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维生素E缺乏病

维生素E的抗氧化性能维生素E可维持正常的生殖能力和肉正常代谢,维持中枢神经网膜组织免受氧化损伤,维持管系统的完整。由于维生素E缺乏起生殖障碍,肉、肝脏骨髓功能异常,溶血以及渗出性素质等综合病征为维生素E缺乏症(deficiency of vitamin E)。(一)发病原因维生素E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故人类由于维生素E摄入量不足而产生缺乏症者少见,维生素E为脂溶性,当小......
目录

病因

(一)发病原因

维生素E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故人类由于维生素E摄入量不足而产生缺乏症者少见,维生素E为脂溶性,当小儿肠道对膳食脂肪的吸收发生障碍时,易致维生素E吸收不良,继而发生缺乏和不足。

出生时体维生素E水平低,因为新生儿体维生素E基本上是孕末2个月从母体获得,故早产儿体维生素E的贮留低于正常新生儿,极低体重的早产儿对脂肪及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较差,维生素E更易缺乏。

母乳中维生素E的含量与不饱和脂肪酸量的比例适宜,其比例系数在0.5左右,配奶中如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高,当比例系数小于0.4时,临床上出现维生素E缺乏症状,所以,人工喂养儿更易出现维生素E缺乏。

胆汁流出受到障碍或肠脂蛋白成有缺陷时,可能发生严重的维生素E吸收不良,患锁,胆汁郁积性病的患儿,在婴儿期可发生重度维生素E缺乏。

患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葡萄糖-6-磷酸氢酶缺乏等疾病时,由于红细胞破裂或缺乏其他抗氧化途径而可能维生素E利用过度,而导致缺乏。

早产摄入量过大,则相应得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加大,以保护细胞膜的类脂质免于氧化,如过早使用治疗早产贫血,则破坏肠道中的维生素E,阻止其吸收,加重其缺乏。

(二)发病机

维生素E溶于脂肪及脂溶维生素E是所有具有α-生育酚生物活性的色酮衍生物的统称,是具有1个色满环,1个类异戊二烯侧链,α-生育酚生物活力的一类化物的通称,维生素E族包括α-,β-,γ-和δ-生育酚,这在一定程度上随色满环的甲基化而变化,其中以α-生育酚的活性最高,各种生育酚都可被氧化成生育酚自由基,生育醌及生育氢醌,这种氧化可因光照射,热,碱,以及一些微量元素如和铜的存在而加速,各种生育酚在酸性环境比碱性环境下稳定,在无氧的条件下,它们对热与光以及碱性环境相对较稳定,有氧条件下,游离酚羟基的酯是稳定的。

生育酚起到类似抗氧化的作用,阻止细胞膜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可保护机体免遭自由基氧化损伤,α-生育酚的抗氧化活力与含硒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相仿,人浆生育酚水平随着总浆脂质水平而变化,这就影响了浆和脂肪组织的划分,正常浆α-生育酚水平为11.6~23.2µmol/L,维生素E要储存于脂肪组织(150µg/g组织),肝脏(13µg/g组织)及肉(19µg/g组织)中,在各种组织器官中,以上腺(132µg/g组织),下垂体(40µg/g组织),睾丸(40µg/g组织)以及(30µg/g组织)中的浓度最高,红细胞膜中α-生育酚含量较高,其浓度与浆水平处于平衡状态,当维生素E低于正常水平,易发生红细胞膜的破裂而导致溶血维生素E在液中分布于各种脂蛋白中,小儿与成人不同,如果膳食中维生素E缺乏,浆浓度会迅速下降。

维生素E与硒,维生素C,β-胡萝卜素有抗氧化的协同互补作用,动物实验发现维生素E是维持,平滑及外周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维生素,与细胞膜功能有密切系;维生素E对保持正常的免疫功能是必需的;维生素E还有抑制管表面凝集和保护皮的作用,因而被认为有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作用,维生素E确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的分解,降低脂,增加管壁的弹性,这无疑将降低动脉硬化和冠病的发生率,从而延缓人体老化,早产婴儿若饮食中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时,维生素E的需要量相对地增加。

维生素E有保护神经系统免受氧化损伤的作用,儿童发育过程中的神经系统对缺乏尤为敏感,缺乏维生素E可发生神经面的症状要影响索的后柱,第三和第四神经核,周围神经的大鞘轴突管,脑干的细长核和楔形,以及肉和网膜

维生素E缺乏可起生殖障碍;肉,肝脏骨髓功能异常;红细胞溶血;胚胎发生缺陷;以及渗出性素质,这是一种毛细管渗透性障碍,可以产生萎缩,或伴有肌病损。

病症状

1.神经系统改变:进神经病和网膜病,脊髓小脑共济失调伴深部反射消失,躯干和四肢共济失调,振动和位置感觉消失,麻痹,视野障碍,网膜病也称晶状体纤维组织成,衰弱上睑下垂构音障碍,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运动发育具有不良影响。

2.贫血:多发生在出生体重小于l500g的早产儿,发病多在4~6周出现溶血贫血维生素E后溶血即可停止。

3.水肿:全身水肿以下肢为早产儿易发生新生儿硬肿症,用维生素E 3天后大多可缓解。

4.颅脏出妊娠期缺乏维生素E,新生儿患颅脏出的可能性较大,新生儿和室管膜下出的某些病例,服维生素E后可得到改善。

检查

1.体维生素E养评价指标

(1)红细胞溶血试验:红细胞与2%~2.4% H2O2保温后,溶血出来的血红蛋白量与馏水保温所溶出者相比较,用百分数来表示,其值与维生素E水平有一定的系,缺乏维生素E红细胞对过氧化氢敏感性增高时,可观察到过氧化物溶血增加,可发生溶血贫血

(2)维生素E水平低:浆生育酚水平<9.28µmol/L(<4µg/ml),成人在浆生育酚水平<11.6µmol/L(<5µg/ml)为缺乏。

维生素E后在环中可存在1~2天,故服用维生素E 3天后可测其浆含量。

(3)维生素E与脂比值:因为脂水平对维生素E的浆浓度有直接影响,如婴儿维生素E与脂比值小于0.6mg∶1g,可认为维生素E缺乏,如果存在脂过多,α-生育酚水平升高,当生育酚水平是<0.7mg/g浆脂肪(<1.6µmol/g),即相当于<11.6µmol/L (<5µg/ml)的脂正常者,可诊断为缺乏。

(4)红细胞的维生素E测定:红细胞中维生素E的正常平均值为35.42µmol/l±2.00µmol/l,浆为154.49µmol/l±140.76µmol/l,红细胞的维生素E变化较小。

2.有酸尿

维生素E缺乏者在无酸饮食时可出现过量酸尿且酸磷酸激酶水平增高。

3.外周

血红蛋白多在60g~100g/L之间,网织红细胞轻度升高,周围可见棘和固缩红细胞,可增高。

4.生化检查

红素增高。

5.骨髓

可见多核的幼红细胞。

6.肉活检

早产婴儿缺乏维生素E有衰弱肉活检中有坏死的蜡样质色素沉着。

7.神经电生理检查

脊髓小脑病的患者外周大径有鞘的轴突可以消失,柱索的后角可能变性。

诊断鉴别

诊断

1.病史和表现:有早产,脂肪吸收不良等病史与维生素E缺乏的临床表现特点。

2.实验室检查:有维生素E养水平下降。

(1)维生素E:维生素E浓度是直接反映体维生素E储存量是否充足的一个指标,维生素E缺乏者维生素E水平下降,一般认为低于5mg/L为养状况不良。

(2)维生素E与脂比值:小于0.6mg∶1g,可认为维生素E缺乏。

(3)红细胞抗过氧化物溶血实验:体缺乏维生素E者,其体外红细胞对H2O2起的溶血比正常人敏感,可作红细胞体外试验,红细胞抗过氧化物溶血实验阳性和有溶血贫血等,可认为有维生素E的缺乏。

诊断

1.溶血贫血:与其他病因起的溶血贫血相鉴,由于维生素E缺乏起的溶血贫血维生素E水平低,维生素E治疗后很快好转。

2.Friedreich共济失调(FRDA):患慢性胆汁淤积性管病或囊性纤维化的儿童发生维生素E缺乏综征,其进神经损害的临床特征与FRDA很相似,在诊断时容易被误诊为FRDA,故此维生素E水平测定及基因诊断有助于两者鉴,FRDA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疾病基因定位在8q13.1~q13.3。

治疗

药物治疗:

维生素E:10mg/d(10~30mg/d),象改善后可改为5mg/d维持量。对于慢性脂肪吸收不良或胆汁淤滞症应采用水溶性维生素E服或注射。量不宜过大,若每天量大于15mg/kg,可造成酸酶活性增高,尿酸排泄量增多,病人自感无力。   

维生素E与其他脂溶性维生素相比,维生素E相对毒性较低,摄人大维生素E可能干扰维生素A和维生素K的吸收。维生素E大量静注射曾早产儿细菌性和真菌性脓毒血症的危险性增高,很可能抑制正常嗜中性白细胞杀伤细菌和真菌的能力。具有高渗透性的维生素E服制,被认为与增高早产儿患坏死性小肠炎危险性有,这可能归因于配的渗透性所致。

预防

不同生理时期对维生素E的需要量不同,妊娠期间维生素E需要量增加,以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维生素E可通过乳汁分泌,成熟母乳中维生素E含量在4mg/L左右,因此乳母应增加摄入量,以弥补乳汁中的丢失,对婴儿来说,推荐的维生素E摄入量是以母乳的提供量为基础的(大约2mg/d),从人体衰老与氧自由基损伤的角度考虑,增加维生素E的摄入量是有必要的。

并发症

1.溶血贫血:多见于早产儿。

2.脊髓小脑病:要见于儿童,是由于无β脂蛋白血症,慢性胆汁淤积性管疾病,腔疾病或维生素E代谢的遗传异常而有脂肪吸收不良起。

3.神经系统病变:网膜病,麻痹,视野障碍及幼儿认知能力和运动发育不良,用维生素E治疗可得到改善。

4.颅脏出和室管膜下出等,补充维生素E可得到改善。

护理

理膳食,均衡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多粘菌素

下一篇 利福昔明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