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维生素K缺乏症

维生素K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在凝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绿蔬菜和各种食用油例如大豆、棉籽、菜籽和橄榄油中维生素K的含量高。维生素K缺乏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婴儿最为常见。胎盘胎儿输送的维生素K水平低,母乳中维生素K水平低,婴儿肠道细菌成的维生素K量少都可以造成婴儿维生素K缺乏,并可导致新生儿性疾病。维生素K缺乏症的患者如果可以早期识并予以适当治疗,预后良好。维生素K是一种人......
目录

疾病概述

维生素K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在凝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绿蔬菜和各种食用油例如大豆、棉籽、菜籽和橄榄油中维生素K的含量高。维生素K也可以由肠道细菌成。

维生素K要有三种类型:K-1来源于植物;K-2由肠道菌群产生的;K-3是人工成的水溶性维生素K。

维生素K缺乏症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婴儿最为常见。胎盘胎儿输送的维生素K水平低,母乳中维生素K水平低,婴儿肠道细菌成的维生素K量少都可以造成婴儿维生素K缺乏,并可导致新生儿性疾病。但是,孕妇补充过量维生素K可以导致新生儿黄疸

成人可以从蔬菜和其他各种食物中摄取维生素K,并且维生素K可以在体环利用,成人还具有足够的肠道菌群生产维生素K,所以维生素K缺乏症十分罕见。

饮食是维生素K的要来源,成人每日需要量为100-200毫克。维生素K有80-85%要从回肠末端吸收。有效的吸收依赖于盐和正常脂肪的吸收。并且要求回肠绒毛具有正常功能。一个健康人如果完全不能从饮食中获得维生素K,体维生素K储备只够1周的代谢消耗。

生理作用

维生素K是凝过程的助因子。凝因子前体通过维生素K依赖的γ-谷氨酰羧化酶转换成为活化式——γ羧基谷氨酸[5-7]。这一过程中维生素K依赖的蛋白通过钙离子通道结到磷脂表面的,从而启动正常的成过程。维生素K作为羧化酶的因子,作用机制尚未明确。

基质蛋白,特钙素和许多凝因子一样,在钙离子参与的γ-羧化过程中也依赖维生素K。

合并症

婴儿维生素K缺乏可以表现为新生儿性疾病,可以造成颅腹膜后出,常见发生于出生后1-7天。新生儿迟发的性疾病可以推迟到生后3个月发生。

由于维生素K参与钙素的γ羧化,是成的重要环质疏松症与维生素K缺乏密切相[8-10]。

疾病预后

维生素K缺乏症的患者如果可以早期识并予以适当治疗,预后良好。至今尚无由于维生素K缺乏导致死亡的报道。但是如果维生素K缺乏得不到控制,可能会发生严重的出。出的发病率与维生素K缺乏的严重程度相

疾病病因

维生素K胎盘运送量低、肝脏酶原成功能不成熟、母乳中维生素K含量不足,并且新生儿的肠道处于无菌状态都是婴儿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

在成人,维生素K缺乏的原因包括:

·慢性疾病

·养不良

·酗

·反复部手术

·长期肠外

·吸收不良

·胆汁淤积性疾病

·

·囊性纤维

·炎性肠病

·药物——头孢类抗生素华法林水杨酸盐、抗惊厥药和某些磺胺类药物

·大量输

·(DIC)

·重度肝脏疾病,如病毒性炎后的硬化硬化淀粉样变性、高雪氏病和其他原因降低了维生素K依赖凝因子的成。患者如果出现严重出可以补充维生素K并予以新鲜冷冻浆纠正凝异常。

吸收不良综征影响维生素K在回肠的吸收。乳糜泻、热带口炎腹泻克隆氏病、溃疡结肠炎、蛔虫感染、细菌过度生长慢性腺炎和部手术后的短肠综征都可以导致维生素K吸收不良。可以补充维生素K来纠正[13]。

道疾病,如总管结石和狭窄导致梗阻、原发性胆汁硬化管癌、慢性胆汁淤积,可以造成脂肪消化不良。脂肪吸收减少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症,如维生素K缺乏[4]。此外,手术和道T管流也可导致维生素K缺乏。

摄入缺乏可以发生在养不良、酗、肠外养长期未添加维生素K的患者。维生素E过量可拮抗维生素K而延长酶原时间(PT)。

各种药物,如消胺与胆汁酸结可以抑制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香豆素阻断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和维生素K还原酶的作用,从而诱导细胞维生素K缺乏。头孢哌酮、头孢孟多、水杨酸盐、乙酰脲、利福平异烟肼和巴比妥类等药物可以诱发维生素K缺乏,但机制尚不明确。

维生素K的两个要来源出现问题——饮食中摄入不足或是肠道细菌缺乏都可以导致健康人发生凝异常。

流行病学

维生素K缺乏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婴儿最常见。维生素K缺乏症在不同的地区发生率有所不同[3]。5岁以下的婴幼儿无症状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生率可以高达50%。0.25-1.7 %的婴儿可以出现明显的出血症状。出生后母乳喂养婴儿,如果不做维生素K预防性补充,晚期性疾病的发病率是20/100000。

病史和体格检查

病史

酶原血症是具有诊断意义。出尤其是在轻微创伤后的出维生素K缺乏症的症状。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出。粘膜及皮下出的部位可以有:鼻衄肿、消化道出月经过多、血尿牙龈和静穿刺部位渗。皮肤瘀斑十分常见。

体格检查

可见瘀斑、瘀点、肿,以及外科手术或穿刺部位渗。婴儿还可以伴有其他生理缺陷,如脸、骼和手指的发育不良。

鉴别诊断

性疾病的诊断应首先排除维生素K缺乏症。维生素K缺乏相的出衰竭相最佳的鉴法是测定凝因子V的含量。因子V是由肝脏成,不依赖维生素K。重症病患者,因子V和维生素K依赖的凝因子全部减低;而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因子V的水平正常。

1. 与所有性疾病进

2. 功能异常诱发出维生素K缺乏相的出衰竭相最佳的鉴法是测定凝因子V的含量。因子V是由肝脏成,不依赖维生素K。重症病患者,因子V和维生素K依赖的凝因子全部减低;而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因子V的水平正常。

3. 其他疾病的鉴诊断:

诊断PTPTT时间计数
管性友病不受影响延长延长不受影响
维生素K缺乏和关节延长正常或轻度延长不受影响不受影响
贫血不受影响不受影响延长不受影响
减少不受影响不受影响延长延长
晚期功能衰竭延长延长延长延长
早期功能衰竭延长不受影响不受影响不受影响
友病不受影响延长不受影响不受影响
延长延长延长延长
阿司匹林不受影响不受影响延长不受影响

辅助检查

以下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会有异常:

PT和APTT:维生素K缺乏症患者PT升高而APTT正常[13]。在严重缺乏状态PT、APTT都可升高。

DESγ-羧基酶原[ DCP ]:是当前最敏感的指标,在维生素K缺乏状态时升高[15]。

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PIVKA]:结果升高[15]。

维生素K水平检测:范围是0.2-1.0ng/ml。维生素K水平还受到饮食的影响。

治疗原则

维生素K缺乏的治疗取决于出的严重程度和基础疾病状态。最有效的治疗法就是外源补充维生素K。需要注意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肿。危及生命的出,需要首先补充新鲜浆,然后再予以维生素K。

在成人,维生素K-1可以皮下或肉注射。如果补充维生素K仍不能纠正PT,则需考虑可能存在肝脏疾病或DIC。

如果担肉或皮下注射肿,维生素K也可以服,据缺乏的严重程度,予以5到20毫克。剂型的吸收需要回肠盐参与而不够稳定。剂型适用于无症状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3,是一种人工成的水溶性化物,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吸收不良综征相维生素K缺乏;但是,由于高量应用可能诱发溶血,所以不适用于新生儿。

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把10-20毫克维生素K1溶解在5%的葡萄糖或0.9%的生理盐水中静点滴。点滴时,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偶见骤停和/或休克发生。维生素K-1静给药可以在12-24小时之纠正维生素K缺乏。

疾病就诊

患者应就诊液科和消化科。

液科医生可以帮助患者排除其他与维生素K缺乏相似表现的疾病。可以由液科医生安排PT、APTT、出时间和清DCP水平(PIVKA水平)的检测,用于诊断维生素K缺乏。

消化科医生可以帮助患者除外炎性肠病、吸收不良和病等导致维生素K缺乏的疾病。

注意事项

饮食

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有:油类,如:橄榄油、菜籽油、棉籽油和大豆油;各种绿蔬菜,常见的有:豌豆蚕豆菠菜、芦笋、西兰花;还有燕麦、全麦。

药物

药物治疗的的是纠正维生素K缺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新生儿通常给予维生素K-1肉注射预防出。在成人,维生素K-1一般予以皮下注射或肉注射。如果PT仍不正常,应注意进一步除外肝脏疾病或DIC。

一些小型研究显示新生儿维生素K预防性用药可能会增加未来罹患癌症的险。但是过大型研究,除外了二者之间的相性[16-17]。

研究发现,膳食中较高的维生素K摄入可以显著减少髋部骨折的发生险。

维生素K

维生素K1促进肝脏因子成。服制需要在小肠混和到胆汁中吸收,因此不适于紧急情况下迅速纠正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K1在肝脏代谢,从胆汁和尿中排泄。维生素K1比维生素K3(水溶性)疗效更快更持久。注射制需要避光应用。

新鲜

可以用于液成分缺陷的患者。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干蕨鸡

下一篇 干苔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