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小儿维生素B6缺乏病

维生素B6缺乏病是由于食物烹调不当或品种过于单调所致。吸收不良也可致维生素B6缺乏。维生素B6依赖综征是一种先天代谢酶——犬尿氨酸酶的结构及功能缺陷,此时维生素B6的需要量为正常小儿所需的5~10倍,极易出现维生素B6缺乏。 在婴儿期维生素B6缺乏与依赖病的要表现为全身抽搐,导致智力迟钝。同时常伴有肠道症状呕吐腹泻等。其他表现有末梢神经炎、皮炎贫血等。膳食组成的影响(25%):蛋白质......
目录

病理病因

膳食组成的影响(25%):

蛋白质代谢需要维生素B6的参与,当膳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高时,维生素B6的需要量也多,如以蛋白质摄入量为基础计算,摄取100g蛋白质,每天需摄入维素B6 1.5~2.5mg,每天适宜摄入量:婴儿为0.1~0.3mg,儿童为0.5~1.5mg。

摄入不足(20%):

婴儿由于母亲维生素B6摄入不足,起乳汁中维生素B6的分泌量减少,或者人工喂养的婴儿,牛乳过多次加热、沸,造成维生素B6的破坏,均可造成婴儿的维生素B6缺乏症(vitamin B6 deficiency)。

需要量增加(20%):

儿童生长发育速度较快,需要量也相对较多。如小儿患结核、水痘肺炎以及高热时,维生素B6的消耗增加,如未予及时补充,则造成维生素B6的缺乏。患甲状腺功能亢进时,维生素B6辅酶活力降低,维生素B6的需要量增加。

药物影响(15%):

异烟肼、环丝氨酸、L-多巴、肼苯达嗪、D-青霉胺四环素等均可导致维生素B6缺乏。异烟肼、肼苯达嗪与维生素B6成非活性衍生物,加速了维生素B6排泄;青酶胺、环丝氨酸是维生素B6的抗代谢,均会加重维生素B6缺乏。

吸收障碍(10%):

如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腹泻、肠道感染、肠吸收不良综征等疾病均可减少维生素B6的吸收。

维生素B6依赖综征(10%):

维生素B6依赖症多属遗传性疾患,是犬尿氨酸酶的结构及功能缺陷,其活性仅为正常的1%。因此,维生素B6的需要量为正常小儿所需的5~10倍,极易出现维生素B6缺乏。孕妇在妊娠反应期服用过大维生素B6,以致婴儿出生后仍需依赖较大量的维生素B6。

病机

维生素B6包括6种可以通过酶可互相转换的吡哆醇(pyridoxine,PN)、吡哆胺(pyridoxamine,PM)、吡哆醛(pyridoxal,PA或PL)和它们各自的5-磷酸化物。吡哆醛5-磷酸盐是这一组中的重要部分,在羧作用及氨基转移作用中,作为酶系统的辅酶参与体氨基酸、蛋白、脂类、核酸及糖原的代谢。如果缺乏可致抽搐及末梢神经疾患。因此,维生素B6缺乏可致生化及生理面的异常。PL及PM磷酸化后变化辅酶,磷酸吡哆醛(PLP)及磷酸吡哆胺(PMP)。吡哆醇为人工成的产品,在植物中也有;在动物体,多以辅酶PLP及PMP的式存在。因为5-磷酸吡哆醛是氨基酸代谢中许多酶的辅酶,故蛋白质代谢需要维生素B6的参与,当维生素B6缺乏时,可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发生贫血等。 维生素B6依赖症是伴性隐性遗传疾病,影响各种维生素B6基酶蛋白,并能惊厥、智力缺陷、胱硫醚尿、细胞(过载)性贫血荨麻疹、哮喘以及黄尿酸尿。由于在神经系统中,PLP与谷氨酸氨酶的基酶蛋白不能成,使γ氨基丁酸(GABA)成减少,GABA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神经递质,其浓度降低,造成惊厥阈降低,临床上出现惊厥

5-磷酸吡哆醛是血红蛋白成的第一步反应(甘氨酸与琥珀酸结合生成δ-氨基乙酰丙酸)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酶,该疾病可能由于δ-氨基乙酰丙酸成缺陷,从而导致血红蛋白成障碍。临床可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症状体征

1.症状虽然明显缺乏维生素B6的症状较为少见,但是轻度缺乏却比较多见。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6时,常伴有其他养素的缺乏,尤其是其他水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特是核黄素,因核黄素参与维生素B6的代谢。

(1)生长发育不良:维生素B6缺乏的患儿,氨基酸、蛋白质代谢异常,在婴儿其表现为生长发育迟缓。还可出现贫血。 

(2)脂溢性皮炎维生素B6缺乏可致皮肤和黏膜炎症,如脂溢性及屑性皮炎口腔炎、舌炎、眼炎等。眼、口腔周围皮肤脂溢性皮炎,并可向面部、前后等扩展。也可导致舌炎口炎干裂。

(3)神经精神系统症状:6个月以的婴儿出生后如喂养食物中缺乏维生素B6,可显示神经过敏、兴奋增多及频繁的全身性抽搐,导致抑郁、嗜睡智力迟钝、振动觉及位置觉消失。在婴儿期,吡哆醇缺乏症的症状为全身抽搐,其他表现为末梢神经炎。惊厥发作前,有易激惹、尖声哭叫等。6个月的小儿可因频繁抽搐而导致智力发育障碍。当用异烟肼治疗结核病时,可发生末梢神经性病(较多见于成人)。

(4)消化系统症状:常伴有一些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5)感染:维生素B6对免疫系统也有影响。缺乏,细胞介导免疫系统受损,抗体生成减少,容易发生感染。  

2.维生素B6依赖症分为以下四类:  

(1)惊厥维生素B6依赖性惊厥多发生于出生数小时至3个月的婴儿,出现反复惊厥癫痫药物治疗无效,静注射维生素B6后可缓解,通常使用维生素B6 5~10mg静注射,维持量为10~25mg/d,该病治疗需维持终身。  

(2)贫血维生素B6依赖性贫血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骨髓中红细胞增生活跃,骨髓有含血红素沉着。

贫血很少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用维生素B6 0.1~1.0g/d治疗,3~4天后网织红细胞迅速增加。  

(3)高胱氨酸尿症:患儿表现为智力低下、骼畸发育不良,其中80%患儿伴有视力障碍,30%患儿有类似Marfan综征的心脏病。部分病例给予大维生素B6治疗,高胱氨酸尿消失,但也有部分病例无效。  

(4)胱硫醚尿症:患儿表现为智力迟滞、肢端肥大、耳聋减少、尿崩症,易发结石

并发病症

1.生长发育迟缓 骼畸发育不良。

2.消化系统:可导致舌炎口炎、消化功能紊乱。

3.神经系统:发生抽搐和智力低下,其中80%患儿伴有视力障碍

4.心脏疾病:30%患儿有类似Marfan综征的心脏病。

5.感染:免疫功能下降,易发生感染。

6.其他:脂溢性皮炎贫血

相关检查

评价体维生素B6水平的法包括直接法(如浆磷酸吡哆醛浓度、浆总维生素B6浓度或尿维生素B6浓度测定)和间接法(尿色氨酸降解产物的水平、红细胞依赖性维生素B6酶活性或浆高半胱氨酸含量的测定)。

1.直接法

(1)浆磷酸吡哆醛(PLP)浓度测定:浆5-磷酸吡哆醛是肝脏维生素B6的要存在式,并且反映组织中的储存,但是浆5-磷酸吡哆醛对该种维生素摄入量的反应相当缓慢,需要10天才能达到一个新的稳定状态。但在评价时应考虑可能影响PLP浓度的各种因素,如蛋白质的摄入增加,AKP的活性升高都可使浆PLP浓度下降。前是以20nmol/L浆PLP浓度为评价维生素B6养状况的指标。但胎儿5-PLP浓度非常高,出生后第1年迅速降低,然后降低缓慢。所以评价新生儿及婴儿维生素B6的养状况较困难。

(2)浆总维生素B6浓度测定(包括游离维生素B6及吡哆醇磷酸盐):本法较为简单,是了解体维生素B6养状况的敏感指标,但是测定值的波动较大,因此限制了它的使用价值。 

(3)尿中维生素B6浓度测定:尿中维生素B6排泄,特是4-吡哆酸的排泄已被广泛用于研究维生素B6的需要量。吡哆酸的排泄量约占维生素B6摄入量的50%,4-吡哆酸的排出量反映近期膳食维生素B6摄入量的变化,正常尿排泄4-吡哆酸量大于0.8mg/d,如果少于0.2mg/d,即表明维生素B6缺乏。

2.间接法 

(1)尿中色氨酸降解产物的水平(尿色氨酸负荷试验):尿中黄尿酸的排出量是维生素B6缺乏的最早标记物之一。正常情况下,黄尿酸是一种微量的色氨酸降解产物,色氨酸降解的要途径是通过5-磷酸吡哆醛依存的犬尿氨酸酶。微量黄尿酸也涉及5-磷酸吡哆醛依存的酶。维生素B6缺乏时,色氨酸的代谢产物及衍生物生成增加,由尿排出体外。黄尿酸能可靠地反映维生素B6的养状况,给予色氨酸负荷试验可以明确诊断,其法如下:服50~100mg/kg色氨酸液(每次总量不超过2g),通过测定色氨酸降解产物来评价维生素B6的养状况,维生素B6缺乏患儿尿中可出现大量黄嘌呤酸,尿中黄尿酸排出量>50mg。正常人无此现象,但在维生素B6依赖病者此试验可能阴性。

(2)红细胞依赖性维生素B6酶活性的测定:清及红细胞谷草转氨酶降低。红细胞需要PLP酶,如谷丙酮酸转氨酶(EGPT)、谷草酰乙酸转氨酶(EGO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α-EAST)等,也是评价体维生素B6养状况的敏感指标。常将红细胞加和不加PLP之比作为评价维生素B6养状况的指标,加上PLP测定谷丙或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如活性上升20%以上,表明维生素B6缺乏。

EGOT指数=EGOT+PLP/EGOT-PLP  

EGPT 指数=EGPT+PLP/EGPT-PLP

EGOT活性指数≤1.80为正常,EGPT活性指数≤1.25为正常。最近也有人测定天门冬氨酸酶的活性作为评价维生素B6养状况的指标,但测定数值变异较大,使其受到了限制。

(3)浆高半胱氨酸的含量:最近提出以浆高半胱氨酸作为评价维生素B6养状况的指标。因为高半胱氨酸的降解始于转硫化到半胱氨酸的过程,涉及5-PLP依存酶。但最近有研究表明,叶酸维生素B12与浆高半胱氨酸的水平系更密切。

应作电图和电图等检查。电图检查有不正常频率及振幅改变的波

诊断鉴别

诊断

依靠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可做出诊断。  

1.病史:仔细询问病史。患儿是否有摄入不足,偏食、厌食;是否理膳食,各养素的比例是否理;有无妨碍吸收和利用的疾病,如慢性消耗疾病、肠道疾病等影响吸收的疾病等;患者是否存在需要量增加的因素,如生长发育速度较快、发热等;近来是否服用影响维生素B6活性的药物。 

2.临床表现:婴儿期如遇不明原因的惊厥贫血慢性腹泻,若已排除低钙血症糖、低钠及感染性疾病,即应考虑维生素B6缺乏或依赖病。婴儿有生长发育不良,惊厥抽搐神经系统表现,有末梢神经炎、皮炎口腔周围皮肤脂溢性皮炎贫血等表现。  

3.治疗反应:注射维生素B6 100mg后,抽搐停止可作为诊断依据。  

4.维生素B6依赖症:饮食中无维生素B6缺乏史,且惊厥发作使用普通止痉无效,而给与大维生素B6能控制其发作,同时停药后,惊厥常在数天复发,有利于维生素B6依赖症诊断。  

5.实验室检验:可通过测定浆中磷酸吡哆醛(PLP)浓度、浆总维生素B6浓度、尿中的维生素B6浓度、尿中色氨酸降解产物的水平、红细胞依赖性维生素B6酶活性、浆高半胱氨酸的含量等法帮助诊断。

诊断

1.贫血:与其他原因起的贫血。例如贫血,还有地中海贫血

2.发育障碍:与其他原因起的发育障碍、骼畸

3.抽搐智力障碍 与其他原因起的抽搐智力障碍

4.消化系统症状:常伴有一些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腹泻等。注意和肠胃炎

疾病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小儿养保健科 儿科

治疗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

治疗周期:1-3个月

治愈率:85%

常用药品:肠养乳(TP) 藿阳补

治疗费用: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800——2000元)

药物治疗:

1.去除病因:询问病史,了解病因,治疗消化道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感染等造成维生素B6缺乏的疾病,以去除病因

2.调整饮食:维生素B6推荐的每天适宜摄入量,6个月以下的婴儿为0.1mg,较大婴儿增加为0.3mg;1~3岁为0.5mg,4~6岁为0.6mg,7~13岁为0.7~0.9mg,14岁以后为1.1~1.2mg。理补充含维生素B6丰富的食物,避免发生维生素B6缺乏。

3.补充维生素B6:通常用维生素B6 10~20mg/d足量治疗,连续3周,症状好转后,减量为2~5mg/d,症状连续用数周即可。婴儿如静注射10mg维生素B6,可立即缓解由维生素B6缺乏所起的抽搐;如用10mg/d服,需1~2周可缓解。

4.维生素B6依赖症:必需每天注2~10mg,或维生素B6 10~100mg,需终生应用维生素B6治疗,具有一定的疗效。

预防护理

预防

维生素B6缺乏型一般预后良好,及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B6可取得较好疗效,皮肤损害迅速清除,神经系统面如周围神经炎等,用大量吡哆醇治疗,可奏效,数分钟可控制惊厥发作。但维生素B6依赖症需终身服药。应定期复查,预防复发,如自觉有复发症状,应及早诊治。

护理

多吃含维生素B多的食物。维生素B多的水果有:西红子、香蕉葡萄、核栗子,弥猴等。

饮食保健

小儿维生素B6缺乏病饮食宜忌: 

1、食物中都含维生素B6。动物性食品有牛肝鸡肝鸡肉牛肉、;肉、、蟹、鸡蛋、牛奶等。  

2、植物性食物有葵籽、生仁、核、黄豆、胡萝卜扁豆、甜薯、椒、香蕉葡萄干、子、菠菜、土豆、全麦粉等。

3、避免食用辛辣食物。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