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营养不良

养不良是怎么回事?养不良是由于热量和蛋白质不足而致的慢性养缺乏症多见于婴幼儿期随着人民生活不断提高养不良发病率已显著下降前所见养不良多为婴儿期喂养法不当或疾病因素所造成而且程度多较轻。长期摄食不组是养不良的要原因。如多产、双胎及早产儿若不注意科喂养,常养不良。唇裂等先天畸及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产生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一般顺序为、胸......
目录

健康问题

长期摄食不组是养不良的要原因。如多产、双胎及早产儿若不注意科喂养,常养不良。唇裂等先天畸及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产生养不良。表现为体重不增或减轻,皮下脂肪逐渐消失,一般顺序为、胸部,双上下肢,面颊部。重者肉萎缩,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免疫力差,易患消化不良及各种感染。

健康检查

要表现为脂肪消失,肉萎缩及生长发育停滞,同时也可造成全身各系统的功能紊乱,降低人体的抵抗力,给很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养不良分为三度,体重比正常小儿平均体重减少15%-25%为一度;减少25%-40%为二度;减少40%以上为三度。

健康建议

预防:

1、若发现小儿体重不增不减,脂肪减少,肉松弛,面色稍苍白,即应起注意,分析原因,及时检查治疗。

2、母乳是小儿最完善的食品,提倡母乳喂养,注意喂养法,年龄及时添加食,掌握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的原则。1岁左右断乳,给予易于消化而具有养的食品。

3、注意户外锻炼,呼吸新鲜空,多晒太阳,增强体质。

4、原有之饮食逐渐增加。每次增加之量不可过多;如有消化不良症状出现,应酌量减量。

5、注意质、量之理分配。

中药偏方

1、取黄鳝鱼1条,金10克。将鳝鱼脏,切块放碗中,加金,熟后食用。

2、红薯30克,金10克,汤,调味服。

3、人乳拌麦汤服。

4、山楂数个,红糖少许,汤服。

5、不食草3克,猪肉食用。

6、金不换草60克,同豆腐服。

7、鲜蚌肉500克,先用冷水洗干净,放入白糖100克浸1小时,取汁。每服3汤匙,每天3次。

8、桃仁2个,神曲25克,水加红糖适量,服。

9、针刺疗法:针刺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配刺双手四缝,出针后挤出黄色液体,用清洁消毒棉花试干,隔日一次,有健脾积滞作用。

10、法:桃仁杏仁,生山栀各等份,冰片樟脑少许。将三味药共研细末后,加入冰片樟脑混匀备用。取药15-20克,用鸡蛋清搅拌成糊状,干湿适宜,于双侧,用纱布包扎24小时,没次间隔2-3天。

11、法:疳积草15克、姜、葱各50克。将上药捣烂,加入蛋白1个搅匀,外一夜。隔3天一次,每疗程5-7次。

12、脐法:皮硝100克,用布包好后扎于脐部,以消积滞

西药

1、治疗期间宜予以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或维生素B族等药物。其他助治疗如苯丙酸诺龙25毫克,肉注射,每周二次,同时给予足量蛋白质类饮食。

2、一般认为婴儿期以牛乳加蔗糖和植物油为最好的食品基础。年龄稍大可据当地习用食品加添固体食物以提高热卡供给,如无腹泻呕吐,早期即给予每天每公斤190热卡,逐渐增至200热卡。不能耐受乳糖者忌用乳类。

3、少量多次输、输浆,肉注射;亦可用胎盘多量多次灌肠。

4、顽固病例可采用上腺皮质激素、考地松等激素

5、针刺俞、俞、身柱,用短促强刺激,不留针

分类

养缺乏大致分为两类:

①原发性养缺乏病。由膳食中的养素不足造成;

②继发性养缺乏病。原因较多包括:机体对养素的摄取、消化、吸收和利用障碍;机体对养素的需要量增加;机体排泄养素增多;体养素分解加剧等。其中以养素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为养不良的要人才原因尤其过是机体处于生长发育妊娠、授乳和同时疾病状态时对养素的需求增加若养素的摄取不足更易造成养不良。

当前比较常见的养缺乏病等奖要有:蛋白质热能养不良、贫血单纯性甲状腺肿、钙缺乏症、锌缺乏症、干眼病、佝偻病、脚病、维生素B缺乏症、癞皮病、巨幼细胞性贫血等,其中蛋白质热能养不良、贫血单纯性甲状腺肿和干眼病,被称为世界四大养缺乏病。

症状表现

临床表现:

体重不增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继之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逐渐出出消瘦病久者皮肤干苍白烦不安肉松驰身高也低于正常轻重可分三度:Ⅰ度为轻型ⅡⅢ度为重型

Ⅰ度养不良:精神状态正常体重低于正常15%-25%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8厘米-04厘米皮肤干身高不影响

Ⅱ度养不良:精神不振烦躁不安张力减弱肉松驰体重重低于正常25%-40%壁皮下脂肪厚度小于04厘米皮肤苍白毛发无光泽身高较正常减低

Ⅲ 度养不良:精神萎糜嗜睡与烦躁不安交替出现智力发育落后肉萎缩张力低下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上皮下脂肪消失部出现皱纹呈老人样面容皮肤苍白无弹性毛发干枯身高明显低于正常常有低体温搏缓慢食欲不振便秘严重者可因清蛋白清降低而出现养不良性水肿

原因

起小儿症的要原因是父母喂养不当或小儿挑食、偏食。

喂养不当要是“太过”和“不及”。“太过”是指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饥饱无规律,过分食用肥腻的食物,过多地吃冷食,导致食积停,症。

“不及”指母乳喂养不足;人工喂养调配不当,如牛奶或奶粉浓度太低,或以谷物(米粉、麦乳)为食,从而因长期蛋白质和脂肪不足而发生养不良。

小儿断奶后或哺乳期间未能及时增加食;以及兔腭裂婴幼儿腹泻、肠吸收不良综征等;急慢性传染病;先天不足和生理功能低下,如多产、早产、双胎等都可症。

当然如今家条件改善,这种病的病因多为“太过”。

预防

因为要是喂养不当或挑食、偏食起的,所以减少症的发生要靠家预防,年轻父母应做到以下4点:

1、定期健康检测:定期检查孩子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如身高、体重、乳等,早期发现小儿在生长发育上的偏离,尽早加以矫治。

2、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尤其对早产和低体重儿更为必要。不能母乳喂养要尽量采用牛奶及乳制品,以保摄入足够的热能和优质蛋白质及脂肪。不应单独依靠淀粉类为食,因为它们缺乏优质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时添加食,保必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热能。

3、积极防治疾病:积极预防治疗各种传染病及感染性急病,特肺炎腹泻,保肠道正常消化吸收功能,腹泻时不应该过分食或减少进食。腹泻好转即逐渐恢复正常饮食。

4、执理的生活制度:保睡眠充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防止挑食、偏食,不要过多地吃零食。常带小儿到屋外,利用天然条件,呼吸新鲜空,多晒太阳,常展户外活动及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家庭治疗

发现自己的孩子得了症后,除了上医院进治疗外,为了帮助您的孩子快速康复,家长期自我治疗是很有必要的。这里介绍几种疗效显著的中医疗法。

推拿疗法——捏脊法:两手沿着孩子的柱两侧由下而上连续捏提肤,从尾下端始,直至低头时颈后隆起最高处下。孩子的肤娇嫩,家长可预先在手上抹一些凡士林。每次捏脊3~6遍,每天或隔日一次,6次为一疗程,可休息一周后再进第二疗程的治疗。

食物疗法:

1、山楂山药汤:山楂9克,山药15克,白糖25克,汤代,每日一,连服1周。本适用于脾虚疳积之症。

2、参芪鸽肉汤:乳鸽1只,去杂毛及脏,将党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9克打为粗末,布包后塞入鸽,隔水至烂熟,饮汤吃肉。3天服一,连服4~6。本适用于两虚者。

3、石榴皮汤:取石榴皮30克,水,加糖适量调匀,饮。

佩药法——消香袋:中药六月雪30克,研成细末,装入布袋,常佩在小儿胸部。1个月为一疗程。

握药法——取大黄9克、牵牛子2克、莱菔子10克。共研成粗末,用纱布包好后握在手中,婴幼儿可用绷带固定,15天一疗程,每天2次,每次30分钟。

护理

1、保居室空流通清洁,湿度温度适宜。

2、改变不理的饮食习惯,哺乳定时定量,饮食应易于消化,养丰富,添加食掌握先稀后干,先素后荤,先少后多的原则,理喂养。

3、定时测量并记录体重和身长,以检验治疗效果。每周测量2次。

疾病分级

  养不良分为三度:

  轻度(I度):体重比正常小儿平均体重减少15%-25%,壁皮下脂肪厚度 0.4~0.8cm;

  中度(II度):体重比正常小儿平均体重减少25%-40%为二度,壁皮下脂肪小于0.4cm;

  重度(III度):体重比正常小儿平均体重减少40%以上,皮下脂肪消失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磺胺嘧啶

下一篇 马梢蛇藤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