦发生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或快速律失常,立即静注射普萘洛尔得安)1~2mg,推注速度每分钟不超过1.0mg,或5mg加入5%葡萄糖液100~200ml中静滴,律控制后改为服10~20mg,1次/6h。应用β-受体阻滞药同时应用α-受体阻滞药,以免因β2受体阻断后扩张小动脉作用消失,加重压。对有力衰竭病人慎用。对有气管哮喘史病人宜选用选择性心脏β-受体阻滞药,如阿替洛尔(氨酰安)。老年人常有冠病所致律失常,对β-受体阻滞药疗效不佳者,应使用利多卡因等其他律失常药,必要时可用电除颤,膜起搏等其他抗律失常措施。

(3)休克治疗:对休克危象治疗应据具体情况灵活用药,切勿盲去甲上腺素升压。若由于容量严重不足而休克者,应快速补充液体,扩充容量。可快速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1000ml或配以浆或白蛋白等。为防止压骤然上升,压回升后应滴入适量的酚妥拉明。只当扩充容量后压仍不可测及时,可以滴注去甲上腺素,一旦压高于正常,立刻改用滴注酚妥拉明。由于严重律失常、量降低休克时,应及时用β受体阻滞及其他抗律失常措施纠正律失常。对于压和压交替出现者,治疗应灵活变化。压下降时应以快速扩充容量为,尽可能不用升压药。压回升时及时改用酚妥拉明滴注,并应用β-受体阻滞药防止律失常。对上腺质衰竭导致休克者,应快速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浆,扩充容量,同时滴注去甲上腺素。对顽固性严重休克者滴注大氢化可的松,在20~30min输入500~1000mg,有抢救成功报道。

(4)急性衰竭,水肿治疗:本症群通常由压过高所致,治疗上要应用α-受体阻滞药尽快控制压,减轻心脏负荷。其他治疗措施同一般急性衰竭水肿治疗。老年人应用吗啡类药应慎重。功能改善后慎重应用β-受体阻滞药。

(5)绞痛、梗死治疗:嗜铬细胞所致的绞痛、梗死治疗,应尽早使用α-受体阻滞药迅速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改善。同时应用β-受体阻滞药防止律失常。其他治疗法同冠绞痛及梗死。  (6)糖和酮症酸中毒治疗:发生昏迷时立即静注50%葡萄糖40~60ml,并以10%葡萄糖静滴,维持糖在正常水平,切忌用高糖素(糖素)或上腺素升糖。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除应用α和β-受体阻滞药外,要应用胰岛素治疗,宜用小胰岛素连续静滴法,避免发生糖,尤其是在应用β-受体阻滞药情况下。其治疗原则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7)其他对症治疗:危象病人除用α和β-受体阻滞药外,应针对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对症处理。高热者可酌情用冬眠合剂降温。消化道出者应肠出治疗,但不宜使用去甲上腺素灌注法止。对躁动不安者可用地西泮(安定)5~10mg静注,或注射苯巴比妥等镇静治疗,不宜用利舍平作镇静降压治疗。

在危象治疗中,其他综急救措施,如吸氧、维持呼吸功能以至使用呼吸机、维持酸碱平衡及纠正电解质紊乱,以及抗感染等,也不可忽视。

2.一般科治疗

一旦危象控制后,及时转入科治疗,防止危象复发,并为手术作准备。对非急诊病人α-受体阻滞药应采用长效服制,常用酚苄明(苯苄胺)。量10mg,每12小时1次。以后压情况调整量。1~2天后即使无律失常也应加服β-受体阻滞药,常用普萘洛尔得安)10mg,3次/d始,率及律情况调整量。一般率控制在80/min左右为宜。若病人已有律失常,如期前收缩,可以与α-受体阻滞药同时始应用。对危象病人,急救病情控制后,α和β-受体阻滞药应逐步过渡到非急诊病人的治疗法。在手术前两天应适当减少酚苄明量(可减去1/2~1/3)。手术当天更换为短效的酚妥拉明静滴,以防止完全阻断α受体后,一旦术中压突然下降造成抢救困难。

3.手术治疗

术前充分、理的科治疗是手术成功的键因素之一。临手术前用药避免用阿托品等迷走神经阻滞药(可用莨菪碱),麻醉应选用对迷走神经无抑制或对交感神经上腺质无兴奋作用药物,以减少律失常的危险性。麻醉前应建立两条静通道,并压、电及中压的监测。准备好立刻可用的急救药品,如硝普钠酚妥拉明去甲上腺素、普萘洛尔得安)、利多卡因氢化可的松地塞米松、足够备和液体等,以及其他急救设备。术中遇到紧急情况,危象治疗原则处理。

预后

危象治疗效果取决于病情凶险程度及急救措施是否及时、恰当。发生急性梗死、、顽固性难治性休克者死亡率高。危象急救成功,病情控制后手术治疗效果良好。多数病人属良性腺,切除后可治愈。极少数病人术后1~2年肿复发,或因多个发肿手术时未完全切除,术后症状依旧或仅部分缓解,而需要再次手术治疗。老年人常有动脉硬化,或长期压致功损害及动脉硬化,使肿切除后压不降或仅部分下降,若通过UCA、VMA及B超、CT等定位检查明肿已切净或并无复发,应压病继续降压治疗。恶性嗜铬细胞往往手术时已转移,即使手术切除预后也差。

预防保健

积极控制压,防治并发症等。理膳食,进食清淡、养的食物。适量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

1、保持乐观愉快的情绪。长期出现精神紧张、焦虑、烦、悲观等情绪,会使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平衡失调,所以需要保持愉快的情。

2、生活制注意休息、劳逸结,生活有序,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预防疾病有很大的帮助。做到饭有规律,生存起居有常、不过度劳累、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理膳食可多摄入一些高纤维素以及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养均衡,包括蛋白质、糖、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必需的养素,荤素搭配,食物品种多元化,充分发挥食物间养物质的互补作用。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环吡酮胺软膏

下一篇 黑骨头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