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诺霉素
概况
【别名】 6-N-甲基庆大霉素;迈克朗霉素;沙加霉素;相模霉素;小单孢菌素;小诺霉素;小诺米星
【外文名】Micronomicin, Micronomicin Sulfate, KW-1062, MCR, Sagamicin
【成分】 是小单孢菌及其变异株所产生的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性状】 常用其硫酸盐,为白色粉末,无臭,几无味,易溶于水,不溶于常见有机溶剂中。水溶液的pH约为6.5,室温下 稳定。
【药理作用】 抗菌谱近似庆大霉素,与其他的氨基糖苷的交叉耐药性较轻。本品的特点是对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AAC稳定。此酶能使卡那霉素、阿米卡星、核糖霉素、庆大霉素等钝化。故本品对产生该酶的耐药菌可有效。
【适应症】 主要用于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肠杆菌属、沙雷杆菌、绿脓杆菌等革兰阴性杆菌引起的呼吸道、泌尿道、腹腔以及外伤感染,也可用于败血症。
【用量用法】 泌尿道感染;1次120mg,肌注,1日2次。其他感染;1次60mg,1日2~3次,肌注。用药疗程一般不超过2周。
【注意事项】 1.不良反应有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血象变化、肝功能改变、消化道反应和注射部位疼痛、硬结等。个别情况可有过敏性休克发生。 2.一般只供肌注,不供静脉给药应用。 3.老年人应减量给药。
【规格】 注射液:每支60mg(2ml)。 主要成分为硫酸小诺霉素,其化学名为O-2-氨基-2、3、4、5-四脱氧-5-(甲基氨基)-2-d-赤型-己糖吡喃基-(1→4)-O-[3-脱氧-4-C-甲基-3-(甲基氨基)--L-阿拉伯吡喃糖基-(1→6)-2-脱氧-d-链霉胺硫酸盐。分子式为C20H43N5O11S,分子量为561.6473,CAS号为66803-19-8。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有破坏细菌细胞壁的作用,抗菌谱与庆大霉素相似。主要用于敏感革兰阴性菌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致呼吸系、泌尿系、肠道、眼、耳、鼻、喉等感染,以及败血症、脓胸、骨髓炎、盆腔炎等。
药理
本品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抗菌谱与庆大霉素相似,对大肠埃希菌、产气杆菌、克雷白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某些吲哚阳性变形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某些奈瑟菌、某些无色素沙雷杆菌和志贺菌等革兰阴性菌有 抗菌作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内酰胺酶株)对本品敏感;链球菌(包括化脓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粪链球菌等)均对本品耐药。厌氧菌(拟杆菌属)、结核杆菌、立克次体、病毒和真菌亦对本品耐药。本品对细菌产生的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AAC(6')稳定,故对因产生该酶而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核糖霉素等耐药的细菌仍有抗菌活性。本品最低抑菌浓度为0.1~6.25mg/L。本品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菌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毒理
急性毒性
静脉注射本品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78.9mg/kg,肌内注射的LD50为286±19.7mg/kg。
慢性毒性
以雄性健康Wistar大鼠(体重为200±20g)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即使肌内大剂量注射本品(156mg/kg),连续30天,动物均可存活;虽在注射后7~10天,动物有时出现萎靡、食欲不振等情况,但注射后期反应好转,停药后活动恢复正常。肾、耳毒性:南京医学院药理教研室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品的肾脏毒性较轻微,大剂量(156mg/kg)给药时,仅见肾上皮细胞有较明显的空泡变性,其他无特殊病变,豚鼠(10只)应用本品后,听力与前庭功能均无变化,处死动物后作耳蜗铺片,7只豚鼠耳蜗毛细胞完全正常,另外3只仅有少数耳蜗毛细胞坏死(分别为10,10,17个)。
动力学
本品肌内注射吸收良好。肌内注射本品60mg和120mg,血药峰浓度(Cmax)分别为4.67±1.00mg/L和9.60±3.86mg/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67小时和0.75小时,血消除半衰期(t1/2?)分别为2.34小时和2.63小时。以60mg/小时恒速滴注本品,半小时血药浓度平均值约为2.54mg/L,血药峰浓度(Cmax)(滴注完毕时)为4.75±0.65mg/L,血消除半衰期(t1/2?)约为2.5小时。本品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种体液和组织中,但在胆汁中浓度低。本品主要随尿排泄,给药后6~8小时,给药量的60~70%被排泄,肾功能减退时,尿中排泄量减低。本品可进入胎儿脐带和羊水中,但浓度仅为母体浓度的二分之一;乳汁中的浓度约为母体浓度的15%。尿中未发现有活性的代谢物。
适应症
本品能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同时有破坏细菌细胞壁的作用,抗菌谱与庆大霉素相似。对革兰阴性和阳 性菌均有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沙雷杆菌、大肠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对链球菌、肺炎球菌也敏感,但对厌氧菌及某些溶血性链球菌的作用较弱。特点是对氨基苷乙酰转移酶AAC(6`)稳定,对产生该酶的耐药菌仍有抗团活性。特别是用于对敏感革兰阴性菌及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所致呼吸系、泌尿系、肠道、眼、耳、鼻、喉等感染,以及败血症、脓胸、骨髓炎、盆腔炎等。
用法用量
不良反应
1.耳毒害:长期或大剂量应用可能引起听力障碍、耳鸣、眩晕、耳痛、耳闭塞感等听神经损害,口唇和四肢麻木,罕见头重感。
3.肝功能:偶见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酯酶及血清胆红素上升。
5.其他:血常规变化、注射部位疼痛,个别患者出现皮疹、瘙痒、红斑、发热等过敏反应,罕见休克。
禁忌症
注意事项
1.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前庭功能或听力减退者、失水、重症肌无力或帕金森病及老年患者慎用。 2.用药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4日,若必须继续用药时,应对听觉器官和肾功能进行严密监护。
3.交叉过敏,对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过敏的患者,可能对本品过敏。
4.有条件时疗程中应监测血药浓度,并据此调整剂量,不能测定血药浓度时,应根据测得的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尤其对肾功能减退者、早产儿、新生儿、婴幼儿或老年患者、休克、心力衰竭、腹水或严重失水等患者。
5.本品一般只供肌内注射;稀释后可静脉滴注;但不能静脉注射,以免产生神经肌肉阻滞和呼吸抑制作用。
6.长期应用本品可能导致耐药菌过度生长。
7.应给患者补充足够的水分,以减少肾小管损害。
附件列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上一篇 老年癌症病人的急性感染
下一篇 荷花玉兰