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文档阁  > 所属分类  >  疾病百科   
[0]

人感染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 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起的人类疾病。其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据禽流感病毒对鸡和鸡的致病性的不同,分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级。由于禽流感病毒的凝素结构等特点,一般感染禽类,当病毒在复制过程中发生基因重配,致使结构发生改变,获得感染人的能力,才可能造成人感染禽流感疾病的发生。至今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有:H5N1、H7N1、H7N2、H7N3、H7N7、H9N2和H7N9亚型......
目录

发现历史

1878年从瘟鸡中分离得到的,1901年称这种“鸡瘟病原”为“过滤性因子”或鸡瘟病毒(Fowl plague virus,FPV)。后来,又发现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在禽中也可起鸡瘟样疾病,即我国俗称的“鸡瘟”。为区分两者,前者称为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病毒,后者称为伪鸡瘟或亚洲鸡瘟病毒。1955年,据病毒颗粒核蛋白抗原特性,认定FPV为甲型流感病毒的一员。绝大多数在禽中并不起鸡瘟,甚至呈静默感染或健康携带状态,如2013年在我国新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基本不导致禽间致病。

H5N1亚型于1997年在香港首次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类。止到2013年3月,全球共报告了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622例,其中死亡了371例。病例分布于15个国家,其中,我国发现了45例,死亡30例。大多数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为年轻人和儿童。2013年3月,我国首次发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到2013年5月1日,上海安徽、江苏、浙江北京河南山东江西湖南福建等10省(市)共报告确诊病例127例,其中死亡26例 。病例以老年人居多,男性多于女性。

2021年6月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通报,江苏省发现一例人感染H10N3禽流感病例。

流行病学

研究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的传染源为携带病毒的禽类。而传播途径仍需明确。研究认为,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的要途径是密切接触病死禽,高危为包括宰杀、拔毛和加工被感染禽类。少数案例中,当儿童在养家禽频繁出现的区域玩耍时,暴于家禽的粪便也被认为是一种传染来源。前研究的多数据表明存在禽-人传播,可能存在环境(禽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人传播,以及少数非持续的H5N1人间传播。前认为,H7N9禽流感病人是通过直接接触禽类或其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环境而感染。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仍处于发状态,虽然出现了个聚集病例,但前,未发现该病毒具有持续的人与人之间传播能力。

临床表现

据现有人感染H7N9和H5N1禽流感病例的调查结果认为,潜伏期一般在7天以

患者发病初期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可伴有头痛肉酸痛和全身不适,也可以出现流涕、鼻塞咽痛等。部分患者部病变较重或病情发展迅速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症状呼吸系统症状出现较早,一般在发病后1周即可出现,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在过治疗1个月后仍有较为严重的咳嗽咳痰。在疾病初期即有胸闷气短以及呼吸困难,常提示病变进展迅速,将会迅速发展为严重缺氧状态和呼吸衰竭。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多在5~7天出现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征、脓毒症、感染性休克,部分患者可出现纵隔肿、胸腔积液等。有相当比例的重症患者同时并其他多个系统或器官的损伤或衰竭,如损伤导致力衰竭,个患者也表现有消化道出和应急性溃疡消化系统症状,也有的重症患者发生昏迷意识障碍

疾病检查

大部分人感染禽流感患者的白细胞水平均低于正常值,其中,淋巴细胞水平不高甚或降低。如果水平降低,需考虑有无因重症感染导致的情况,应结分析、纤维蛋白原水平等结果综生化检查多有酸激酶、乳酸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红蛋白可升高。

影像检查发现,发生肺炎的患者出现状影。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多发毛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最为可靠的仍是病原检测。在抗病毒治疗之前,有条件的医疗单位尽可能采集呼吸道标本送检(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进病毒核酸检测(实时荧光PCR检测)和病毒分离。

人感染禽流感患者除了禽流感病毒感染之外,往往在早期即并或继发细菌感染,在较长时间或较大量使用抗菌药物和不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之后,也可真菌感染,因此,临床上应多次进培养、呼吸道吸取物培养,检查细菌和/或真菌的类型,及其敏感或耐药类型,以便临床理选择抗生素,指导临床治疗。

疾病诊断

照2008年5月发布的《人感染禽流感诊疗案(2008版)》和2013年4月发布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案(2013年第2版)》中的标准,据流接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作出人感染H5N1或H7N9禽流感的诊断。在流史不详的情况下,据临床表现、助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特是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出禽流感病毒,或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动态检测双份清禽流感病毒特异性抗体阳转或呈4倍或以上升高,可作出人感染禽流感的诊断。

要依靠病原检测与其他的不明原因肺炎,如季性流感(含甲型H1N1流感)、细菌性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征(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腺病毒肺炎、衣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等疾病。

疾病治疗

人感染禽流感治疗策略要是在适当隔离的条件下,给予对症维持、抗感染、保组织供氧、维持脏器功能等面。

对症维持要包括卧床休息、动态监测生命体征、物理或药物降温。抗感染治疗包括抗病毒(如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和抗细菌及病毒及真菌,但强调临床的治疗时机要“早、快、准”。尤其是,抗病毒药物在使用之前应留取呼吸道标本,并应尽量在发病48小时使用,对于临床认为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的病例,发病超过48小时亦可使用。

组织是维持重症和危重症病人重要器官正常功能的核,可通过选择管、/面罩、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等序贯式进

具体治疗法应当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以避免滥用药物和不当操作,造成耐药和贻误病情。

疾病预防

禽流感病毒的特点和现有研究发现,前认为,携带病毒的禽类是人感染禽流感要传染源。减少和控制禽类,尤其是家禽间的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尤为重要。随着我国社会、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急需加快推动传统家禽养殖和流通向现代生产式转型升级,从式向集中规模化养殖、宰杀处理和科运输的转变,提高家禽和家畜的养殖、流通生物安全水平,从而减少人群的活禽或病死禽暴机会。同时,要持续展健康教育,倡导和培养个人呼吸道卫生和预防习惯,做到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理加工烹饪食物等。需特加强人感染禽流感高危人群和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卫生防护。

同时,要做好动物和人的流感的监测。及时发现动物感染或发病疫情,以及环境中病毒环的状态,尽早的采取动物免疫、扑杀、休市等消灭传染源、阻断病毒禽间传播的措施。早发现、早诊断禽流感病人,及时、有效、理地实施病例隔离和诊治。做好疾病的流病调查和病毒监测,不断增进对禽流感的科认识,及时发现聚集性病例和病毒变异,进而采取相应的干预和应对措施。

在做好科防控的同时,还要认真展流感大流的应对准备。

附件列表


0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四环素类抗生素

下一篇 多西环素

同义词

暂无同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