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杆琼
形态特征
多年生 草本,全株被绵毛,高10~20厘米。根肥厚,圆柱形。茎直立,下部常生于石块堆中,呈白色,肉质,无毛,叶为苞片状,白色无毛。茎上部叶大,两两交互对生,吉片鞭形或圆形,长宽约3~4厘米,顶端叶较小,先端急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在中部以上具圆齿状锯齿,两面密被绵毛;叶柄短或近于无柄。轮伞花序6花,无花梗;小苞片刺状,长达1.2厘米,密被绵毛;花萼宽钟形,长约15毫米,隐藏于叶丛中,外面密被绵毛,内面在萼齿先端及边缘被绵毛,其余部分无毛,齿5,三角形,近等大,长约7毫米;花冠淡紫或粉红色,长2.2~2.8厘米,上唇大,盔状,向下弯曲覆盖下唇,外面密被绵毛,下唇小,3裂,中裂片略大,先端微缺;雄蕊4,前对较长,先端突起,花丝有柔毛,后对药丝基部增厚;柱头2裂;花盘平顶。小坚果倒卵圆状三棱形,长约3毫米,黄褐色。花期7~9月,果期8~10月。
药用价值
【来源】 唇形科毛药草属植物 绵参Eriophyton wallichii Benth.,以全草入药。8~9月采收,洗净晒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 肺炎, 痢疾,水草中毒,食物中毒。
【用法用量】 2~8钱。
药材性状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