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光石韦

植株高20-60cm。粗短,横生或斜升,部密被披针鳞片,长渐尖头,边缘有锯齿簇生;叶柄长4-10cm,以关节着生于叶片革质,披针,长20-50cm,宽2-4cm,渐尖头,向基部变狭成楔形下延;叶片上面偶有一二星状毛及小凹点,下面幼时有白色细长星状毛,最后完全落并为绿色侧脉略可见。孢子囊群在叶片面中部以上生;无囊群盖。【 】:牛皮凤尾草石韦石莲姜、莲鸡尾(《四......
目录

简介

】:牛皮凤尾草石韦石莲姜、莲鸡尾(《四川常用草药》)、大刀(《湖南民间药物资料》)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性状]

多扭而皱缩。完整叶片呈条状被针,长20~60cm,宽25~40mm,端渐尖,基部狭楔形;上面浅棕色,无毛或偶有星状毛和小凹点,下面被灰白色星状毛或近无毛;中脉两面均凸起,侧脉不明显,小单一或者二叉。叶柄长10-15cm,近无毛或疏被星状毛。孢子囊群,布满叶片下面的上半部,无盖,成熟时彼此汇。革质。微,味淡。

性味】苦;酸;凉

归经膀胱

【功能治】 清热;利尿;止咳;止肺热咳嗽中带;小便不利;热淋;沙淋;颈淋巴结核;烧烫伤外伤

【用法用量】服:汤,15-30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

【各家论述】

1.《四川常用草药》:除湿,泻肺热,利小便。治咳嗽吐血、小便不利

2.治瘰疬。(四川

鉴别

(1)薄层色谱 取石韦庐山石韦、华北石韦有柄石韦粉末各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石油醚(沸程60-90℃)-氯仿(3:1)适量提取,至提取液近无色,浓缩提取液至2.5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取4种供试品溶液及里白烯对照品溶液,分点样于同一硅G(青岛)薄层上,以正己烷上,取出晾干,喷5%磷钼酸乙醇溶液,120℃10min,供试品层析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同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以同样法进薄层色谱,以β-谷甾醇为对照品,用正己烷-丙酮(5:1)展,喷5%浓硫酸的乙醇溶液,于120℃10min,供试品层析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同位置上,显相同的色斑

(2)取石韦庐山石韦、华北石韦有柄石韦粉末各5g,置索氏提取器中,用甲醇提取至提取液近无色。取提取液各2ml分置试管中,加镁粉少许,再加浓盐酸1-2滴,除有柄石韦外,其余3种石韦提取液均沿管壁出现红色。(检查黄酮类)

形态特征

植株高25-70厘米。短粗,横卧,被狭披针鳞片鳞片具长尾状渐尖头,边缘具毛,棕色,近膜质。近生,一型;叶柄长6-15厘米,木质,禾秆色,基部密被鳞片和长状的深棕色星状毛,向上疏被星状毛。叶片狭长披针,长25-60厘米,中部最宽达2-5厘米,向两端渐变狭,长尾状渐尖头,基部狭楔形并长下延,全缘,干后硬革质,上面棕色,光滑,有黑色点状斑点,下面淡棕色,幼时被两层星状毛,上层的为长状淡棕色,下层的细长卷白色绒毛状,老时大多数落。粗壮,下面隆起,上面略下陷,侧脉通常可见,小时隐时现。孢子囊群近,聚生于叶片上半部,成熟时扩张并略汇,无盖,幼时略被星状毛覆盖。

产地生境

浙江(雁荡山、乐清)、福建(太宁)、广东(连县、乳源、阳山)、广西(贺县、凌云、天保、临桂、凤山、靖西、阳朔、田东)、湖南(莽山)、湖北(兴山、农架)、陕西(平利)、甘肃(文县)、贵州(独山、贵阳、清镇、罗甸、兴义、遵义、松、兴仁、望谟、册亨、安龙)、四川(芦山、城、甘洛、峨眉山、巫山、大相岭、宝山、青城山、江北、天全、雅安、泸定)、云南(文山、个旧、西畴、新平、屏边、蒙自)。附生林下树干或石上,海拔400-1750米。模式标本采自广东

药材鉴定

石韦

性状鉴 多卷成压扁的管状或平展,革质,一型。叶片披针,先端渐尖,基部渐狭而不下延,全缘,长20-50cm,宽约3cm。上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有小凹点;用扩大镜观察,可见下表面有星状毛或细绒毛,孢子囊群密布于下表面的中部以上。叶柄长4-8cm,宽3-4mm,有纵棱。微,味淡。

显微鉴 表面观:下表皮的星状毛稀少,具5-6个分枝分枝长130-320μm,宽25-35μm;柄由1-5个细胞组成,长160-430μm。 孢子长约70μm。

横切面:肉无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下侧和组织有数个分体中柱。靠近上表皮有下皮细胞。靠近下表皮厚壁组织发达,连成半环,而靠近上表皮者较少。

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10-14个。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光肺筋草

下一篇 额颞叶痴呆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