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放射性肾炎

放射性肾炎(radiation nephritis)是大量接受放射性照射之后发生的慢性间质性肾炎起发病的照射量常在2500rad(25Gy)以上,属于非炎症性缓慢进脏疾病。放射性肾炎是在1952年由Kunkler等发现,青年、单切除等病因起的肥大个体、异位个体是放射性损伤的易感者。本病最常发生在对睾丸卵巢、Wilm氏肿腹膜淋巴、成肉瘤神经纤维肉瘤转移的照射......
目录

概述

放射性肾炎(radiationnephritis)是大量接受放射性照射之后发生的慢性间质性肾炎起发病的照射量常在2500rad(25Gy)以上,属于非炎症性缓慢进脏疾病放射性肾炎是在1952年由Kunkler等发现青年、单切除等病因起的肥大个体、异位个体是放射性损伤的易感者。本病最常发生在对睾丸卵巢、Wilm氏肿腹膜淋巴、成肉瘤神经纤维肉瘤转移的照射之后。

病因

发病原因

部脏器的肿,因接受深部放射线照,而又未能对脏进任何防护,一般在5周脏所接受的照射量超过2300R时(1R=2.58×10-4C/kg)即可导致本病。

病机

急性期的发病机制,推测与放射线照射后起的皮细胞损伤及坏死,导致的缺、释放的素和管紧张素Ⅱ所致的压及慢性放射性肾炎的发病与急性类似,只鶒是病变较轻健康搜索,缺过程较缓慢;或者由急性期迁延不愈而衍变而来。

临床表现

损害的严重程度与照射量的大小呈正相。接受照射量较小者其潜伏期较长,多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或轻度压和功能损害。

1、急性放射性肾炎常于接受放射线照射后6~12个月才出现明显肾炎症状,其原因未明。在潜伏期,可有轻度蛋白尿压发病常较急骤,病者出现呼吸急促头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极度疲倦。此后出现水肿、中度或重度力衰竭、贫血蛋白尿(多数<2g/d但偶可高至4~5g/d),可有管型尿和镜下血尿,并有进性氮质血症症状与急性肾炎征相似,但放射性肾炎起病比急性肾炎缓慢,尿无红细胞管型急性放射性肾炎预后恶劣,常死于恶性压和(或)慢性肾衰。存活者常发展为慢性放射性肾炎。病死率可高达50%。

2、慢性放射性肾炎可从急性放射性肾炎发展而来,或接受放射性照射数年甚或10年后发现慢性放射性肾炎。早期常无明显的急性放射性肾炎病史其临床表现有些病例类似慢性肾炎,表现为无症状蛋白尿。有些病例可发生肾病征,功能有不同程度损害,可出现或不出现压。

慢性放射性肾炎临床表现为慢性小球肾炎时,常见症状蛋白尿、低渗尿、贫血和缓慢进展的尿毒症。失盐可以是要表现。可在病程的任何时候并发恶性压。腹膜硬化可阻断一侧或双侧输尿管而加重功能衰竭和失盐。可同时存在放射性肠炎腹泻可导致蛋白质和电解质丢失。

3、压在接受放射线照射数年后,出现原因不明的压,不伴有肾衰,可为良性,或一始就为急进性和恶性压。其原因可能仅为单侧所致。急进性和恶性压的死亡率很高,要与压严重程度有

4、单纯性蛋白尿某些轻症可只有单纯性蛋白尿,若干年后才缓慢发展至脏缩小和慢性进功能衰竭。

并发症

本病要并发症为恶性压、小管坏死、衰和尿毒症。

实验室检查

1、急性放射性肾炎,可见贫血蛋白尿(多数<2g/d,但偶可高至4~5g/d);可有管型尿和镜下血尿,并有进性氮质血症。一般尿无红细胞管型。

2、慢性放射性肾炎常见有单纯性蛋白尿失盐性低渗尿、贫血;当病者表现为慢性肾炎时,出现轻至中度蛋白尿,尿沉渣有少量红、白细胞,偶见颗粒管型。浓缩功能差(多尿),可有低钠、低钾和酸中毒功能损害恶化可有尿素氮、酐增高。

其它辅助检查

本病的轻重与照射的量有活检可见其病理变化为:

1、急性放射性肾炎病理变化有小球和小管变性、间质水肿和出如急性肾炎型,脏大小正常,小球基底膜增厚、断裂玻璃样变皮细胞变性、肿胀量照射后动脉及小动脉纤维素样坏死,成;甚至有些病例可见新月体成。也可呈间质性肾炎病理变化免疫荧光检查无免疫球蛋白、补体或纤维蛋白原沉积受累组织与正常组织易于区分。

2、慢性放射性肾炎在慢性放射性肾炎脏可见严重硬化小球缩小并有系膜硬化,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伴有轻度炎症反应,包囊明显纤维化,有时可见恶性压的坏死性管病变。由于动脉壁的广泛坏死及成,小球硬化小管变性坏死,最终导致萎缩如仅单侧接受放射线照射,则可出现单侧脏同样的病损。

诊断

据临床分型、实验室检查及区接受放射线照射病史可做出本病诊断。

1、急性放射性肾炎

(1)潜伏期:接受放射线照射后6~12个月儿童患者可短于6个月。

(2)前驱期:压升高、贫血心脏扩大,检查可发现蛋白尿

(3)临床期:一旦症状出现,即迅速发展为极度疲乏食欲不振水肿,顽固性贫血压;化验检查有BUN、Scr升高;进入临床期后化验可有中度以上的蛋白尿血尿少见。

2、慢性放射性肾炎

(1)潜伏期:可由急性期衍变而来,部分患者也可在接受放射性照射若干年后才发病,呈慢性过。

(2)临床期:症状贫血压、水肿;化验见蛋白尿管型尿、低渗尿及功能受损的表现。

3、单纯性(无症状)蛋白尿

轻症患者仅有轻微的无症状蛋白尿,一般情况下功能可保持正常。

4、良性压接受射线照射后2.5~5年压伴不同程度蛋白尿,预后一般尚可5.恶性压依其发生的时间分早期恶性压,若在接受治疗18个月所发生者称晚期恶性压。多由放射线所致的动脉狭窄起。

鉴别诊断

注意与以下疾病鉴:1.与恶性肿免疫性肾炎。2.与淀粉样变损害鉴

治疗

1、一般治疗

包括维护功能、降压及对症治疗。急性放射性肾炎的治疗包括控制压,处理力衰竭和治疗尿毒症。由于慢性放射性肾炎病理损害是不可逆的,其治疗要是对症处理和支持治疗,对慢性功能衰竭常规治疗。滴注上腺素能通过收缩组织管而减轻损害,肿管对该药缺乏反应性,因此放射治疗的效果不受该药影响。细胞增殖抑制可保护皮肤,但对脏无保护作用。控制压是十分重要的,尤其在急性阶段或恶性压病例,常用扩管药和利尿药。压对前述治疗可能无反应必要时需对肾炎发生在单侧或双侧作出诊断(单侧肾炎常无素活性增加)对症处理。

2、其他治疗

衰的处理,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保养,发现有原位肿纤维化导致的外来压迫性梗阻时作相应处理,发生泌尿系感染时及时行抗感染治疗。

3、手术治疗

如有据表明是单侧肾炎,且有恶性压表现时可考虑单侧切除,这样可消除恶性压;有报道做病变侧切除患者的症状可痊愈。

4、透析治疗

尿毒症时给予透析治疗鶒。预后: 接受射线照射后2.5~5年可有良性压出现,压伴不同程度蛋白尿预后一般尚可。恶性压者依其发生的时间分早期恶性压,若在接受治疗18个月所发生者称晚期恶性压。多由放射线所致的动脉狭窄起。此类急性期病人病死率约50%预后的优劣要决定有无急进性压。

预防

最有效的治疗是预防,包括对脏的防护和对放射量的认真掌握和限制。隔离接触可减轻放射损害。

饮食

1、 控制蛋白摄入量,一般每天限制在30至40克,并注意饮食中多给予优质蛋白,要指瘦肉、蛋类和牛奶

2、 可适当增加碳水化物,如各种面食或米饭,以达到机体基本能量的需要,防止负氮平衡

3、 应多食富含可溶性纤维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如燕麦、米糠或鱼油,以有利于降低脂,延缓功能的减退

4、 应补充各种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每日不应少于300毫克。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冠果草

下一篇 左氧氟沙星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