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药品百科   
[0]

环吡酮胺软膏

通用环吡酮胺软膏,英文:Ciclopirox Olamine Ointment,分子式:C12H17NO2·C2H7NO,分子量268.36化:4-甲基-6-环己基-1-羟基-2(1H)-吡啶酮与2-氨基乙醇的复盐。药物组成本品每克含要成分环吡酮胺10毫克。料为十八醇、硬脂酸、白凡士林、司盘-60、二甲基硅油、丙二醇、甘油、吐温-80、苯甲酸薄荷、S-40、棕榈酸异丙脂、乳酸、药......
目录

环吡酮胺软膏

  【药品称】

  通用环吡酮胺软膏曾用

  商品

  英文:Ciclopirox Olamine Ointment

  汉语拼音:Huanbitong'an Ruangao

  结构式:

  分子式:C12H17NO2·C2H7NO

  分子量 268.36

  化:4-甲基-6-环己基-1-羟基-2(1H)-吡啶酮与2-氨基乙醇的复盐。药物组成本品每克含要成分环吡酮胺10毫克。料为十八醇、硬脂酸、白凡士林、司盘-60、二甲基硅油、丙二醇、甘油、吐温-80、苯甲酸薄荷、S-40、棕榈酸异丙脂、乳酸、药用乙醇、水。

  【性状】本品为乳剂型基质的乳白色软膏。

  【药理作用】药理本品为广谱抗真菌药要通过改变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起细胞物质外流,并阻断蛋白质前体物质的摄取,导致真菌细胞死亡,对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等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渗透性强。对各种放线菌、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及支原体、衣原体、毛滴虫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毒理

  【适应症】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及斑癣,亦可用于皮肤和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及甲真菌病。

  【用法和用量】外用。均匀涂于患处,1日2次,涂后应轻轻搓揉数分钟,2周为一疗程;治疗甲癣,应先用温水泡软并削薄病甲后,涂药包扎,治疗第一个月每2天1次,第二个月每周2次,第三个月每周涂药1次,至痊愈为止。

  【不良反应】

  偶见局部发红、瘙痒,一般停药后可自消失,如症状加重应向医师咨询。

  【忌症】

  【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用。

  2.避免接触眼睛,不得服。

  3.涂药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4.如药品性状发生改变应停止使用。

  5.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除非绝对必要,才可将此药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儿童用药】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

  【规格】(1%) 10 g/支,15g/支。

  【贮藏】遮光,密,在阴凉处保存。

药理作用

  药理本品为广谱抗真菌药要通过改变真菌细胞膜的完整性,起细胞物质外流,并阻断蛋白质前 体物质的摄取,导致真菌细胞死亡,对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等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渗透性强。对各种放线菌、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及支原体、衣原体、毛滴虫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适应症

  用于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及斑癣,亦可用于皮肤和外阴阴道念珠菌感染及甲真菌病。

用法和用量

  外用。均匀涂于患处,1日2次,涂后应轻轻搓揉数分钟,2周为一疗程;治疗甲癣,应先用温水泡软并削薄病甲后,涂药包扎,治疗第一个月每2天1次,第二个月每周2次,第三个月每周涂药1次,至痊愈为止。

不良反应

  偶见局部发红、瘙痒,一般停药后可自消失,如症状加重应向医师咨询。

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用。

2.避免接触眼睛,不得服。

  3.涂药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应停止用药,洗净。必要时向医师咨询。

  4.如药品性状发生改变应停止使用。

  5.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除非绝对必要,才可将此药用于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儿童用药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药物鉴别

  (1)取约10mg,加水5ml待解后,加茚三酮试液2滴,沸,溶液显蓝紫色。

(2)取,加乙酰制成每1ml中约含20μl的溶液,照光光度法(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20页)测定,在304±2nm与231±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

  (3)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品的图谱一致。

  (4)取本品和环吡酮胺对照品,分加甲醇制成每1ml含40mg的溶液。照薄层层析法(中国药典l985年版二部附录26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点于同一硅GF254薄层上,以苯-乙醇-酸一二甲基甲酰胺(90∶8∶1∶1)为展,展后,晾干,置紫外光灯下(254nm)检视。供试品所见斑点的色与位置应与对照品的斑点相同。

检查

  碱度取本品0.2g,加水20ml溶解后,依法测定(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33页),PH值应为8.0~9.0。干失重取本品,置五氧化二磷干器中,减压干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0.5%(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40页)。炽热残渣取本1g,依法检查(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42页),遗留残渣不得过0.1%。重金属取炽灼残渣项下遗留的残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1985年版二部附录36页第二法),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含量测定

  环吡酮取本品约0.3g,密称定,加二甲基甲酰胺40ml,使溶解,加1%麝香草酚酞甲醇指示液2滴,用甲醇钠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蓝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的甲醇钠液(0.1mol/L)相当于20.73mg的C12H17NO2。2-氨基丁醇取.3g,密称定,加甲醇20ml,使溶解,加溴甲酚绿指示液3滴,用盐酸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黄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即得。每1ml的盐酸液0.1mol/L)相当于6.108mg的C2H7NO。

测定方法

  称: 环吡酮胺原料药—2-氨基乙醇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应用范围: 本法采用滴定法测定环吡酮胺原料药中2-氨基乙醇的含量。

  本法适用于环吡酮胺原料药。

  法原理: 供试品加甲醇溶解再加溴甲酚绿指示液,用盐酸滴定液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据滴定液使用量,计算2-氨基乙醇的含量。

  试: 1. 盐酸滴定液(0.1mol/L)

  2. 溴甲酚绿指示液

  3.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指示液

  4. 基准无水碳酸钠

  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 1. 盐酸滴定液(0.1mol/L)

   配制:取盐酸9.0mL,加水适量使成1000mL,摇匀,得0.1mol/L盐酸滴定液。

  标定:取在270~300℃干至恒重的基准无水碳酸钠约0.15g,密称定,加水50mL使溶解,加甲基红-溴甲酚绿混指示液10滴,用本液滴定至溶液由绿色转变为紫红色时,沸2分钟,冷却至室温,继续滴定至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紫色。每1mL盐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5.30mg的无水碳酸钠。据本液的消耗量与无水碳酸钠的取用量,算出本液的浓度。

  2. 溴甲酚绿指示液   取溴甲酚绿0.1g,加0.05mol/L氢氧化钠溶液2.8mL使溶解,再加水稀释至200mL。

  3.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指示液   取0.1%甲基红的乙醇溶液20mL,加0.2%溴甲酚绿的乙醇溶液30mL,摇匀。

  操作步骤: 密称取供试品0.3g,加甲醇20mL使溶解,加溴甲酚绿指示液3滴,用盐酸滴定液(0.1mol/L)滴定至溶液显黄色,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每1mL盐酸滴定液(0.1mol/L)相当于3.108mg的C2H7NO。

  注:“密称取”系指称取重量应准确至所称取重量的千分之一。“密量取”系指量取体积的准确度应符国家标准中对该体积移液管的度要求。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二部,p.305。

相互作用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