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中药百科   
[0]

功劳木

功劳木,为小檗植物十大功劳、细十大功劳或华南十大功劳干。植物态详"十大功劳"条。⒈十大功劳常绿灌木,高1-4m。表面土黄色或褐包,粗糙,断面黄色互生,厚革质,具柄,基部扩大抱;奇数羽状复叶,长25-40cm,小7-15,侧生小无柄,阔卵形,大小不等,长4-12cm,宽2.5-4.5cm,生小较大,有柄,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边缘反卷,每边有2-8枚大的......
目录

形态特征

功劳木十大功劳常绿灌木,高1-4m。表面土黄色或褐包,粗糙,断面黄色互生,厚革质,具柄,基部扩大抱;奇数羽状复叶,长25-40cm,小7-15,侧生小无柄,阔卵形,大小不等,长4-12cm,宽2.5-4.5cm,生小较大,有柄,先端渐尖,基部阔楔形或近,边缘反卷,每边有2-8枚大的刺状锯齿,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黄绿色。总状花序生于,直立,长5-10cm,6-9个簇生,苞片1;萼片9,排成三;黄褐色,花瓣6,长,先端2浅裂,基部有2密腺;雄厚蕊6;雌蕊1。浆果,直径约5mm,成熟时蓝黑色,被白粉。期8-10月,果期10-12月。

十大功劳2.细十大功劳常绿灌木,高1-2m。直立,树皮灰色,多分枝互生;奇数羽状复叶叶柄基部膨大;革质,小5-13,狭披针至披针,长6-12cm,宽0.7-1.5cm,先端长尖而具锐刺,基部楔形,边缘每边有刺状锯齿6-13个,上面貌一新深绿色,有光泽,叶脉不明显,下面黄绿色;叶脉自基疗3出。总状花序鳞腋间抽出,长3-6cm,花梗基部具总苞苞片卵状三角萼片9,花瓣状;花瓣6,黄色,长全缘雄蕊6,线形花药瓣裂;子房卵,无花柱柱头头状。浆果,熟果卵,熟时蓝黑色,外被白粉。期7-8月,果期8-10。

成份

阔叶十大功劳木的果实⒈细十大功劳含尖刺碱(oxyacanthine),药碱(jatrorhizinc),小檗(berbamine),掌防已碱(palmatine)及兰花碱(magnoflorine)。

2.华南十大功劳含异粉防已碱(isotetrandrine),小檗碱,掌防已碱,药碱,小檗胺及兰花碱,黄连碱(coptisine)。

性状鉴

细叶十大功劳木标本十大功劳,直径0.7-1.5cm,多切成长短不一的段条或块。表面灰棕色,有众多纵沟、横裂纹及突起皮孔;嫩较平滑,明显,略膨大,上有叶痕。外皮易剥支后部鲜黄色。质坚硬,折断面纤维性或破裂状;横断面皮部棕黄色,木部鲜黄色,可见数个同性环纹及排列紧密的放射状纹理,淡黄色。微,味苦。

⑵细十大功劳十大功劳木相似,很难区。横向裂纹稍浅,皮孔较小。

显微鉴

十大功劳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皮层公布众多纤维束。中柱鞘部位纤维束呈环状排列,木化。维管束外韧型,皮部约占1/3;成层成环;射线细胞1-3列部大,约占直径的1/2;细胞壁木化。木品薄壁细胞含众多淀粉粒,有的含草酸钙晶。

⑵细十大功劳 横切面:组织构造与阔十功劳极为相似,公皮层纤维束较少;中柱鞘部位纤维束排成断续环状;草酸钙晶偶见。

生长环境

十大功劳喜凉爽,不耐,适宜阴湿、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冲积土。

1.生于向阳山坡的灌丛中,也有栽培

2.生于山坡灌丛、路边。也有栽培园。

分布范围

1.分布于狭西、安微、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⒉分布于江苏、浙、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

栽培技术

生物特性 喜凉爽,不耐,适宜阴湿、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或冲积土。

栽培技术 种繁殖,育苗移栽法,也可扦插繁殖。种繁殖:播期4月上旬,整地,作1.3m宽的畦,25cm沟,深7cm,撒入种子,施猪粪水,厚细土。每1hm2需种子300-750kg,培育2-3年,当苗高30cm左右即可移栽。于3-4月在整好的地上作1.3cm宽的畦,各320cm,每1株,盖土压紧再盖土与畦面齐平,浇水。扦插繁殖:2-3选择硬;或6-7月用嫩扦插,分株在早春2-3月。田间管理 苗期每年5、7、9月中耕除草追肥2次,移栽后每年中耕除草2-3次,追肥1次,肥料以猪粪水为宜。

选地整地:选择疏松肥沃的沙质土壤或冲积土。整地做畦0.067hm2。施足农家基肥1500kg左右,畦宽150cm。长种子的多少而定。

田间管理十大功劳性强健,在南可栽在园林中观赏树木的下面或建筑物的北侧,也可栽在景区山坡的阴面,地面勿积水。不需要灌溉和追肥,生长2~3年后可进一次平茬。让它们萌发杆和新来更新老的株,如不平茬,老黄尖但不能落,新长不出来,相当的难看。育苗床没有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育苗床见有草即拔,干旱时不下雨要适当的浇水。移栽后,每年要除草,追肥2~3次,冬季要修剪树,去掉残

采收加工十大功劳载植4~5年即可收获,果实成熟后蓝绿色,采摘果子,砍杆。子全年都可采用,晒干,在每年秋冬挖,晒干或供备用。

常见病虫害介壳虫为害。

繁殖方法

繁殖法分为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分株繁殖和移栽四种。

种子繁殖果实在11月下旬了成熟,12月份采果,先不要粒,把它们堆积起来过一段时间的后熟,在搓去果皮,把种掏干净,阴干后与湿沙混藏一冬。种子采收后,需要湿沙贮藏种子,放在一定的容器中或挖坑处理种子。贮藏到第二年3~4月份始播种。在做好的育苗畦上成浅沟,沟25cm深沟7cm,把种子均匀播如沟,进轻轻覆土。也有的地采取播。20cm左右。每种子4粒左右,覆土6cm左右,每0.067hm2播种播种量20kg。种子。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2周左右的时间即能出苗。

扦插繁殖扦插应在3月下旬进,才冬季落的健壮秆做插穗,15cm一段,插入疏松的沙土中,入土深10cm,并塔设苇帘遮阴。在北应在6~7月才嫩扦插,插条长10~12cm,保留先端1个复叶,将复叶先端的小剪掉。只留基部2枚小并将其剪掉1/2,用素沙土插入大河中,入土5cm。遮阴养护,立秋后可长出新,入冬前分苗上盆,然后移入冷室越冬。

分株繁殖十大功劳秆呈丛壮直立向上生长分枝力弱,扦插繁殖时需杆采条,使母株暂时无法观赏,因此多结翻盆换土,把整丛植株来,上盆栽种,成活后对原有杆进,促使根系萌发新的孽条而成新的株丛。

移栽:苗需要在育苗床培育2~3年后,当苗高30~40cm时,即可移栽,一般杂一每年的3~4月份移栽,干旱半干旱地区秋天9~10月份移栽为好。栽植前把幼苗挖出来,并且剪去一部分子,减少发面积,整好地,做成130cm的畦,畦长据苗子的多少和地具体确定。30cm挖坑栽一株,填土塌实至地平面,浇定根水,水渗后在覆盖一层隔墒土。

主要价值

基础信息

【出处】出自《饮新参》。

【拼音】Gōnɡ Láo Mù

【英文】Leatherleaf Mahonia Stem, Chinese Mahonia Stem, Stem of Leatherleaf mahonia, Stem of Chinese Mahonia

土黄柏、黄柏、黄天竹、不爬、山黄柏、大黄连十大功劳、伞把黄连、大老黄、老黄、老刺、刺黄连黄杨木、羊角莲、土黄芩、羊角黄连八角羊、土黄连

【来源】

药材基源:为小檗植物十大功劳、细十大功劳皮。

采收和储藏:6月采果实,晒干,去净杂质,晒至足干为度。

十大功劳【采集】全年可采,段,晒干。

【药材】干,表面灰褐色,有浅纵沟及突起的叶痕;嫩较平滑,具纵裂隙,明显,皮部较薄,易剥离,面鲜黄色,附有线状纤维。质坚硬,折断面破裂状;横切面淡黄色,木部黄色,外侧黄色较深,射线白色,极显著。

性味】《饮新参》:"苦,平。";性

【功用治】清热;燥湿;解毒。肺热咳嗽黄疸泄泻痢疾目赤肿痛;疮疡湿疹烫伤

①《饮新参》:"清,止痨咳,杀虫,通大便。"

②《浙江中药手册》:"补阴,止渴,凉血。"

【用法与用量】服:汤,5-10g。外用:适量,水洗;或研末调

功劳木机片【性状】该品为不规则的块,大小不等。外表面灰黄色至棕褐色,有明显的纵沟纹和横向细裂纹,有的外皮较光滑,有光泽,或有叶柄残基。质硬,切面皮部薄,棕褐色,木部黄色,可见数个同性环纹及排列紧密的放射状纹理,部色较深。徵,味苦。

【检查】水分不得过9.0%(附录Ⅸ H第一法)。

总灰分不得过2.0%

【浸出物】照醇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附录Ⅹ A)项下的热浸法测定,用乙醇作溶,不得少于3.0%。

功劳木药材

归经大肠

【注意】体质虚寒者忌用。

【摘录】《中华本草》

药理作用

十大功劳十大功劳的25%水在体外对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有较轻度抑制作用,抑菌菌直径(打洞法)均为10mm。

2.从细十大功劳中提出的3种生物碱的盐类(药碱硫氰酸盐、四氢药碱-N-甲基硫氰酸盐、掌防己碱硫氰酸盐)在低浓度(0.001-0.002%)时能促进离体肠管的自发运动,高浓度(0.01%以上)时可导致张力上升、运动抑制。对离体蛙、药碱为先抑制后兴奋,掌防己碱则为轻度兴奋。对麻醉兔,静注射这类生物碱皆可起短暂或轻度的压下降。对蟾蜍后肢管无明显影响。它们的降压作用似与中枢无(椎动脉注射时不降压,阻断颈动脉流及气管起之升压反射皆不受影响),亦不受阿托品的影响,但能抑制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对坐神经-腓肠标本、体温、糖等皆无作用,亦不溶血

理化鉴定

⑴取该品粗粉约0.1g,加1%HCL5ML,水温浸15min,滤液加碘化铋钾试数滴生成橙红色沉淀。

十大功劳功劳木药材⒉薄层色谱 取该品粉末1g,加乙醇10ml,冷浸30min,时加振摇,滤过,滤液。另取盐酸小檗碱,乙醇溶解成每1ml含0.5-1mg的对照品溶液。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ul,点于同一硅H-CMC薄层上,以正丁醇-酸-水(7:1:2)展,展10cm,取出晾干,于254nm紫外分析灯下观察,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的黄色斑点。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为填充;以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用磷酸调pH值至3.0)(30 : 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5nm.理论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低于5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盐酸巴马汀对照品适量,密称定,加乙腈-水(3:7)混溶液制成每lml各含20µg的混溶液,即得。

十大功劳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该品粗粉约0.25g,密称定,置具塞锥瓶中,密加入盐酸-甲醇(1 : 100)混溶液50ml.密塞,称定重量,冷浸30分钟,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40kHz)45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盐酸-甲醇(1:100)混溶液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密量取续滤液5ml,干,残渣加乙腈-水(3:7)混溶液使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 分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µ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该品品计算,含盐酸小檗碱(C20 H17 NO4.HCl)和盐酸巴马汀(C21 H21 NO4·HCl)的总量不得少于0.80%。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