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额颞叶痴呆

额颞叶痴呆 痴呆(Fronto Temporal Dementia,FTD)是一组与变性有的非阿尔茨海默病痴呆征。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有。临床表现和病理特征均具有明显的异质性。通常包括两大类:以人格和为改为要特征的为异常型FTD(bvFTD)和以语言功能隐匿性下降为要特征的原发性进性失话(PPA),后者又可以分为进性非流利性失语(PNFA)和语义性......
目录

临床分类

痴呆通常包括两大类:

1、为异常型痴呆(bvFTD):要以人格、社会为进性恶化为特征的临床综征。

2、原发性进性失语(PPA):以语言功能隐匿性下降为要特征。又可以分为进性非流利性失语(PNFA)和语义性痴呆(SD)。

(1)进性非流利性失语(PNFA):多表现为隐匿起病,语言表达障碍突出,其而他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在早期常常是保留的。

(2)语义性痴呆(SD):以进性加重的语义记忆和理解障碍为特征性表现,患者对词语、物体、人物等语义知识的记忆丢失,表现为严重的命和理解障碍。

流行病学

传染性

该病无传染性。

发病率

痴呆的发病率在不同年龄、地域环境存在一定差异。研究表明,其在45-65岁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5/10万~22/10万。

发病趋势

与其他类型痴呆相比(如阿兹海默症),痴呆的发病年龄相对较早,通常认为在45-65岁左右。随着人老龄化,痴呆的发病人数可能会增加。

好发人群

痴呆多见于45-65岁人群。研究表明,具有家族遗传史、某些基因突变者,更易患该病。

疾病病因

总述

痴呆病因及发病机前尚不清楚,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有

基本病因

痴呆病因尚不明确。前研究表明,大约30%~50%的痴呆患者具有遗传家族史。在这些具有遗传病史的患者中,约有50%的患者存在与疾病发生相的基因突变,如17号染色体微管蛋白tau基因(MAPT)和颗粒体蛋白(GRN)基因突变等。

1、tau基因突变

tau蛋白可以促进微管组装,参与维持细胞态、物质运输、细胞分裂等重要生物过程。因此,当tau基因发生变异,可以导致tau蛋白与微管的结力降低,从而微管崩解、神经元损害,而tau蛋白的异常沉积,又促使细胞变性。

2、PGRN基因突变

PGRN蛋白是广泛表达的多功能生长因子,对个体发育、细胞周期进展、损伤修复和炎症都起重要作用。因此,当PGRN基因发生突变,可导致生长因子减少,从而影响神经生长和修复。

3、其他

此外,尚发现TARDBP、FUS、CHMP2B、VCP、SQSTM1、UBQLN2、TREM2、DCTN1、OPTN等多达 16 种基因的突变与 FTD 发病有

危险因素

1、年龄增长。

2、家族遗传史。

临床症状

总述

痴呆多为隐袭起病,持续进展。典型表现为明显的人格、为进性改变,或是出现进性语言障碍为特征。部分患者还会伴随运动障碍的症状

典型症状

痴呆要可以分为为异常型痴呆(bvFTD)和原发性进性失语(PPA)两种类型,要以人格、为改变,或语言障碍为典型表现。

1、为异常型FTD(bvFTD)

是最常见的FTD亚型。人格和为改变出现较早且突出,并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

(1)人格改变:可表现为固执、易激惹、情感淡漠,进而出现更加以自我为中、对外界无同情、难以识他人的情感表达以及冲动为等。早期易被误诊为焦虑、抑郁、双相情感异常、人格障碍等。同时,患者常常无法察觉他们的表现缺陷。

(2)为改变:患者可能以不同于发病前的式,如违反社会规范、出现不时宜的冒犯性言论和为、在不适的地大小便,甚至可能做出反社会甚至是犯罪为。同时,可能出现刻为或仪式化为。部分患者会出现饮食模式改变,如口部过度活动,即把拿到手的东西都放入中试探,易于饥饿、过度饮食、肥胖等。

(3)执能力下降:患者会出现为顺序混乱、草率、重复、拖沓、无的等,甚至还会出现与事实不符、与当时场为。

2、原发性进性失语(PPA)

要表现为进性加重的语言生成障碍、命障碍、语句组织障碍、词语理解障碍等。通常可以分为进性非流利性失语(PNFA)和语义性痴呆(SD)两种。

(1)PNFA:多在60岁缓慢起病,表现为语言表达障碍,对话能力下降,语言减少,找词困难,语音和语法错误。患者不愿意交谈,喜欢听而不喜欢说,最后变得缄默不语,阅读和写作困难,但理解力相对保留,日常生活能力保留,为和性格改变极为罕见。

(2)SD:以语义记忆损害出现最早,并且最严重,患者语言流利、语法正确,但是不能理解单词含义,找词困难,语言不能被他人理解,丧失物品常识,伴有不同程度面孔失认,命性失语是特异性表现。晚期可出现为异常,但视空间、注意力和记忆力相对保留。

伴随症状

1、运动综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运动功能受损的表现,如肉僵硬、自觉乏力、运动迟缓等症状

病情发展

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会逐渐出现认知障碍,最终发展为全面痴呆

并发症

在疾病后期,患者由于运动障碍、进食障碍、排便障碍等原因,如照顾护理不当,易出现跌倒、骨折吸入肺炎泌尿系感染养不良、压疮等并发症。

疾病检查

预计检查

由于该病起病隐匿,在疾病早期常与多种疾病相类似。因此,如果中老年人突然出现情绪异常改变,如烦躁易怒或情绪淡漠,或出现为异常,如违反社会规范、持续反复动作,或出现文理解障碍、语言表达障碍等症状时,应起足够重视,并尽快到神经科就诊。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家族遗传史、临床表现,同时进体格检查,以初步了解疾病的情况。之后可能会进液及液检测、影像检查、神经检查等,从而进评估。

体格检查

专科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病变,从而排除可以起类似症状神经、颅脑病变。

实验室检查

1、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等检查,通常没有特异性改变。

2、液、液中的某些生物标志物,如tau/Aβ42、TDP-43、颗粒体蛋白前体水平,对该病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3、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与FTD相的基因突变。

影像检查

1、结构影像检查:头颅CT或MRI ,在疾病早期即可出现特征性的和(或)颞萎缩,回变窄、沟增宽,侧脑室额角扩大,皮质和前极皮质薄,而很少受累,可呈对称或不对称性改变。同时,可以排除肿管性疾病、脱髓鞘疾病等原因所致的异常症状

2、功能影像检查: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现象(PET)多显示不对称性、颞代谢减低,而单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可表现为不对称性/颞流减少,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鉴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检查

1、神经检查

可应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估量表、评估测验和剑桥认知功能评估量表等进初步筛查。

疾病诊断

诊断原则

据病史和家族史、临床表现、影像检查、神经理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查等进诊断,通常需要与阿尔兹海默症、路易体痴呆等疾病进

诊断依据

FTD的诊断尚无统一标准。此处介绍McKhann等2001年提出的FTD的临床诊断标准:

1、为或认知损害的进展表现为:

(1)早期和进性人格改变,以调整为困难为特征,常导致不恰当的反应。

(2)早期和进性语言改变,以语言表达困难或严重命障碍和找词困难为特征。

2、上述为或认知损害导致显著的社会或职业功能缺损,与病前功能水平比较有明显下降。

3、病程以隐匿起病、持续加重为特征。

4、上述为或认知损害并不是由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卒中)、躯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低)或药物依赖所致。

5、排除谵妄期间发生的损害。

6、损害不能用精神疾病(如抑郁症)解释。

诊断

1、阿尔兹海默症(AD)

FTD和AD都是临床常见的神经退性疾病,但二者的临床表现、神经检查、影像检查常存在一定差异。FTD的发病年龄通常较AD早,多见于45-65岁人群。FTD的典型表现为人格和为改变、语言障碍,其记忆功能、认知功能在早期相对完整;而AD要表现为进性的记忆损害,尤其是短期记忆受损,以及其他认知功能如计算、定向和判断力减退。其言语和为在疾病早期相对正常。影像检查中,FTD患者的头部MRI或CT检查显示和颞的萎缩,而AD患者则显示海马和颞结构的萎缩,而受累较轻。在某些情况下,这两种疾病的表现可能相似,难以鉴。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密切注患者的病程变化,并考虑进定期复查以观察病情的演变。

2、路易体痴呆(DLB)

DLB要会表现为波动性认知障碍、帕金森综征和以视幻觉为突出表现的精神症状,早期并不会特明显,后期认知功能减退的症状会比较明显,患者会出现执能力以及空间判断能力下降的情况。

3、管性痴呆

患者一般有管疾病的基础病史,发生管疾病之后,导致大缺氧、缺功能减退,从而诱发管性痴呆,患者会产生认知功能下降进展性波动的情况,容易伴随其他神经功能障碍。

4、其他

此外,据患者表现还需要与抑郁、焦虑、双相情感异常、人格障碍等精神疾病,以及颅脱髓鞘疾病、帕金森等进

疾病治疗

治疗原则

该病前尚无有效的针对原发病、减缓病情进展的治疗法。临床治疗以对症、支持、锻炼为,可在一定程度上稳定病情,有助于控制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因治疗

前尚无针对病因的治疗法。

药物治疗

该病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通常由专科医生据患者症状表现采取相应的药物进治疗。

1、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如盐酸美金刚,通常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对患者的交流能力可有轻度提高,并可能对精神症状有一定的改善,因此常用于 FTD 治疗。

2、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

在使用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后,如果患者的精神症状仍然明显,可使用选择性 5-HT 再摄取抑制,如氟伏沙明、舍林、帕罗西汀等药物,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如易激惹、冲动、抑郁、重复性刻为和饮食异常等,进而可以缓解护理压力。

3、非典型精神病药物

对于存在不能控制精神症状者,可谨慎选择非典型精神病药物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等药物,有助于改善激越和其他破坏性、攻击性的为失常。使用量应从低始,并注意嗜睡和锥体外系副作用,部分老年患者可能增加病死率,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4、其他

由于患者碱能系统的异常,因此临床治疗痴呆的常用药乙酰碱酯酶抑制通常无效。

药品

盐酸美金刚、氟伏沙明、舍林、帕罗西汀奥氮平喹硫平利培酮等。

手术治疗

该病一般无须手术治疗。

理治疗

对患者进理干预,是改善精神为的首选法,充分尊重患者、选择安全和安静的环境,可避免诱发或加重患者的精神症状

其他治疗

1、认知干预治疗

如认知刺激、认知康复、认知训练等,从而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社交能力。

2、语言训练

如通过语义训练,阅读和书写训练等,可以使患者重新习得语义知识,改善记忆障碍,提高交流能力。

疾病预后

一般预后

痴呆是一种无法治愈、不可逆转的进性加重的神经变性疾病。早期诊断、早期进药物及式干预,有利于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该病的预后通常较差,多数患者的病程在5-12年左右。

危害性

由于该病呈进性加重,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发展为完全性失语和全面痴呆,完全依赖看护照料。在疾病后期,患者常因为语言障碍、运动障碍、进食障碍、排便障碍等,而极易出现跌倒、骨折吸入肺炎泌尿系感染养不良、压疮等并发症,既增加了护理难度,也会威胁生命健康。

自愈性

该病不能自愈,需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尽早接受治疗和护理。

治愈性

该病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进性加重的神经变性疾病,不能治愈。需要通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从而控制病情。

治性

该病不能治。

生存周期

该病患者的生存周期约为5-12年。

疾病日常

总述

该病的日常管理侧重于日常生活护理和情绪理调。在生活中,应给予患者悉的照料和护理,同时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并鼓励其自己料理生活,尽量保持独立的生活能力。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并监测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

理护理

该病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异常的理表现,比如愤怒、烦躁、情绪低落、态度冷漠等,需要家属在适当的时候导患者。一面,需要理解、宽容、尊重患者,不能嘲讽、斥责患者,以免加重其不良理状态,甚至发生攻击性为;另一面,需要多陪伴患者,多与其交流或据其爱好,进一些家活动,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有利于稳定情绪。

用药护理

1、家属应了解患者所服药物的称、量、作用、不良反应、服药注意事项等。

2、在疾病早期,患者的记忆功能通常没有出现明显损害,因此可以鼓励患者自服药,可以在服用药物的地使用较大的数、文式,提示患者如何正确服用药物,并训练其自对每一次服药进标记、记录。在疾病后期,当发现患者存在明显记忆障碍时,则应止将药物放置于患者床旁,所有药物均要去掉外包装皮,防止患者将包装皮一同服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

患者应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鼓励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律,以保充足的休息时间,有利于增强体质,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2、适当运动

在疾病早期,鼓励患者进太极拳、步、慢跑等体育运动,既有利于改善患者情绪,也可以延缓病情进展。但应注意陪伴和护理,避免跌倒、走失等情况的发生。

3、认知训练

督促患者每天进记忆训练,如读报、记忆、诵歌词诗句、拼图等;同时,应鼓励患者讲述过往的生活和工作历,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语言、认知功能障碍,从而控制病情进展。

4、加强护理

(1)安全护理:建议给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如保持室清洁、做好地面防滑,并把可能的危险性物品,如锐器、药物等收好,对于家中的所有物品应当摆放在相应的位置,不断让患者重复记忆、重复操作,有利于刺激患者的大脑对事物成记忆;同时,需要耐教育患者不接触水、电、煤等设施,确保人身安全。

(2)生活护理:应鼓励、训练患者自己照料生活,如家属可以通过示范、指导等式,让患者逐步习和掌握洗脸、刷、穿衣物、如厕等日常生活动作,反复练习,直到患者能够独立完成。既可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也可以缓解护理压力。在疾病后期,对于卧床患者,应加强清洁、翻身、关节按摩等护理,从而尽量避免感染、泌尿系感染、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条件的,可以选择专业的护理人员进照料。

病情监测

家属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对患者的症状、服药后反应,进密切监测。如果患者出现原有症状加重、产生新的症状,或者在服用药物之后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应及时咨询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复诊须知

严格遵医嘱复诊,复诊时携带病历及相资料。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疾病饮食

饮食调理

患者在积极配治疗的同时,还要特重视饮食护理,理的饮食可以预防养不良、增加抵抗力。

饮食建议

1、日常饮食应保养均衡、定时定量,尽量保持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瘦猪肉肉、鸡蛋、牛奶、大豆、蔬菜、水果等。

2、对于出现食欲亢进、暴饮暴食等症状时,要适当限制食量,以防止因消化吸收不良而出现呕吐腹泻,而且在其进食时必须有人照看,以免食物被误呛入气管导致窒息死亡。

3、对于困难者,应选择无刺、无、易咀嚼消化的食物,并鼓励缓慢进食,不可催促,要求患者每次吞后反复做几次空运动,以确保食物全部下。喂食患者时要注意扶起卧床者以防噎食及呛咳

4、对于出现运动障碍时,吃饭时可能会弄脏衣物、餐具等,这时不要加以责备,应该积极鼓励进食。对于视力不好的患者,餐具最好放在比较明亮的地,餐具的色要鲜明,不使用锐利的刀叉进食。

饮食

1、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以免影响消化。

2、避免给予不宜咀嚼或含有较多刺、的食物,以免发生意外。

3、避免饮用咖啡、浓等刺激性饮料,以免影响睡眠及日常作息。

疾病预防

由于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因此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但通过理饮食、规律运动、保持充足的睡眠,积极参加社交活动、智力训练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该病的发病险。

就医指南

门诊指征

1、出现情感或性格变化,如消极、自私、对周围环境的兴趣减少、对人缺乏热情、缺乏羞耻感及伦理观念、出现攻击他人的为等。

2、出现语言表达障碍或不能理解他人的意思。

3、出现运动迟缓、肢体僵硬或者颤抖等。

4、常出现记忆力减退、健忘等。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诊科室

神经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光石韦

下一篇 光棍草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